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馬丹蓋赫返鄉記 The return of Martin Guerre

馬丹蓋赫返鄉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21390
Natalie Zemon Davis
江政寬
聯經出版公司
2000年10月01日
67.00  元
HK$ 56.95  







叢書系列:現代小說譯叢
規格:平裝 / 158頁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現代小說譯叢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歐洲地區









作者簡介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halie Zemon Davis,1928-)

  法國近代史和社會史專家,其習於通過地方史來提出普遍性的問題,也致力於歷史學與其他學科(尤其是文學、藝術史和人類學)之間的交流。

  1959年獲密西根大學歷史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多倫多大學及柏克萊加州大學,1977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歷史教授。除了讓其聲名大噪的《馬丹.蓋赫返鄉記》(1983)之外,其重要著作尚有Society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France(1975)、Fiction in the Archives: Pardon Tales and Their Tellers in Sixteenth-Century France(1987)及Women on the Margins: Three Seventeenth-Century Lives(1995)等書。研究及教學之餘,戴維斯亦長期關注女權、和平、反種族主義及言論自由等議題。

譯者簡介

江政寬

  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NYU)歷史系博士班。主要興趣為當代歐美史學理論、文學批評與文化史,現為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講師。譯作計有《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解釋過去╱瞭解現在:歷史社會學》(合譯),及《後現代歷史學》等書。





讀者評鑑等級:

4顆星
推薦人數:3,共有1位網友寫書評。

mike lin
/ 台灣台北
2003.02.12
評鑑等級:

4顆星
相對於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觀點(macro-history),這本由娜塔莉.澤蒙.戴維斯所寫作的《馬丹蓋赫返鄉記》,則可以說是一部微觀歷史(micro-history),藉由敘述16世紀時發生在法國庇里牛斯山地區農村當中的一個奇特案例,觀察當時法國農村的生活狀況、社會狀態以及習俗法律。作者本身是一位知名的美國文化史家,也擔任過美國歷史學會的會長,其本身的史學涵養自然無庸置疑,而這本書也正好為其新文化史的觀點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歷史不僅僅只是討論國家興衰的大事而已,這種升斗小民的生活亦有其研究價值,同時透過對於這種升斗小民的研究,我們才更能了解古代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

本書的內容在敘述1540年代法國朗格多克省有一位名為馬丹.蓋赫的富農子弟在與妻子貝彤黛(亦是地方望族之女)結婚10年之後因為與父親的發生糾紛,而拋下妻兒不辭而別,並且從此消聲匿跡,然而在過了幾年之後,突然有一個自稱馬丹.蓋赫的人出現了,並與貝彤黛共度了幾年的婚姻生活,然而隨著家族財產糾紛的出現,以及宗教信仰的糾結(蓋赫家族為天主教徒,但該村幾乎為新教信仰),事情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蓋赫家族的人質疑這位馬丹.蓋赫不是真的馬丹.蓋赫並把他送去法庭糾受審判,而貝彤黛呢,則在母親(這時已改嫁馬丹.蓋赫之叔叔,也就是本案的原告)以及蓋赫家族的壓迫之下,被迫對這位「馬丹.蓋赫」提出告訴,但她心裏其實另有盤算,她打算讓自己敗訴,這樣一來她既可保有丈夫,又可以對家族有所交代,正當事情完全如她盤算那樣進行的時候,另一為馬丹.蓋赫出現了,最後的結果則是假冒者被處以死刑,而貝彤黛則繼續和馬丹.蓋赫生活下去,彷彿這位假冒馬丹.蓋赫的阿爾諾.居.狄勒從未出現過一樣。

正由於整件事的來龍去脈較諸小說更有戲劇張力,因此由這個案件又誕生了一部劇本、兩本小說、一齣歌劇以及兩部電影,而作者會將整個案件重新研究也是由於當初在擔任電影的歷史顧問之時,因為深感電影無法清楚交代此一事件之歷史背景以及呈現當時法國農村的實際狀況甚至當事人的心理狀態才會動手著書。

作者利用檔案、當庭法官的事後回憶錄、以及當地居民的訪談、相關的契約文件與地理實查,從新對這個離奇的案件進行重建,她首先就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農村文化進行介紹,朗格多克省阿爾蒂加地區的獨特人文環境、宗教習俗,蓋赫家族(在馬丹父執輩時方從外地移入,本身屬巴斯克人)與阿爾蒂加固有習俗的差異性開始論述,再論及馬丹.蓋赫與貝彤黛聯姻的緣由、馬丹.蓋赫的心理狀態,一步一步的敘述整件事的始末,對於沒有直接證據的部分,作者也適時引用了相關證據作為補充,不可否認的是這類的農村司法案件能夠留下的直接證據少的可憐,而若非這個案件實在過於特殊,使得當庭法官在事後都覺得不可思議而留下文字紀錄,除非作者向哆啦A夢借來時光機,否則想將之作為歷史研究簡直是天方夜譚。

然而這個案件仍然有許多地方是作者自行發揮的地方。比如說冒充者阿爾諾.居.狄勒的心態以及貝彤黛到底為什麼會接受他作為自己的丈夫?正如作者自己指出的貝彤黛「她在床上接受他時,勢必清楚箇中的差別」,那麼為何會如此?作者的解釋其實在一開始時就已經在暗示了,因為馬丹曾經長期的性無能,而且當初的婚姻由於雙方年紀都小(馬丹當時只有14歲)因此婚姻生活並不幸福,因此作者推斷,貝彤黛很可能愛上了這位假冒者,也因此作者才會認為貝彤黛其實一直希望這個案件最後阿爾諾.居.狄勒會獲勝。

不可否認的,作者在這個案件的研究上運用了許多「神入」的方式(意即想像自己是當事人),同時也可能因為對於整件事的來龍去脈都有大致的了解,而導致這樣的神入其實是有自圓其說之嫌,但不難理解的是,研究小人物的歷史往往能做的,只能是集體的歷史(例如「蒙大猶」),因為能留下的檔案資料實在太少,因此作者能夠運用有限的資料完成這樣一部完整的歷史已屬相當難得。同時透過作者這樣精心的研究,也可以讓我們得以一窺十六世紀的法國農村生活、司法審判制度、家庭財產繼承原則等,以此觀之,本書確有其獨到之處。

後記
這真的是一本很特殊的歷史著作(也是一個離奇的事件),而且我相信看過本書的人也會有同樣的懷疑:這兩個人當真能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繼續過一生嗎?而兩人是否真的能躺開心胸的面對這一事件?作者認為不可能,我自己也不相信他們可以,很簡單的一件事是馬丹心中鐵定會有一個陰影,認為妻子不忠,同時村子裡一定也會一直議論這件事(否則事隔4、5百年作者怎麼會有辦法進行訪談?),但其實我覺得最可憐的還是貝彤黛吧?被自己的丈夫拋棄了多年,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對自己還不錯的男人,卻不能就這樣在一起,還必須背著被人罵不貞的罪名,也許作者著作本書的目的就是要為當時女人祇是附屬於男人的狀況發出不平之鳴吧。





其 他 著 作
1. 檔案中的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