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道德經說義

道德經說義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26689
葉無知
白象文化
2020年10月01日
83.00  元
HK$ 70.55  






ISBN:9789865526689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4.8 x 21 x 1.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道家











    當道德經遇到佛法,所有的「道」都融會貫通了!



      ◎作者精研佛學義理三十餘年,對於佛理知見、修行生活等頗具心得,以此疏解《道德經》,並印證佛道本一家。

      ◎道德經的原典、譯文、釋義三者具備,內容深入淺出,顯示了真實法義。

      ◎儒、釋、道互通於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本書以通俗白話的文字帶你入門!




      道德經與佛理能互相印證:人若沒有好的道德,其所造業力即是惡氣,由此自己造作之氣為因,四大元素為緣,即生種種狀相態貌的果報。這就是道生萬法的德行,是不變的因果現象,同時這也是唯識不變的真理,符合了唯心所造的銘言。



      般若佛學的中觀思想,是佛教導菩薩尋求真理,依無為法修行,並不計較自我地幫助眾生脫離苦海,即此為大乘菩薩所觀行之「道」也!



      天地養育滋長萬物而不求回報,恆時不斷其功德,聖賢以此為「道」,說名「無為而為」。中華民族本有的中心思想就是聖賢教導國王及人民如何效法天地之「道」,心存仁義而「無為而為」。



      般若經中所說「無住生心」與道家「無為而為」其意相同,思想無異,所以自然而然能夠融合在一起,形成中華民族之文化思想。今就《道德經》一書,解說其義,令人融會貫通。

    ?


     





    作者序一

    作者序二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





    作者序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除五族共和之外,並將儒、釋、道三家的學說,揉合而成為眾所共識的思想觀念。其影響力貫穿百千年而不移,皆因我中華民族崇尚忠孝節義的道德觀念所致。



      忠孝節義者,即古先賢所教說之仁義道德也!



      老子講道德,孔孟講仁義。故有四書五經流傳後世,而令今人效法瞻仰。



      後人稱孔孟為儒家思想之代表;老莊則為道家思想之代表。即此二者,有密切關連,且是我本有之民族文化思想。釋迦牟尼的佛學思想,是後來從印度傳入中國的外來思想。



      佛學的釋家思想雖是外來的觀念,但其本質及寓義,與儒家、道家思想並不相違,所以立刻能夠融入中華文化的思想體系,令流傳至今。



      依歷史記載,中華文化之起源,是炎、黃治理天下之際,距今已有五千年之久。



      爾時,為助益眾生故,多有能人出世教導維生之計。例如:

      螺祖教人養蠶抽絲,搓繩結網,乃至服飾……。

      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燃脂生光,乃至熟食……。

      有巢式教人架樹造屋,遠離猛獸,乃至安居……。

      神農氏教人耕作漁獵,擇物而食,乃至醫療……。

      伏羲氏教人觀天運行,辨測方位,乃至占卜……。



      此中以伏羲氏所創陰陽八卦,最為民族文化之根。傳說上天為幫有德之人教化眾生,使龍馬背一圖象現出於黃河之中,後稱「河圖」。又令神龜負一文書現出於洛水之中,後稱「洛書」。易經中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



      伏羲氏依「河圖」及「洛書」內容而繪制陰陽八卦,並教人民觀察天象,訂定節氣,理制方位、宮數……。



      依此從事生活,經營農、漁、牧等業。



      伏羲氏的八卦學理傳至周朝時,周文王姬昌依八卦學理,著作《周易》一書,即今《易經》本源。



      周文王對於八卦學理作了評述,在他的易經中曾說:「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返終,故知死生之說。」



      又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從觀察天地萬物的現象上,去深究原因,終於明白了生死的道理。



      進而發覺人應效法天地滋養萬物不求回報的仁厚精神。就此,依「伏羲卦」衍申的《易經》,注入了「仁義」的內涵,教說君子應有道德的觀念。



      周文王之子姬旦─周公,依易經道理,作「爻辭」。並身體力行,仁德勤政,並作禮制樂,令孔子佩服不已。



      由「八卦」到《易經》,然後傳至春秋戰國時,老子精研其中「作人處事」之道理,並由此「人道」、「天道」互輔的運行中,思惟出一套偉大的哲學觀,並著寫了一部《道德經》問世。



      同時,孔子在鑽研《易經》之餘,亦曾請教老子無為而為之道,增益其「天倫」及「人倫」之綱常,並著作《倫語》等書。



      孔子受《易經》影響甚深,他喜好《易經》的程度,可從《史記》一書窺見一斑,史記說:「夫子老而好(易),居則在席,行則在囊。」意思是說「孔子一生到老都喜好《易經》,睡覺時把書放在枕邊,出門時把書放在行囊之中。」



      如是「八卦」衍申的傳承,奠定了文化哲學觀念。時間、人物、朝代的變遷,並未影響中華民族對仁義道德的背離。



      這是中華文化的本有,佛法的思想是在秦漢時,才由印度傳入中土的。



      但大乘般若的佛學思想,應說是在唐代時,藉由玄奘菩薩之西天取經後,始傳入我國並發揚光大的。



      般若佛學的中觀思想,是佛教導菩薩尋求真理已,依無為法修行,並不計較自我的幫助眾生脫離苦海, 即此為大乘菩薩所觀行之「道」也!



      中華民族本有的中心思想,是聖賢教導國王及人民如何效法天地之「道」,心存仁義而「無為而為」。



      天地養育滋長萬物而不求回報,恒時不斷其功德,聖賢以此為「道」,說名「無為而為」。即此「無為而為」與般若經中所說「無住生心」,同乎?異乎?



      以上二者觀念相同,思想無異故,自然而然能夠融合在一起,形成中華民族之文化思想。今就《道德經》一書,解說其義,令讀者將之與佛法相較,嘗試能否看出端倪。特此為序。


    二○一六年 無知 寫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