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印度智慧書: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印度智慧書:認識《薄伽梵歌》的第一本書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6472619
楊逢財、江信慧
商周出版
2009年5月15日
100.00  元
HK$ 85
省下 $15
 






* 叢書系列:ViewPoint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ewPoint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帶給愛因斯坦、林語堂等世界名人無限啟發的《薄伽梵歌》,
愛默生更直接稱它為「天下第一書」,
與《道德經》、《聖經》並列為全世界被翻譯最多語言的三大經典。

如何無懼面對生死?
如何提升心靈意識?
如何實踐真正的瑜伽之道?
什麼才是人生的長久之計?
本書闡述印度最精要經典《薄伽梵歌》的核心要義,
幫助你瞭解古印度的智慧,並運用在現代生活中,
從中找到心靈的出路。

  在這眾聲喧嘩的時代,社會紛亂、人心不定;游離在各種宗教哲學邊緣,以探索心靈問題的人,你找到提升自己的精神力量了嗎?本書以有根據、有實證的古印度經典《薄伽梵歌》為本,讓你瞭解,從物質世界到精神層面、從個人自己到周遭環境的所有世間真相,進而提供「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依循準則,對於期望達到「身心靈淨化」的人,能提供實質的幫助。

  本書詳介《薄伽梵歌》的基本內容與哲理,對於其中的五項真理「神、時間、物質能量、你自己、行動」都有詳盡的說明,是認識印度智慧的最佳入門;同時,深入了解之後,我們也明白前四項是既定存在的;最後一項「行動」,則是唯一一個你能加以選擇、改變的部分!人生的向下沉淪或向上提升,就取決於「當下的行動」。懂得如何去抉擇你的行動,才能進而提升你的意識,最後真正改變自己的命運!

關於《薄伽梵歌》

  印度兩大史詩之一《摩訶婆羅多》是全世界最長的史詩,約有九萬句。《薄伽梵歌》雖然只占了其中七百句,卻是古印度部族及現代印度民族的最高精神象徵,如果不知《薄伽梵歌》,就難以理解印度民族。表面上,其內容是古印度文明的歷史和教化;但實際上,它是以故事的形式,來闡述深奧的生死哲理和人生目標。

  《薄伽梵歌》影響印度、東南亞各國及佛教之文化生活、哲學思想甚鉅。而且早在兩百年前,就盛傳歐美,已成為歐美現代瑜伽修持的基礎。

作者簡介

楊逢財

  畢業於台灣大學哲學系,印度瑪雅埔高等教育中心瑜伽經典學士(Bhakti- Shastri)。

江信慧

  政治大學英語系學士、美國密西根州州立大學廣告管理學系公共關係碩士。兩人皆進入印度「勾迪亞.外士納瓦」瑜伽傳承,旅居印度前後約一年半,學習體位法及《薄伽梵歌》,獲國際奎師那意識協會「廟宇崇拜祭司」授證。現任奎師那瑜伽教室負責人,教授《薄伽梵歌》;並於高雄市第一社區大學任瑜伽教師。著有:《瑜伽飲食養生全書》、《最後一堂瑜伽課:薄伽梵歌第15章的故事》、《Discover Yoga:探索瑜伽》、《薄伽梵歌——瑜伽奧義書》。

  個人部落格:「身心靈的生活藝術」krsnayoga.blogspot.com

  「瑜伽知音」:tw.myblog.yahoo.com/hare-krsna

  Email:kishoratkg@gmail.com



第一篇 生與死的智慧
 第一章 死神的謎題
 第二章 人生使用指南
 第三章 意識決定一切

第二篇 時空中的人間萬象
 第四章 構成物質世界的藍圖
 第五章 人性的真相
 第六章 人的不同行動傾向
 第七章 訓練你內在的小孩
 第八章 時間是循環的源頭
 第九章 生死的流轉

第三篇 改造命運的關鍵
 第十章 你也許躲得過,但逃不了
 第十一章 行動之前,先想一想
 第十二章 這麼做就對了
 第十三章 歷經一種淨化的過程

第四篇 身心靈的全人觀
 第十四章 認識你自己
 第十五章 邁向生命的里程碑
 第十六章 無上智慧的源頭
 第十七章 人生的長久之計
 第十八章 真正的瑜伽之道

後一章 面對死亡的故事

附 感恩與憶念

  註解
  參考書目



專文推薦

  《薄伽梵歌》的原始經文若無合適的人指導,就很難正確理解,但本書作者的呈現方式讓《薄伽梵歌》變得容易親近,讓人閱讀愉快。同樣重要的是:本書也邀請讀者來好好利用《薄伽梵歌》的智慧,以務實的方式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香港中文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印度研究中心教授,肯尼斯.華培博士(Dr. Kenneth R. Valpey)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