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逛市集:全台農夫市集的綠色玩耍地圖

逛市集:全台農夫市集的綠色玩耍地圖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8787612
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作者群
悅知文化
2018年10月12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578787612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生活風格 > 居家生活 > 生活札記











      這週末,來農夫市集,買菜、野餐、聽食育講座,

      和孩子一起學手創,

      讓心與味蕾,因土地的芬芳而重新甦醒。



      每週一次,農夫們會頂著晨光、離開田地,

      載著友善耕作的新鮮蔬果,與都市居民在城裡相聚。

      歡迎來到農夫市集!

      聽耕種者說起務農趣事,學習食材最棒的料理方式。

      在這裡,你可以買到產地直送的安心蔬果,與各式果醬蜂蜜等,

      品嚐食物的原味,學習與時間恬淡相處,感受美好。



      城市轉角遇到農: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248農學市集、合樸農學市集、微風市集

      一路向南,拜訪小城風土:13好市集、三小市集

      大學裡的綠食採買:竹蜻蜓綠市集、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嘉大有機農夫市集

      買菜送中央山脈加太平洋:行健有機好市集、花蓮好事集、台東2626市集、089快樂農場友善市集、興昌沒有名字的小市集

      既是文青,更是農青:彎腰農夫市集、小森市集



    專文推薦



      郭華仁(台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番紅花(作家�菜市場的文學課創辦人



    名人推薦



      王南琦(戰鬥媽媽)、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修瑋(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汪文豪(豐年社社長)、徐仲(台灣飲食文化研究者)、馮小非(上下游新聞市集創辦人)、褚士瑩(國際NGO工作者�作家)、蔡培慧(立法委員)


     





    推薦序

    作者序

    ?

    城市轉角遇到農

    01 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

    02 248農學市集

    03 合樸農學市集

    04 微風市集



    一路向南,拜訪小城風土

    05 13好市集

    06 三小市集



    大學院裡的綠食採買

    07 竹蜻蜓綠市集

    08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

    同場加映:嘉大有機農夫市集



    買菜送中央山脈加太平洋

    09 行健有機好市集

    10 花蓮好事集

    11 台東2626市集

    同場加映:089快樂農場友善市集、興昌沒有名字的小市集



    既是文青,更是農青

    12 彎腰農夫市集

    13 小森市集

    ?

    農夫市集的發展





    推薦序1



    體驗農夫市集



    郭華仁  台大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論語》鄉黨篇記載孔子的飲食觀,部分有道理,但有些就不合時宜,例如「割不正不食」,食物沒有切整齊就不吃,這就很浪費;若自己不吃給下人吃,那就階級意識太過了一點。



      同一篇還有「沽酒市脯不食」,不吃從市場買來的酒與肉乾,這句話卻也符合新飲食運動的精神,鼓勵大家到市集買新鮮食材,回家料理。不過現代的生活型態大概很難做到,會在自家做簡單加工食物的人已經很少了,不是在商店、超市,就是到市場購買。



      承另一半的厚愛,上市場買菜煮飯她都一手包辦,讓我得以專心工作。偶而陪著上市場幫忙提菜,幾次下來也會認識攤商,都僅止於點個頭或者寒喧幾句而已。



      我在2000年以後,從生物多樣性的觀點,開始留意整體農業動向的問題,也踏入有機農業的學術領域,主要關注在有機農法,有關農產品的銷售等社經範疇,我一直都是門外漢。對於在2006年萌芽的台灣現代農民市集,也僅止於道聽途說。



      台大有機農夫市集在2011年成立,這是我第一次到住所附近的市集選購。可惜半年就告停辦,幸好八個月後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在不遠處出現,而且還找我掛名指導老師,實則是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的籌辦,以及農家的優質產品,讓市集聲名遠播。



      這六年來另一半幾乎每到週末都提著菜籃子逛市集,我則大約兩三週就去一次,長期下來,文章書籍上所提到的,市集的諸多好處都一一領略到了。這邊只舉兩點。



      在農產品方面,傳統市場、超市等賣場所看不到的項目,偶而就會出現在市集。記憶所及,我們就買過細長的山藥,Q彈的程度更勝一般國產山藥。還有切塊煮湯有栗子味道的樹藷、辛辣的黑皮白蘿蔔、果皮帶褐斑的慈梨、羽衣甘藍的古老OP品種、少見的白茶及黃茶等。就算是平常的蔬果,在市集也能夠買到街市攤商所沒有的,例如質地較軟不苦而略帶甘甜的在欉黃苦瓜、皮色從黃到綠均勻分布的整串在欉黃香蕉、在欉熟的無花果裡面佈滿果漿,幾乎要完全看不到種子等。好東西有時可遇不可求,不過每次見到,眼睛都為之一亮,心靈的滿足實在難以形容。



      小農加工品也是琳瑯滿目,各式香蕉干、番茄醬、活鹽麴冰淇淋、BD果乾果醋等不一而足。有一攤擺出許多特色小罐果醬,包括紅芭樂、芒果、百香果、金桔、花生、火龍果等,都非常好吃。



      在人物方面,農夫市集與傳統市場給人的感受更是完全不一樣。直接與農家對談,許多農業上的實地經驗就從市集「賣家」誠懇的面貌中源源不絕地吐露出來,不少的料理方法也都毫無藏私地講給你聽,例如蕪菁、蘿蔔的嫩葉不要丟掉,簡單處理就可以做成做雪裡紅。還有整株櫻桃蘿蔔切片涼拌、味噌白玉小蘿蔔、櫛瓜花披薩等。有時候農夫們還會拿些私房蔬果來請大家呢,我就吃過油柑、接近大龍眼那麼大的楊梅,甚至於以做醋聞名的徐蘭香女士也從台東寄來酸漿(大炮仔)供分享。



      很高興看到《逛市集》這本書的出版,紀錄由南到北,由東到西,各地市集的點點滴滴,就算沒有機會遍尋各處,也能夠從閱覽得到相當大的樂趣。讀者看了本書之後若興起一探究竟的念頭,實地走一趟,那就更造福不淺了。



    推薦序2



    帶著這本書,一起上路吧!



    番紅花  作家�菜市場的文學課創辦人




      身為家庭料理研究者,我對「買菜」這件事充滿了好奇與熱情,從小每逢周末就得跟著媽媽到傳統菜市場去採購一周三餐外加五個孩子便當的所有食材,因此我七歲即懂得辨識高麗菜與大白菜外型的不同、蒜苗與青蔥的葉身圓扁之異、茼蒿與萵苣的葉形之差,「逛菜市場」啟蒙了我的廚藝之路,讓我從食材端就知曉四季流轉帶給土地作物的影響,冬天要吃菠菜與芥菜,夏天盡享蒲瓜與絲瓜,春天不能錯過珠蔥與嫩韭,秋天就要抓住莧菜和秋葵的尾巴。



      菜市場總是人聲鼎沸,人人在此分享、交流廚藝之樂,如果要我選擇日常最舒壓的地方,我的第一個選擇不會是咖啡館,而是菜市場那角落裡,既賣地瓜葉、豬母乳,也賣著一束一束野薑花的小攤。



      這本書不僅細緻而詳盡得爬梳了英國、美國和我國農夫市集的演化史,並且像是一本全台從南到北最重要最精彩的農夫市集指南,帶著這本書,可以認識各地方市集的特色與特產,按圖索驥和農夫做朋友。過去有些人把農夫市集定義為「買有機菜」的地方,這是狹隘的觀念,農夫市集的可愛之處,在於它完整呈現了土地與季節的關係,開啟農民與消費者直接對話的緣分,市集永遠有驚喜,我總是帶著「尋寶」的心情前進全台各地農夫市集, 這裡有最古老的品種,也有最新的品種,有農夫的私房手做料理,也有他們拿手的加工成品,有各種現場教學,有時也有音樂與講演,如今「農夫市集」的質性豐富而多彩,有的農夫市集規模如閃閃巨星,有的農夫市集清麗如小家碧玉,逛遍全國所有的市集與小漁港是我的夢想,帶著這本書,我們一起上路吧。



    作者序



    橫看成嶺側成峰? 台灣農夫市集風景



    黃俊誠  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 祕書長




      若你問我農夫市集是什麼,那麼會如同年輕時和年老時,看待生命會有不同見解一般,而越老也越說不真切。



      就表面來說,市集的直觀是一個買賣空間,農夫市集則是買賣農作物的場域。



      但若以城鄉來看,農夫市集是農業對都市的反攻與占領,重構並占領一個曾經世代屬於它們的領土與公共空間。



      不諱言地說,一個高度經濟發展的都市空間,在特定的時刻,打入一群常被認為低經濟力的農夫,這樣的衝突與矛盾,其實並不違合,反倒成了該場域表達多樣性和包容性的絕妙空間,也是另一種都市的寬厚主義。



      同時這些平時四散於農地,卻約好時刻一同湧入都市的農夫們,也在市集得到某程度的社交及農務交流,建立彼此的夥伴關係,更是在地糧食主權很重要的宣示。因為一般在經濟通路找不到的少見作物,卻反倒能在農夫市集得以購買。



      市集是農業對於城市的反叛空間,也是很重要的社區支持型農業銷售管道,更是跨文化交匯的地方,透過這樣飲食素養的建立,留傳土壤中的知識和力量。農夫市集追求的不是一般都市認知的買賣,而是藉由這樣的模式,試圖形朔一個新的社會關係,補回都市人們與土地的斷裂。



      在台灣的北中南東都有著許多人正努力著維護農作、生態的多樣性,也試著用近人的市集活動讓消費者體驗與了解健康飲食與土地的關係。也因為市集支持在地小農、經常性地舉辦食農教育活動,營造的在地社群歸屬感,更顯其獨特性。不同場域空間、甚至不同人所營造出的農夫市集,都會有著不一樣的美感,這樣特別的台灣農夫市集風景,箇中的滋味,就留待讀者親身體會了。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