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40周年好評增修版):一本讀懂經濟學的優劣與局限,剖析政府、市場和公共政策,探索人類的幸福

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40周年好評增修版):一本讀懂經濟學的優劣與局限,剖析政府、市場和公共政策,探索人類的幸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266151
史蒂芬.羅德斯
Geraldine Lee
今周刊
2023年5月25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6267266151
  • 叢書系列:Future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5 x 21 x 2.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Future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英國《金融時報》經濟類年度好書

      ★美國《華爾街日報》政治類年度好書

      ★半世紀以來經濟學相關作品十大佳作



      「我愛極了這本書!

      40年前,它首次帶領我認識經濟學家獨特的世界觀。

      新版保留一切優點,還更新許多精彩內容!」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康納曼,好評推薦



      ◤經濟學家看世界,與消費者、政治人物、企業領袖有何不同?

      個人利益能控制行為、影響社會運作,也帶領我們通往幸福嗎?◢




      失業、通膨、物價上漲,固然是重要的經濟大議題。然而教育、住房、醫療、勞工、環境等政策,才是更與經濟學息息相關、影響你我日常生活的關鍵。



      本書透過各種精彩的時事案例,清晰、生動、易懂的解說,深入探討經濟學家的思維,以及他們對社會的重大影響力。更加入與經濟學相輔相成的哲學思考、正向心理學研究,深度解析針對人類幸福的有趣發現。



      經濟學的影響力無遠弗屆,更引領著政府政策的方向,而其精髓是帖良藥,但它不一定苦口,可以變得比想像中更有趣,也更具啟發性!



      ◤經濟思考的最佳入門.經濟觀念的可口解說

      現代民主國家的公民,都必須理解的經濟學基礎知識!◢




      ▍「經濟學跟你很有關係!」

      .蓋了社區活動中心,會犧牲低收入戶的權利?

      .反正有健保,多看病沒事,沒事多看病?

      .上路要收費,再也不塞車?

      本書第一部分將探討機會成本、邊際主義、經濟誘因等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如何大大改進公共政策,改變你我的生活。



      ▍「經濟學能讓你過得更好!」

      .公家單位的效率就是差?

      .幫富人減稅,大家都有好處?

      .沒人坐的火車,還要花大錢維修?

      本書第二部分將深入討論資源配置、經濟效率、成本效益等個體經濟學的核心思想,怎麼讓社會順利運作,打造更加平等的環境。



      ▍「經濟學家眼中的世界跟我們很不一樣!」

      .餐點標示熱量,能幫助我們減肥?

      .投票選出的民意代表,能爭取我們需要的福利?

      本書第三部分將從福利經濟學、公中政策的決議出發,毫無保留地抨擊經濟學家的盲點及相關局限,並提出如何通往幸福之路的有趣發現。



    各界推薦



      國內好評推薦(以首字筆畫順序排列):


      王銘正(中央大學經濟系系主任)

      呂昱達(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林亮君(台北市議員)

      苗博雅(台北市議員)

      許嘉棟(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東吳大學辜濂松先生紀念講座教授,前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黃益中(高中公民教師)

      廖啟宏(加州州政府研究首席,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客座教授、 PODCAST《 一口經濟學 》主持人)



      海外讚譽有加.亞馬遜讀者4.5顆星好評:

      丹尼爾.康納曼,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馬丁?沃夫,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葛雷格.曼昆,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

      約翰.布蘭德,明尼蘇達大學休伯特漢弗萊公共事務學院創始院長

      曼瑟爾.奧爾森,馬里蘭大學經濟學教授

      艾倫.布林德,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

      大衛.韓德森,美國海軍研究院經濟學教授、《簡明經濟學百科》主編

      史蒂芬.凱爾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管理學教授

      丹尼斯.讓,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

      阿米泰.埃齊歐尼,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安德魯.傑爾曼,哥倫比亞大學統計與政治學系教授



      ◎林亮君,台北市議員

      作為民意代表,我們追求的就是改善民眾生活、達成群體利益,只是大眾真正的幸福是什麼呢?建構在「理性」上的古典經濟學認為,人們做決定時,會考慮風險並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只是現實中,人的決定往往被情感、社會地位等心理、感性因素影響,和古典經濟學的假設有點脫鉤。因此,行為經濟學的出現能讓經濟學理論更貼近現實,這對於經濟學家、民代和政府單位來說非常重要。政治即生活,生活就是充滿選擇,就是滿滿的經濟學。

      本書作者從行為心理學的「有限理性」、「社會偏好」和「缺乏自制力」等概念出發,探討社會議題和公共事務的決策。難解的建設兩難、政治習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有時候會突然豁然開朗。同時我們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在民主社會中,要怎麼做才能盡可能地滿足公民對於幸福生活的期待。



      ◎廖啟宏,加州州政府研究首席,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客座教授、 PODCAST《一口經濟學 》主持人

      羅德斯教授在書中,用輕鬆的筆法和豐富的當代例證,將許多看似生硬的個體經濟觀念,變成一口一口容易消化的小點心。他 點出許多政治人物的決策偏誤,常常是因為沒有考慮經濟誘因、風險、機會成本所致。

      我身為美國政府的經濟學家,經常感嘆政治和經濟是兩條平行線。這本書巧妙地成為兩者之間的引水人,將政治輪船引進理性經濟的港口靠岸。



      ◎《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2021年經濟類年度好書

      這本40周年好評增修版完全是經典之作。作者羅德斯說明經濟學家如何思考選擇、市場、外部性和其他概念,全都是最佳解釋!不管你是不是經濟學家,都能從這本書中獲益,不僅學習經濟學家的思維,也可以暸解他們思考的局限。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2021年政治類年度好書

      目前,花人民納稅錢的人,陷入一個沒有成本只有收益的幻想世界。幸好這本書是個絕妙的補救措施——至少對讀者而言是這樣。新版反映出許多新的經濟爭議,但作者羅德斯將經濟學的核心概念以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



      ◎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我愛極了這本書!40年前,它首次帶領我認識經濟學家獨特的世界觀。新版保留一切優點,還更新許多精彩內容!



      ◎馬丁?沃夫(Martin Wolf),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在這本出色的書中,作者羅德斯解釋經濟學家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透過這個方式,顯露出經濟學的真實面貌與相關局限。



      ◎葛雷格.曼昆(N. Gregory Mankiw),哈佛大學經濟系教授

      超凡的經濟學家心智之旅,從頭到尾細心規畫,更發人深省!



      ◎約翰.布蘭德(John Brand),明尼蘇達大學休伯特漢弗萊公共事務學院創始院長

      這是一本令人驚嘆的書。閱讀後,身為經濟學家的我,對於非本科的學者能如此透徹理解經濟學感到佩服。但正因為作者並非經濟學出身,才能針對經濟學的適用性提出新見解、對其局限性做出鞭辟入裡的批評。



      ◎曼瑟爾.奧爾森(Mancur Olson),馬里蘭大學經濟學教授

      身為徹頭徹尾的經濟學家,其他社會科學領域學者對經濟學的研究常常讓我難過,因為那些研究明顯地不及格,並不利於大眾理解經濟學。因此剛開始閱讀這本著作時,我其實並不寄予厚望。然而,我非常高興地發現,這本書不僅體現了對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和理解,還非常實用、深具建設性。做得好!



      ◎艾倫.布林德(Alan S. Blinder),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

      初版已成經典之作,可謂實至名歸。40年後,作者羅德斯帶著深遠的洞見和最新的案例,還有好玩趣味的至理名言。別只買這本書,讀它吧!



      ◎大衛.韓德森(David Henderson),美國海軍研究院經濟學教授、《簡明經濟學百科》主編

      我一直認為,這本書是過去50年出版的經濟學十大著作之一。



      ◎史蒂芬.凱爾曼(Steven Kelman),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管理學教授

      這是一本睿智又謹慎的書。羅德斯實踐他所宣揚的理念——非常注重邏輯推論和價值觀探討。他的風格是尊貴和高尚學術論證的典範:清晰有力,不帶有爭議或刻意貶低。



      ◎丹尼斯.讓(Dennis Wrong),紐約大學社會學教授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對經濟學的評價也很平衡、公允。作者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談到經濟學家為公共政策帶來良好的意識與理性,並運用經濟學破除許多迷思與感情用事。相信讀者會很好奇,作者可以找到什麼理論來反對經濟學家的觀點,而本書第三部分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阿米泰.埃齊歐尼(Amita Etzioni),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這本書是我讀過最好的書籍之一 。



      ◎安德魯.傑爾曼(Andrew Gelman),哥倫比亞大學統計與政治學系教授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認識經濟學家的觀點、討論其優勢和局限是非常重要的。


     





    各界好評

    推薦序:免公式、免圖表,經濟學也能如此易讀好懂�呂昱達

    審訂序:讓經濟學更廣闊、更接近你我的生活�黃春興

    新版編者序:看透經濟思維,剖析社會影響力



    前言:影響每一個人的經濟學思維

    引言:房子蓋得少,牛奶就漲價?怎麼讀懂經濟學核心知識?



    第1部分? 實用概念

    第1章? 我們需要高速列車嗎?——機會成本

    第2章? 值得做的事,都該做好做滿?——邊際主義

    第3章? 繳稅就能改善塞車嗎?——經濟誘因(與布魯克.韓德森合著)



    第2部分? 政府與市場,效率與公平

    第4章? 景氣蕭條,政府該插手干預?——政府與經濟

    第5章? 富人減稅,全民都獲利?——經濟學家與公平性

    第6章? 沒人坐的火車,還要花大錢維修嗎?——外部性與政府職權



    第3部分? 經濟學的局限

    第7章? 如果提高菸稅,你會戒菸嗎?——經濟學家眼中的消費者與個人福祉

    第8章? 民選代表有智慧辨別真正的群體利益嗎?——民意代表、法案研議與政治領導(與羅素.博格合著)

    第9章? 經濟學能讓社會變得更好嗎?——結論



    致謝

    註釋





    推薦序



      免公式、免圖表,經濟學也能如此易讀好懂�呂昱達(高雄市立新莊高級中學公民與社會科教師、丹尼老師的公民教室創辦人)



      經濟學往往是社會組學生心中的一根刺,因為它雖被歸類於社會科學,卻又仰賴許多數學公式、圖形,來詮釋各種經濟現象。然而,這本書之所以暢銷40載,且依舊受到教育界的推薦,正是因為史蒂芬教授在書中一條公式、一張圖表都沒放上。



      他並不抽象說明消費者剩餘如何因為政府制定價格下限而減損,或者講述外部成本內部化之前,社會福祉會有怎樣一塊面積的無謂損失。取而代之的,是他運用各種生活上會遇到的困境,以及美國歷任總統所推行的著名公共政策,幫助讀者勾勒出對於經濟學的想像。此書並非是本輕薄的書,但絕對易讀好懂。



      正如所有經濟學入門書一樣,一切從機會成本出發,畢竟經濟學總是環繞著「資源有限、欲望無窮」的前提。然而,有別於從個人角度出發,史蒂芬教授總不避諱地將難解的政府政策端上檯面,直球對決地與讀者討論。



      書中指出,蘇聯車諾比核能事故中,因為輻射外洩而死亡的人數,只占該地區可能罹癌人數的一小部分。但取代核電廠的燃煤電廠,每年造成的生命損失卻比車諾比電廠單次事故的傷亡來得多。



      而關於更敏感的自然保育議題,史蒂芬教授亦褪去道德的外衣直指生態學家,在《瀕危物種法》崇高的理想面前,似乎忽略了最基本的成本效益分析。類似的情形,回到台灣本地則不禁令人聯想起台東美麗灣開發案。那兒起初是杉原海水浴場,是提供當地居民工作機會、遊客戲水歡樂的歡快之地。然而,在環團與縣府、開發商爭訟數十年後,目前成為一幢已完工卻無法啟用的大飯店,周邊荒煙漫草、百業蕭條。現況是三方訴求僵持、爭訟不斷,造成資源閒置浪費,更凸顯了經濟學家可能無法理解的命題——為什麼不能夠好好冷靜地計算成本效益呢?



      為什麼我們需要理性的經濟學觀點?



      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不免憶起前陣子帶著一批學生參加全國公民行動方案競賽的過程。這場競賽旨在透過中小學生的視野,去看見社區、學校中存在的問題,並透過各種研究工具瞭解權責單位、被服務對象的看法,再經由檢視可行方案、提供行動方案計畫,進一步解決問題。



      當屆競賽冠軍的屏東女中,透過向百貨業者爭取火車站附近的閒置土地,並與主管機關爭取經費建置腳踏車架,來解決車站周邊腳踏車違停的亂象。



      亞軍的海山高中,則透過研究市區道路條例,以及實際測量路燈間距、照度,再進一步向市議員跟學校總務單位請願、召集會勘,最終藉由更改燈泡樣式、加裝反光條、改善路燈間距等方式,實際點亮校園周邊的道路。



      這兩間學校的行動方案都令人驚豔,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評審老師令學生們語塞的提問:「你們有沒有做過成本效益分析?所以總共花了多少錢?這樣的政策改動,有沒有符合比例原則?」而學生之所以說不出話,正是因為我們總習慣用好的動機說服別人,卻疏於用理性的思維去進行經濟學上的成本效益分析。



      為什麼我們需要經濟學的幫助?



      此外,史蒂芬教授也在書中刻畫了一個塞車的情境,來討論經濟學上的誘因。在這個情境中的每一位駕駛,耗費大量時間堵在車陣中,同時也連帶浪費大量燃料,更製造致癌的廢氣、推升公共衛生的負擔。



      這讓我回想某年暑假在曼谷市區的塞車惡夢。曼谷交通惡名昭彰,肇因包括道路呈現魚骨狀、巷弄互不連通,使得車輛都匯集到主幹道上。曼谷城市開發並沒有審慎預留足夠的道路空間,導致高樓大廈林立,道路卻極為狹窄。而最顯著的問題還是出於數量,曼谷市區擁車族實在過多,前總理盈拉(Yingluck Shinawatra)在位期間,更實施首購免稅政策,使得曼谷每個家庭平均擁有3.2輛汽車。以上眾多因素,自然使得道路壅塞不堪。



      反觀新加坡,面積僅約2.6個台北市,道路卻井然有序,主要便是透過嚴謹的租稅與價格機制,控制人們購車的誘因。在新加坡要擁有一輛車,必須先取得10年為期的擁車證,其價格高達250萬新台幣。此外,還須按照車輛排氣等級,課徵排氣稅30至50萬元。而且有車還不一定能開上路,得按照車牌單號、雙號按日進城,以避免道路壅塞。



      正如書中提到的,「只要道路不定價,駕駛人就會繼續做出效率低的交通決策」。曼谷及新加坡的政府政策跟人民行為,正是最佳的寫照。



      就像這樣,跟著史蒂芬教授的腳步,不知不覺間就能在不使用一條公式、一張圖表的情況下,輕鬆擘畫出對於經濟學的雛型理解。而書中每個章節最後的進階思考,更能使我們對於公共政策的評估,不再如此單一平面、不再被道德綁架,能具備更理性思考的能力。



    引言



    房子蓋得少,牛奶就漲價?怎麼讀懂經濟學核心知識?




      當我們提到「經濟學」時,你的心裡出現了什麼想法?如果你對經濟學沒什麼好印象,那你就是我最想接觸的讀者。你可能對經濟學知之甚少或一無所知,或者總覺得它令人生畏。即使你在大學修讀過經濟學(也許是在父母的堅持下),現在也幾乎全都還給老師了,只記得上課很無聊。根據每個人上學年代的不同,課堂上可能使用帶有粉筆灰和吱吱叫的黑板,或是彩色麥克筆與白板,不然就是帶有圖表的幻燈片。而台上的教授講課時,無論是無聊地喃喃自語還是興奮地比手畫腳,都會告訴你:圖表是理解經濟學的最佳方式。



      他們錯了,圖表不是理解經濟學的最佳方式。但我又何德何能,竟敢發表這樣的聲明?而且我甚至不是一位經濟學家。



      剛進康乃爾大學就讀研究所時,我曾修習20多小時的經濟學課程;作為維吉尼亞大學的政治學教授,我必須為公共管理學的研究生講授基礎經濟學。因為維吉尼亞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的碩士課程有時開設在政治系裡,所以我必須認真思索,如何在一學期內把經濟學教給那些對其知之甚少,或者一無所知的未來公共行政人員。



      當時沒有一本經濟學教科書令我滿意,都是一堆圖表!經濟學中真正令人興奮的,是機會成本和邊際主義等奇妙的概念。這些經濟學概念可以闡明政治問題中的許多案件、範例和軼事。因此我決定自己寫一本關於經濟學的書。



      經濟學的精髓是帖良藥,但它不一定苦口。我可以讓它比想像中更有趣,也更有啟發性。一位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家曾在維吉尼亞大學任教,我去演講時他這麼介紹我:「有位維吉尼亞大學畢業的學生告訴我:『我唯一記得的經濟學,是從羅德斯那裡學到的。』」



      而《簡明經濟學百科》(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s)的主編必定認為我對「邊際主義」的解釋,要比其他經濟學家高明。因為百科中「邊際主義」條目的文字,大半摘自本書1985年版的內容。他也認為,這本書的第一版是過去50年來,經濟學的10本最佳著作之一。明尼蘇達大學休伯特漢弗萊公共事務學院的創始院長約翰.布蘭德,評論第一版時稱這本書:



      「這是一本令人驚嘆的書。在閱讀後,身為經濟學家的我,對於非本科的學者能如此透徹理解經濟學感到佩服。但正因為作者並非經濟學出身,才能針對經濟學的適用性提出新見解、對其局限性做出鞭辟入裡的批評。」



      許多著名的經濟學家都曾撰寫經濟學相關書籍,但我希望你相信:教導你經濟學家世界觀的最佳人選,不一定得有該學科的正式證書。不過,無論你閱讀誰寫的書都好,生活在現代民主國家裡,良好公民都必須具有相當程度的經濟學知識。除了法律之外,經濟學是現代大學中最具政治影響力的學科。



      不同經濟體卻環環相扣



      如果你決定聽我談談經濟學,就會發現我對市場機制好話連篇。讚美市場聽來像是保守派會做的事,但事實上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熱愛市場。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史迪格里茲(Joseph Stiglitz)的政治觀點,相較於大多數經濟學家偏向左派。他支持參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和眾議員亞歷山卓.奧卡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的觀點;認為我們目前的經濟體系並不具「高效、穩定或公平性」,但拒絕參加民主社會主義運動,反而更喜歡進步資本主義(progressive capitalism)一詞,因為它強調「有私營企業參與的市場,是所有成功經濟模式的核心」。



      市場會將資訊提供給需要的人,讓他們找到行動的依據,而不是漂流在「黑箱作業」的洪水裡。若想在沒有市場的環境下經營,就只能任憑黑箱作業的洪流擺布。試想:在一個沒有市場的經濟體中,我們如何決定誰該得到鋸木時產生的鋸末呢?



      鋸末?是的,就是木材加工後剩下碎末狀的木屑。2008年牛奶的價格遠高於以往。一位經濟學家詢問酪農,想知道這是怎麼回事。這位酪農說,生產投入的價格比往年要貴上許多,例如鋸末的價格就在1年內就翻了1倍(而2年內,某些特定用途的鋸末價格甚至增加了4倍)。酪農鋪上鋸末製作的「床墊」,讓乳牛可以舒服地臥躺,當乳牛可以頻繁休息,牛奶的產量也會增加。至於鋸末價格上漲的原因,是房屋的興建數目急速下滑——新房工程量減少,鋸末就跟著減少。



      想像一下,假若你是政治家或經濟計畫學者,正試圖解決民眾對牛奶價格過高的抱怨,為了取悅民眾,你決定降低學校福利社的牛奶價格。但民眾同時也抱怨無家可住和高價的經濟住宅。你知道拿鋸末去增加牛奶產量會導致房價飆漲嗎?我猜你大概不知道。鋸末也是刨花板的主要成分,而建築業中廣泛使用刨花板,因為它比木材和三夾板等替代品便宜。但你很可能對此一無所知。



      許多選民也喜歡園藝,而鋸末可以用來覆蓋花園表土。如果鋸末被調派給其他「優先用途」,將導致鋸末在園藝市場的價格上漲,相信選民們一定不會高興。鋸末甚至還用來生產炭塊、製造輕質儀表板。為了公平且有效分配鋸末,經濟計畫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做裁量。然而,不論如何裁量,都有很多人認為這個分配方式不公平。



      想當然耳,沒有政治家或經濟規畫者有那麼多時間浪費在鋸末上。如果沒有企業家或市場機制,鋸末可能會被扔掉或用來覆蓋花園表土,不會有人知道本該是廢棄物的鋸末還能拿來做這些事。即使大家最終發現它的種種用途,又該如何決定哪些用途最重要?應該分配多少鋸末給第一種用途?又該分配多少在第二重要的用途上呢?



      從鋸末這個芝麻綠豆般的小例子就可以看見,不同種類的稀少性資源之間,存在著「密集的相互關聯」。沒有一位經濟計畫者能有效率地梳理所有資訊,而這正是我們需要市場的重要理由之一。如果調整牛奶價格就已經如此複雜,想像計畫整個經濟體的運作又該是如何繁複。



      經濟學裡的灰姑娘



      20世紀的共產主義政權拒絕市場機制,因而經濟表現不佳。儘管覺得為難,他們最終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市場經濟。當前論述毛澤東時代中國經濟的文獻,充滿對非市場體系的自我省視,也清楚指出:經濟體系未能適當平衡國家基礎建設專案與私人建築材料需求,或是無法在煤炭、鋼鐵製品與運輸需求之間有所權衡。



      市場可能看起來混亂不堪。想像一下,要求12歲的神童在兩種經濟體系間做出選擇:一種體系是人人都可以自由選擇工時的長度、喜歡的職業、生活在自己想要的任何地方;第二種體系是,該國最優秀的人才共同決定應該製造什麼、由誰製造、在哪製造。這個12歲的孩子可能會回答:「嘿,第一個聽起來不錯。」但如果再問他哪個系統會產生最大的經濟成長,我想他會選擇第二種。



      但他大錯特錯。在第二種體系中,政治階層會決定誰能成為經濟計畫者,因而更有可能選擇能讓他們持續掌權的人,而不是該國最優秀的經濟學人。此外,經濟計畫者往往忽視市場力量,使得多數人無法獲得豐厚收入,甚至無法獲得體面的生活。我12歲時曾想成為職業網球運動員,但是慢慢長大後,我意識到根本不會有人願意花錢看我比賽!



      第一種經濟體系實際上也會產生經濟計畫,卻會分割給實在的廠商去實踐。創新者想像出人們想要購買的東西,然後計畫如何以合理的成本生產商品。大多數想成為創新者的人,其創新能力並不比我的網球能力好上多少,因此,他們最終可能成為工薪階級,為他人工作。但資本主義制度與自由市場,比其他任何制度都能促成更大的經濟成長,使社會富足、讓民眾擁有更多休閒時間。



      在本書中,不太會觸及總體經濟學,即通貨膨脹、貨幣政策等總體經濟問題。而是著重討論某些特定概念,理解經濟學家在研究影響整體經濟的特定政策時背後的思維。維吉尼亞大學經濟系開設了教育、住房、醫療保健、勞工、反壟斷、環境和扶貧專案的相關課程,授課教師和政府中研究這些主題的多數分析師,也都是個體經濟學家。



      個體經濟學家往往覺得被誤解,因為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經濟學華麗、自以為是的那一面——也就是總體經濟學,因為它的論述看似更宏大、更堅實、更優雅。相對地,個體經濟學則低調到不為人所知。因此許多著名經濟學家稱個體經濟學為「經濟學裡的灰姑娘」,或抱怨:「總經導致個經有了壞名聲」。我們都明白,船舶航行時要特別注意冰山位於水下不可見的部分。如果某項政府專案花費了大量資金卻效率低下,且成果遠遠低於預期,那就沒有什麼值得慶祝之處。



      經濟學是門充滿奇妙洞察力卻偶爾愚昧盲目的學科。本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在讚美經濟學的洞見,然而經濟學家不平衡地強調狹隘的自身利益,認為它既是控制行為的動機,也是通往幸福的途徑。因此,本書也討論經濟學家世界觀中的弱點,指出其他諸如美德倫理學、正向心理學等思想體系如何不斷發展,委婉地(有時甚至是明確地)批評經濟學家的世界觀。



      整本書中,我所批評的是主流經濟學家的觀點。這些經濟學家基本上遵循標準個體經濟學或公共經濟學文本中提出的原則。我使用「主流經濟學家」一詞時,談論的是絕大多數的經濟學家,無論他們是自由派或保守派、支持民主黨或共和黨。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