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書中的秘境-2版 The City of Words

書中的秘境-2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170800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
周全
五南
2013年4月25日
93.00  元
HK$ 88.35  







叢書系列:博雅文庫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2版
出版地:台灣


博雅文庫


[ 尚未分類 ]









  「故事能不能夠改變我們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曼古埃爾

  文學大師曼古埃爾是閱讀的愛好者,自從出版了他的成名作《閱讀地圖》之後,似乎就與書籍產生不可劃分的關係。當我們的世界興起許多暴力和不寬容態度後,這次他以嶄新觀點進行審視,剖析每一個社會都千方百計尋找自身的定義,但每一條邊界都既排外又包容,那麼,究竟我們為什麼會在一起?
  
  他憑藉其商標式的機智與博學,提議了一個新穎的探討方法:我們不妨看一看夢想者、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和電影製片人的意見,到底該怎樣來建構社會。說不定我們所講出的故事,掌握了可用於開啟人們內心世界的秘密鑰匙。從卡桑德拉到傑克.倫敦、從《吉爾伽美什史詩》到《二○○一太空漫遊》那部電影裡面的「霍爾」電腦、從《唐吉訶德》到《冰原快跑人》,曼古埃爾把我們當今世界的個人實務與政治實況,拿來跟神話、傳說和故事的世界進行比對,找出了二者之間既迷人又具啟發性的相似處。

  他深度剖析「故事」裡各種隱含的意義,討論了二十一世紀「說故事的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故事」是否擁有改變整個世界的巨大力量。曼古埃爾同時也提到科技發展對文學及出版產業所帶來的傷害,尤其是對於作者(說故事的人)。此書不僅討論閱讀的藝術,並且提出「故事」改變世界的可能性。

本書特色

  本書是由曼古埃爾2007年的演講以及CBC的廣播節目整理而成。

作者簡介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

  為享譽國際的選集編者,翻譯家,散文家,小說家和編輯,並寫出了許多部榮獲重要獎項的暢銷書,其中包括《虛擬處所辭典》和《閱讀地圖》等等。阿爾維托.曼古埃爾出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一九八二年移居加拿大多倫多市成為加拿大公民,目前則定居法國,曾獲頒法國文化部「軍官級藝術及文學勳章」。曼古埃爾此外更獲得無數的獎項和榮譽,其中也包括古根漢學術獎。

梅西公民講座(The Massey Lectures Series)
  
  梅西公民講座是由加拿大廣播公司、阿南西出版社(House of Anansi Press),以及多倫多大學梅西學院共同主辦。此系列講座創始於一九六一年,旨在紀念前任加拿大總督文森.梅西(Vincent Massey)閣下,並且在廣播電台提供一個論壇,供當代思想大師針對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課題發表演說。

  本書內容源自二○○七年梅西公民講座──《字句之城》。其播出時間為二○○七年十一月,乃加拿大廣播公司「思想系列」當中的一環。該系列的製作人是菲利普.寇特(Philip Coulter),執行製作人則為伯尼.勒克特(Bernie Lucht)。

  舉辦二○○七年度「加拿大廣播公司梅西公民講座」的時候,文學大師阿爾維托.曼古埃爾以嶄新觀點進行審視,剖析我們社會當中如何興起了暴力性的不寬容態度。我們許多人都同意,「種族民族主義」(ethnic nationalism)的終結是一件好事。我們正致力於建設能夠促進「公民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的社會,並且創造出可被全民接受的一整套價值觀。然而某些事情出了差錯:法國的種族騷亂、荷蘭的政治謀殺、英國的炸彈攻擊事件──它們是否皆為「多元文化實驗」失敗時所呈現的徵候?我們為什麼如此難以生活在一起,即便其他各種的替代方案都已被證明是駭人聽聞?

譯者簡介

周全

  民國四十四年出生於臺北市,臺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u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譯者曾旅居歐美二十年,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國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及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從事撰著及翻譯。譯作有《一個德國人的故事》、《破解希特勒》、《閱讀的女人危險》、《趣味橫生的時光》、《金錢的歷史》、《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庇里牛斯山的城堡》等。



導 言 為什麼我們會在一起?
第一章 卡桑德拉的聲音
第二章 《吉爾伽美什史詩》的泥板
第三章 巴別塔的磚塊
第四章 唐吉訶德的書本
第五章 霍爾電腦的螢幕

致謝詞
註釋
譯名對照表



導言

為什麼我們會在一起?

  我將透過斷簡殘編,透過互不關聯的片段來處理此問題的每一個面向,因為從知識的一個領域轉換到另一個領域的時候,可激發出閱讀的樂趣與熱情。假如我是以連貫的形式來撰寫拙作各個章節,並逐一闡述所選擇主題的話,它們肯定將變得更加完整、更加全面、風格更加高雅。但是我畏懼冗長的文本,而您──尊貴的讀者──有辦法透過少數隨機選取的細節來掌握整體,在領悟開頭部分之後就能夠知曉結尾。──賈希茲,《動物之書》,公元九世紀

  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把國家拼湊起來或拆解開來的實際做法,衍生出兩種完全相反的動能。其中之一著眼於擴充「社會」這個概念,於是在「凝聚各國」的幌子下,回歸到一種修訂版的帝國主義模式──各個成員彼此「無尊卑之別」,並且將這種大雜燴稱做「西方世界」或「阿拉伯國家聯盟」、「非洲邦聯」或「環太平洋國家」、「南錐地區」或「歐洲聯盟」。其中之二則把社會的範圍縮減到最小公約數,成為建立在古老的種族或宗教根基之上的部落甚或家族,例如:外聶斯特共和國、巴斯克地區、魁北克、伊斯蘭教什葉派或遜尼派的社群、科索伏等等。在這兩類案例當中(複合社會或單一社會),我們所構思成形的每一個社會都千方百計尋找自身的定義──無論是以綜合性的多元觀點來看待自己,或者是完全反其道而行。每一條邊界都既排外又包容,而各種對「國家」的連續重新定義就彷彿「數學集合論」裡面的圓圈一般,既彼此重疊又相互交叉。在「國籍」與「全球化」、「地方性的忠誠」與「自願或被迫移居國外」等等不同定義的夾擊下,無論對個人或社會而言,「身分認同」這個概念已經變得模糊不清。我們處於這種無休止的波動之中,應該用何種名目來稱呼個體和團體呢?與別人的互動關係如何界定了我們自己,又如何界定了我們的鄰居?在社會中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後果、威脅,以及責任?我們所講的語言──亦即讓我們彼此溝通的工具──到底出了什麼事情?追根究柢,為什麼我們會在一起?

  當我向隆納.萊特表示(他曾在幾年以前的梅西公民講座中,針對「進步」這個概念發表了非常精闢的演說),本人的講題或許將取名為「為什麼我們會在一起?」以後,他的反應是:「難道還有替代性的選擇嗎?」當然沒有替代性的選擇。無論幸與不幸,我們都是群居動物,或出於詛咒或受到祝福而必須生活在一起。我的問題並不意味著另有替代方案可尋。相反的是,其目的在於設法了解:共同生活能夠帶來哪些好處和不良影響,以及我們如何可將這種對共同生活的想像訴諸文字。

  此次講座的主題就是對困惑的表白──與其說它是一個問題,倒不如稱之為一系列的問題;與其說它是一種論證,倒不如稱之為一連串的觀察。我發覺隨著年月的消逝,自己在許多領域內(諸如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科學等等)的不足知識,已經日益得到改善。與此同時,我一輩子隨興閱讀的習慣等於替自己留下了一本「摘錄簿」,而我在其字裡行間發現,自己的想法已經用他人的言詞表達了出來。我在「說故事」這個領域內比較無拘無束,更何況故事不同於科學公式,並不期待(其實是排斥)清晰明確的答案,我因而得以優遊其中,不會感覺被迫一定要提出解決方案或建議。或許由於這個緣故,此次講座系列將出現一些無法令人滿意之處,因為我所提出的問題,到頭來必須繼續成為問題。比方說:我們為什麼要從字句裡面尋找身分的定義,而說故事的人在此探索過程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語言本身如何決定了、限制了,以及擴大了我們對世界的想像?我們說出的故事如何協助我們感知自己和感知他人?無論是對是錯,這些故事是否有辦法為整個社會帶來一種認同感?並且讓人得出結論:故事能不能夠改變我們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二○○七年於蒙迪翁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