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蔣介石與國共和戰 (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蔣介石與國共和戰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26691
蔣永敬、劉維開
台灣商務
2011年12月01日
113.00  元
HK$ 96.05
省下 $16.95
 






規格:平裝 / 34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民國















1945到1949年是中國近代驟變的年代和
蔣介石在大陸的最後一段的關鍵時刻。
作者以精到的歷史見解,客觀的戰略剖析,
重新定位蔣介石在這段時刻的歷史功過。

  本書比起現今戰後中國(指1945-1949間的中國)的相關書籍更為系統和全面,引用文獻是兩岸史學界最新資料,包括徐永昌日記(台灣方面)、王任重日記(大陸方面),甚至是近年(2006)在史丹福大學公開的蔣介石日記。

作者簡介

蔣永敬

  中國現代史專家、國民黨當史專家,專長民國政治史、國共關係。一九二二年生,安徽人。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碩士。

  曾任職於中華民國警備總司令部政工處,中國國民黨海員黨部、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等單位,國民黨黨史會編審、專門委員、總幹事、秘書、纂修。進入學術界後,任教於東海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各學校的歷史學系。1979年擔任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1987年台灣解嚴,之後他時常往來於海峽兩岸,熱心參加學術與政治活動。1992年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退休。1998年擔任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副會長。

  代表作有《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孫中山與胡志明》、《國民黨興衰史(增訂本)》、(以上由臺灣商務出版)、《鮑羅廷與武漢政權》、《胡志明在中國》、《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抗戰史論》、《孫中山與中國革命》、《抗戰史論》、《范鴻仙年譜》等書。

劉維開

  歷史學家民、國史研究權威之一,專長民國政治、軍事、制度史。一九五五年生,山西人。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

  歷任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中國國民黨中央傳播委員會黨史館副主任、黨史委員會總幹事,現任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著有相關的黨史著作、專書、期刊論文以及海內外出版等多種著作。


第一章 安內圖外
第二章 和戰兩難
第三章 談判決裂
第四章 海市蜃樓
第五章 挫折年代
第六章 崩潰年代
第七章 進退兩難
第八章 國府遷臺
第九章 舟山撤防
第十章 檢討總結




  從1945年8月,中國對日抗戰勝利,到1949年12月國府遷臺,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由談和而至決戰,經過四年多的時間,帶來中國巨大的變化,由國民黨統治的中華民國,變為共產黨統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造成這一巨大變化的因素,固甚複雜,而國共兩大領袖──蔣介石、毛澤東的意志和主導,實具關鍵性;其間尤以蔣氏的態度為重要。本書《蔣介石與國共和戰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即是圍繞這個問題來做探討,期對這一變化的過程進行了解。

  本書分為十篇,探討蔣介石從1945年8月到1949年12月,如何處理國共的和戰問題,及其面臨的困境。這十篇依次是:

  一、安內圖外
  先安關內,再圖關外,是蔣介石在1951年8月7日及10月25日兩度重閱其1945年11月的《日記》後,記其1945年11月16日所定下的「先安關內,再圖關外」之策,由於依賴外交,誤信美國來華特使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之主張,乃轉變了這一政策。以致「一箸既失,則全盤皆敗矣」。蔣氏在以後多次的演講及著作中,也曾不斷的提到這個問題。本篇循此線索,就國共兩方已?佈的檔案資料,進行暸解。認為:馬氏所執行的美國對華政策,不僅為安撫中共不使投入蘇聯懷抱,顯然也是「以共制蔣,以蔣制蘇」;中共從而利用之,不僅「以蘇制蔣」,而且也是「以馬(美)制蔣」。如此,蔣氏的下場,可想而知矣。

  二、和戰兩難
  馬歇爾特使主導下的軍事停戰令,關內全面停戰,關外不在此限。美式裝備和訓練的國軍精銳,經由美艦的運輸,大量運至關外,名為協助蔣介石接收東北主權,實際則是美國勢力介入東北。這是犯了史大林(Joseph Stalin)之大忌。中共在美蘇的「雙愛」下,不僅使蔣氏的先圖關外未成,關內更不能安,關外關內均成戰場。依當時的情況,戰對政府絕對不利,蔣氏處於被動的形勢下,以戰逼和。和對中共相對不利,毛澤東在主動的形勢下,以和備戰。在時間點上,遷延愈久,愈對政府不利;相反則對中共有利。因此,共方必欲迫使國民黨走上戰爭之路,致使蔣氏陷於和戰兩難之困境。

  三、談判決裂
  戰後國共和談自1945年8月28日開始重慶會談,到10月10日簽訂《會談紀要》(或稱《雙十協定》)。其後續有停戰協議、政治協商會議、整軍方案之簽訂,以及一連串的談判,而至1946年10月國軍收復張家口的前後談判,總計起來,這一年多的期間,共有九次的談判。從停戰協議到國軍收復張家口前的七次談判,均由馬歇爾居間調處,而最初的重慶會談和張家口收復後的談判,則由國共直接談判,終無所成。其間有無和解的可能或機會?如果有之,則又為何失之。在本篇的探討中,認為在1946年2月底整軍方案簽訂之前,應有和解的機會及可能,但自3月中旬蘇聯紅軍自東北撤退以後,和解的難度就增高了。其中主要的原因,表面上看來,為國民黨內部鷹派的杯葛(boycott),使和解增加了難度;美蘇在華的角力,更加劇了國共的衝突;而其根本原因,則是國共雙方的領導人,缺乏互信的基礎。

  四、海市蜃樓
  一九四六年一月,由各黨派代表組成的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各項決議案,為戰後中國繪製一幅「和平統一」的美麗藍圖,其中尤以《和平建國綱領》中的「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及黨派平等合法」三原則,最具意義。當時各方對此無不給予高度的肯定。出席政協的政府代表孫科說:「經過長期的協商,始贏得今日的和平?一,可以說是無數先烈的鮮血和舉國同胞無數的生命財產所換來的結晶。」中共認為政協的決議,是他們「偉大的勝利」。主導這次會議的馬歇爾認為此乃中國和平與復興基礎的民主自由的憲章。惜此「憲章」,雖因國共和解失敗而石沉大海,但其影形並未消失,如政協組織在今日大陸,成為從中央到地方的龐大統戰機關;「統和統一」是當年國民黨所?調的,如今則為中共統戰的口號。政治民主化,軍隊國家化,黨派平等合法三原,為中共當年所提出,用來對付國民黨的,反而由國民黨在臺灣實現之。歷史似在倒轉也。

  五、挫折年代
  1946年是國共邊打邊談的年代,到了1947年只打不談了。邊打邊談這年,國方打佔優勢,談則無成。只打不談這年,打則由優勢轉為劣勢矣。大陸學者金?及著有《轉折年代──中國的一九四七年》,是就共方而言。如就國方來說,便是「挫折年代」了。這一年,國方不僅在作戰方面,連遭挫敗,復以政治的腐化,通貨膨脹與經濟恐慌,以及學潮?湧而至士氣低落,軍紀敗壞。這個仗實在打不下去了。因此,即有很多人以為過去如不與共黨決裂,或者和平有望;即不然,亦不至經濟、軍事敗壞至此。時任國防部長的白崇禧以為去歲(1946)攻下長春,如依其主張不顧一切進追,當可攻達佳木斯一帶,因受馬歇爾壓迫,未能如願,至為可惜。此皆「馬後砲」也。

  六、崩潰年代
  進至1948年,國共內戰已達三年,國方已是精疲力竭,士氣消沉,每戰皆北,尤其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之敗,精銳盡失,不堪再戰,而共方以戰勝之威,士氣旺盛,奮戰不息。國方復以金融崩潰,物價飛漲,人民痛苦已達極限。蔣介石成為眾矢之的,以為只要蔣氏下野,和平立可實現。反蔣倒蔣之聲為之升高,共黨與黨外人士倡之於先,黨內同志應之於後,毛澤東完成打倒蔣介石和國民黨的工作,便指日可待了。

  七、進退兩難
  國共和談決裂以後,毛澤東進行內戰的憑藉,即為「打倒蔣介石的工作」。如果蔣氏以其領導抗戰勝利的威望,以及為光大民主憲政而成功身退,使毛氏失去內戰的憑藉,那麼1948年的崩潰困境,有無舒解的可能?此為值得思考的問題。據蔣氏早在這年1月間的《日記》所記,即有「讓賢選能」之準備。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推?胡適競選總?,以為「此為救國之出路也」。此一關鍵性的問題,在這年四月初召開的國民黨六屆臨時中全會,正式提出討論,亦受到各方輿論的重視。惜此「讓賢選能」未能如願,從蔣氏當時的檢討中,似已預知未來失敗的命運。

  八、國府遷臺
  1949年,實為撤退年代,僅國府撤退,國軍更在共軍追擊下,紛紛撤退。政府的撤退,也幾乎是在共軍的追擊下,由南京而廣州,而重慶,而成都,最後遷至臺北,才算定了下來。其時臺灣雖是政府規劃的疏散地點之一,但並非原先設定的政府遷移之地。當時政府中人普遍的想法,只要政府留在大陸,還有生存的空間;否則就很難想像。然而代總統李宗仁藉病出國,中樞無主,蔣氏乃以黨之總裁及國民黨非常委員會主席的身份主持一切,一度考慮政府遷移西昌。由於形勢所趨,決定遷臺。這其間有諸多原因,蔣經國的意見,深具歷史意義。認為「有廣東方有北伐之成功,有四川才有抗日之勝利,而今後──非臺灣似不得以立足。」證以中華民國迄今立足臺灣,信哉斯言。

  九、舟山撤防
  1949年5月27日,國軍自上海撤退,部分部隊留駐舟山?島,該地區的戰略地位,頓形重要。在此之前,蔣曾巡視該地,預作佈署。其後增強防務,故繼十月金門古寧頭大捷之後,而有11月3日的舟山登步島大捷。迨政府遷臺,舟山乃成為向大陸沿海不時進襲的重要基地。共方亦積極準備奪取舟山。其後由於共軍擁有俄製噴射MIG機,國軍失去空中優勢,進而也失去制海權,舟山的撤退也就勢在必行了。在蔣決定撤退時,諸多高級將領均持以反對的態度。由於蔣氏的堅持,準備的充分,終於1950年5月16日一夕之間,順利地完成舟山撤退工作。這次的主動撤退,改變了過去戰略上的失誤,例如遼瀋、平津、淮海等戰役之敗,皆因應撤而未撤,以致備多力分而被各個擊破;或因撤退遲緩而被殲滅。為了避免重踏過去覆轍,所以舟山的撤退,得以「集中全力,確保臺灣,鞏固此惟一反攻之基地」,事實證明,這一措施是正確的。

  十、檢討總結
  蔣介石繼孫中山之後領導中國國民黨,由北伐統一而至對日抗戰的勝利,以其二十多年的輝煌成就,何以在戰後短短四年的時間,敗於中共?論者紛紜,莫衷一是。而蔣氏自我檢討其失敗的原因,不啻「現身說法」。本篇是就蔣自1949年至1952年的四年之間在多次演講中關於大陸失敗原因之檢討,進行分析,期以瞭解蔣氏如何看待大陸失敗的原因。對於國民黨在大陸失敗原因的了解,至為必要也。

  構成本書的十篇論文,第一、二兩篇,是由著者與劉維開教授的合撰。第三至第六的四篇,由著者執筆,承劉教授補充資料並予校正,長男世安幫助校讀,並提供一些寶貴的意見。第七至第十的四篇,為劉教授所作。

  近年由於《蔣介石日記》的開放,成為中外學者的「取經寶庫」,本書除充分利用蔣氏日記外,並以國共兩方檔案資料,以及其他相關人士的日記和著述,互為印證,構成本書的主要基礎。疏漏之處,仍所不免,尚祈讀者的指正。

蔣永敬 2011年7月




其 他 著 作
1. 蔣介石與國共和戰 (一九四五~一九四九)修訂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