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心理不舒服,身體就受苦:整理情緒亂流,從身體治癒內心傷痛的十二種智慧

心理不舒服,身體就受苦:整理情緒亂流,從身體治癒內心傷痛的十二種智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3538757
南希京
陳品芳
時報出版
2023年6月13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6263538757
  •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63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人生顧問


  • 心理勵志 > 情緒/壓力











    當內心無法說苦,身體會代為喊痛。

    擁有諮商師、美國舞蹈治療師、藝術治療師等多項證照的心理師博士,

    告訴你從身體治癒內心傷痛的方法。



      當無法用話語說出心理的痛苦時,身體會透過症狀表現出來,因為身體不會說謊,它忠實地貯存所有的情緒,若是過往內心的創傷未獲得抒解或釋放,就會變成不安、憤怒、焦慮等負面情緒儲存在身體裡。身體不適或生病就是在提醒我們,要面對自己真正的需求,妥善處理問題,並相信身體與生俱來的智慧與能力。



      本書作者南希京有習慣性胃痛的宿疾,透過肢體運動與舞蹈動作,她才發現身體的疼痛,原來是她長期逃避負面情緒所付出的代價。她從缺乏母愛與關懷的親身經歷中,領悟到人們痛苦的根源,在於失去了母親的懷抱。這裡所說的並非只是真正意義上的母親,更代表「像母親一樣的安全基地」。身體就像是我們的母親,擁有母性的身體能撫慰受傷的心靈,照顧內在小孩。



      有愛的地方就有傷,我們要學會用身體打開心理的結。作者將透過身體獲得的療癒與成長體驗,歸類成十二種「正身」(Bodyfulness)練習,像是建立心理防護罩、使用身體的煞車系統、放空身體的力量……等,告訴我們如何運用身體的語言自我關愛,與自己溝通交流。



      當身體動起來,被壓抑情緒也會跟著動起來,不再受到束縛,我們便能看見隱藏在情緒背後的真實自我,產生不同於以往的全新想法。無論是尊重自我、平靜的心靈、良好的關係,或是幸福的人生,一切都必須從回歸身體開始。



      ——透過「身體的語言」瞭解內心——

      沒有接觸,便無法感受到照顧與關愛。


      當我們身處痛苦之中,溫暖的碰觸與沉默的凝視,比無數言語更能帶來慰藉與療癒。傷口復原不是靠舌尖的話語,而是肢體的接觸。



      心理健康取決於我們如何感知自己的身體。

      透過身體感受情緒時,我們就能好好照顧並控制情緒。當與自身情緒建立健康的連結時,便能與他人的情緒進行有意義的連結。



      在危機時刻,身體會自我保護。

      逃離恐懼是種潛意識的智慧,像赤腳踩地、輕拍皮膚、按壓肌肉等自我碰觸的方式,就像使用身體的煞車系統,能使神經系統冷靜下來。



      想將憤怒的攻擊性轉化為創意的能量,就要用心傾聽身體。

      就像要認識身體才能使用身體一樣,我們必須覺察憤怒才能有意識地使用憤怒。當身體動起來,情緒也會跟著動起來。在肌肉活動的同時便能釋放緊張,被壓抑的情緒也得以流動,幫助我們自然轉換心情。



      面對悲傷,才能瞭解自己的深度。

      心理創傷是儲存在身體裡的痛苦記憶,不論是哭泣或把痛苦說出來,都能清空並釋放受困在記憶中的情緒毒素。透過悲傷來度過痛苦,能使身體放鬆,也能獲得新的活力與能量,進而更深入認識自己。



      動,是讓自己活下去的力量。

      操控自己的身體,在必要時刻讓身體動起來,就代表你已經成為自我生命的主宰。即便在面對生命時偶爾會覺得煩躁、不安或恐懼,但仍要繼續面對這個世界,依心之所向跨出每一個步伐。



    療癒推薦



      諮商心理師 趙守箴、東西方心理學博士? 劉謙慧、諮商心理師暨藝術治療師? 林靜宜

    ?


     





    推薦序?? 身心合一的療癒力量??? 趙守箴

    推薦序?? 身體是潛意識的門戶?? ?劉謙慧

    推薦序?? 身體就是你的母親??????? 文耀漢

    作者序?? 母親的懷抱能夠安慰你

    ?

    1.被奪走的身體——母親的懷抱,是最安全的心理防護罩

    渴望被母親擁抱的孩子�我們無法改變基因,但可以善待自己�母親的懷抱是孩子心理的防護罩�沒有接觸,便沒有照顧與關愛�心靈會在充足與缺乏間成長�內心受傷時,觸摸與溫暖比言語的安慰更有效�身體的母性,是照顧自己的力量

    【正身練習】建立心理防護罩

    1. 自我碰觸自我碰觸撫摸自己的身體:

    2. 自我擁抱:給自己溫暖

    ?

    2.替代的身體——找回讓身體回歸自我的權利

    被迫長大的孩子�成為母親的替身�錯把母親的情緒當成自己的感覺�心理分離——不將父母的欲望當成自己欲望�尋找身體的見證者

    【正身練習】為身體注入活力

    1. 3D呼吸法:立體的呼吸

    2. 會呼吸的舞蹈:呼吸之舞

    ?

    3.不安的身體——身體必須停下,才知道何時該動作

    被困在僵硬的身體裡�依戀關係,是否能讓人完全信任對方?�因不安而依賴,因不安而推拒�與其對抗不安,不如放手讓它離去�在危機時刻,身體會保護自己�如何用身體緩解焦慮?

    【正身練習】使用身體的煞車

    1. 安心穩步:找回接地感

    2.拍打確:認身體界線

    ?

    4.憤怒的身體——要徹底破壞,才能重新開始

    扁平的頭型,背後竟隱含著被壓抑的憤怒?�因無法表達怒氣而感到憂鬱的身體�有愛的地方就有傷�如何面對內心的攻擊性情緒?�有意識地進行破壞,就能重新建設�將內在的野性化為具創造力的生命

    【正身練習】喚醒身體

    1. 搖擺節奏:喚醒沉睡的野性

    2. 推拉的節奏:用攻擊性的節奏跳支具刺激性的舞蹈

    ?

    5.被消費的身體——失去無法存在的意義,而淪為工具

    不被愛的身體�當身體崩潰,心靈也會崩潰�身體需要座標�找到身體歡愉的感受

    【正身練習】像樹木一樣舞動

    1.脊椎之舞:中軸的感覺

    2.樹木之舞:根、軀幹、枝枒的連結

    ?

    6.記憶的身體——不說出心裡的話,身體便會代為受苦

    心靈的痛會成為身體的痛�為了活下去,身體選擇「離家出走」�身體發出的訊號,是症狀在呼喚身體�我們不是創傷的受害者,而是倖存者

    【正身練習】讓身體獲得權威

    1. 力量之舞:身體的權威

    2.火焰之舞:體內的火

    ?

    7.恢復內在的節奏——遺失的身體

    舞蹈是一種救贖�失去節奏的身體�恢復與平靜就在節奏中�找回身體節奏所需的事物

    【正身練習】創造呼吸的儀式

    低語呼吸法:三次呼吸法

    ?

    8.退化的身體——匱乏會在身體上留下痕跡

    自我傷害無法填補空虛�「缺乏」的傷,身體會記住�安撫內在小孩�為了成長的必要退化�能夠玩樂,便代表成長�自快——屬於自己的獨特快樂

    【正身練習】撫慰我的身體

    1. 安撫節奏:創造身體的母性

    2.自快的節奏:用節奏遊玩

    ?

    9.獨立的身體——為了成長,必須離開過往的自己

    獨立是離開父母身邊�為了成長,離開過去的身體�越親近的關係,身體的距離越重要�帶來安全感的身體距離�不是令人窒息的距離,而是得以喘息的距離

    【正身練習】傾聽心臟

    1. 專注心臟的冥想專注心臟的冥想觀察心臟發出的訊號

    2.與他人相處時,傾聽自己的內心

    ?

    10.失能的身體——在失去的盡頭,遇見新的身體

    會痛才是中年�放鬆力氣才能看見新的方向�喪失的盡頭是新的身體�生命的重心從外界轉至內在�中年的身體邊走下坡邊成長

    【正身練習】停止並從頭來過

    1. 停止的力量:停止練習

    2. 搖擺節奏變形:創造新的身體模式

    ?

    11.悲傷的身體——送走愛的記憶

    死亡,離開借用的身體�無法哭泣的身體�哭泣,開啟哀悼之門�哀悼是照看空缺�排出身體的記憶

    【正身練習】放空身體的力量

    1. 從緊張到放鬆:使用緊張能量的放鬆

    2.放鬆的節奏:流動的身體節奏

    ?

    12.誕生的身體——為了活下來,所以讓過往死去

    心情不好時,就去走路吧!�為了活下去,所以動起來�活動身體,把心靈的節打開�透過身體的動,讓思緒變活躍�新的活動習慣讓身體重獲新生

    【正身練習】如跳舞般行走

    1. 行走的節奏:步伐的自律性

    2.腳舞:跳舞的步伐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