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揹著家上路

揹著家上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358702
村上慧
林欣儀
臉譜
2020年9月30日
140.00  元
HK$ 112  






ISBN:9789862358702
  • 叢書系列:藝術叢書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1 x 14.8 x 1.5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藝術叢書


  •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理論











    我們終其一生追求的「家」,是永恆的安定,

    卻也是封閉生活、斷開與他人連結的無限迴圈?



    王怡鳳(小房子書舖)

    吳瑪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邱翊(島內散步執行長)

    周育如(水越設計、都市酵母總管)

    蔡明璋(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推薦





    日本社群媒體熱議!

    「揹」起房子搬了182次家、用369天徒步走遍全日本

    在「居無定所」中探索「家」為何物?找回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台灣版特別收錄圖文版移動生活簡介、走踏日本地圖與紙房子模型贈品



    2014年,日本藝術家村上慧揹起自製的保麗龍小屋,展開「揹著家」步行日本一周的藝術行動。透過不斷與人們交涉「借地」過夜、詢問廁所與澡堂的位置、一起在颱風天保護小屋等行動,與陌生的土地及人群共處,在「不斷麻煩別人」的過程中,「家」不再是封閉的住所,反而是與人發生關係、開啟日常生活各種可能的公共空間。



    有地方大老熱情提供名片,做為作者在當地旅行的通行證;也有對他不抱信任的寺廟住持,只是在停車場過一晚也要提供聲明書;更有一名小學生受到作者啟發,親手蓋起自己的小屋,第一次獨立在外度過一夜;當然也不乏被大眾媒體報導為「奇人異士」、被警察臨檢的有趣經驗。作者也畫下他在這趟旅程中所遇到的家,有返鄉青年的工房、在車站與車站間沒落的溫泉鄉,更眼見311東日本大地震海嘯受災戶僅剩地基的頹傾房舍,淚流滿面……



    台灣版特別收錄繪本版作者手繪地圖、「移動之家」圖文版簡介及紙房子模型贈品,從食衣住行,輔以圖像及文字,與作者一同感受以走路、交談、交換物資構築而成的移居生活,展開思索「居住」與「家」究竟是什麼的思辨之旅。



    感動推薦



    村上慧第一次來台是二○一八年與「宜蘭國際設計教育Action for Education 」的合作,訪談中了解到他是一位因為不想傷害昆蟲,而拒挖地基的建築家,這樣的觀點也影響到他的創作。平常少言,常常進入思考狀態、反應極快、觀察力驚人,同時又是富有表演細胞的藝術家。每一次的行動,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像是扮演街頭清潔人員,提醒大家不要忽略這些辛勤的人們;還有因311海嘯,持續多年的揹著房子走路的行動。



    強力推薦這本有趣的書籍,讓我們發現日常生活裡,原來有許多我們不曾注意到的豐富角落。

    ──周育如(水越設計、都市酵母總管)

    ?


     





    上路地圖



    「移動之家」圖文版簡介

    台灣版前言

    移動之家簡介

    如何製作

    行李



    日記

    春 ?二○一四年四月五日∼六月十三日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逃離那封閉的生活�沒辦法笑自己的人,就笑別人�隨時都是「已經上路」�開始北上�沒辦法裝什麼車輪�讓身體消失在公眾之中�被風打臉�「我已經是美術家了」�跟對面人家一起做的咖哩�下市交流會�往「那裡」靠近�「得幫房子畫幅畫」�過不了海岸線�不能限定自己的住所�速度的落差�不能靠這個吃飯,世界是怎麼了?�搭哈雷的邊車兜風�澡堂變少了�有間像樣的房子�自己唱歌就贏過貨車�「這樣社會沒辦法做事啦」�我不需要「任意門」�屋瓦飛了



    夏 ?二○一四年六月十四日∼八月三十一日

    有人關心我�不能太安靜�我正被日常生活回收�只剩地基的房子�想像「有一間會走路的房子」�怎麼會有地方沒鋪人行道?�每天都跟人家拿些什麼�在自己住的地方,埋進土裡�裝置與現場的隔閡�感慨萬千的塑膠溫室�公共人�悅喜來南地區復興據點�釜石拉麵�我的身體成了大黑柱�「有資訊嗎?」�讓移動成為常態�燈籠與砂石車�風景很漂亮,但是蚊子多�逛溫泉�走路,就是與土地共舞�一個人也要熱鬧�建立車站是種暴力�十和田湖的十字路口�繞一大圈感覺很有趣的那一刻�這裡是鹿角旅館�日本的未來�土地的歌,就在與地名不同的地方�先吃到叭噗,還是先碰到熊?�「這位旅人哪,來吃吧」�像遊樂園的房子�沒仔細欣賞就錯過的無數城鎮�不速之客�休憩站的居民�「有蛇死在這裡啊!」�得先動起來才行�我想看看從自己算起的第三個故事�為了結束日常�盂蘭盆假期�回歸走路的日子�寫著「麥」字的寶特瓶�「日本繞十圈」�全都只是「假裝」�每天住在不同的家裡�雨一直下�土地帶不走�「不好意思喔」�愈快的交通工具應該愈便宜



    秋 ?二○一四年九月一日∼十一月三十日

    糯米飯事件�前往浴室的冒險�「我是已經要完蛋的人啊」�下雨天,沒衣服�她講個沒完�等死了再去頭痛吧�想見的人還能再見�住在被編輯的世界裡�感謝那一晚�「松代現代美術節」�災區並非遠在天邊�「感覺速度不是很夠喔」�每個人的日常開始了�我想消除對迷惘的迷惘�「我個人是很想支持你啦」�「你看大家都有房子啊」�如何在狀況中玩樂�為了攻擊敵人而畫房子的畫�當蒼蠅就好啦�贏不了規矩�親不知隧道�十九號颱風�「你在搞遷徙喔?」�找不到承辦人的日子�扛神轎�幸好我敢說自己喜歡美術�國家不就是我們嗎?�日本正準備過冬�不斷逃避理解�兩條河之間的城鎮�更新的身體感覺�「你很有趣,不過還能做很多事」�越前市的家具癮�待在高雲寺的廂房�感慨的歸宿�「寺廟就是這種地方啊」�在山上自給自足的夫妻�不知道該找誰出氣�使用最少的燈光�「從福島學到什麼?」�過山關進都城�「可以幫我搬花盆嗎?」�整個日本變成自己的身體�冷歸冷,我還活著



    冬 ?二○一四年十二月一日∼二○一五年四月八日

    一切都是為了平安過冬�運轉系統�章魚燒趴�橘子真是便宜好吃又方便的最佳食物了�一群小學生�去清算往事�「這是手提行李,不必加錢託運喔」�大分比神戶還冷�身體進入年底模式�「是人就沒關係啊」�時薪打工�我啥都搞不清楚,總之走就對了�一點的路口�別忘記燃燒的怒火�睡在分銅金大廈裡�心癢癢�奇蹟出現了�土地是Joyful的停車場�能聽土地的故事真開心�走舊線呢,還是新線呢�躺了一星期�出航湯�春天近了�公告�不是假的,也不是聽人說的日子�隨波逐流�藝術的技術面�慢的沒資格對快的按喇叭�糊里糊塗總之很想死的狀態�「人生就是重整世界的過程」�懷抱希望,放鬆心情�打造自己的生活



    遷居生活1∼182 ?二○一五年四月十七日∼四月二十九日



    後記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