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

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072312
黃永達
全威創意媒體
2005年12月01日
400.00  元
HK$ 340  







* 規格:精裝 / 650頁 / 16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語言學習 > 中文/方言 > 客語









  ─黃永達教授歷時10年編寫而成,共7000餘則客家俚諺語之鉅著
  ─榮獲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年獎助出版之優良客家出版品

  本書作者為電機電子專業的黃永達博士,在走過一甲子的歲月後,因感受到台灣的客家人文與客庄社會起了過去從未有過的劇變,客家的延續受到空前的挑戰,為了重新找回歷代祖先及客家先民們所留下的豐富生活情感、生命智慧,黃永達博士投入十餘年光陰與心血,到各地客庄查訪地方耆老、收集鄉俗典故,同時參考各類書籍資料,經多次考證解釋、比較修正與整理編寫,將祖先的智慧百川匯流而成一部經典大作《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

  《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包含客家習用語、俚俗語、經驗談、教示諺、師傅話共七千餘則,除俚諺語本文以「客客語」方式加註客語通用拼音、釋義、例句外,並於目錄處以「總筆畫索引」方式將每句俚諺語條列出來,以利讀者查找,更於書末加附「常用200則客華語詞對照表」及「細分類索引」,冀能讓讀者對客家俚諺語的了解更加周全、應用更加便利,是一本值得珍藏與應用的參考工具書,特推薦給廣大讀者分享。

作者簡介

黃永達

  1945年生
  花蓮鳳林客家人
  楊梅壢黃屋家族

  花蓮縣鳳林國小、初中、花蓮高中、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畢,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電機工程博士,曾任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系主任、電機資訊學院院長,擔任台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通識課「客家語言與文化」教授九年迄今。 主持電台客語節目十五年,曾任寶島客家公益電台創台台長兩年,擔任各文化營、師資培訓班、鄉土文化講座、及大學通識科有關客家史地與文化課程教授十數年,代表作有「台灣客家讀本」、「台灣客家俚諺語語典」、「戀戀客家.連連客庄」,並曾發表有關媒體科技、在地人文、通識教育、客家社區與宗族、客庄人文的互動與變遷、客家祠塔建築碑文之文藝美學等課題的學術論文十餘篇,經常應邀至各大學及社團演講,並在各報章雜誌發表有關科技、社會、人文的時事評論。曾獲北美客家台灣語言文化基金會等共同頒授的2004年「客家台灣文化獎」、行政院客家委員會頒授的2007年「客家傑出貢獻獎」。



自序

  中北花蓮位於天寬地闊的高山大海之間,南北狹長的花東縱谷北段包含了花蓮、吉安、壽豐、鳳林、光復、瑞穗等鄉鎮,處處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客庄。其中的鳳林,就是著者出生、成長之地,屋後的鳳林山後緊接著高聳入雲、冬日皚皚白雪蓋頭的中央山脈,屋前遠處則是低矮的「對門山」─東海岸山脈,來自「山前」─桃園、新竹、苗栗等地的大量客家移民先後移墾聚居,建立了東台灣最大的客庄─鳳林鎮,也匯集了來自桃竹苗廣大客庄的所有客家人文,包括倫理的、社會的、經濟的、語言的、藝文的、曲藝的,在後山這個最大客庄交會、激盪與傳揚。
高山田野、純樸恬靜的客庄,是著者從童年到青年的全部生活和玩樂天地。「金黃禾浪翻和風,牛嬤帶子落埤塘」是仲夏與晚秋各出現一個多月的恬適景觀,而採花生騎水牛,逐雞趕鴨,撿蚯蚓、野螺餵雞鴨是生活,蒔田割禾做完工,聽爸爸、叔伯拉弦唱山歌,與弟妹們一同捕螢火蟲、數星星、看天河、打蜂窩捉鳥雀是玩樂。廟埕聽人「打八音、打採茶」、看野台戲,晚間戲院看內台戲。「扮家家酒」最常做的就是「做戲」,祖宗語是「四縣」,就將「海陸」當做戲台語言。鎮廟壽天宮門楣上蒼勁有力的「清風.明月」是最常臨摹的四個字,少年時代的生活充滿太多的蟲魚鳥獸、田園星斗、文字曲藝。

  年節時,著者與弟妹們必隨父親攜帶半隻熟閹雞和兩罐紅露酒,去看望叔公太叔婆太們;而年初二,還要隨母親到「樹林尾」的下庄拜望外舅,當做「回娘家」,也是帶著半隻雞兩罐紅露酒做「等路」。那紅露酒瓶頸上的紅紙圈,是幼時客庄最鮮明的記憶,真正是「物件薄薄,人意重重」的最佳寫照。

  客庄有人老去,鄰里必來家幫忙鎮日;童、少年之時,隨著父母親去「添手」,鑼鼓、嗩吶、道師和午夜的鹹粥在在都吸引幼小心靈的注意。對門叔公、叔婆嫁女兒到同庄不同村的人,那個著者要叫阿姑的新娘是坐轎子出嫁的,花轎、八音、湯圓則是另一個重要的記憶。穿著大黑襟衫的叔婆太,盛了滿滿一碗湯圓,笑臉和藹的說:「阿達咧,這碗分汝;粄圓圓圓,食了惜緣!」

  「永達」之名是同住鳳林的三房作乾叔公太取的,「作」字輩已是開台第四代了,作乾叔公太飽讀詩書,出口成章,唯常嘆未習得開台祖之精湛醫術,總以沒有傳承家學而引為憾事。除了住鳳林的三對叔公太、叔婆太和多對叔公叔婆之外,著者還曾隨父母親多次「轉山前」探望住在楊梅、富岡、湖口開基地一帶各房的叔公太叔婆太、叔公叔婆、舅公舅婆、姑婆姑丈公等,其中一位叔公太擔任宗親族長多年,曾任吟詩社社長,而另一位住湖口的叔公太現今已是一百零二歲的人瑞了。這麼多的親戚長輩和他們言談間那些豐盛的客庄語彙與人事,一直充滿著者的腦海和生活場域。

  從小在與隔壁鄰里、遠親近戚接觸時,或是聽父母親與長輩們談天說地時,就經常聽到非常有趣的俚俗語與諺語;後來到北部都會區及桃竹地區求學、工作,很多時候會回到父母的原居地,也就是祖居地及絕大部分宗族及親戚居住地的楊梅、伯公崗、湖口一帶,無論是平常陪同父母親訪親探友,或是參加親友家的婚喪喜慶、廟會祭祀等活動時,常常聽到很多十分雋永的俚語及諺語,有些讓人會心一笑,有些直教人拍案叫絕,有些極富地方山川人文風情,有些包涵深沉的人生義理,更有很多是東台灣、西台灣、以及南北台灣完全相同、有些差異或完全不同的俚諺語。在言語中摻雜俚語、俗語以及諺語就像是家常便飯一般,無時無刻順理成章又切合時節,所以一直以來就吸引對客家語言及客庄風土人情本就極有興趣的著者特別的注意。

  農家耕田又耕園的生活,因為要靠天吃飯,生活豐缺與氣候關係非常密切。跨過低矮的東海岸山脈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加上西邊層層疊疊高聳入雲的中央山脈,形成變化極為豐富的東台灣氣候。父親在早晚看天色時,常常隨口說出氣象諺語,很多時候還能精準地預測當日的天氣,例如:「正月水渣渣,二月有田耙」表示正月若連續下雨,二月蒔田就不愁沒有水了;「天起狐狸斑,曬穀毋使翻」主天旱之兆;早晨東邊出紅霞會下雨,黃昏西邊山頂出紅霞會天旱,就是所謂的「朝霞水,暗霞斷點水」;早期以爐灶燒柴火,若煙霧不易散去,就是因為空氣濕度大,所以很快就會下雨了,所以「火煙毋出屋,天晴莫曬穀」。因是「單家園屋」的農家,禾蔗樹草水石、雞鴨牛豬貓狗、蟲蟻鳥獸魚蝦,處處可見,加上歲時節令、節慶神誕,這些事事物物自然衍生出許許多多豐富的生活諺語,以及隱喻各種人生道理的成諺語、俚俗語。著者的父母就常將這些諺語掛在嘴邊,例如教小孩要一步一步按部就班工作,就說:「甘蔗食了一目正一目」;不直接講很多無用的人加起來不如一個能力強的人,而是說:「泥蛇一畚箕,毋當一尾草花蛇」;想告訴小孩不是做某事的料,就說:「雞嬤蟲蛀樹筒─毋係該種蟲」;罵小孩不用頭腦做事時會說:「會算毋會除,糶米換蕃薯」;形容人家妄想或作非份之想,就說:「戇狗想食豬肝骨」。

  近十幾年來,因為在地人文的普遍受到重視,相當多有識人士將很多有關台灣各地的風土人情、成語俗諺,整理成冊發行,有關於福佬語系的,也有關於客家語系的,真可謂琳瑯滿目。著者記得讀到的第一本成諺語集,是一九九三年由聯合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陳松勇訐譙》。陳松勇先生是當時極具鄉土味的性格影星,曾當選過金馬影帝,大家都喜歡他誠懇直率的戲路和出口成章的俚諺語,因此被喻為「台灣土地故事的博士」。這本書雖僅收錄了八十八則俚諺語,但則則雋永可親、例例趣味十足,加上以現代人生活語言活潑生動地加以詮釋,難怪一付梓就造成轟動。雖然陳松勇先生是福佬語影星,書中所列舉的也都是福佬語系的俚諺語,但有很多與客家俚諺語大同小異,是著者自小就十分熟悉的,唯一明顯不同的只是用客語發音而已,例如:「看人食肉,毋通看人剖柴(木)」、「食無三把蕹菜(三粒黃豆仔),就想要上西天」、「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大鼎未滾、細鼎沖沖滾(大鑊未滾,細鑊咆咆滾)」、「七月半的鴨仔─毋知死」。不少俚諺語雖然用詞略有出入,然則意義完全相同,例如:「呷飯呷到流汗,做事做到畏寒」,客諺則是「食飯打赤膊,做事尋衫著」;「暗時全步數,天光無半步」,客諺則是「暗夜想的千條路,天光本本磨豆腐」。

  像這種福佬、客家相同或類似的俚諺語很多,可能是無論福佬庄、客庄,大家都有著相同的生活經驗與生命體驗吧!但從何庄開始講傳開來,本就很難考據,有些可能原就是正好相同的,有些則可能互相學習,而事實上,考據其出處並不具多大意義。除了《陳松勇訐譙》外,著者也詳閱過很多的諺語書籍,但都是則數不多而零散,後來台灣科技大學的同事─徐福全博士的《福全台諺語典》出版了,他的毅力、細心以及他對本土語言與人文的執著與情感,令人深深為之感動。這本語典在一九九八年出版,共收錄了萬餘則福佬語系的俚諺語,可謂十分豐富、周全,少部份在客庄裡還可聽到以客家語呈現。這部大部頭語典的出現,激發了著者編寫客語系俚諺語語典的靈感與決心,也間接催生了這本七千餘則俚諺語語典的問世。

  台灣各地客庄都有非常豐富的俚諺語,一般屬倫理、處世、教示類的諺語大體相同,氣象諺及農牧諺就有很多迴異的情形,例如:「屋簷水,點點對」、「講一百句,也係五十雙」、「火要人點著,人要人打落」、「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等是全台通行的,「三月午時水,當得禾苗放大肥」流行於中、北、東台灣的客庄,「東弓水,西弓晴」則只適用於花東地區,在西部地區便成了「東弓晴,西弓水」,但這些都經常聽到。

  俚諺語是認識隱性文學最好的資料,也是認識台灣常民生活相當重要的管道,這種常民生活的語言,能夠保存台灣人民傳統的生活習性與風格,並記錄常民最純真的聲音以及祖先所留下來的智慧結晶,應予以保存與發揚。這些成諺語都有其地方性與時代性,因為共同的生活經驗,經過時空轉變的過程,都已深深植入在常民的生活語言,不只在言語上增添了表達的精準度、趣味性和文化性,成為普遍的語言,甚至在做人處世的態度上,成為一種訓示、準繩和無形的規範,深入家庭與社會生活。以近代的學術研究而論,成諺語提供了語言與社會生活的重要資料,也是民眾精神與物質生活的集體表現與記憶,它其實就是社會共有的重要文化資財,吾人稱之為「祖先智慧」的結晶,一點也不為過。

  本語典費時八年餘的漫長時間,想要盡其所能地將所有的客庄俚諺語全都納入本語典內,期間經過不斷的蒐集各方資料、到各地客庄查訪地方耆老、鄉俗典故,並經核對、比較、修正,終於蒐集了七千餘則俚諺語,則則雋永生趣、意義深遠,每則並都加上客語通用拼音、分類及釋義。發音方面,著者採用「四海腔」,所謂四海腔,是盛行於四縣腔語區及海陸腔語區交界地帶,以及四縣海陸混居地帶的生活語言,如楊梅、湖口、平鎮、中壢、關西、南庄、三灣、頭份、花蓮等地。為強調客語的主體性,以及讓讀者能以客語更貼切了解客諺之美,著者以「客客語」編寫釋義文句─所謂「客客語」即指以客語字句解釋客語諺語之意,如同英語字典中有「英英字典」一樣。另為尚不熟悉客家語或客家字者,本語典儘量做到在客語用字與普通語用字之間取得平衡,讓熟悉客語的讀者能讀到客家味的解釋,且讓非客語讀者也都能看得懂,並輕易了解該俚諺語的意義,而同時又能親近客語。另外,著者也以抽樣方式,就有些諺語的釋義列舉例句,以明其用法;唯因篇幅有限,實無法對所有俚諺語都列舉例句,讀者可舉一反三。多讀多記,多多在言談中適時使用諺語,日久自可熟能生巧。常在言語中適切加入俚諺語,不只增添濃厚的客庄風味,更在言談中增加貼切趣味而活潑的談興,何樂而不為!

  本語典以「四海腔」拼音,乃因著者家族的開台祖開基地是在楊梅一地,而著者家一支遷居湖口,後來父母親再遷花蓮鳳林一地,此三地全都是四縣語群地帶與海陸語群地帶交界或混居的地區,故幼年至今所接觸的泰多是四海腔的客家語及俚諺語,著者對這種四海腔客語也有著濃得化不開的感情─這就是我家族的語言啊!另外,也許還可同時照顧到台灣較多數客家人所講的四縣腔及海陸腔。另也因篇幅有限,無法做到一則俚諺語同時列上三、四種腔調拼音。而事實上,使用三、四種拼音的意義也不大,因為它們絕大多數是相似的─例如海陸腔與四縣腔絕大多數只差兩個聲調而已,一為平聲另一則為入聲,一為上聲另一則為去聲,反之亦然。

  另外,因為著者生活範圍及往來圈子多在東部花蓮一帶及桃竹苗廣大客庄區,對於中南部各地的客庄,僅止於田野調查及手邊蒐集來的資料,因而本語典所列的俚諺語較為偏重桃竹苗及花蓮等地,至於其他地區的特殊或地域性俚諺語,著者只能儘其所知的列入了。

  在分類方面,本語典對每一則俚諺語都加以分類,如習用語、俚俗語、比喻詞、經驗談、教示諺、師傅話(歇後語)等。當然有些並不容易區分,如有些諺語在前三種之間的界限就相當模糊,而有些諺語在經驗談與教示諺之間也不易區別,著者只能以該類成份較重者歸類之;而光是這樣,也是相當「自由心證」的。師傅話則十分清楚,是一種類謎語的隱語,將字詞以猜謎方式表示。另外,著者也以索引方式,將所列俚諺語以其內容、意涵細以分類,如天文氣象、農作畜牧、山川海洋、家庭倫理、宗教信仰、屋舍廟宇、歌謠戲曲、喜怒哀樂、七情六慾、性格思考等。

  本語典在編寫之際,先父黃友燈、先母張東妹在天之靈,一直是著者最大的支持力量。先父母過去在家居生活、探親訪友、過庄尋聊當中呈現的客庄生活內容,是著者在本語典中,注入客庄情感與客庄經驗最重要的泉源;而他們在包含耕稼的工作場合、客庄人婚喪喜慶的場合、過家聊天說地的場合及日常言談之間,不時隨口使用雋永、有趣的成諺語、俚俗語,更是著者最重要的參考與資料來源。而本語典在編寫過程中,著者投入了個人全心而完整的客庄經驗、土地情感、客語情懷以及文藝喜悅,希望讀者能在這本語典的字裡行間,感受那滿溢的客庄風情以及醇美的客庄生活經驗。

  本語典歷經資料蒐集、考證解釋、編輯校稿,整個過程歷時八年餘,工作相當繁瑣費時。值得一提的是,本語典編寫之際,承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生黃菊芳小姐的協助極大,相當部分由她作初步校稿工作,對於客語拼音部分,她也提供相當多寶貴的意見與校對;台灣科技大學黃雪芬小姐,在繕打及文書編輯上投入相當大的精神與時間;另外全威創意媒體公司的黃義先生,在出版行政上也出了非常大的力量。剛好她們三位都姓黃,也都是客家子弟,著者為黃家年輕子弟為傳揚客語文化及祖先智慧如此盡心盡力而深受感動,在此要為本語典得以順利完成並付梓,向兩位黃小姐、一位黃先生以及全威創意媒體公司的鄭善恩小姐、張聖毅先生在文字校對、圖文編輯與美術設計方面的努力,致上最大的謝忱。

  由於每則俚諺語的使用範圍並不窄限,各地拼音也都因地域性而有所分殊,對有些俚俗諺語的釋義、拼音或細分類,可能有些人會認為並不十分貼切,讀者若有寶貴意見,歡迎提供,以便於再版時作為參考或修訂之用。再者,各地雋永又親切的俚諺語在本語典中成為遺珠者必定還有很多,切盼有心人能多多提供,俾於再版時能加入內容,使本語典更豐富、更趨完善。本語典若尚有謬誤、釋意不明、編校錯誤或其他未盡完善之處,深盼讀者專家不吝指正,則實銘感五內。

黃永達

二○○五年仲冬 於台北筧尾蟾蜍山下寓居




其 他 著 作
1. 客人客話客事
2. 上客趣:客語基礎例句及會話100則(附教學1CD)
3. 靚靚的台灣客庄
4. 客庄人福庄人唱大曲(附光碟)
5. 北迴線上:來去東客庄
6. 《客家諺語漫畫》師傅話第一集精選100則
7. 台灣客家讀本
8. 《客家諺語漫畫》諷世類第一集精選100則
9. 戀戀客家.連連客庄
10. 《客家諺語漫畫》教示類第一集精選100則
11. 信號與系統 精簡本 2/e
12. 信號與系統, 2/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