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策略執行力《使策略奏效的過程、決定及行動》

策略執行力《使策略奏效的過程、決定及行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543796
赫比尼克
培生
2006年9月10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861543791
  • 叢書系列:華頓商學院
  • 規格:軟精裝 / 423頁 / 16k菊 /
    華頓商學院


  • [ 尚未分類 ]











      前述提及的七個創新原則可引導組織實際執行創新,管理工具(策略、結構、領導力、管理系統和員工)的使用,則有助於具體體現七個創新的原則。因為組織的高度複雜性,沒有任何一種單一工具可以達成目標,各個創新原則均須同時使用多種管理工具。圖1黑色部分代表該章最重要的深度分析主題;灰色部分則代表延伸主題;白色部分則是屬於稍微相關的主題。

      例如在創新原則的第一個目標﹁發揮領導力﹂上,執行長和管理團隊首先應專注在定義創新的型式、創新策略以及建立正確的組織文化。領導力在這三個管理工具上負有特別的責任。領導者必須清楚界定,商業模式創新與科技創新對於企業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其實,兩者對創新的成功與否同等重要,只是多數企業缺乏有效整合兩者的能力。若商業模式創新或科技創新缺乏一個明確、可接受的定義,或不了解這兩者的重要性的話,企業勢必無法有改變產業遊戲規則的創新,甚至無法有效回應競爭者的創新對自身企業突如其來的攻擊。舉例來說,惠普因為過度仰賴科技的創新,導致無力反擊戴爾電腦經由網路直接銷售個人電腦的商業模式創新。

      此外,有效的領導亦須在創新策略上做出明確決策,決定要採取積極取勝策略(Play-to-Win)還是防禦策略(Play-Not-to-Lose)。企業可執行其中一種策略,但絕無法同時有效採行兩種策略。企業若無法認清科技改變與商業模式改變所扮演的策略角色,那麼發生執行混亂或資源分配無效率的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例如,研發部門決定要針對新產品開發一個突破性的新技術,也就是選擇積極取勝策略,但產品經理卻決定要為現有產品提供強力支援,專注在維持競爭力的能力上,也就是選擇防禦策略。這樣的衝突將會導致代價高昂的無效率以及組織內部鬥爭。領導者必須肩負策略抉擇與確保組織內部協調一致的重責。

      管理創新的形式和策略抉擇,對企業的中短期營運目標至為關鍵,但對於確保企業的長期營運成功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保留組織內有益的文化,消弭有害的文化。領導者本身即須參與創新文化,企業若無長期監控並改進創新文化,長期下來就會面臨競爭優勢逐漸凋零的窘境。拍立得公司即陷入了舊思維模式和舊業務的泥沼中,無法繼續開展創新文化。但是,拍立得公司並非單一個案,對於任何成功的企業而言,欲維持正確的企業文化都是極艱鉅的挑戰。成功通常會導致組織抗拒改變的文化,領導者則肩負捍衛企業創新文化的責任,他必須判斷有助於企業的長期經營能力,並讓創新文化也能支撐企業短期的成長需求。定義創新的形式、策略抉擇及領導文化變革,是管理團隊的重責大任。

      其次,領導者要關注的是衡量指標、獎勵制度和組織學習。領導者須審視發展及完成衡量指標和激勵制度,確保它們能支持組織的策略與文化。衡量源自於管理,而獎勵則有助於穩固正確的行為模式。領導者亦須監督組織學習與改變,因為企業必須保有改變的彈性,以順應外部情勢的遽變與挑戰。

      執行創新不會比製造或財務的管理活動更難,只是有太多迷思圍繞在創新議題上,讓這個議題看起來很複雜。本書將會清楚地說明如何在組織中管理並實踐創新。

    本書目標

  • 企業的位置

    評估企業的創新狀態

    評估將來可能的選擇
  • 如何設計創新的策略

    採用適合企業的創新策略

    創造均衡的創新投資組合
  • 如何管理創新

    與組織內部的反抗力量奮戰

    運用科技以設計創新流程
  • 如何衡量與獎勵創新

    設計能鼓勵創新的衡量指標

    達成創新的誘因與報償

    作者簡介

    赫比尼克(Lawrence G. Hrebinik)

      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教授,自1976年即在華頓商學院任教,目前在華頓MBA及EMBA課程教授競爭策略與策略執行,研究重心是策略執行與組織設計。在進入學術界之前,曾在汽車界擔任管理職務。過去兩年來,他擔任《華頓管理報告》(Wharton Management Report)五位評論人之一,並在財金新聞網主持電視節目。

      他為企業提供策略執行、策略擬定與組織設計等顧問服務。客戶包括:嬌生(Johnson & Johnson)、AT&T、漢華銀行(Chemical Bank)、五十鈴汽車(Isuzu)、鄧白氏(Dun & Bradstreet)、杜邦(DuPont)、社會安全局(the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第一美國(First American Bankshares)、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大通銀行(Chase Manhattan)、義大利阿姆伯斯提(Studio Ambrosetti)、微軟(Microsoft)、與奇異(GE)。

      合著有《策略執行》(Implementing Strategy, 1984)一書,並著有《管理中的群體力量》(The We-force in Management, 1994)等書,並在專業刊物上發表過無數的文章。






  • 《推薦序》創新--為企業建立競爭優勢 莊立民 《導論》

    第1章、邁向成功:創新的方法決定創新的內容

    大家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認為只要能創新,公司就會持續成長。但創新只是一個契機,企業仍需要對創新投入持續的研究。

  • 波音公司
  • 全錄公司

    第2章、創新地圖:何謂創新?如何槓桿運用?

    創新包括商業模式的改變以及科技的改變。企業執行長要在整體經營策略下,決定科技與商業模式創新的使命。

  • 曼格納國際公司
  • 西南航空
  • 微軟

    第3章、決戰未來:設計致勝的創新策略

    創新的首要任務就是訂定適合的創新策略。不但要與整體經營策略、競爭環境相互搭配,更要讓企業內部成員徹底了解策略內涵。

  • 奇異公司
  • 星巴克咖啡
  • 寶鹼公司

    第4章、設計創新的組織結構

    成功的創新必須選擇、建構正確的組織結構。因此,發展內部創新市集、創新委外、整合內部創新等,都是組織結構的考量選項。

  • 西邁克斯水泥公司
  • 奇異公司
  • 3M公司

    第5章、管理系統:設計創新流程

    創新系統是建構一套政策、程序與機制,以促新組織的創新流程。有清楚的流程,才能管理從設計、衡量到獎勵創新的每個步驟,也才能成功創新。

  • 利樂包公司
  • IDEO設計公司
  • 波音公司

    第6章、照亮創新之路:如何衡量創新

    衡量對創新的成敗舉足輕重。創新策略要能連結衡量系統,利用重要、精準的衡量指標將企業創新地圖描繪出大致的輪廓。

  • 希柏爾系統公司
  • 聯邦快遞

    第7章、獎勵創新:設計鼓勵創新的誘因

    誘因和獎勵是很有效的管理工具。然而,企業應謹慎設計、運用衡量和激勵機制,除了要兼顧其他的管理措施外,也要注意風險管理。

  • 美孚公司
  • 3M公司

    第8章、學習創新:組織如何更創新?

    創新要成為企業精神的一部分,需要持續學習與改變。創新企業的領導人要支持學習,並且建立適當的學習機制。

  • 新力公司
  • 應用材料公司
  • 麥肯錫顧問公司

    第9章、培育創新:致勝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深植於組織內部,會影響到許多創新工具的效果,能貫穿所有的創新原則,也會與有形的績效衡量、激勵機制相互影響作用。

  • Google
  • 亞瑟烈特國際顧問公司
  • IDEO設計公司

    第10章、應用創新原則

    創新的過與不及都會造成組織的災難。本書提供的七大創新原則,將能讓組織提升執行效率,為創新奠定堅實基礎。

  • 維京集團
  • 西邁克斯水泥公司
  • 卡夫食品公司





  •   如果你認為成功的創新管理只是普通常識,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有很多創新的原則不是已經不合時宜,就是被扭曲甚至完全被誤解。不是說沒有所謂的創新組織,而是這些企業究竟如何創新?為何創新?答案跟大多數經理人所想像的顯然大相逕庭。

      本書將澄清對創新的普遍誤解,並提出組織在管理與執行創新時的必要工具及流程:

      ●創新並不需要在組織內部掀起革命。創新真正需要的是建構一個周密、穩固的管理流程,以及真正能完成工作的企業組織。

      ●創新並不是一項轉化過程神祕的煉金術,倒比較像組織內其他主要功能部門的基礎滑輪。

      ●創新最重要的並不是創造力和富有創造力的文化。很多企業發現,想出一個好點子反而最容易,最難的是如何篩選出對的點子並且予以實踐。

      ●創新並非只是關於流程和階段性的工具。因為個別的工具和流程沒什麼用,必須與組織、衡量指標和獎勵制度相結合,才能發揮功效。

      ●創新並非只專注在最先進的技術上。發展新的商業模式與新策略也同等重要,有時甚至遠比創新還重要。

      ●並非每個企業都需要追求大量的創新。創新必須與組織的機會及能力相符,有時候還需要對的時機。少量創新有時就能讓企業走段很長的路。

      本書提供經理人三個重要的觀點:

      1. 就像企業中許多的功能部門一樣,創新是項管理流程,需要特定的工具、原則和訓練。只要知道如何協調運轉各部分,執行工作就很簡單了。企業經理人經常抱怨在組織裡無法實現創新,本書就提供經理人一個實現在創新中成長的整合性架構、正式的流程和工具。本書會教導你使用這些管理工具,如策略、組織設計和結構、管理系統、績效衡量、人力資源及獎勵的方法,並在創新上獲得極大的報酬。

      2. 創新需要衡量與誘因來實現持續性的高收益。「你無法管理無法衡量的事情。」對創新來說,這無疑是句至理名言。但是,多數企業用了錯誤的衡量指標,因此導致員工產生不當的行為模式,這會對整體的創新系統與流程造成相當大的殺傷力。本書從想出好點子、篩選、塑造原型到整個商品化的流程,教導讀者使用衡量指標與誘因來管理創新面向的相關問題,而且適用於各種規模的企業與產業。

      3. 企業可以藉由商業模式創新與科技創新的組合,重新定義產業。本書說明如何整合現存商業模式與科技改變,重新定義產業的競爭環境,如蘋果電腦接連推出iPod(科技的改變)與iTunes(商業模式的改變)。多數企業只在某方面表現較好,只有少數企業有能力同時整合商業模式和科技創新。本書提供了獨特架構,讓經理人同時擁有駕馭商業模式與科技創新的能力,創造競爭優勢、成長並影響產業未來的走向。

      本書將分析哪些創新作法真正有用,進而提出執行創新上的新洞見。有兩個基本觀念:

      ●創新是維持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能使企業免於有形與無形資產遭受市場侵蝕。

      ●創新對於企業是不可或缺,而且必須進行管理。 創新對於企業的全面成長非常重要,會產生一些對企業生存極重要的改變。本書提出了七個做好創新管理的原則:

      ●卓越的領導能力。制定創新策略、設計創新的投資組合,激勵真正重要的價值創造。

      ●創新是企業精神中不可或缺的。

      ●創新與企業策略是一致的,包含創新策略的選擇(積極取勝或是防禦策略)。

      ●平衡創造力與獲利能力。企業可以產生成功的新點子,並且獲取最大的投資報酬。

      ●消除組織內的反抗力。好點子通常會因為異於常態而遭到扼殺。

      ●組織內部與外部的創新網絡。創新的基石並非個人,網絡才是重點。

      ●正確的衡量指標與獎勵機制才能管理創新,進而導出正確的行為模式。

      我們研究分析學術與實務文獻多年,與企業合作累積了豐富經驗,以及基於廣泛的調查、與眾多企業互動,檢驗某些產業領導廠商的實務狀況。此外,我們亦訪談並幫助不同背景的資深經理人,同時對該企業的管理實務進行深度研究。其中有些執行長不斷提及不滿意組織內的創新。某些個案是因為漸進式創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會排擠更大的創新,造成不平衡的投資組合,等於是把原先該用在確保組織長期經營的花費,不當地投入獎勵短期的經營績效上;但也有些個案指控的是企業文化。不過這些公司都發覺,組織內部有些阻礙創新的因素;而在今日的競爭態勢下,創新才能生存。甚至有些經理人根本就放棄指望組織內部,轉而向外購買創新概念或手段,然後再運用市場槓桿力量來獲利。但很多時候,這可能會是致命的錯誤。

      創新並沒有什麼萬靈丹,然而,我們的研究顯示,確實有一些明確的方法可改善企業創新的成果、創造獲利並獲致成長。

      本書的內容、架構、工具和作業指導方針,能夠實際改善組織的創新、修正創新的方法,也適用於個別的組織情境、企業策略、企業文化、技術能力和風險。除了觀念性的啟發外,本書更實際建議企業如何在創新上創造價值,如何藉由整合漸進式、半激進式、激進式等不同形式的創新,達到企業利潤的最大化,並產出均衡的創新投資組合等。這些建議經過企業日常營運的測試,在策略層面上同樣經得起考驗。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