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吞火

吞火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060153
瑪格麗特•艾特伍
陳育虹
寶瓶文化
2015年6月03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4060153
  • 叢書系列:Island
  • 規格:平裝 / 448頁 / 13.3 x 21 cm / 普通級
    Island


  • 文學小說 > > 外國詩












    諾貝爾文學獎重量級候選人。

    瑪格麗特•艾特伍30年詩作精選。

    加拿大文學女王。





    5【推薦序】穿越生死國度──讀陳育虹中譯艾特伍詩選《吞火》◎陳義芝

    12【譯序】

    ?

    I《轉圈遊戲》1966

    38這是一張我的照片

    40轉圈遊戲

    58內陸之旅

    61探險家

    63拓荒者

    ?

    II《那個國家的動物》1968

    68那個國家的動物

    70巨龜輓歌

    72出租屋,冬季

    75看報危機

    77愈發

    79定理

    ?

    III《蘇珊娜•慕迪手札》1970

    ※蘇珊娜•慕迪手札•卷一(1832-1840

    82登陸魁北克

    83涉入更深

    85最初的鄰居

    87耕種者

    88狼人

    90小徑與物種

    92兩場火

    94照鏡

    96離開叢林

    ?

    ※蘇珊娜•慕迪手札•卷二(1840-1871

    99稚兒之死

    100移民

    103第一個夢:灌木叢園子

    1041837戰爭回顧

    105第二個夢:偷襲的獵人

    107惡戲樂團

    109第三個夢:暗夜出沒的熊

    110孩子一個個死了

    112雙聲

    ?

    ※蘇珊娜•慕迪手札•卷三(1871-1969

    114在美麗鎮,職業

    115暮年的銀版相片

    116預警:變形的願望

    118與伴同訪多倫多

    120臨終的唯我論

    122地底下的思考

    124地底下另一種思考

    126復活

    127聖克萊街巴士,十二月

    ?

    IV《地下規則》1970

    132女孩與馬,1928

    134小木屋

    136地下規則——西北海岸

    138獨眼巨獸

    140無名士兵的幻燈片

    142帶食物回家過冬

    ?

    V《強權政治》1971

    146契合

    147你牽起我的手

    149她考慮躲著他

    151他們外食

    153劇痛過後

    155我帥氣的木偶領導

    157你想回到

    159他們的態度不同

    161畢竟

    163為難

    165你拒絕擁有

    167甚麼都聽不到

    168這是個錯誤

    169超越真理

    170敵對國

    173又是春天

    174我坐著

    176這是什麼

    178在門外猶豫

    184躺在這

    186我抬頭看

    188我不能跟你說

    190他們全弄錯了

    ?

    VI《你很快樂》1974

    194鏡子詭計

    199不�是

    203吞火

    207女妖瑟西•泥淖詩

    ?

    ※變形之歌

    235豬仔之歌

    237鬥牛之歌

    239鼠輩之歌

    241烏鴉之歌

    244蠕蟲之歌

    246夜梟之歌

    248海妖之歌

    250狐狸之歌

    252斷頭母雞之歌

    254屍體之歌

    257祖先之書

    260八月末

    262你很快樂

    ?

    VII《兩頭詩》1978

    264紙袋子

    266無法和自己缺陷的心相處的女人

    269兩頭詩

    288女人和自己缺陷的心講和

    291冬至詩

    298沼澤,鷹

    300暗夜詩

    302妳開始

    ?

    VIII《真實故事》1981

    306真實故事

    309陸蟹I

    311陸蟹II

    313明信片

    315沒什麼

    316女性議題

    319為永遠不能寫的一首詩作記

    324夕陽II

    326睡之變調

    328磨菇

    331藍侏儒

    333最後一天

    ?

    IX《缺月時期》1984

    ※蛇之詩

    336蛇女

    338利嘴

    341吃蛇

    343輪迴

    345蛇之頌

    347十五世紀

    350擬赫拉克利特

    ?

    ※缺月時期

    352主日出遊——1982印度孟買

    354奧菲斯I

    357尤芮迪希

    360無名

    363船

    365缺月時期

    ?

    X《火宅之晨》1995

    370妳回來

    371二月

    373蘆筍

    376火狐

    379馬內的歐琳琵雅

    381男人看著

    383賽克美,掌管戰爭-風暴瘟疫與療癒之獅頭女神在大都會博物館-冥想沙漠

    386細胞

    388軍史家的孤獨

    394半吊著的瑪麗

    407燃燒的雪鴞

    409紅色捕蠅鳥,亞利桑那州聖彼得河

    411沒有手的女孩

    413沉

    417浪

    419探病

    422無聊

    424花

    428兩個夢I

    430兩個夢II

    432這當下

    433冬季變形人

    440火宅之晨

    ?

    443【艾特伍著作摘要】





    推薦序



    穿越生死國度──讀陳育虹中譯艾特伍詩選《吞火》

    �陳義芝




      翻譯詩,不僅須呈現意旨,更有語法、語調、韻致的體貼。詩意的突顯,端賴後者,詩人的風神、文字的風味,皆在其中。我讀中譯的外國詩,多有可感可思者,亦不乏不明所以者。倘若譯作不能彰顯原作所以雋秀之性情、生意,不能使讀者有所領會、啟迪,翻譯的作用就不存在。



      譯詩可誦與否,除翻譯功力所致,選譯的詩篇究竟有無聲色、意義可言,也是決定因素。《吞火》作者瑪格麗特•艾特伍(1939-),二十年前即為諾貝爾獎熱門人選,國內持續譯介過她十幾本小說,集中在天培出版;談寫作,可當論述或當隨筆讀的《與死者協商》,則由麥田出版。但艾特伍不只是一位小說家,她的詩創作量也大,有十二本之多,涵容小說敘事筆法、神話創意,展現精巧的語言藝術、深沉的文化視野,即使僅以詩來評斷,她也當得起英語世界最有才華的詩人稱號。



      2006年我出版散文集,自序提及瑪格麗特•艾特伍「與死者協商」的論旨,從而獲悉陳育虹對她的詩作頗為著迷,往往隨看隨譯──純為個人欣賞,並不示人。作為一個熱心讀者,我多次建議她整編出版,但沒有消息。直到去年春天偶然又提起,不久聽說,寶瓶出版社長朱亞君支持購買版權,開始催生,華文世界長期缺席的艾特伍詩選譯本,終得以近乎全貌面世。



      毋須懂得譯事,但讀中文,感受譯者以不同語言與作者相互頡頏,追躡其曲折迴盪的象徵,就十分迷人。



      楊牧說:「如果翻譯只求改寫觀念時要信實通達和爾雅,凡人大概還有希望辦到,但譯詩者除此之外,還須把握作品的技術之美,還須將作品的聲色特徵用另一種文字表現出來。」(〈詩關涉與翻譯問題〉)艾特伍的詩有何聲色特徵?陳育虹的譯筆是否表現出來?是我讀《吞火》最亟於察探的。始自1966年《轉圈遊戲》中的〈這是一張我的照片〉,終至1995年《火宅之晨》中的同題詩,艾特伍詩最強烈鮮明的特徵,是從時間死域把從前的人、事、物帶到眼前,讓死者重返時間之流,使時間之外的時間、空間之外的空間繼續存在,鬼魂變成說話的主體,為故事著上意想不到的顏彩,創造出一種特殊的聲腔。例如〈這是一張我的照片〉,描寫模糊灰斑的老照片,樹木、小屋、湖泊、矮丘都只是襯景,真正要對焦的是肉眼看不到的溺死在湖中的「我」,艾特伍用括號括出不存在於照片中的故事,故事的張力在沒人看見,不但是第一時間沒人看見,溺死後的第二天,以至於現在,還得由死者來指明:



      (照片攝於

      我溺死之後第二天



      我在湖裡,在照片

      中央,幾乎就在湖面下



      很難判斷正確

      位置,或說得清

      我的大小尺寸──

      水

      讓光線扭曲變形



      但如果你看得夠久

      最後

      你一定能看到我)



      因為沒看見而造成的憾恨,不應就此抹去,時間之外的死者仍渴望人看見「真相」。〈探險家〉的手法亦同,當詩人敘述一個探險隊即將抵達新發現的小島,除簡單勾描幾筆地貌,只見兩副遺骸,此外無他。遺骸的存在才是故事核心,敘事者似被排除在探險這件事之外,但又確實身在其內。他是此前的觸礁者,觸礁在這「不比一張床大」的小島──顯然有伴侶關係觸礁的暗示。這首詩的事件包括此刻的行動:「探險家們幾分鐘內�就會抵達並且�發現這小島」,及他們到來之前發生的事:「他們永遠不會�知道�我們多久以前�就觸了礁」。詩中的「我」是從事敘述的我,也是被敘述的我;是發現探險家來到這座島的人,也是將被探險家發現的人;時間既凝縮在探險家到來的此刻,又回溯至從前觸礁者苦候救援時。世人讚譽艾特伍詩的語言藝術,我們從她60年代起始的創作即可得窺。



      選擇以死者(亡靈)作意象,創造奇詭的聲音,另見諸第一卷的〈拓荒者〉以至於最後一卷的〈火宅之晨〉,自始至終她未拋開這一結構──把最內在的?密揭開,把失去的東西找回來,一如她說的這是「人心深處的渴望」,「寫作可以帶來某種生命」,「前去死者國度,將某個已死之人帶回人世」。



      在談〈火宅之晨〉前,讓我們先看同一卷的〈兩個夢II〉:



      在白天我們知道

      已經走的就走了

      但到夜裡卻不一樣

      什麼都沒個了結

      沒完沒了的死,沒完沒了的哀傷

      死人一再複製自己,像笨手笨腳的

      醉漢,踉蹌著,側身從我們夢中

      為他們打開的門進來;這些

      口齒不清的訪客,向來不太受歡迎──

      就算是那些我們愛得最深的

      尤其是那些我們愛得最深的



      他們回來

      從我們迅速葬了他們的地方

      從地底,從水底

      他們緊抓著他們緊抓著我們

      我們不肯鬆手



      以一首思念父親的詩,形成一種情愛模式,在人間,生者與死者的關係豈有終結?日裡不思,夜裡還夢,思念的縫隙無所不在。感情不以哀嚎出之,卻以探索奧?的方式,表露其壓抑。



      壓卷的《火宅之晨》,以素淨的語言寫一個人的幻覺,回到當年燒燬的房屋,坐在清晨的桌邊吃著早餐(其實沒有屋子也沒有早餐),他看到大火中熔化的碗、燻黑的水壺、起波紋的鏡子、焦黑地板上自己的腳、著火的衣服、燒成餘燼的身體,「看不到自己的腿和臂膀」。



      一切早已過去

      水壺和鏡子,湯匙和碗

      包括我的身體

      我彼時的身體

      我當下的身體,此刻我坐在

      清晨桌邊,孤獨而開心



      已經不存在的童年,竟如此強烈存在!冷靜淡然的筆,竟能寫出極其悲涼的事。艾特伍詩的張力往往存在這等反差中。第二卷的〈出租屋,冬季〉,第四卷的〈女孩與馬,1928〉、〈地下規則〉,第九卷的〈輪迴〉、〈無名〉,都做如是觀。「從來沒有人能倖存」是艾特伍的核心思想,為求生命情境更深入、具更大能量,她的筆聯結了空中看不見的人形、聽不到的人聲,或是一張定格於四十年前的照片,或是一種生物變形,或是一個醒不過來的夢,真所謂上窮碧落下黃泉的鬼魅想像。



      以第三卷《蘇珊娜•慕迪手札》為代表的移民主題、荒野書寫,第七卷《兩頭詩》為代表的族群課題,第五卷《強權政治》切片分析的性別意識,當然是論艾特伍詩風貌不可輕忽的要項,可歸之於文化研究的典型文本,讀者參閱陳育虹譯序,細細欣賞當另有體會,此處不多作評述。



      艾特伍雖然寫了許多嘲諷男性霸權、性心理並不歡愉的詩,但也寫下不少性感官歡愉的情詩,例如第六卷的〈八月末〉,詩尾五行:「空氣仍然�暖和,果肉覆蓋著果�肉,慢慢來��不急」,以果肉代稱裸體,繫連此前敷衍的梅子、鼓脹的夜、水蜜桃季節、豐腴多汁、刺耳尖叫、濃稠糖漿等意象,真是活生生、赤裸裸的語境。



      艾特伍說過:「關於任何作品,唯一該問的問題是──它是活,還是死?」活的作品指會生長,能與讀者互動;死的則全然不動了。這是文學影響的重要判準!不管時空距離多遠,也不管用哪一種語言文字,透過翻譯──凡能將詩的景物暗示、語義雙關表現出來,即使非讀原作,一樣受其浸潤,得其發明,見其生長,那麼這作品就繼續活著,散播出去。從前林紓與魏易譯《巴黎茶花女遺事》,且泣且譯,且譯且泣,今我讀艾特伍三十年精選詩集《吞火》中譯,且驚且嘆,且嘆且讚:詩情與文理融成一氣,略無領會障礙,稱得上是獻給華文世界的珍貴禮物!




    •2015年5月4日寫於淡水紅樹林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