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神學院沒教的事奉要項

神學院沒教的事奉要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471564
麥福士
謝青峰
橄欖
2005年3月01日
100.00  元
HK$ 95  






ISBN:9789570471564
  • 叢書系列:實踐神學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實踐神學系列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神學/教義學

















      神學生在神學院裡學習各式神學思想與教牧理論,至實際牧會後卻發現有太多當初始料未及,且是神學院未教的。因此,作者在全書便舉出有效的牧會所需具備的四大要項:價值、使命、異象和策略,並逐步說明該如何落實在教會事工中。


     





    出版序 7

    英文版序 9

    前言 11



    第一部 你的事奉價值

    第一章 核心價值之定義 23

    第二章 發現核心價值 51

    第三章 核心價值的建構 65



    第二部 你的事奉使命

    第四章 使命的定義 83

    什麼是使命

    第五章 發展使命 101

    如何訂定你的使命



    第三部 你的事奉異象

    第六章 異象的定義 第一部分 123

    何謂異象

    第七章 異象的定義 第二部分 139

    使命與異象的差異為何

    第八章 發展異象 155

    如何孕育你的異象



    第四部 你的事奉策略

    第九章 策略的定義 181

    什麼是策略

    第十章 策略發展 193

    如何擬定你的策略



    附錄

    附錄一 阿卡迪亞教會的信念與教義宣言 219

    附錄二 教會信念 225

    附錄三 個人核心價值調查 237

    附錄四 組織核心價值調查 240

    附錄五 使命發展過程 242

    附錄六 異象調查 244

    附錄七 教會策略範例 246



    圖表目錄

    圖I.1領導職分與事奉概念 19

    圖1.1定義核心價值的必要成分 33

    圖2.1參與的層級 54

    圖2.2共同的主張 30% 相同 60

    圖2.3共同的主張 70% 相同 61

    圖3.1離合詩的範例 71

    圖9.1恩格爾量表 189

    圖9.2委身的層級 190

    圖10.1完成使命的層級 199

    圖10.2棒球場的示意圖 200

    圖10.3蘋果的示意圖 201

    圖10.4戰士的示意圖(屬靈的戰爭) 201

    圖10.5階梯式步驟示意圖 202

    圖10.6 柳溪教會事奉的七步驟哲學 206

    圖10.7馬鞍峰教會的C.L.A.S.S.策略 209

    圖10.8潘提克聖經教會的鑽石示意圖 211

    表 1.1價值效應 39

    表1.2美國福音派教會的型式 45

    表1.3價值的種類 48

    表3.1價值的形式 73

    表5.1有用的動詞 115

    表7.1使命與異象的差異 151

    表9.1事奉計畫 184

    表10.1使命目標 196

    表10.2基督追隨者的行為特性 198

    表10.3配合目標之步驟 202

    表10.4策略過程 204





    前言



      安迪牧師在湖村(Lake Country)教會已事奉三年,不過並不順遂,他知道自己陷入困境,如果不趕快有一些改變,便可能需要考慮其他的事奉。湖村教會是一般的美國教會,會眾人數大約為七十五到八十五人之間,而且分成兩個族群,較小的一組年紀相當,比安迪和他太太卡洛琳年輕,他們都是在安迪牧師之後才加入教會;年齡較大的族群有些比安迪大一些,有些則大很多,他們都是在安迪成為湖村教會牧師之前就進入教會。他們先前都支持安迪作湖村教會的牧師,不過最近他們開始質疑他帶領事奉的能力,在安迪的心中,他知道事情不對勁,他猜想也許會眾是對的。



      他舒服地坐在餐桌前,時間是星期六早上七點,安迪剛看過報紙,咖啡香濃的味道陣陣傳過來,他開始回想過去三年在湖村教會的情況。



      安迪知道他的問題多出在事奉的四個方面。第一,他與執事會在許多議題上的看法不同。一開始時情況並非如此,他最初受邀前來拜訪時,他們對他未來事奉的想法表示非常喜歡,他談到傳福音及門徒的職分,他們都點頭同意,然而安迪沒有想到的是他們認為安迪要一個人去追求這些目標──不是執事會及會眾得參與、完成。他們的想法是教會聘請他來服事;然而,安迪的想法是牧師要來訓練他們服事。



      受教會聘任一年後,這種彼此誤解的情況浮現出來,執事們對於安迪想要訓練他們在個人佈道方面的事奉,反應並不是很好。他把個別訓練的想法在執事會上提出來,一位執事用很訝異的眼光看著他說:「牧師,只有你一個人受過神學院的教導,我們沒有,這就是我們聘請你的原因!我們請你來服事。」安迪問為什麼是這種情況,另一個執事回應:「長久以來,我們這裏的情況就是如此!」



      到了第二年年底時,安迪發現他想改變許多地方,他處理的方式是問執事會及其他領導人為何要這樣做,他們一點都不領情,尤其是對那些「為什麼」的問題;問題出在他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做,他們通常的反應是:「我們一直是這樣做!」這也是他們問父母或先前的執事同樣的問題時,所得到的答案。不過他們也知道父母的答案已不再足以解決問題,這更加深了安迪的挫折感。



      第二,教會似乎停滯在原地。安迪牧師第一次來教會服事觀察時,並未發現這一點,不過,現在安迪腦海中顯現出教會的景況,卻是一條破舊的船在汪洋中載浮載沈,他的教會沒有什麼方向,神學院教導安迪如何講道,這也正是他每星期日所做的事情,大家默認的是牧師的事奉百分之九十五是講道,其他百分之五則包括主持婚、喪禮、探訪及參與執事會的會議等等,這些事情是一般傳道人可以接受的。



      經過一年的講道後,他初上任時所帶來的那股新鮮感已消失,他發現現在講道時,會眾的反應已不再像初到任時的反應,有些會友(大多數是婦女)似乎仍在聽,還不時做筆記,但大多數的會友並沒有這麼好的反應,有些人坐在椅子上顯得煩燥不安,有些則望著窗外不知在想些什麼。



      就在這個時候,安迪開始對事奉感到挫折,心裡不斷掙扎,一大堆的問題開始湧現出來:難道教會就是這樣嗎?我在神學院內裝備三年,就是要做這樣的事嗎?想到未來的日子都會是這種模式,不禁讓他害怕,也讓他非常沮喪。在深思後,又帶出一些問題,例如:教會應該做什麼?這就是基督呼召我要做的事嗎?難道這就是基督呼召祂的教會做的事嗎──每個星期日早上來教會聽我講道嗎?他的結論是,教會的事奉不該只是如此而已。



      第三,不單單是教會停滯不前,會眾對教會的前景也沒有放太多的心思,他們只是認為教會會永遠活得好好的,總是做那些相同的事。有一個主日,一位外聘講員問會眾一個問題:請你閉上眼晴,想想教會五年、十年甚至廿年之後的情況,你所看見的是什麼?大多數會眾動也不動的坐在那兒,臉上露出困惑的表情,從來就沒有人問過這種問題!有一位執事在下一次的執事會中提出這個問題,大多數的執事都同意並沒有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除了一點:若不再有年輕人加入教會,則這個教會可能就不會有前途!他們閉上眼睛去看未來前景時,除了一般的例行公事外,並沒有看到什麼。安迪牧師閉上眼睛看教會的前景時,所看到的與執事們所看到的並沒有什麼差別。此時,他開始問自己是否犯了一個大錯,也許他並不適合作一個牧師!



      第四,神學院裏假設門徒造就是在聖經經文傳達後就會產生,不論傳達的方式是講道或教導(佈道家會用使用前者,學者會使用後者),安迪還是個學生時,曾參與學園傳道會(Campus Crusade)的事奉,對於門徒訓練,他們教給他的是「一對一」或「小組主導」的模式,而不是神學院內講壇為導向的模式,他對此深感困惑,他相信自己是高於一般水準的講道者,星期天若傳講出一篇好的道,他會很喜樂。



      如同許多廿一世紀的牧師般,他觀察到會眾並不會每個星期日都來教會聽他講道,他估計每一個人每月最多只參加二到三次的主日崇拜。安迪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講道對門徒訓練是那麼具有關鍵性,則平庸的內容是行不通的,內容得很精彩才行,但他也承認自己的講道並不是篇篇都能造就人。不過,想到他的同班同學也並不是那麼好,他也稍微寬心些。他期望在跌跌撞撞過一年之後,情況可以變得好些,神學院的教授在課堂上向他們保證過,有幾年經驗後,情況可望好轉。



      我們詳細分析安迪牧師所遇到的四個困境後顯示出,他在教牧事奉的準備上,忽略了四個基本事奉概念。



      第一個事奉基本概念是核心價值。人們在主要的事奉決定上有不同看法時,不論是在執事會的領導階層或主日學的課程,這個問題通常是在於他們的核心價值不同。安迪常向執事會提出「為什麼」的問題,這就是事奉的核心價值。不論牧師是否知曉,每一個牧師都有一套核心價值,教會本身也是如此,而且是這些組織的價值在主導事工的運作,如果牧師與執事會有不同的價值,在事奉的方向上,便很少能夠達成一致。



      當然,人的天性在任何意見相左時都會扮演重要角色,加拉太書五章20節指出不合與紛爭是人罪性不被聖靈引導而有的行為之一,不過,有時屬靈的人在基本事奉層級上也會有不同的看法,使徒行傳十五章36-41節保羅與巴拿巴的情況就是如此。湖村教會的情況也是如此,安迪牧師的核心價值與執事會的核心價值明顯的不同,而兩方面都不知道是什麼在主導那些歧見,就是這些根本上的不同導致牧師與執事會間有很大的歧見,例如,誰該服事教會的問題?是牧師或會眾?這不僅是價值的問題也是神學的議題。



      第二個事奉基本概念是使命。若是教會沒有往某一個特定的方向前進,那代表教會沒有一個明確的事奉方向。在一九四○及五○年代對教會友善的大環境下,教會的這種態度還足以應付,但到了一九九○年代後對一切都抱持懷疑態度的時代就不行了。安迪牧師問:教會應該要做什麼事情?那個「為什麼」的問題是使命的問題,聖經中說教會應該做什麼事情?如果教會裡沒有人可以回答使命的問題,這個教會就有嚴重的問題,因為教會不知道要往哪裏去,也不知道要做什麼,這些都是使命的問題。



      第三個事奉基本概念是異象。異象及使命都與教會的未來有關。異象是腦海中教會未來會變得如何的圖像,它包含教會未來的各種令人振奮的可能情況。若執事會及會眾對教會沒有異象,這不是好徵兆,若是整個教會都沒有人知道教會的異象,教會就會有很嚴重的問題。在資訊時代,一切都在改變中,如果只願意維持舊況,實不足以應付。如果教會對未來沒有很清楚的異象,教會的未來就會走入危險,教會急需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但教會的心態卻有如博物館般古老,只反應出過去世代的教會生活及領導。



      第四個事奉基本概念是策略。每一個教會都有其基本策略,但策略有好也有壞,後者就是湖村教會的情況,說它是壞的原因在於策略是用來執行使命的,但湖村教會卻沒有使命。另一個原因是,目前的策略是根基於過去的使命,但目前此使命已遺失不存在了。第三個原因是目前的策略是行不通的。每週聚會三次的策略──包括主日學在內的主日早上的服事、主日晚上的服事及星期三晚上的禱告會──已經到了該檢討的時候了。



      會眾對聚會的期望是牧師講一篇道,或至少上一堂聖經課。安迪牧師很忠心地滿足了會眾的期望,不過有些會眾也會溜走。雖然有些人對禱告有興趣,但只有少數老一輩的會友出現在週三晚上的禱告會,主日晚上的聚會人數在過去十年中急遽下降,使安迪牧師不得不考慮是否應取消,目前還繼續進行的原因是安迪喜歡在主日晚上教導聖經,執事們也認為若是取消主日晚上的聚會,會傳遞會眾錯誤的信息。



      教會的三種聚會中,大多數人參加主日早上的崇拜,但出席率也是上上下下,一般而言是每月二到三次。如果人們可以單單從聽道中就成為門徒──這是很令人存疑的──每月二到三次的聽道是絕對不夠的。事實上,湖村教會的會眾中,大多數人不知道什麼是門徒,如果你問他們門徒看起來像什麼,他們會承認即使在教會的大門前走過一位門徒,他們也分辨不出來。



      這樣的悲劇是兩方面的,第一,湖村教會的問題凌駕這間小教會之上,這也是北美許多老教會所遭遇的問題,他們都深陷困境之中。在已變成世俗文化的社會中,小教會成為過去的歷史,夏勒(Lyle Schaller)所作的總結是最佳的說明,他說:「一九六○年代以前建立的教會,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不是規模停滯不前,就是人數減少。」1 



      第二,安迪在很好的福音機構中完成典型的、基本的牧師訓練。他畢業時,在班上名列前茅,大家都認為他已準備好可以成為一間教會的牧師。然而,他卻痛苦地發現自己並沒有預備好。一般人認為的牧師事奉即等於講道,這是不對的,而且不符聖經。我們快速查看使徒書信就可以發現,保羅及其他常常作牧師角色的人物,在講道及教導得救的同時,也花相同的時間向失喪的人傳福音,儘管這種說法在過去對教會友好的環境下,大抵上還算行得通,不過,現在牧師們所處的環境已不適用這些作法了,就如同美國南方的俗話:「抱歉!那隻狗無法追捕獵物。」很不幸的,許多傳統上重視傳福音的神學院,似乎沒有趕上我們已經完全改變的文化,仍然在用老舊的方法訓練牧師,好像我們還活在一九四○、五○年代。



      我並不是在爭論講道或教導聖經是不重要的。離開真理就無法再講下去,神話語的宣告是任何事奉的中心及根本,因為神的話就是真理(約十七17),而今日失喪的一代正亟需聆聽聖經的真理。不過,事奉一定不能等同於在教會講台或教室裡傳講聖經真理。



      牧師也不能完全等同於講道者,如果一九八○及九○年代,教會所遇到的困境能教我們一些功課,那些功課就是:牧師除了是傳道人之外,他還必須是領袖及其他教會領袖的領導教練。不過,任何人如果詳加閱讀許多最好的福音派神學院的課程介紹,就會知道有關領導方面的課程可能只有一門或至多兩門,儘管每個教會要維持下去都必須依賴有能力的平信徒領袖,只是那些未來要成為牧師的神學生卻不知可以如何找到及訓練這些平信徒領袖。



      單單只有講道是無法把事情做好的,為了遵守主的命令及使萬民成為門徒(太廿八19),講道及神話語的教導必須伴隨在有活力的小組事工中,如此才能幫助會眾參與討論、了解及應用神的真理在他們的生活中。在小組中,基督徒實現了聖經中的社群;在小組中,信徒經歷到新約中的「不分彼此」。再仔細看一般典型的神學院課程介紹,偶爾只會看到一門小組事工的選修課程。



      想要帶領及牧養廿一世紀典型教會的領袖及牧師,務必要想到關鍵性的領導問題及核心價值、使命、異象等策略事奉概念,以及這些概念彼此之間的關係(見圖I.1)。原因是這些核心價值是事奉的基本,雖然還有一些其他的事奉要項(品格的發展及管家職分等等),核心價值卻是任何事奉的基本。北美受到神祝福的福音派教會,都審慎地思考過這些概念,並依這些概念來調整自己的方向。因此,其他的教會有必要從他們的例子中學習、追求相同的結果,以便在這個千禧年中為救世主產生最大的影響。



      我寫這本書主要是用來幫助領導人、牧師及教會的執事會思考這些事奉的基本要項。第一部分含有三章,可幫助領導人了解、發現及發展他們自己的核心價值以及驅動他們事工的價值。第二部分包括兩章,定義及發展服事的使命。第三部分提供三章有關異象的概念,此部分的第一章定義事奉的異象,第二章討論異象與使命的區別,第三章則幫助領導人發展他們事奉的異象宣言。第四部分有兩章,是關於定義及發展適合每一教會事奉的策略。



      在每一章的後面,都附有討論與思考的問題,幫助教會領袖理解並應用這些概念。我建議牧師及執事們一起研讀本書,並一起討論。




    其 他 著 作
    1. 為教會理財
    2. 教會大計:策略性計畫的九個步驟
    3. 果效百分百:如何發掘和發展神造你的樣式
    4. 使命式領導:建立21世紀教會團隊的動力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