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登一座人文的山: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

登一座人文的山: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650655
董威言(城市山人)
奇光出版
2021年8月11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0650655
  • 叢書系列:belle vue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5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belle vue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我們自詡自然界一員,又生活在「山之島」臺灣,

    可曾好好了解自己與荒野、自然及山的關係?



      順西方和漢文化的源流而下,匯集於臺灣,

      一趟人類文明與自然環境關係的時空之旅。



      本書提供省思:荒野是什麼?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如何演進的?

      又該如何看待我們的山岳和環境?

      並試圖為山林活動的亂象頻生尋找解答。




      ◆愛山、親山,也讀山、寫山,時常發表精闢文章針砭時政、評論登山議題的「城市山人」,首部探討山、人與荒野關係,獻給所有戶外人和山林愛好者,以期促進臺灣山岳文化的肺腑之作。



      ◆本書以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經濟、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重新定位、分析、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臺灣山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行走的山」之餘,豎立一座「知識的山」。



      ◆中文世界裡少有探討「戶外文化」的書籍,而綜合性地從西方荒野哲學、環境保護主義、國際登山運動歷史、社會變遷等面向來分析的更是罕見,在一個全民都愛往戶外跑的時代,這本書可幫助大家建立一個思考各式戶外議題的架構,和國際接軌之餘,也能更深入了解臺灣的獨特之處何在。



      ◆本書內容兼融歷史的縱深和空間的向度,透過多元視角、恢宏格局和扎實論述,援引爬梳古今中外的荒野哲學和自然人文宇宙觀,期許臺灣建立自己戶外登山文化的知識體系書寫標竿之作。



      ◆本書也為山林解禁後又遭逄疫情時代,山林活動勃發造成的諸多亂象尋找解答,遍及體制、政策、教育等層面,希望國人貼近自然之餘,也能建立成熟理性的山岳文化,成為珍惜環境、為自己負責的戶外公民。



      「如今是臺灣山林面對大眾的新時代,人人皆可為登山客,傳統社團也逐漸走向煙消雲散的終局,我們又該如何去蕪存菁,傳承好的戶外文化給社會呢?我們該如何教育大眾土地倫理和無痕山林呢?我們該如何預防山難繼續發生呢?我們該如何思考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呢?如此繁多複雜的議題步步進逼,像從前一樣置身事外已經不合時宜,我們需要更多走入山林的民眾從現在起,更加關懷我們僅存的原始自然,瞭解過去這座島嶼上的時代故事,並反思人類和自然的關係該何去何從。」──本書作者 董威言



      荒野提供了滋養靈魂的空氣,山林給予了舒緩精神的養分,

      任何一趟深入自然的旅程,對於城市人來說皆是彌足珍貴的一次重新開機。

      但進入臺灣山林荒野間,除了滿足自身運動鍛鍊、收集百岳、尋找心靈慰藉等目標外,

      也是該想想「我們可以為下一代做什麼」的時候了。




      臺灣是個多山的小型海島,約有70%的土地皆歸類為山區,超過3,000公尺的高山密度更是驚人,稱為「山之島」一點也不為過。誠如壯志未酬的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里(George Mallory)所言,「因為山在那兒」,人就是會去攀登,意義不是這麼的重要。不只是我們臺灣的山,世界各大山脈也是如此,懷抱著各種目的、夢想、野心的人們前仆後繼,於近兩百餘年譜出了一首山與人的宏闊交響樂章,有阿爾卑斯山脈曙光乍現的第一章、遠征世界各大山脈的第二章、挑戰人類極限的第三章,和如今我們所處的第四章──雖然尚未有明確的定義,或可稱為觀光與多元登山的最終章。



      而在國外,荒野哲學、環保運動和戶外文化實為一體三面。假如我們以美國荒野理念和環保運動形成的過程相比,會發現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人和自然的關係改變,人走入自然環境,人開始保護自然環境。如此觀之,那我們就不得不從臺灣的登山運動和其時代背景來思考:為何我們最喜歡走入荒野的一群登山者,卻沒有對人與環境的關係產生省思?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各國民眾紛紛前往郊外享受自由的空氣,引發全球性的戶外暴潮,而臺灣也不例外。但隨著人潮湧入野外,就產生許多問題和亂象,同時也是個反思的好機會。我們住在一個山地約占70%的海島,3,000公尺以上高山的密度更是世界稱雄,人民卻是見山不知山,浪費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之餘,更無法與養育臺灣人的土地產生更深的連結。本書將以歷史、哲學、文化、社會經濟、戶外遊憩活動的多元視角,藉著和西方的深入比較,重新定位、分析、詮釋臺灣獨特的自然環境,讓我們能夠用全新的觀點透視臺灣山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行走的山」之餘,豎立一座「知識的山」。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李偉文│作家•牙醫師•環保志工

      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是自我覺察很重要的一環,就像夜晚穿越森林,不知身處何處,突現眼前曙光乍現,當我們走出森林,才能看到自己原來是在怎樣的森林裡。或許這本書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從何而來,那麼對於該往何處去也會比較篤定一點。



      ◆徐銘謙│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這本書可以看到城市山人的企圖心與行動力,整理出一本書,濃縮時間空間的尺度,跟著他的速度,得以初窺不同領域的堂奧,幫助我們找到自己思想的座標,延展登山的深度,讓登山不只是登山。感謝城市山人開出一條登山思想書寫的道路,為登山人做一個在登山領域探索思想的嚮導。我也期待未來有屬於臺灣在地登山思想體系的建立,無論在原住民文化的山的價值、或是類似日本梅棹忠夫《山的世界》那樣的博物學耕耘,乃至建立一套屬於臺灣本土的登山倫理的思想體系,這條路徑需要更多拓荒者投入經營維護。



      ◆麥覺明│導演

      臺灣原本是座山,臺灣人很幸福,不論身在海岸、平地、東南西北,都可以看到山,作者形容臺灣是「山之島」,我在節目中又誇張一些,將臺灣比喻為「萬山之島」,詩人賈島在〈望山〉這首詩的最後幾句:「誰家最好山,我願?其鄰」,閱讀城市山人的書就能體悟,臺灣山最好,山下子民有幸為鄰,更應該一起好好地護佑它。



      【名家推薦】

      ◆吳雲天│台北市出去玩戶外生活分享協會秘書長

      「知往鑑今」人類文明數千年來的演替,以及與自然的相處,城市山人引領讀者深入淺出的走過東西文明,從宏觀到微觀,透過多元的視角梳理臺灣登山文化與登山運動的肌理,紮實的考據與論述,是尋找臺灣登山未來發展契機的精采之作!



      ◆林華慶│林務局局長

      近山、敬山。



      ◆雪羊視界│知名登山部落客

      呈現在你面前的,是一條捷徑。你可以透過作者的雙眼,輕鬆探索世界登山乃至戶外文化的演進,理解「人如何看待戶外」,從古希臘開始,直到2019臺灣的向山致敬。你將讚嘆於本書史料挖掘與統整的能力,並在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的愛山之情,跟他著廣博的研究足跡開拓眼界,從通盤的角度重新思考人與山的關係。



      ◆崔祖錫│探險性登山與旅遊作家

      喜愛登山,熱愛自然的你,在如今略顯擾嚷的戶外環境中,一定要讓威言的這本書帶你從時空中飛高走遠,以全世界的視野、東西方的思索角度、更悠遠的歷史進程,重新體驗人與山、與自然、與荒野的關係…無論是臺灣環山野環境的未來,和你自己內心的那座山。



      ◆達哥│營火部落

      少有的戶外歷史書籍,幫助你認識自己,重新定義荒野。



      ◆詹偉雄│文化評論人

      最早最早的人,是荒野之子啊;荒野既是風沙與星辰,也是宗教與知識,在這已遺忘了身世的當下,我們何其有幸,可以讀著一本書,試著探觸生命最深、最遠之處——那一抹鄉愁。



      ◆劉克襄│作家

      從自然思維演繹山林美學,援引古今中外重要的書寫觀點,進而以臺灣登山歷史文化為主軸。作者以恢宏磅礡的論述,試圖建構一個自然知識體系養成的臺灣山岳文化。晚近的山林書寫者,多半以國內外各地的獨特歷練,映證自己追尋的生活價值。少有人會回到過往的歷史裡,爬梳自然郊野的意義。作者系統性的產出,反而搭起了一座連結每一個時代的高塔,讓我們看到一路走來的各種璀璨。



      ◆Salizan Takisvilainan│原住民作家

      ◆TaiTai LIVE WILD 阿泰與呆呆

      ◆伍元和│臺灣山徑古道協會理事長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吳夏雄│建築師、臺灣山岳文教協會理事長

      ◆徐如林│自然寫作者


     





    【推薦序一】重回荒野尋找生命的源頭──李偉文

    【推薦序二】召喚屬於臺灣在地的登山倫理──徐銘謙

    【推薦序三】見山不是山,在城市裡望山的山人──麥覺明

    ?

    自序:一本寫給戶外人的書


    ?

    Part 1 西方的山與荒野


    1 城市、田園、荒野:西方與自然的關係

    2 理性與感性:從鄉間散步到組織健行

    3 新世界:美國人與荒野

    3-1 拓荒、宗教和國家的驕傲

    3-2 荒野三劍客:梭羅、繆爾和李奧帕德

    3-3 劃時代的荒野保護法

    3-4 保存之後:愛到慘死的戶外環境

    4 風靡世界的登山競賽

    4-1 探究登山運動的本質和起源

    4-2 一部登山史,半部山難史

    4-3 西方登山文化的轉變

    4-4 冒險觀光與商業化

    ?

    Part 2 漢文化的人與自然

    5 天人關係裡的自然

    6 文化的荒野

    7 漢人的山岳信仰

    8 山水、田園和邊塞

    9 古時的戶外文化

    ?

    Part 3 臺灣的山與人


    10 臺灣人與自然的關係

    10-1 明清漢人的觀點

    10-2 日治時代的觀點

    10-3 戰後的臺灣

    11 臺灣的登山文化

    11-1 環境決定的登山運動

    11-2 為何臺灣的健行遠大於登山?

    11-3 臺灣登山文化的轉捩點

    11-4 登山產業的強勢崛起

    11-5 高山的甘苦人:協作員

    12 臺灣登山的未來

    12-1 登山者形象的重塑

    12-2 開發到遊憩的移轉

    12-3 原住民回鄉之路:從登山產業的角度切入

    12-4 登山教育如何解

    ?

    結語:我們的荒野:戶外公民的時代

    ?

    參考書目


    英文書籍

    中文書籍

    中文論文

    ?

    ?

    ?





    自序



    一本寫給戶外人的書




      每個人和山的緣分不盡相同,山頂只有一個,人的故事卻有無限個,更別說臺灣還是世界上山岳密度數一數二的「山之島」呢?我曾詢問母親她年輕時有沒有爬山,她說大學時有走過五、六年級生皆知的溪阿縱走,但卻是被「騙」上去的,實際上她一毫無經驗,二毫無裝備,過程可說是跌跌撞撞。就我聽來,反倒懷疑當時邀請她的登山社學長是否別有居心?總之,媽媽雖然當年追求者眾,個性卻出奇地固執,全程不願意接受任何幫助,不然我爸可能換人當了也說不定?有趣的一點來了,如果同樣的故事放到現代的社交網路上,這位學長恐怕會被批得體無完膚,因為他不考慮新手的安危,出了山難他又該如何交代呢?



      登山健行活動普遍流行於當時的年輕人之中,社團發展可說是風起雲湧。然而時序推演到了我讀大學的時候,大概是四十年後,世局卻變得相當不一樣。剛升大二的時候,我偶然經過學生社團的聯合召募活動,看到一幅令我駐足嚮往不已的登山社海報──幾位背著大背包的人,成單一縱隊走在藍天白雲之下、廣闊草原之上,下方的廣告詞依稀記得是「我們在畫中行走」。但我考慮到系上繁重的學業和熱愛的籃球,當下並未回應山的呼喚,轉身離去。攤位空無一人,桌面上只擺著一張寥寥數人簽名的表格,和一支缺了筆蓋的原子筆。



      大學畢業,進入社會工作數年之後,一來趨於穩定的生活使人感到無聊,二來受到當時流行的「臺灣人一生一定要做的三件事」感召,使我再也壓抑不住衝動。但我面臨的情況,卻和我母親的年代大不相同了!不只親朋好友無一在登山,網路上找到的商業隊伍也毫無任何認證可言。國家公園和林務局的網站上,絕口不提這類業者的資訊,一團的風評如何,得靠自己的力量耐心爬文,而且還不保證能找到有用的資訊。最後,我選擇了狀似規模甚大的商業嚮導公司,然後等待了整整一年才抽到排雲山莊的舖位,在二○一五年一月一個冰冷、晴朗的早晨,登上了臺灣第一高峰──玉山。



      這整趟從山下到上山的心路歷程,讓我開了眼界。一是臺灣的山真是太美了,二是竟然抽籤等了一年才上來,三是為何登山的夥伴這麼難找,四是我──人生首次登百岳的菜鳥──竟然在途中意外受到指派,擔任了押隊的「臨時嚮導」。原來因為客戶人數眾多,加上大多未曾在三千公尺以上登山,導致隔日登頂途中狀況百出:不只隊伍越拖越長,部分團員頭暈不適在路旁嘔吐,還有一位先生因為背了過重的攝影器材,舉步維艱,一位嚮導見狀只能跟著行走。三個嚮導,三十多人的大團,到後來竟然分裂為許多各自為政的小隊,只有一位在前帶路,其餘兩位忙著照顧落隊的客戶,被迫押隊的我在隊尾目睹這一切,心裡一半是哭笑不得,另一半則擔心自己是否能趕在日出前登頂。幸好最終我壓線通過,順利地觀賞到雲海上日出的壯闊場面,但排隊跟主峰石碑拍照的過程可冷得我直打哆嗦!



      回家之後,我開始思索這一切的現象是從何而來,以及是否還有許多人跟我一樣,碰上一模一樣的狀況呢?我心裡暫時沒有任何答案。但就像是登山一樣,隨著我燃起對山的熱愛,足跡逐漸遍布各地的山徑步道、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人、聽到千奇百怪的故事、瀏覽無數網路上反覆的爭論,我穩步爬升,致力讀山、讀人和讀史,所見到的風景益發寬闊。現在,雖然還不知道終點在何方,我想我準備好解答一部分的問題了。只不過如果我向你預告接下來的內容,你一定會大吃一驚,問題的源頭並非臺灣的政策與體制,竟然可以一路回溯傳說中摩西分開紅海的年代!



      準備好來一場跨越古今中外的人與自然關係之旅了嗎?讓我們開始吧。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