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戰食和平:關於戰爭與食物的真實故事 Peace Meals: Candy-Wrapped Kalashnikovs and Other War Stories

戰食和平:關於戰爭與食物的真實故事
9789866126253
安娜.巴德肯
許晉福編者:Anna Badkhen
智園
2012年8月15日
127.00  元
HK$ 107.95  






叢書系列:Reset
規格:平裝 / 384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Reset


[ 尚未分類 ]









儘管戰爭可能害死我們的朋友、破壞我們的家園
卻摧毀不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正直、慷慨與仁慈,
人之所以為人的特質

  亞馬遜五顆星推薦
  震撼度直逼《西線無戰事》的戰地報導文學小說,
  如果《戰爭與和平》為你帶來心靈成長與救贖,那這一本更是不容錯過的經典!

  走過烽火、悲慟、屍骸與扭曲文化交織的片段,
  她,一個女人,如何在劫後餘生的歲月中重新建立價值觀?
  餐桌,這唯一的和平應許之地,
  用葡萄葉捲、薩姆麵包、烤雞、優格,烹調出屬於家園的溫暖滋味!

  ◆烤南瓜優格:用漫長寒冬醞釀出的美味
  ◆穆拉式蕪菁沙拉:質樸簡單,卻帶著無限渴望
  ◆神聖的薩姆麵包:俄國人就要像尊敬列寧一樣尊敬它
  ◆留守家園的羅宋湯:烹煮的不是食材,而是等待的愛
  ◆葡萄葉捲:層層包裹住女人的溫暖愁緒、男人的愧疚
  ◆阿富汗烤羊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色蒸餃:品嘗熱氣蒸騰中的多彩繽紛
  ◆中東羊肉飯: 為世界和平貢獻心力的最佳推薦
  ◆炸豆丸小烈士:要做這道菜,最好在10歲前就要開始準備
  ◆道地肥牛漢堡:家鄉味是最好的慰藉
  ◆安息日特製烤雞:溫暖全家的香氣是微甜的寧馨
  ◆能放一個禮拜的玉米糕:純天然、很便宜,還是生存的唯一希望。
  ◆甜甜炸線圈:即使燙口,也要搶在還活著的這一刻一口吞下。

作者簡介

安娜.巴德肯(Anna Badkhen)

  蘇聯戰地女記者,善於書寫生活在戰爭中的人們。她採訪過世界上最殘酷的衝突,得到普利茲危機報導中心的資助,完成阿富汗相關系列報導,著有《戰食和平》、《等待塔利班》、《外交政策》。曾榮獲「促進社會責任心理學家協會」頒發喬爾.賽爾丁獎,也曾兩度入圍國際報導類李文斯頓青年記者獎,作品見於舊金山紀事報、紐約時報、波士頓環球報等。


推薦序 用食物了解不一樣的世界
推薦序 尋找亂世中的美味
本書佳評


第一章 與阿馬德共享葡萄葉捲
第二章 夢見萵苣
第三章 烤羊肉日記
第四章 黏有糖果紙的衝鋒槍
第五章 在鐵達尼小館吃餃子
第六章 在槍口下喝伏特加
第七章 戰時的羅宋湯
第八章 耶路撒冷的前菜拼盤,古德斯的羊肉飯
第九章 餵驢子吃花生醬
第十章 提克里特的龍蝦
第十一章 搭布萊德利戰車去買麵包
第十二章 香料女郎
後記
謝詞


推薦序1

用食物了解不一樣的世界

  製作「消失的國界」已經有三年的時間,將近兩百集的節目中,我們積極的用影像紀錄接近一百個城市中,常人在旅途中所看不到的各式故事。

  在台灣過多、浮光掠影的行腳節目中,用心觀察紀錄報導、用說的國際新聞,反而變成「消失的國界」的亮點,也是長期受到觀眾喜愛,及入圍金鐘獎最主要的原因。

  有幸能夠在智園出版的邀約下,搶先看到《戰食和平》。作者安娜.巴德肯--以「女性」的戰地記者,除了用筆記錄一切,還想要留住在戰地時的滋味,更是國際新聞的翹楚。

  戰爭看似距離我們很遙遠,但我們的上一代,卻飽受過恐懼及戰爭的侵擾。我的父親是大陸的流亡老師,從北方逃到大後方,再從大後方流離到台灣。雖然生活、食物都變好了,但他卻永遠難以忘懷那碗黃澄澄的小米粥,像是回到媽媽懷抱的溫暖滋味;我的母親還在唸小學時,就已飽受韓戰之苦,經常躲在地下道裡閃避砲彈。每年過年吃著大饅頭,就是全家最大的期望。這些都是戰火遺留在生活裡的滋味,也是平靜生活的這一代所無法理解的,也最好不要理解的。

  然而我必須承認,我是羨慕她的。

  作為一名記者,能夠親臨砲火現場、親自紀錄震懾的畫面、接觸到每個無助的臉龐,是所有從事記者人員的夢想,可是這夢想,卻必須選擇忍受混亂、恐懼及生命的不確定性。而《戰食和平》一書中,作者透過「食物」,除了傳達生活在艱困中的苦辣與酸甜,也讓讀者隨著吃進肚裡的美味,品嘗期待和平的眼淚。

  各式的特色食物,從伊拉克的美食--用葡萄葉捲包進羊肉、茄子的滋味,也包進美伊戰爭的苦澀、讓作者齒頰留香的阿富汗的美食、作夢都會想念的大萵苣,還有,水--在便利的台灣隨處可見,但在乾枯的天際與發燙的東非土地上,婦女長途跋涉只為去取三罐水。讓我再度回憶起過去採訪的種種,身歷其境地體會戰地的苦與淚、酸與甜。透過作者的用心刻劃,譯者的流暢文字,讓全書更加精采,推薦給想要了解完全不一樣世界的你。

三立新聞台總監/「消失的國界」主持兼製作人李天怡

推薦序2

尋找亂世中的美味

  我曾翻譯過《經濟學人》周刊裡一則名人訃聞,讓大家猜猜看是誰。這位死者的妻子說,她丈夫是顧家的好男人,會帶孩子們去海邊,讓他們在星空下夜宿露營 。喜歡向日葵,愛吃加了蜂蜜的優格,每天早上收聽英國廣播公司BBC的海外電台廣播,禮拜五還喜歡騎著白馬,跟朋友一起去打獵。猜對了嗎?這個死者正是賓拉登。我們對遠方的人事物或許陌生,卻仍有成見。因此很難想像,一個無論戰亂多麼頻仍的地方,其實當地人大部分時間,過著平凡得讓人驚訝的日常生活。休戰日上街買菜,黃道吉日舉辦婚宴,按照時節醃漬醬菜,冰淇淋小販來時所有的孩子都聚上前去。

  此所以戰地記者Anna Badkhen寫的這本《戰食和平》在我眼中如此動人,無論是戰禍頻仍的阿富汗、以色列、還是伊拉克,看到人們透過飲食,宣示他們不放棄人性中獨有的正直、慷慨與善意,是一幅又一幅動人的真實風景。

  我的阿富汗友人, 真正讓他坐立難安的,並非遙遠家鄉手榴彈的威脅,而是想到夏天到來時他又將錯過一個芒果的季節。阿富汗的芒果摘下來以後,可以在桌上用力敲打、揉捏,直到變得又軟又綿,用門牙將果蒂咬開一個小孔,把芒果「喝」掉,或像扭蛋一樣從中間轉開來吸掉,那才叫做夏天。台灣芒果雖然甜美,但終究沒辦法這麼吃,就不是故鄉的滋味。

  每當在美國東岸的家中,粉紅色的東方罌粟花盛開的初夏季節,我都會不由得懷念起緬甸北部的高地,早晨到街頭吃早餐,小販的那一大鍋黑豆漿,喝起來有種特別的香氣,那是在毒品金三角,罌粟子跟黃豆一起磨漿熬煮成的傳統美味,沒有人誤會成邪惡的毒品,因為罌粟豆漿是當令時節天真的人情滋味。

  有一回,我到泰國桂河的東岸拜訪來自緬甸的(孟力)族難民村。一天早晨,村人剛好在叢林裡捕捉到一頭碩大無朋的蟒蛇。原本籠罩在愁雲慘霧中的難民頓時精神抖擻,因為男丁不足,還不由分說把我算進去一起幫忙剝皮,那天全難民營的每個男女老幼,都因為終於吃到了家鄉久違的味道,整天帶著陶陶然的微笑。

  我認識一個到巴格達開中國餐館的廚師,也去過以色列屯墾區裡的克難日本壽司店,雖然都因進口不易,原料少得可憐,很難變出真正道地的菜,但這兩家餐館隨時高朋滿座、生意興隆。原因不是食物好吃,而是充滿異國情調的小店,提供一個避風港,讓厭倦了廝殺的人,也可以有一頓飯的時間,坐下來把苦澀的現實通通拋諸腦後,享受一點點很普通的、有股糖醋味道的生活。

  我相信,當賓拉登每天早上坐在餐桌,跟孩子一起吃著加野生蜂蜜的優格時,他不是國際恐怖份子,只是個充滿微笑的父親,在那樣美味的當下,沒有誰是十惡不赦的。

知名公益旅行作家/褚士瑩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