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憲法知多少:新時代、新思維

憲法知多少:新時代、新思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842313
楊旻睿
元照出版
2008年3月01日
83.00  元
HK$ 74.7  







叢書系列:憲法
規格:平裝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憲法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法政類 > 法律 > 憲法









  本書係透過問與答的方式,將憲法的主要內涵與相關問題加以說明,在編排架構上分為四個部分:即前言、國家定位與主權、人權以及中央政府體制。

  首先,在前言部分,說明修憲的程序、修憲對國家競爭力的影響及修憲與人民日常生活間的關係。其次,在國家定位與主權部分,分析國際情勢對憲法的影響,探討憲法與國家的關係以及國家領土的範圍等議題,並引介我國憲法修正之變遷過程與內容。第三,在人權部分,則配合人權理念與思潮,闡述人性尊嚴的重要性,探討平等權、自由權、社會權、集體性權利、參政權、程序及訴訟權、抵抗權以及國家人權委員會等內涵與相關議題。最後,則探討中央政府體制的問題,包括中央政府體制的設計與中央與地方間的關係,中央政府體制部分先針對內閣制、總統制以及雙首長制之內涵與優缺點都有詳細的論述,同時也說明有關行政與立法部門間權力制衡的運作問題與解決機制,還有司法院定位與司法獨立等議題;至於中央與地方關係部分則說明我國地方自治的價值、地方體制的類型與府際關係的經營等議題。

  透過這四個部分將我國憲法的架構與內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加以陳述,更將有關憲政改革的思潮與理念充分地表達,本書雖然採取問與答的方式撰寫,但內容豐富,文字簡潔易懂,對於有興趣瞭解憲法精神與憲政改造的民眾來說將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



第一部分 前 言
導 論
Q1:現行憲法真的有這麼糟糕嗎?
Q2: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憲法修正嗎?
Q3:制憲與修憲之差異何在?大規模修憲是否就等於是「制憲」?
Q4:新憲法會引發統獨之戰嗎?
Q5:基本權利的保障憲法已經有明文規定,為何還要重新翻修?
Q6:政府體制的爭議對於我國的影響是什麼?
Q7:行憲已經足夠,為何還要修憲呢?
Q8:新憲法可以增加我國的國際競爭力嗎?
Q9:新憲法對於日常生活有何種影響?
Q10:依據現行憲法,修憲的程序應如何進行?
Q11:為何要透過全民參與的方式來推動憲改?
Q12:究竟是修憲比較好還是制憲比較好?
Q13:為何要改革我國的司法制度?
Q14:現行違憲審查制度的問題?
Q15:目前的司法改革方案有哪些?
Q16:司法改革的未來走向?
Q17:我國司法改革朝向一元一軌後所可能產生的問題?

第二部分 國家定位與主權
導 論
Q1:請問東亞國際政治與台灣國際地位有何關聯性?
Q2:為何我國在冷戰時期未接受一中一台之主張?
Q3:美國對台灣國際地位之態度受到交流政策之影響,請問何謂交流政策?
Q4:何謂美國之三不政策?
Q5:請問日本對我國國際地位之影響力如何?
Q6:請解釋我國憲法第四條規定,中華民國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之涵義?
Q7:請問「一個中國」政策的演變?
Q8:請問毛澤東主席對台灣國際地位之看法如何?
Q9:中國為何一定要拿下台灣?
Q10:請問美中三公報與所謂一個中國之關係如何?
Q11:請問一國兩制不可行之原因?
Q12:請問台灣主權在國際法上屬於誰?
Q13: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過程如何?
Q14:中華民國憲法與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關係如何?
Q15:台灣與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的關係如何?
Q16: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台灣經過幾次修改?各是如何?何時廢除?如何廢除?
Q17: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次修憲的事實經緯及其內容如何?
Q18:中華民國憲法第二次修憲的事實經緯及其內容如何?
Q19:中華民國憲法第三次修憲的事實經緯及其內容如何?
Q20: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次修憲的事實經緯及其內容如何?
Q21:中華民國憲法第五次修憲的事實經緯及其內容如何?
Q22:中華民國憲法第六次修憲的事實經緯及其內容如何?
Q23: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次修憲的事實經緯及其內容如何?
Q24:關於修憲已改變國家同一性之學說,有幾種說法?
Q25:關於已過世的日本憲法學界翹楚與泰斗的蘆部信喜的名著「憲法制定權力」中,有關制憲與修憲的法理如何?
Q26:如何由制憲、修憲法理檢視台灣的七次修憲與其法地位?換言之,究竟「中華民國憲法」與台灣有何關係?台灣實施「中華民國憲法」其法地位為何?「中華民國憲法」的「修改」可使台灣成為主權國家嗎?若不然,「制定新憲法」可以使台灣成為國家嗎?
Q27:學界關於修憲改變國家同一性之各個學說,其問題點何在?
Q28:憲法與國家的關係為何?
Q29:國家資格應如何認定?
Q30:對於中華民國是否為主權獨立國家有不同說法嗎?
Q31:憲法前言稱制憲機關是國民大會是否不符合現在實況?
Q32:憲法前言稱憲法是依據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是否會造成困惑?
Q33:現行憲法第一條規定,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是否影響國家本質?
Q34:憲法領土規定對於國家定位之重要性為何?
Q35:憲法第四條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會不會有爭議?
Q36:人民多寡會不會影響國家地位?
Q37:中央政府模式會不會影響國家地位?
Q38:與國際交往能力是否會影響國家主權?
Q39:憲法增修條文前言稱「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而修憲是否影響國家定位?
Q40:憲法增修條文使用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語句,是否表示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國兩區」?
Q41:憲法會不會對其他國家或人民有特別之規定?有特別規定會不會影響主權獨立?
Q42:有哪些聯合國對於國家分裂的相關決定可以提供台灣參考?
Q43:有比較接近1949年中華民國來到台灣的例子嗎?

第三部分 人 權
導 論
壹、人權總則
Q1:什麼是人性尊嚴?
Q2:什麼是人格權?人格權的類型有哪些?
Q3:什麼是基本權利主體?每個人都是基本權利主體嗎?
Q4:基本權利具有什麼樣的效力?
Q5:行使基本權利時,必須注意哪些原則?
Q6:行使基本權利時有哪些限制?違反時會產生什麼效果?
貳、平等權
Q1:什麼是平等權與平等原則?人民如何主張?
參、自由權
Q1:生命權的定義是什麼?
Q2:安樂死與憲法有什麼相牴觸的地方?
Q3:憲法中生命權與生存權之關係?
Q4:為什麼要廢除死刑?
Q5:墮胎是否可合法化?
Q6:何謂人身自由?
Q7:個人行使自決權時,是否可放棄主張其身體不受傷害之權利?
Q8:國家於何種情形下得限制人民之遷徙自由?
Q9:在學校中對學生搜身、搜書包是否侵犯人身自由?
Q10:何謂「私領域不受侵犯的自由」?
Q11:「居住自由」的內涵為何?
Q12:何謂「秘密通訊自由」?
Q13:何謂「隱私權」?
Q14:隱私權在我國憲法中的定位為何?
Q15:宗教自由是否可以限制?
Q16:學術自由保障之範圍?
Q17:學術研究若與生命倫理等相衝突時,是否仍受到學術自由的保障?
Q18:在圍牆塗鴉,是否受到藝術自由的保障?
Q19:何謂外在精神自由?
Q20:何謂言論自由或表現自由?
Q21:政府針對言論自由可以予以限制嗎?
Q22:商業性言論和色情言論也受憲法保護嗎?
Q23:言論自由和「事前檢查禁止原則」的關係為何?
Q24:何謂新聞自由?
Q25:何謂「接近使用媒體權」?
Q26:何謂「集會結社自由」?
Q27:為何要保護「語言使用權利」?
Q28:「私人興學自由」的內涵為何?
Q29:廢止從事性交易之「公娼」,是否侵害其工作權之保障?
Q30:中醫師不能以成藥為人治療?
Q31:一塊土地,因長輩早期即供附近居民通行,過了幾十年後,想要收回此塊土地,卻遭到政府拒絕,是否侵害財產權?
Q32:我國近年來引進外籍勞工,我國籍因此失業之勞工,可否請求政府給予工作之機會,以確保其工作權?
Q33:何謂父母教育權?
Q34:一夫一妻制,是否限制人民之婚姻自由?
Q35:父母使子女受國民教育義務是「入學義務」還是「教育義務」?
Q36:學校教師與父母教育權間之界線何在?
Q37:父母教育場所選擇權之範圍?
肆、社會權
Q1:國家有沒有保障人民生存的義務?如果有的話,國家要如何做呢?
Q2:現行憲法第十五條保障的「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是否應該在未來的憲法中繼續規定?
Q3:「強制勞動」是國家所應該禁止的嗎?
Q4:工作場所受到歧視,也應有憲法平等權的保障嗎?
Q5:什麼是勞動三權?
Q6:失業的人或剛從學校畢業的人找不到工作,憲法應該對這些人如何保障?
Q7:為什麼要國家承認勞動基本權?
Q8:我國身心障礙者的現狀如何,應有什麼樣的憲法保護?
Q9:兒童也有基本權的保障需求嗎?
Q10:童工及少年勞動者應有什麼保護?
Q11:憲法應該給予婦女什麼樣的保障?
Q12:我國目前老年人的現狀如何,應有什麼樣的憲法保護?
Q13:對於貧窮的家庭或個人,應該有什麼樣的憲法保障?
Q14:國家也要保障人民休閒的權利嗎?
Q15:受國民教育是權利還是義務?
Q16:人民是否享有國民教育以外各階段教育之受教育權?
Q17:大學生遭二一退學,是否侵害憲法所保障之權利?
Q18:應如何平衡教師之罷教權與學生之受教育權?
Q19:憲法有「文化公民權」嗎?
Q20:人民可否以「文化權」當作憲法上之請求權基礎?
Q21:台灣的兒童享有「遊戲權」或「休閒權」嗎?
Q22:資訊權是如何發展而來的?
Q23:資訊權的具體內涵為何?
Q24:資訊權在台灣的發展過程如何?
伍、集體性權利
Q1:憲法中要規定環境權嗎?
Q2:原住民族有哪幾族?
Q3:原住民族的人口與目前的狀況?
Q4:陳水扁總統對於原住民族的地位有何承諾?
Q5:原住民族的憲法保障應該有哪些內容?
陸、參政權
Q1:何謂參政權?
Q2:何謂選舉權?
Q3:何謂被選舉權?
Q4:「公平競選的權利」內涵為何?
Q5:何謂罷免權?
Q6:何謂公民投票權?
Q7:應考試權與服公職權的具體內涵為何?
柒、程序及訴訟權
Q1:只要是權利就一定可以救濟嗎?
Q2:人民請願的對象為何?可否向司法機關行使請願權?
Q3:公務員懲戒法無上訴制度是否違憲?
Q4:一定要先提起訴願,才能再提起行政訴訟嗎?
捌、概括之人權條款
Q1:何謂概括性之人權條款?
玖、國家人權委員會之設置、外國人之政治庇護權
Q1:何謂「政治庇護」?
Q2:政治庇護在國際法中的發展如何?
Q3:國際法對於難民事務的規範要求如何?
Q4:一般國家的內國法對於政治庇護申請的規範如何?
Q5:台灣應該如何建立政治庇護制度?
Q6:「國家人權委員會」的由來為何?
Q7:各國國家人權委員會的實踐經驗如何?
Q8:國家人權委員會的角色和功能為何?
拾、抵抗權
Q1:什麼是抵抗權,人民在什麼時候可以主張?

第四部分 中央政府體制
導 論
壹、三權五權制度選擇
Q1:為何要權力分立?
Q2:洛克的分權理論為何?
Q3:孟德斯鳩的三權制憲理論為何?
Q4:孫中山的權能區分、五權分立理論為何?
Q5:我國五權憲法的運作有何重大缺失?
Q6:考試制度由何而來?
Q7:考試院的組織職能有何變化?
Q8:考試權為何受爭議?
Q9:考試權組織設計有何衝突?
Q10:考試院的存廢問題產生何種爭議?
Q11:為何贊成考試院繼續維持?
Q12:為何否定考試院繼續維持?
Q13:監察制度由何而來?
Q14:監察院之組織職能如何演變?
Q15:監察院之組織設計有何衝突?
Q16:監察權受爭議之原因為何?
Q17:監察權產生何等問題?
Q18:其他國家如何確保考試權與監察權之有效行使?
Q19:現行中央政府體制有何缺失?
Q20:我國應否建立以三權為基礎的中央政府體制?
Q21:何為人權監察史或人權委員會?
Q22:我國人權保障之發展又是如何?
貳、中央政府體制
Q1:為什麼還要進行憲改,不是才修憲完沒多久?
Q2:但憲政亂象不一定是憲法有問題,也可能是人的因素,政治人物沒有遵守,憲法再怎麼改也沒有用!是不是?
Q3:那就表示不必要再進行憲改?
Q4:我們是不是需要有方法來判斷憲法是不是出了重大的問題,而一定要加以修改?
Q5:我們的憲法是不是生了重病?
Q6:究竟我國的政府體制有哪些問題?
Q7:什麼是中央政府體制?
Q8:現在的中央政府體制是哪一種款式的?
Q9:剛才提到了三種體制—總統制、內閣制、雙首長制,什麼是總統制?
Q10:在總統制下,是不是總統最大?
Q11:什麼是內閣制?
Q12:什麼是虛位元首?
Q13:總理(或首相)與內閣政府是怎麼產生的?
Q14:聯合政府是什麼?
Q15:那麼誰才是執政黨呢?
Q16:雙首長制是什麼樣的制度?
Q17:雙首長制還有什麼特徵?
Q18:雙首長制好像有很特別的「左右共治」現象,是什麼意思?
Q19:既然上面所提的這三種制度各有特色,但究竟哪一種制度比較好?
Q20:總統制的優點是什麼?
Q21:總統制有什麼缺點?
Q22:什麼是「僵局」?
Q23:什麼是「憲政危機」?
Q24:總統制下所謂的「分立政府」是指什麼?
Q25:內閣制的優點是什麼?
Q26:什麼是「不信任投票」?還有「解散國會」?
Q27:內閣制的其他優點?
Q28:內閣制有什麼缺點?
Q29:內閣制是不是有可能出現所謂的「少數政府」?
Q30:雙首長制有什麼優點?
Q31:雙首長制有什麼缺點?
Q32:這樣看起來,每種制度都有它相對的優缺點?
Q33:那麼,台灣應該採用哪一種制度才好?
Q34:究竟我國的政府體制有哪些問題?
Q35:總統是怎麼選出來的?
Q36:對於總統的角色和權力,總統不就是政府中最大的,行政院院長會比他大嗎?
Q37:行政院院長是怎麼產生的?
Q38:立法院不是有同意權嗎?
Q39:行政院院長既然是總統任命的,那不就是要聽總統的話,不就是總統的幕僚長?
Q40:總統有沒有讓行政院院長下台的權力?
Q41:所以台灣的政府體制很像雙首長制?
Q42:行政院各部會首長是怎麼產生的?
Q43:總統有什麼重要職權?
Q44:總統不是還可以主持國家安全會議?
Q45:總統解散立法院的權力是怎麼設計的?
Q46:立法院如何提出不信任案,又怎麼樣才算通過?
Q47:行政院院長可不可以主動提出信任案?
Q48:所以我國政府沒有主動提信任案的權力,解散權也是被動的?
Q49:這麼說解散權也有主動的?
Q50:總統的核可覆議權能不能化解爭議?
Q51:除了覆議的設計外,還有沒有什麼解決爭議的有效機制?
Q52:總統的人事提名權有哪些?
Q53:行政院不是有行政院會議?總統有主持行政院會議嗎?
Q54:行政院院長有什麼重要職權?
Q55:這樣看起來,總統和行政院院長之間的權限劃分,還有責任關係,好像都很模糊?
Q56:經由以上的說明,可以知道我國中央政府體制的設計和它的種種問題了,但要如何進行憲改呢?
Q57:修改憲法的程序是怎麼樣的?
參、中央與地方關係
Q1:何謂地方自治?
Q2:地方自治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Q3:地方需要自治的理由為何?
Q4:地方自治的本旨為何?
Q5:何謂「團體自治」?
Q6:何謂「住民自治」?
Q7:何謂「府際關係」?
Q8:何謂「中央與地方關係」?
Q9:我國憲法對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有何具體規定?
Q10:我國憲法對於中央與地方間權限劃分的規定,具有怎樣的特質?
Q11:專屬地方自治事務標準無法明確,將造成哪些影響?
Q12:我國憲法對於處理中央與地方權限爭議機制有何具體規範?
Q13:何謂自治事項?
Q14:何謂委辦事項?
Q15:何謂共同辦理事項?
Q16:我國憲法規範的地方制度有哪些類型?
Q17:精省修憲之後,省是否仍為地方制度?
Q18:省制在我國修憲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變化,對中央與地方關係產生何種影響? Q19:現階段憲法對省與縣的組織有何規定?
Q20:憲法中有關省與縣的規定,表現出怎樣的特質?
Q21:憲法對西藏與蒙古的規範條文有否存在價值?
Q22:縣市為什麼要升格為直轄市?
Q23:直轄市制度應否廢除?
Q24:何謂縣市與直轄市同級化?
Q25:縣市與直轄市同級化會對中央與地方關係造成何種影響?
Q26:憲法對直轄市與縣市的保障方式有何差異?
Q27:縣市與直轄市有何異同,兩者對中央的關係有何差異?
Q28:我國憲法對縣與市的規定有何不同?
Q29:原住民族自治區應否入憲?
Q30:鄉鎮市制度應否入憲?
Q31:鄉鎮市長應否官派?
Q32:我國地方自治體制目前面臨哪些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Q33:透過行政區劃調整可否改善中央與地方關係?
Q34:我國應否具有規範中央與地方財政劃分之財政憲法?
Q35:何謂中央與地方的「夥伴關係」?



自序

  憲法係國家根本大法,立國之根基,近代憲法的根本精神在於保障人權、規範國家中央政府體制、中央與地方關係、以及憲法修改程序,所要確保的即為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核心價值,藉此塑造民主共和體制並且確立依法行政的法治國架構,是以憲法不僅是研究憲法學者所應該關心,對一般大眾而言,憲法實與生活息息相關。故而人民有權利瞭解憲法,也有義務要認識憲法。

  我國憲法架構於大中國體制,與台灣實際發展狀況難以相符,其中條文雖幾經增修,中央政府體制亦經多次變革,然而因無法掙脫大中國的框架,使得憲法的增修不但難臻完善,反陷入治絲益棼的境地,斯時斯地,每一位國民都有責任對憲法的遞嬗變遷表達關心,甚而對其中的內容設計加以深入討論,使我國的憲法得以成為真正合於國情而能永續經營之規範。

  爰此,筆者不論是在教學與研究方面,均投入諸多心力與時間鑽研憲政議題,長期下來累積不少研究成果,有感憲政議題若僅限於作為法學的研究題材,不免過於狹隘,且人民對於憲法若無法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了解,民主與法治社會亦難以建立,是以唯有人民關心憲法,並將憲法融入人民思維中,將憲政精神與生活充分結合,這樣的憲法方能可大可久,基於這樣的想法,筆者邀集多位國內研究憲法優秀學者,共同編訂以問答方式介紹憲法的書籍,透過深入淺出的問答方式期使民眾能夠認識憲法,瞭解憲法進而深入憲法的探究,以建立堅實的憲政運作根基,讓憲法不再是學術殿堂的高深議題,而是攸關民眾生活權利保障的重要依據。

  本書主要分為三部分,包括人權理念的探析、中央政府體制的設計以及國家定位與主權,並依照這三部分分三組撰寫,由筆者擔任總召集人,人權組則由周志宏教授擔任小組召集人,並與陳耀祥教授、劉士豪教授、劉靜怡教授共同撰寫;中央政府體制組部分由黃秀端教授擔任小組召集人,與陳英鈐教授、黃建銘教授共同撰寫;國家定位與主權組則由胡慶山教授擔任小組召集人,與廖福特教授、許忠信教授共同撰寫,藉由這樣的陣容,將憲法生澀的法條文字能夠轉化為民眾所熟悉的表達方式,而使民眾能夠確切了解憲法的主要規範,這是本書撰寫的重要目的。

陳慈陽序於台北 2008.2.7新春元旦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