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7308161459
(英)彼得·弗蘭科潘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6年11月01日
256.00  元
HK$ 243.2  






ISBN:9787308161459
  • 規格:551頁 / 普通級 / 1-1
  • 出版地:大陸


  • [ 尚未分類 ]











    從建立伊始,絲綢之路就始終主宰著人類文明的進程。絲綢之路讓中國的絲綢和文明風靡全球;羅馬和波斯在路邊締造了各自的帝國;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沿著絲綢之路迅速崛起並傳遍世界,融匯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歷史;成吉思汗的蒙古鐵蹄一路向西,在帶來殺戮的同時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國通過搜刮絲綢之路上的財富,鑄就了日不落的輝煌;希特勒為了絲綢之路上的資源,將世界推入了戰爭和屠殺的深淵。時至今日,絲綢之路上的難民與恐怖主義ISIS,依然是歐洲與美國揮之不去的夢魘。

    從張蹇通西域到「一帶一路」,翻開這部包羅萬象的史詩巨著,您將發現,絲綢之路不僅塑造了人類的過去,更將主宰世界的未來。

    彼得•弗蘭科潘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高級研究員,牛津大學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曾多次在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大學等世界優秀學府公開演講。


     





    前言
    中文版序言
    第一章 絲綢之路的誕生
    第二章 宗教之路
    第三章 基督之路
    第四章 變革之路
    第五章 和睦之路
    第六章 皮毛之路
    第七章 奴隸之路
    第八章 天堂之路
    第九章 鐵蹄之路
    第十章 重生之路
    第十一章 黃金之路
    第十二章 白銀之路
    第十三章 西歐之路
    第十四章 帝國之路
    第十五章 危機之路
    第十六章 戰爭之路
    第十七章 黑金之路
    第十八章 妥協之路
    第十九章 小麥之路
    第二十章 納粹之路
    第二十一章 冷戰之路
    第二十二章 美國之路
    第二十三章 爭霸之路
    第二十四章 中東之路
    第二十五章 伊戰之路
    結語 新絲綢之路
    尾注
    致謝
    譯後記





    2015年8月此書出版的時候,我並未期待它能獲得太大的成功。像所有的作者一樣。我只希望讀者能喜歡我寫的書,從中了解他們所知甚少或是完全不了解的某些地區、歷史、種族和文化。我同樣希望他們能接受一些新的觀念,因為這本書的目標和范疇都比較宏大。我們生活在一個眼界受到束縛的世界,我們在過去認為非常重要的東西會阻礙我們接受新的思想,阻礙我們重新評價一些我們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知識。我們的歷史觀點都是以前父母、中小學老師、大學老師和朋友同事教我們的,若想擺脫這些束縛並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我們就需要開放思想、增強自我判斷能力。

    我並沒打算寫一本可能引發爭議或是嘩眾取寵的書,相反,此書正如它所呈現的那樣,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它不僅僅是關於歐洲或西方,也不僅僅是關於俄羅斯和中東,也不僅僅是關於中國或印度,它包羅萬象;它考察世界的變遷:貨物和商品、宗教和信仰、語言和藝術、暴力和疾病;它會關注以前被人忽略的那些方面,試圖解釋各個國家從古至今的起落興衰,從而使人們更好地理解當今時代的意義。

    如此描繪歷史需要一張巨大的畫布,但也需要對細節的精確把握。當畫卷最終完成后,得做到從遠處看引人人勝,從近處看讓人覺得真實可信。這也意味?本書的寫作既要讓比較缺乏歷史知識的讀者看得懂,又要讓專家覺得足夠專業。

    我非常欣慰地看到這本書獲得很多讀者的肯定,其中還包括一些我本人非常尊敬的作者和媒體。威廉•達爾林普爾說,《絲綢之路》是一部「涵蓋面很廣的歷史史詩,規模宏大,成就非凡」,是一部充滿了「智慧和勇氣」的作品;《倫敦標准晚報》也同意這種看法,說此書「非常出色」;用《每日電訊報》的話說,它讓人「驚心動魄,愛不釋手」,該報還將本書列為2015年度最佳歷史作品。

    其他評論文章和出版物也給出了贊許。此書「令人驚詫,極易閱讀」,簡直「令人興奮不已」,《名利場》雜志如是說;而《展望》雜志說本書「華麗壯觀」;《經濟學人》雜志非常有名,該雜志的編輯們眼光精准但從不輕易下結論,他們評價本書充滿了「精美睿智的描寫」,並「演繹了一部聚焦東方的世界史」。

    此書一直是英國的頭榜暢銷書,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同樣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功。2015年9月出版后,它便躍居為印度非小說類暢銷榜榜首,而且長居不下,非常感謝各家評論把它描述為「雄偉壯麗,智慧無比」(《開放雜志》)和「魅力超凡的世界史」(《商業標准》)。這些雜志還繼續援引、羅列了來自南非至新西蘭、波斯灣至瑞典的各種各樣的溢美之詞,其中特別引用了瑞典官方媒體《瑞典保守報》的話說:「彼得•弗蘭科潘真是個傑出的歷史學家。」

    此書在國際上的成功顯然歸功於當下的時事熱點。我們生活在變革不斷的21世紀,一個充滿了動盪和挑戰的時代。中東局勢混亂,不僅敵對勢力要全力控制資源和疆土,而且要應對伊斯蘭各派合法化的競爭。伊斯蘭國(ISIS)與塔利班的暴行,不僅給眾多無辜的民眾和兒童帶來災難,同時還殃及眾多珍貴的歷史遺跡。

    然后還有俄羅斯,一個急需進行社會改革和經濟改革的國家。俄羅斯在吞並克里米亞后,面臨?來自國際社會許多國家的敵視和指責。但就在西方國家帶?懷疑的眼光看待俄羅斯時,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包括俄羅斯那些從歐洲邊緣地帶延伸至太平洋沿岸的鄰國,似乎都對俄羅斯的舉動持肯定態度,即便其中某些國家在近幾十年甚至近幾百年來與莫斯科的關系並不融洽。俄羅斯的未來變化不定,是恢復秩序、重振經濟,還是繼續將資產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與此同時,美國也在極力應對局勢的變化,極力尋求如何更好地分配有限的資源。美國入侵伊拉克及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招致巨大爭議,人們甚至因此分為兩派:一派堅信美國可選擇不涉外事、獨善其身;一派堅信美國有責任維護其他地區的和平與民主。當然還有亞洲,過去美國一直忽略了這一地區,但如今,亞洲尤其是中國,已經成為經濟學家、策略專家和外交家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南海問題——沖突對抗的逐漸升級實在令人擔憂。

    我非常高興這本書能夠在中國出版,這樣就有更多新的讀者能夠閱讀、了解到有關世界整合發展的全新故事。我希望讀者不僅能清醒地認識過去,而且能在此基礎上更好地理解現在和未來。

    過去三十年來,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呈現出翻天覆地的變化:數億人擺脫了貧困,經濟飛速增長。繁榮發展帶來了健康的中產階層的出現,當然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城市的快速擴張和高速發展給環境和服務帶來嚴重壓力。空氣污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它不僅影響?人們目前的日常生活,還會對下一代的健康造成更深遠的傷害。發展同樣給水資源帶來了壓力,在一個極速投資基礎設施建沒,並由此將整個國家編織在一起的時代,想要制訂成熟周全的規划幾乎不太現實。歷史證明,快速增長的后果並不容易掌控。盡管人們知道壓力和負擔均屬正常並在預料之中,但要真正做到可持續性發展並非易事。

    現在中國已經進入了一個自身發展的調整期,一個學習應對「新常態」的時期。持續的經濟增長固然重要,但又不能像過去那樣快速。這同時也是一個中國學會如何處理與東亞、中亞和東南亞遠邦近鄰之間緊張關系的時期,並且還要學會如何在國際舞台上扮演最恰當的角色。中國正在放開眼光,以求更好地適應世界轉型變化的節奏。

    所以,我在這本書的寫作時便已將中國讀者考慮在內。書中展示了今日中國的巨變如何在過去的歷史中找到影子,各國權力的興衰起落、世界各地的黎明與黃昏背后隱藏?怎樣的規律,一個國家的資產泡沫和突發經濟衰退如何能夠給幾千英里以外的其他國家與地區帶來影響。它論證了歷史上諸如西安、洛陽、北京、巴格達、大馬士革、伊斯法罕、阿姆斯特丹、倫敦、巴黎等城市的經濟繁榮和寬容政策如何帶動藝術、科技及學術的發展。它闡釋了資源競爭和影響力競爭如何會導致軍事沖突,其影響不僅限於當事地區,而且會波及整個世界。它還指出,世界旋轉的軸心正在轉移——移回到那個讓它旋轉千年的初始之地,絲綢之路。

    讀者還將看到,全球化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早在20多個世紀之前,我們的祖先就曾盡力收集各國的信息,並派遣出各種特使和代表,探索哪里是世界上最佳的市場,探索如何抵達沙漠、山脈另一端的國度和城鎮。無論探索后寫就的報告成書於哪個年代,它們都是試圖給羅馬和巴格達、洛陽和北京、吉特拉和高知、福斯塔特和非斯、基輔和莫斯科、倫敦和塞維爾的統治者們提供信息和智能,都帶回了其他民族生活和勞作的相關景象,匯報了貿易交流的情況,告知人們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可能收獲的利益。

    2000多年以前,人們今日所熟知的「絲綢之路」貿易網絡就已經存在,它將中國太平洋沿岸和非洲及歐洲的大西洋海岸聯系在了一起,使波斯灣和印度洋之間的貨物流通成為可能,同樣還有穿越亞洲之脊的、連接城鎮和綠洲的陸上通道。

    所以當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宣布「一帶一路」的創想之時,他是在重新喚起人們對於那段很久之前就已經熟悉的繁榮回憶。他的有關促進貿易發展、投資海陸通道並與各國建立合作交流關系的想法,都是基於一種常識——即今日縱橫交錯於亞洲,將中國與歐洲、里海、高加索山脈、波斯灣和東南亞各個角落連接在一起的新交通干線,追隨的正是當年那些帶?貨物和信仰四處奔波的旅行者和聖賢者的足跡。

    當然,區別在於速度——我們的旅行速度、大宗貿易的成交速度,以及我們相互交流和學習的速度。從很多方面來看,高速的開放都將呈現出新的可能和新的機遇。不過在開放的同時,日趨密切的相互聯系也向人們提出了挑戰——特別是涉及如何更好地應對地緣政治的變化,以及國家在規范公民行為或涉及其他國家的安全和繁榮之時所應扮演的角色。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問題是目前所有國家共同面臨的。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各國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大家榮辱與共:一個地方的經濟減速會對地球另一個地方產生直接的,有時甚至是巨大的影響;社會動亂和體制失敗所造成的損失極少能限制在國界之內,它們會四處蔓延,威脅到鄰國的政府運作、經濟與安全。未雨綢繆,等待轉機,才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比大多數國家都更能未雨綢繆,更願意去了解其遠邦近鄰的過去,並從歷史中汲取教訓。要做到這些,如中國領導人所說,需要的是尊重和謹慎。比如說「一帶一路」的創想,是為了造福天下這一共同事業而提出的,是一個「深度合作的黃金機遇」。習近平主席極力強調,中國的崛起是「和平、友善和文明」的崛起,將會造福其他國家,而不會威脅任何國家。

    這些話語在中國歷史上能找到許多類似的回響。比如在13世紀,南宋就曾帕特使出行,希望他們帶回遠方異國的准確信息——盡管他們帶回的消息並非完全准確,除非「女人遇南風盛發,裸而感風,即生女也」的女人國真的存在。不過,描繪亞洲、非洲和歐洲大陸以及南海和爪哇海眾群島的地圖卻非常可信,特別是出自元代朱思本之手的《輿地圖》,實為精准可靠。最為著名的航海探險活動當屬鄭和下西洋,他的雄心帶他穿越印度洋遠至東非。

    這些對外探索交流活動都基於一個國家的繁榮和成熟。國家無憂無患、長治久安,就願意嘗試各式各樣的發展。因此毫不奇怪,不同的發展形式成為當代中國的主旋律。鄭和「給非洲人民帶來的是和平的願望和真誠的友誼,而不是刀劍槍炮和掠奪奴役」,胡錦濤在2007年對比勒陀利亞的代表們如是說。不像那些歐洲人,把非洲大多數地區都變成了殖民地。

    此書的出版正值中國人熱切探索外部世界並以新的眼光看待歷史的大好時機。它將為學者們的探索和批評打開新的視野;更為重要的是,它將為讀者提供一個通過絲綢之路觀察2000多年來人類文明進程的新視角。

    所以,我非常希望本書的中國讀者能像其他國家的讀者一樣,喜歡此書,受到啟發。作為作者,不停地寫書是一種樂趣,知道自己寫的書有人讀更是一種獨特的樂趣。如果本書的閱讀經歷能讓您心曠神怡,將是對我的最大稱贊。最后非常感謝上海讀客圖書為出版中文譯本所做的細致工作。

    彼得•弗蘭科潘
    2016年2月於牛津大學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