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問就對了:一次解開各種生命困境之謎!為何尋求支援是你最大的力量

問就對了:一次解開各種生命困境之謎!為何尋求支援是你最大的力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9527168
安迪•洛帕塔
王念慈
?子文化
2022年5月25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6269527168
  • 叢書系列:Leben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Leben


  • 心理勵志 > 人際關係 > 說話/溝通

















    如果有人問起「你好嗎?」,這本書將讓你從此有了不一樣的回答。



    也許不只該找人聊聊,

    找到勇氣是開口最大的力量!



    是時候啟動念頭、接納不足了。化為行動之前,你需要這本書!

    從個人發展到組織困境,本書宛如梳理各種實際方法的解困全書。



    改變想法,並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解法,世界才能繼續運轉!



      •本書入圍2021年商業書獎決選(SHORTLISTED FOR THE BUSINESS BOOK AWARDS 2021.)

      •《金融時報》稱為「歐洲領先的商業網絡戰略家之一」,

      •《獨立報》和《富比士》網站稱為「真正的人際網絡大師」

      安迪•洛帕塔最新作品



      「你好嗎?」這樣的關心問候,有時你不該只對他人說一次。

      而如果你正需要援助,也許你也不該輕易錯過回答這個問題的契機。



      一本探索為何無法開口求助的書,

      不只給孤立無援的人,更可用於自助與助人,

      解開各種文化迷思與各行各業中,那條難以鬆脫的韁繩!




      作者因受生活事件啟發,決定著述探討不敢開口的原因,與走出困境的解方。他不只分析各種個人發展困境,也擴及組織發展難題,讓本書成為陪伴自己與他人,並能成為勇於求助者的實用寶典。



      「這種想體面示人的渴望,常常會成為我們與他人吐露心聲的阻礙。我們希望人們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但這份渴望也可能令人無視於得到支持或意見的機會,或錯過改變現況的時機。」



      在書中作者探討應如何改變思維模式,以擁抱來自我們人際網絡的支持,從中取得力量。他探討公開透明不論對團體或個人領域的成就都至關重要,透過獨家訪談的案例研究,也說明這點如何影響各行各業的人們。



      社群媒體使我們習於展現較好的一面,卻也容易讓人忽略示弱或尋求支持的重要,如何以對的方式向對的人更透明、舒坦地分享脆弱,不僅可以增加幸福感,還可增強心理韌性及實現目標的可能性。



      「我們的優點或許會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我們與他人之間的連結,卻是由我們的弱點銜起。」 ──美國生命教會創辦人暨牧師 克雷格.葛洛契爾(Craig Groeschel)



    本書特色



      •?? ?簡單實用,專業觀點提出建言。

      •?? ?要點清晰,改變思維盲點。

      •?? ?案例豐富,多層面探討,深入不同處境者內心。



    誠摯推薦



      瓦基(閱讀前哨站)、洪仲清(臨床心理師)、洪震宇(《精準提問》作者) 、

      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



    專文推薦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



    各界好評推薦



      「我們往往高估了一個人的能耐,卻低估了一群人合作所激發的能量。是該好好學習如何開口、與人連結,發揮出更驚人力量,而此書是最好教材之一!」——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求助並不是示弱,而是勇氣的展現。這本書內含了紮實的案例和實用的技巧,教你如何把提問變成自己的超能力。」——瓦基� 閱讀前哨站



      「你曾向他人尋求協助嗎?又或者,你在看到這句話,心中開始有畫面時,就不自覺皺眉呢?本書帶你重新認識「開口求援」,並且將之變成你未來創造深度人際連結的最佳黏著劑。」——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一本力量強大又啟發人心的好書,它講述了當代企業和個人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書中集結客觀公正的個案研究、專家見解和實用技巧,每個需要更勇於開口求助的人,都必須一讀。」──朵莉•克拉克(Dorie Clark),《脫穎而出》(Stand Out)作者,美國杜克大學福夸商學院管理教育教師



      「全英國的公司甚至是世界各地的會議室,在會前都應該要求與會者閱讀這本書。它既發人深省,又充滿驚喜。雖然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物質豐饒,但安迪認為現代人正慢慢明白,敞開心扉面對自身的脆弱,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功課。這本書絕對會讓你相信,『開口』準沒錯。」──蕾蒂•范•科比特(Lady Val Corbett),職業婦女行動網、科比特論壇和羅賓科比特獎創辦人



      「身為一個會把口袋裡最後一塊錢掏給別人,卻不曾向別人討過一分錢的人,這本書真的深得我心。安迪在書中分享開口求援的方法,既簡單、務實也強大,激勵了我。這本書將為許多人帶來莫大的幫助,能使他們鼓起勇氣開口,以免一切為時已晚。」──戈登•特雷格爾德(Gordon Tredgold),領導力國際主講人,富比士教練,《富比士》、《Entrepreneur》和《CEO世界》等商業雜誌撰稿人



      「在這本書裡,安迪•洛帕塔說明了真正的領導者該如何開口求援,還有在坦承真正自我的過程中,他們會如何與他人建立信任。另外他也說明領導者在鼓勵開放對話的條件下,該如何保有堅定的立場。開口求援能幫助個人或團隊度過困境。只要你想要創造出這樣的雙贏文化,不論你是想成為優秀的領導者或是該團隊的一員,我都由衷推薦這本書。」──凱文•蓋斯凱爾(Kevin Gaskell),保時捷、BMW前常務董事,創業家,企業開拓者



      「在尋求和統整他人意見方面,洛帕塔的『回顧、重組、回應』框架是一套非常有用且務實的行動模式。這套方法能讓我們梳理出有用的資訊、移除他人的偏見,並善用得到的反饋。」──露絲•高田(Ruth Gotian)EdD,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管理學院前副院長,《富比士》和《Psychology Today》雜誌撰稿人



      「這是一本充滿洞見、力量和啟發的書,能讓人明白現代人需要調整心態、改變對勇氣的定義,並善用人際網絡帶給我們的力量。人人必讀。」──查爾斯•馬庫思(Charles Marcus),國際企業Empowerment International Group Inc.總裁,獲hunger2succeed評選為「世界60大勵志演說家」



    讀者五顆星熱情推薦



      你書架上最重要的書之一!

      多年來,我閱讀了許多自助/勵志/商業書籍。有些確實引起了共鳴,有些則沒有。安迪·洛帕塔的這本書確實引起共鳴。很明顯,他的心和靈魂已經融入了這本書。每一章都無縫過渡到脆弱性和透明度對於在這個現代世界中生存至關重要的方式。它發人深省,引人入勝且極具教育意義。

      我必須推薦人們購買而不是相互傳閱,因為我的筆記太多了!──柯特萊



      這本書的最佳時機

      如果有出版這本書的最佳時間,那就是現在。

      自疫情 2020 年 3 月到來(英國),世界發生了變化,這意味著許多人生活也驟變。財務和情感挑戰無處不在,我猜很多人不會問或不知道該問誰,以及該問什麼。這本書是為那些溺水而需要救生索的人準備的。 ──威爾


     





    各界好評推薦?? ?



    推薦序??? 陳志恆



    序言?? ?



    關於這本書?? ?



    淬釀《問就對了》的歷程?? ?



    第一部??? 找到勇氣?? ?


    1.?? ?整頓情緒?? ?

    2.?? ?卸除偽裝?? ?

    3.?? ?柔弱勝剛強?? ?

    4.?? ?你不孤單?? ?

    5.?? ?怎樣信賴他人,並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 ?

    6.?? ?自我關懷和心存感恩,這點如何影響我們開口求援的能力??? ?



    第二部??? 擬定策略?? ?

    7.?? ?你的目的是什麼??? ?

    8.?? ?讓其他人與你並肩作戰?? ?

    9.?? ?開口求援前,請先回答這六道問題?? ?

    10.?? ?社群媒體或許是不錯的交流管道,但面對面談話給你更強大的力量?? ?



    第三部???? 展開行動?? ?

    11.?? ?對自己負責?? ?

    12.?? ?與智囊團共處的十大原則?? ?

    13.?? ?找個願意當你軍師的導師



    第四部??? 營造能讓人安心示弱的氛圍?? ?

    14.?? ?身為朋友,你可以……?? ?

    15.?? ?身為領導者,你可以……?? ?

    16.?? ?身為組織,你可以……?? ?

    17.?? ?有好的成員才有好的團隊?? ?

    18.?? ?組織和領導者能怎樣鼓勵成員分享難處?? ?

    19.?? ?我們能接受政治人物也會出錯的事實嗎??? ?



    第五部???? 我們之間有何不同??? ?

    20.?? ?就性別來看,男女求助的意願有什麼不同??? ?

    21.?? ?就個性來看,內向者會比較難開口求援嗎??? ?

    22.?? ?就世代來看,當代的生活模式是否改變了年輕一代的分享方式??? ?

    23.?? ?就文化來看,文化差異是否會影響我們說心裡話和開口求助的意願?



    第六部???? 穩步向前?? ?

    24.?? ?阻礙分享的原因有哪些,對此又能做些什麼??? ?

    25.?? ?我們分享和表達真實自我的風氣或需求,將如何受科技影響??? ?

    26.?? ?開口求援的原則?? ?



    你還可以做些什麼??? ?

    致謝?? ?

    參考資料?? ?


    My Black Dog基金會???





    作者序



      這本書一開頭就說,此書要獻給理查。請容我說明一下這箇中緣由。



      2016年的三月末,我聽聞理查驟逝的消息。他一直都是個得體又健康的人,當下我真的想不透,他怎麼會就這麼走了。



      理查大概是你認識的所有男性中,待人最和善有禮的一位。在家人和朋友之間,他有個「溫柔巨人」的封號。他的臉上總是掛著溫暖的微笑,樂於花時間和精力幫助他生活圈裡的每一個人,積極地為身邊的人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



      等待理查親屬告知大家告別式舉辦時程的那段日子,我們這群因理查死訊而震驚的朋友,互相詢問對方是否知道理查是怎麼走的,但似乎都沒人知道答案。四月中旬,也就是理查死後幾週,他的親屬安排了火化理查遺體的儀式。遺憾的是,那一天我剛好有事無法出席,但幾位出席的友人告訴我,當天也僅開放來訪者在教堂短暫駐足弔唁。



      一週之後,我們一群與理查感情甚篤的朋友,大概五十幾個人,在吃完悼念理查的午宴後,一起到理查的家鄉走走,漫步在他生前最喜愛的山坡小徑上。



      在這個過程中,有超過一半的人,紛紛藉此機會與眾人分享自己與這位已逝朋友的共同回憶,而他們所說的每一則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理查在他們的生命中都扮演著不折不扣的「施予者」。他永遠都守護著他生活圈裡的親朋好友,一心想著可以為其他人做些什麼,卻不曾想過他們可以為他做些什麼。



      一位從非洲飛來弔唁理查的女子說,理查曾自費旅居她的母國一週,幫助她在當地設立慈善機構。



      另一位從美國飛到這個英國小鎮向理查致敬的男子,也分享了他與理查的一些往事,而他說的這些話,在之後引起了很大的共鳴。



      「你們知道嗎?」他說,「我到現在還不知道理查是做什麼工作過日子的。我們每次見面,他都只談我的事,關心我在做些什麼,還有他能怎樣幫助我。他從來沒跟我談過他自己的事。」



      隔天,我終於知道理查是怎麼走的了。我心中最壞的假設成真了,理查親手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他的妻子卡羅琳告訴我,「理查幫了許多人,但他不見得有善用他的這份能力,把它發展成一番事業。你也知道,他有多喜歡幫助那些為目標奮鬥的人,如果他能以此為業,提供他們達成目標的方法,肯定能衣食無虞。理查人生中最快樂的事就是為他人付出,但就現實面來看,這件事或許也是導致他喘不過氣的一部分原因。」



      「事實上,他這樣無償幫助他人的善舉,讓自己的財務狀況陷入困境,而這也是他選擇輕生的一大主因。」



      老實說,這樣的真相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而且我覺得這一切實在是太荒謬又諷刺了,這樣樂於助人的理查,在自己遭逢困難時,竟然會無法向其他人開口求援。我敢打包票,那天出席理查悼念午宴的人,還有來他告別式弔唁的人,還有許許多多無法親臨致意的人,若是知道他有困難,絕對會毫不遲疑地用各種方式幫助他。



      在理查的告別式上,卡羅琳誦讀的追思文以這樣的文字作結:「我們與理查有許多珍貴的回憶,他是一個獨特、大方又備受愛戴的溫柔巨人,他的笑容會永遠長存眾人心中。」



      當時那個房間裡站滿了關愛理查的人,我很肯定,如果理查生前願意開口求援,我們大家絕對有足夠的資源幫助理查重新站起來,無論是在財力或是情感支持層面。



      我這不是在說理查做錯了什麼,或是他沒有和身邊的人分享自己的難處是他的不對。這樣的說法把事情看得太簡單了,這是一個非常艱難和複雜的情況,而且很遺憾地,這樣無法敞開心扉讓別人幫忙,選擇把自己逼上絕路的人,他並不是第一人,也不會是最後一人。



      許多事情會讓我們開不了口尋求幫助。但我們一直沒意識到一件事:大家都願意出手幫忙,他們都樂於助人,如果我們沒請他們幫忙,反而會令他們感到受傷。



      每一個出席理查告別式和悼念午宴的人都心痛不已。



      我相信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和各國紛紛封城之前,這個世界就已經在劇烈地變動,只不過在疫情衝擊下,我們更深刻地感知到自己和身邊親友的脆弱,還有彼此必須開口求援的需求。



      況且,此刻我們也在跳脫風行於上個世紀「獨立、霸氣」的行事作風,不再提倡那種遇到問題就該單打獨鬥、憑一己之力解決所有事情的觀念。這點對我們影響深遠,不管你是男或女,個性如何,都很有可能因為這個觀念,在遇到困難時開不了口。就像理查,他絕對不是一個「大男人主義」的人,但當他身處困境時,他還是覺得自己無法告訴別人他的處境,也無法開口尋求支持。



      此刻我們提倡的觀念是:有難處提出來沒有關係,不曉得所有事情的答案也沒有關係。在這個前提下,「脆弱」不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字眼,「袒露內心最真實的一面」也成了這個世代最常聽見的口號。



      然而,就現實層面來看,目前這樣的風氣還不夠成熟吧。



    推薦序



    接納、承認不足是最強大的力量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身為一個心理助人者,我總是鼓勵人們要主動求助。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尋求協助這檔事。



      之前處理過一件青少年自我傷害的案子。有個高中女孩,在手腕上留下一道道割痕,好一段時間沒有人知道。直到有一天,被同班好朋友發現了,女孩謊稱是不小心受傷的,但好友不信,又察覺這一陣子,女孩似乎鬱鬱寡歡,和過去不太一樣,直覺應是女孩遇到困境,偷偷向老師反映,師長才有機會介入處理。



      原來女孩在補習班與一位擔任課輔老師的大學生交往。後來,男友提出分手,女孩傷心欲絕,一直走不出失戀低潮,更就此陷入情緒低谷中。



      每當夜深人靜時,女孩本來要繼續溫習功課,但卻一股強烈的鬱悶湧上心頭,那痛苦快把她給淹沒,近乎窒息。她拿起抽屜裡的美工刀,無意識地往手腕上劃下去,看到皮肉綻開,鮮血流了出來,內心的痛苦似乎得到了釋放。又或者,手腕上的痛,讓她感受到自己還存在著。



      就這樣,每天、每晚,一道又一道的傷痕。



      白天,女孩的作息依舊,總是在人前保持著甜甜的笑容。當事情曝光時,不論是老師或家長,簡直無法置信,這個乖巧的孩子,竟然已經持續自我傷害一陣子了。



      大人們除了問:「為什麼要割腕?」還會問:「妳怎麼不趕快告訴我們?」



      「你為什麼不早點說?」這句話,多麼沉重!



      大家都說她傻,告訴她,有困難就要說出來。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有時候,求助就是這麼難!比起向別人說出口,獨自吞忍秘密,會要來得安全得多。



      對兒童或青少年而言,不願意求助的主因,常是擔心被罵,或者不想造成大人的負擔。然而,也有許多成人即使遇到困境也不願意開口求援,為什麼呢?



      就我的觀察,擔心給人造成負擔,大概也是主要原因。他們常認為自己的困境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沒必要給別人添麻煩。但他們沒想過的是,當他們願意說出自己的困境,給親友伸出援手的機會,別人是會很開心的!



      另一個不能求救的原因,常是擔心被拒絕。



      許多人在考慮著是否請人幫忙時,常會在心中上演一番小劇場:「他們會不會不答應?」「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很煩?」「如果被拒絕怎麼辦?」最終,還是擔心自己在他人心中留下負面的印象,害怕就此被討厭,或被貼上麻煩人物的標籤。



      所以,是否能求助,常與自我價值有關。自我價值越是低落的人,越是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越是難以向外求援。



      然而,我們所處的社會文化也得負起一些責任。



      當整個文明社會都標榜「獨當一面」「獨立自主」「不依賴別人」等特質才是美德時,無形中就削減了人們開口求助的意願,否則可能會被當成是抗壓性不足的「草莓族」。



      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問就對了》這本書要告訴你,向外求助才是真正勇敢的表現。求助,意味著需要向外人展現自己脆弱與不足的一面,這是多麼需要勇氣的事情,也多麼需要被肯定呀!



      相反地,死命苦撐著,看似堅強,實則內心軟弱。



      雖然現今社會對他人的苦難不聞不問者多,但我所遇到的人,有許多都是樂於助人。例如,當我在網路上透露一些我遇到的困境時,就會有許多網友前來留言,紛紛獻上他們的點子或經驗分享。雖然有時候,我純粹只是想抱怨,並沒有要人告訴我該怎麼做,但仍有許多人會「忍不住」過度熱心。



      為什麼會如此呢?



      因為當你發現自己能提供他人協助,你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價值的。我們常常需要透過對他人做出貢獻,來證明自己在群體中的重要性。



      如果,你是個愛面子,死也不願意向他人求助的人,你或許該學習適時地展露自己的弱點。如同前面說過,這一點都不簡單!《問就對了》正要教你,如何開口向他人求助,在心態上如何自我調整?以及,在策略上如何擬訂求助方針,增加求助成功的機率?



      最後,這本書也同時告訴你,當你有機會成為一個助人者,為他人提供協助時,你該注意些什麼?我們需要審慎思考,如何給他人「恰到好處」的協助,不至於讓對方感到壓力,或因此嚇跑對方,同時也能令對方更願意敞開心房,感到被理解與被支持。




    其 他 著 作
    1. 解人生真實的餓與煩!(套書兩冊)《飢餓信號》+《問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