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說曹操,曹操到

說曹操,曹操到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0837681
于濤
聯經出版公司
2011年3月11日
87.00  元
HK$ 73.95
省下 $13.05
 





* 規格:平裝 / 196頁 / 14.8*21.0 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秦漢/三國








@說三國,論群雄,必談曹操!
  讀〈短歌行〉、〈觀滄海〉、〈龜雖壽〉,
  我們不得不驚嘆曹操的文學造詣!
  因為曹操是迄今中國歷史上,
  最曲折動人、最具爭議性、最多話題性、最有影響力的歷史名人。

  但千百年來,到底曹操是被誤讀,還是被貶抑?他比較鍾愛曹植,還是曹丕?

  俗語說:說曹操,曹操到
  這是媲美《品三國》和《水煮三國》的「三國書」!
  而于濤被譽為是「說曹操」故事最有分量、最有資格的人!!

  2009年底,中國考古工作者發現了曹操墓。
  說曹操,曹操到。
  一時又是聚訟紛紜。
  曹操一生,千秋功過,任人評說。

  這是三國歷史上最動人、最精采的戰場故事
  一代梟雄曹操的治世管理之道
  從一己小霸業,到亂世成為英雄傳奇人物
  沒有人可以比得上曹操,集好與壞、忠與奸、善與惡、黑與白、是與非於一身
  他是歷史上的漢賊,也是戲劇中的白臉
  他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也有超凡的文學天賦

  《品三國》帶領讀者走出《三國志》的誤區,
  《水煮三國》使《三國演義》中的歷史豪傑成為企業管理者,
  《說曹操,曹操到》卻是大膽地,深入地還原了歷史上真實的曹操。

  曹操在中國是一個大名鼎鼎、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

  千百年來,人們對他褒貶不一。譽之者謂之蓋世英雄,毀之者謂之逆臣奸賊。

  他時而殘忍暴虐,時而真誠坦然,既英雄氣概又兒女情長,他是一個具有複雜性格和多面形象的生動人物。

  那麼,歷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到漢末的歷史時空中去探尋曹操的家世出身,去見識他的年少輕狂,去了解他的戎馬人生,去體味他的雄心壯志,會發現這個人是個有理想、有社會關懷、有敬畏之心,有智慧、務實等優點的人。他經歷苦難後還能哈哈一笑,是樂觀現實的人物。

  藉由這本書,我們進入三國的歷史現場,走近曹操的內心,探尋他心中糾結的家國心事,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曹操。

  曹操作為影響、塑造一個時代的人物,其實是一個有理想的人。
  作為一個有理想的人,他是一個堅定的人。
  作為一個有理想的人,他是一個有關懷的人。
  作為一個有理想的人,他是一個有敬畏之心的人。
  作為一個有理想的人,他是一個有智慧的人。
  作為一個有理想的人,他是一個務實的人。
  當然,曹操也是一個狡詐多疑、凶狠殘暴的人。

  曹操的一生,《說曹操,曹操到》,看了就統統知曉。

作者簡介

于濤

  歷史學博士,現任中華書局「文史知識」編輯部主任。研究方向:魏晉南北朝史。著有《三國前傳》(中華書局,2006)。


猻隻馧Q誤讀

第一講 青春夢想
祖父是大宦官,父親做過太尉,家世顯赫的少年曹操,「飛鷹走狗,遊蕩無度」,卻被當時的名士認定為是一個能「安天下」的大英雄。
胸懷理想的曹操在成為西園軍典軍校尉後,立志要征討國賊,立功封侯……

曹氏三代
標誌性稱呼
少年「游俠」夢
驚人的預測
理想「過山車」

第二講 殘酷現實
有望氣者說,「京師將有兵革之災」。西園軍的組建就是為了預防這兵革之災,而兵革之災真的就發生了。誅殺宦官,雒陽血流成河;廢立天子,董卓肆無忌憚……
曹操身處亂局,又將如何表現?

除殘去穢
離京出走
獨擎義旗

第三講 關鍵一步
討伐董卓,義士們各謀私利,各懷鬼胎。總盟主袁紹是又一個董卓。
曹操獨擎義旗,憤然出擊,一天之內就拚光了本錢。血的教訓讓他轉了一個彎兒:投奔袁紹,成為東郡太守;入主兗州,收降青州黃巾;攻打徐州,誓言為父報仇。
不承想,後院突然起火;奉迎天子,又引出了衣帶密詔……

隨波逐流 兗州事變
迎駕許都
衣帶密詔

第四講 以奇制勝
曹操奉迎天子成功,遭到袁紹嫉恨,一場戰爭不可避免。
曹弱袁強,實力相差懸殊,可大謀士荀彧說曹操有「四勝」,郭嘉說曹操有「十勝」。原本猶疑不定的曹操下了決心。

少年時的夥伴、西園軍的戰友,最終分道揚鑣、兵戎相見……

分道揚鑣
未雨綢繆
決戰官渡

第五講 功虧一簣
官渡之戰,曹勝袁敗。平定河北,北征烏丸奏凱。曹操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強者,成為時代潮流的引領者。

環顧天下,還有幾人敢與曹公抗衡?南征劉表,其意何為?放走劉備,英雄相惜?
赤壁一把大火,是燒盡了曹操的英雄夢,還是重新喚醒了他的強者夢?

志在千里
放虎歸山
兵敗赤壁

第六講 力不從心
劉備圖謀占據巴蜀;東吳孫權不斷西進,荊州之地,志在必得。孫劉聯盟已顯現危機。
曹操棄守漢中,不明不白;樊城解圍,費盡心力。

曹、劉、孫三家暫時是誰也打不動誰了。

曹操已是精疲力竭……

自明本志
棄守漢中
樊城解圍

第七講 壯志未酬
「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曹操的生命已經進入倒數計時。
可曹丕、曹植誰能成為真正的接班人,還要不斷地進行考驗。
天下還未安定。
天下何時才能安定啊?……

烈士暮年
後繼有人
臨終囑託
尾聲

曹操簡譜

說曹操,曹操到



曹操為何被誤讀

  目前最早,較為全面記載曹操的史書,是西晉人陳壽所編撰的《三國志》。從史書編撰體例上講,《三國志》是一本紀傳體斷代史,體例決定了《三國志》是以人物為中心來敘述歷史。但是,史書的敘述有它的局限性,不可能纖細入毫地去反映傳主的生平。就拿曹操來說,《三國志.武帝紀》是曹操的本紀,整篇文字按時間線索一路走下來,最後以陳壽的評語做結。除了對少年曹操有過色彩化的描述──「少機警,有權數,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外,其他基本上都是事連著事,眾多的人物、地點紛至沓來,流水帳般地翻篇而過。從現代傳播學的角度看,這樣的敘述沒有主題,缺少細節,傳主形象太過虛化,使得處於陌生時空中的後代讀者要想了解一個血肉豐滿的曹操,基本上很困難。

  到了後來,《三國志》中簡約化的曹操逐漸被色彩化,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在於有了新資料。陳壽《三國志》本文傳世大約百餘年後,出現了南朝宋人裴松之的《三國志注》(以下簡稱裴注)。依照裴松之自己的話說,他的目的是為了彌補陳壽記史簡略的缺憾。從記載上看,裴松之為《三國志》做注,是受詔完成的一項政治任務。這就意味著,在那時,官方要從《三國志》中獲取治世的經驗和教訓,已經感到不怎麼方便了。而裴松之完成任務後,上呈御覽,當時的皇帝給予了贊許,認為裴注可以「不朽」。「不朽」當是很高的評價,這是對裴松之復原歷史形態的認可。也就是從裴注誕生之日起,它已經與陳壽的本文珠聯璧合,離開了裴注,《三國志》的魅力是要打折扣的。

  通過裴松之的工作,出現在後世讀者眼前的曹操,形象豐滿起來,從單一的《三國志.武帝紀》中的簡約化的曹操,一下子擴大到裴注所引述的眾多資料中的曹操。這些被裴松之引用的資料,除去專作訓詁的以外,用來補充史實的大致在三十種左右。而這三十種左右的資料,多的是史書,少的是史料。我們知道,史料是編修史書的基礎,是史實的源頭。在史料匱乏的條件下,判別史書敘事的真偽,極可能陷入到孤證難立的境地。依賴裴注流傳下來的眾多史書,無論是漢魏人作為當代人撰寫的當代史,還是兩晉人編撰的前朝史,相比陳壽《三國志》而言,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多情節化的敘事。這也構成了後世描述曹操時出現言不盡意情況的源頭。

  有情節的敘事可以營造歷史的情境,但是人物一旦進入情節,就不可避免地被色彩化、感情化。以曹操殺呂伯奢家人來說,這一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是,《三國志.武帝紀》未載此事。陳壽編撰《三國志》所依據的王沈《魏書》,則講殺人動機是因呂伯奢之子和賓客起了歹意,要搶曹操財物,曹操屬於正當防衛;西晉人郭頒在《世語》中則認為曹操疑神疑鬼而殺人;到了東晉,孫盛則讓曹操開口說話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後世對此事的判別,一是殺人成立;二是王沈是魏臣,要為老主遮醜,且王沈《魏書》就是為時諱的書,價值不大。其實,這種判別依然是存有問題的。疑神疑鬼是想當然爾,負人負我之話是否有據可查?無人追尋。難道距離歷史現場越遠,真實就會再現?── 簡單化地對待資料,孤證可立的傾向,正是後世讀者受色彩化影響的一種表現。

  陳壽走的是簡約之路,簡約化的曹操很難讓我們與陳壽在〈武帝紀〉最後評語中出現的「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做一個對號入座;裴注相對豐富了,但是所引資料又多史書、少史料,可能使後人受色彩化的敘述影響。可以說,對歷史真實的逼近,就是一個不斷比較、考證與思考的過程。

  後世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往往有兩種取向。一種是在史書所提供的多樣資料面前,戴上有色眼鏡,先入為主地評價歷史人物,要麼一棍子把他打死,要麼把他奉為神靈捧上天。畢竟多樣的資料,可能為他們做出的任何一種決定提供佐證。可是,這樣做了,只會與歷史越走越遠。另一種是本著去偽存真的態度,把歷史人物,尤其是那些曾被濃墨重彩過的大人物,還原到一個普通人的層面,去追尋他的足跡,盡可能地在他所處的歷史時空中探尋他的真實。這樣做了,我們往往可以看到世俗視野之外的歷史風景,有望觸摸到真正的歷史。

  梁啟超曾言:「語曰:蓋棺論定。吾見有蓋棺後數十年數百年,而論猶未定者矣。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論人者將烏從而鑒之。」論人向來就非易事,種種假象與干擾,都可能誘使人們隨俗從流,做出輕鬆卻武斷的結論,或使古人蒙羞,或為古人遮羞。也正為此,後世讀者面對史冊,尤需秉持公心,獨立思考,如此才有望能更接近於歷史的真實。




其 他 著 作
1. 三國前傳:漢末群雄天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