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地方治理與跨域治理:兼論兩岸地方治理之比較

地方治理與跨域治理:兼論兩岸地方治理之比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1930
趙永茂等14人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年11月22日
167.00  元
HK$ 167  






ISBN:9789863501930
  • 叢書系列:地方與區域治理叢書
  • 規格:平裝 / 50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地方與區域治理叢書


  • 社會科學 > 政治 > 政治制度











      臺灣的地方行政區域、層級和名稱會隨著時間而變動,但地方面臨的公共治理與跨域治理難題依然存在。本書即是提供解決問題的相關線索,有助於促進地方政治與地方政府未來的發展。



      本書集合多年來跨域治理與管理領域的研究成果,包含理論與實務層面。內容取材廣泛,有歐美日等國的地方治理經驗,也有海峽兩岸的實證比較;除探討臺灣農會治理、招商政策、觀光文化政策,亦論及基層行政組織精簡實務;有關於臺灣跨域合作的研究成果,也有以社區治理為研究個案建構的利害關係人理論模式等。論及面向相當多元。藉由本書的出版,將能促進臺灣地方政治與政府的轉型,提升臺灣地方治理的發展。

    ?





    總 序�趙永茂

    導 論�趙永茂、劉明德



    I 府際與跨(區)域管理

    府際與跨(區)域管理:國際理論與經驗�林慈玲

    地方政府跨域合作模式與案例分析:臺灣與德國之比較�劉明德、徐玉珍

    府際關係與跨域管理機制之建構:以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之重構為例�趙容瑄



    II 臺灣地方與區域治理

    臺灣都市型與鄉村型農會之治理特性及其轉型�趙永茂、陳銘顯

    利害關係人政策參與的治理模式�王皓平

    臺灣鄉鎮級觀光治理之結構、行動與成效:臺北縣淡水鎮個案分析�陳雨彤、趙永茂

    地方治理與產業群聚之關係:桃園縣招商政策與光電產業之案例分析�陳昱舟、趙永茂

    全球在地化治理下的臺灣地方觀光治理網絡:以臺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為例�張倩雯、趙永茂

    論社會經濟的需要性以及合作經濟可行性�陳方隅

    基層戶政組織精簡與跨域合作之研究:以原臺北縣戶政機關為例�莊茂盛



    III 兩岸地方治理比較

    兩岸科學園區治理制度之比較:以竹科與中關村為例�陳銘顯、趙永茂

    兩岸城市防救災系統中社會參與之比較分析:以臺北市與北京市為例�左宜恩、趙永茂

    兩岸地方招商之制度因素分析:桃園縣與蘇州市之比較(2000-2010)�戴光廷、趙永茂

    ?





    總序



      近代民主國家,隨著政經社會與教育的快速發展,在跨國企業、大都會社會與網絡社會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原有國家與地方的統治家族、政商結構與政黨代議體制及權力過度膨脹,引起普遍的質疑與挑戰,同時促使大都會多元社會關係的網絡加速連結,原有大政府與小社會的關係結構面臨重整,都會企業主義、新自由主義、多元治理社會與社區主義等同時蓬勃發展。各社會專業團體、青年與利害關係代表對代議政體、政黨政治的批判,以及對公共政策參與的要求與日俱增,形成社會代議及公民治理運動。由於各類專業公民社會的快速發展,原來代議政治的代議機制,已面臨大社會專業與改革環境的壓力,政策過程需要更加開放、透明(transparency)、課責(accountability)與監督,也就是說,在政治、行政與立法代議的過程中,需要公民專業社會新的參與、監督機制的設計,引進社會代議與新的地方治理機能的輔助。



      這些新的政經社會結構的轉變,迫使中央與地方有限權力與能力的政府,必須連結大小公眾社會的能力與資源,使得原有民主代議政府與轉型中的多元、專業民主社會,形塑更多的合體機制,共同解決公共議題。



      1980年代之後,世界各國均普遍致力發展治理型政府與政治,其目標在建構政府與人民(社會)雙元權力協力合作的治理系統。中央及各級地方政府,應與多元市民社會協商與協力合作,共同解決各類型公共議題,其目的在鼓勵及信任市民專業社會,以及激勵市民社會對社會及公共事務的責任感,進而培育人民及社會的公共意識,提升人民及社會對國家及政府的信任與合作,建構市民城市,增進地方與城鄉發展的反思與前瞻。



      國際間地方治理發展環境,在全球化的衝擊之下,世界性、區位性的流動競爭加劇;新型態的政策議題不斷增生;都會政府與城鄉地區,均面臨永續發展的規劃問題;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務的挑戰;公共正義議題的創新設計與發展問題;公共參與、社會動員與開放政治(open politics)型態與運作的衝擊;中央與地方雙層政府的分工與協力關係的重構。換言之,如何從傳統的地方政府,轉型成現代的地方治理型政府與社會,均有待形塑新的地方治理環境與結構網絡。由於無邊界化跨域整合機能的興起,除了發展更成熟的自治分工與授權,也應同時重視中央與地方政府、區域內地方政府的垂直與水平協力治理,發展強固的夥伴關係,共同建立各地區城鄉的夥伴與永續治理架構。



      如上所述,世界各國均普遍致力發展治理型地方政府與政治,其目標在建構政府與人民(社會)雙元權力協力合作的治理系統,促成更多地方企業、專業社會及政策利害關係者的資源、能力與行動的投入,共同協助已經出現公共匱乏與公共貧窮中的地方政府,包括公共決策過程中專業知識的匱乏、公共財政的窮困、公共組織與管理能力的衰敗、公共服務知識與能力的貧弱等,以便結合地方社會組織、企業及民眾的熱忱、專業、管理能力、服務能力與監督網絡,共同形塑地方的願景、在地價值、責任與行動,協助地方政府在資源與人力匱乏及有限性之下,共同合夥增進地方的發展。



      為促進臺灣地方政府與政治的改造與轉型,使能與世界地方治理的發展同軌,有賴學術界相關研究先進與研究群,共同合作研究、協力出版。為此,特別於臺大出版中心設立了地方與區域治理叢書,出版有關地方自治權及分權的發展、府際與跨域治理發展、臺灣及東亞地方治理的個案與比較、地方治理理論與新發展趨勢,以及各種地方治理議題與發展等系統研究專書與多人合著主題性專書。希望藉由這些議題的研究與出版,有助於推廣臺灣地方治理的研究,增進國內外有關地方治理研究的合作,促進臺灣地方政治與政府的轉型,提升臺灣地方治理的發展。

    ?
    趙永茂(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