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為孩子奮鬥的決心: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凱拉許.沙提雅提的生命故事

為孩子奮鬥的決心: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凱拉許.沙提雅提的生命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98282
凱拉許.沙提雅提
程敏淑
木馬文化
2020年10月07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3598282
  • 叢書系列:不歸類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4.8 x 21 x 2.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不歸類


  • 社會科學 > 報導文學











    「讓每個孩子能自由自在地當個孩子,是我這一生的夢想。」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凱拉許•沙提雅提



      面對不公不義的事情,你可以做些什麼?

      了解,是改變的第一步!

      這並非只是《貧窮百萬富翁》般的虛構場景!

      看見故事裡的啟示,重新思考四周的不公事件,

      凱拉許?沙提雅提相信寶貴人性,鼓舞每個人成為更好的人。



      一生為孩子奮鬥的印度和平鬥士凱拉許?沙提雅提,至今已拯救了九萬名童工,並呼籲我們一同拯救印度乃至全球小孩的童年。



      「只要願意做,就會有希望!」凱拉許.沙提雅提深信,拯救童工行動不只是口號,世界上所有的孩子都關係到你我的未來,即使再困難,也要繼續做下去。



      書中文章陸續寫成於一九八○年代後,現在全球仍有許多兒童被迫工作。他們被迫輟學或未曾上學,許多兒童被當成商品買賣並被迫成為奴隸、妓女、乞丐或各危險產業裡的童工。



      雖然童工議題在台灣已幾乎不是問題,但全世界仍有約2億1500萬的童工。沙提雅提直言有不少人認為童工事不關己,但他說「當我們吃著便宜的巧克力,玩著便宜的足球時,是否想到這些廉價產品,出自遭極度壓榨的童工之手,怎能說是事不關己?又豈能置身事外?」



      他猶記在象牙海岸的村莊,看到長年採收、加工可可果實的童工,手腳充滿傷口,也沒嘗過巧克力的滋味;童工們說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或為誰而做,讓他驚訝不已。



      在《為孩子奮鬥的決心》中,凱拉許娓娓道來他拯救童工所做的一切:從一開始發現世道不公,觀察現實環境下孩子待遇的坎坷,如何被剝削,如何假公濟私,甚至迫害。



      凱拉許先是闡述這三十多年來他消除童工的努力、其背後的思考哲學與行動方針,接著陸續討論孩子所應保有的權益,以及他做了什麼、看見什麼。可以讀到凱拉許如何遇見改變他一生的孩子,



      使他將童工議題,從勞工層面拉到人權層面,結合不同組織與觀點來處理此一議題。



      對凱拉許來說,每個人都是能創造改變的一份子,理解成因、改變心態與思考模式,或許便不會將童工與貧窮合理化。



      環顧全世界,你我都可能是無意中殘害孩子的那雙手。而我們的手,也同樣可以還給孩子一個安穩的未來。



    本書特色



      •為二○一四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之代表作,也是其第一本中文版著作。

      •藉由凱拉許的視野,看見底層孩子的心酸,看見世界的灰暗角落。

      •本書清楚勾勒出一個社會倡議工作者如何面對其難解的社會議題,面對政府有剛強的意志,面對孩童有柔軟的心,面對大眾又能直言相對,不只是謾罵,而是邀請大家一同來關心。



    名人推薦



      田中光|中華民國外交部政務次長、前駐印度代表處大使

      白麗芳|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

      朱永祥|微客公益行動協會創辦人? ?

      程敏淑|作家、國際志工 ?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看過沙提雅提先生的相關的文稿後,真心感佩他於維護兒童權利上的努力與貢獻。」──白麗芳女士|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今天我們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清楚看見這群被隱藏在我們身後角落裡『童工』的故事。」──朱永祥|微客公益行動協會創辦人?? ?



      「我喜歡凱拉許故事中的啟示。他不厭其煩地提醒,要我們別忘記和忽略內在那個純真的小孩,並呼籲我們以具體行動去回應直覺感受。」──程敏淑|作家、國際志工


     





    推薦序



    第一章 夢想自由

    第二章 童年自由

    第三章 出售童年

    第四章 保護童年

    第五章 打破奴隸的枷鎖

    第六章 教育是通往自由的關鍵

    第七章 兒童和宗教



    附錄



    ?





    作者序



      這裡的文章陸續寫成於一九八O年代後,集結了我思想的根源、與人談話所得的靈感、以及重要的基礎概念,特別是我在童工、兒童販運、性剝削與教育等主題上的原則和實踐,也包含了我最早倡議兒童權利的篇章。我想這不只對一般讀者相當有幫助,對做研究的學者亦然。

    ?

      最近有朋友搜集了我的舊文,其實連基金會和我自己都從未這麼有系統的彙整我的文章,這也說明了為何許多文章到現在都還找不回來。我們從那些得以被尋回的文章中,集結了其中精華編成此書。懷著謙卑,我能說正是這些歷史文件激發了印度以至於全球的反童工運動。這些文字使一般大眾、知識分子、甚至聯合國的政策制定者都看到這議題有多急迫。在這三十六年間,我看到這些想法的力量催生了許多新的機構組織和政府部門,激起了新的研究興趣,成為了企業規章與國內外立法的參考,甚至影響了政府的預算分配。

    ?

      裡頭很多文章,是我被奴役兒童的人攻擊後,在負傷狀態時寫下。寫作某些文章的時候,我甚至連為兒子買牛奶的錢都湊不出來。同為我妻子和運動夥伴的蘇美達,只能勉強靠報社的稿費來料理家務。我甚至還在奴役兒童的黑幫闖進我家,及日後威脅要綁架謀殺我小女兒的時日中寫了本小書。其他篇章則反映了我對兒童的福祉和我們工作的深思,如上千名被救出的童工,因住在自由之家(註1)和力量之家(註2)等待康復時所露出的笑臉,還有我們在鄉下推廣的友善兒童村莊計畫(註3)。

    ?

      下面的事件發生在一九五九年,我上學的第一天。和其他孩子一樣,我興奮地穿上新衣新鞋,帶著課本和我的夢想,前往我家鄉維迪沙(Vidisha)的杜爾格(Durg)公立小學。進校門時,我看到一個同齡孩子正坐在校門外替人擦鞋,他的父親則在他旁邊修鞋。我愣了一下。也許過去我也曾看過像這樣在工作的小孩,但並不太關心。這是我第一次覺得這對比諷刺:儘管我們都在這裡,但朋友和我可以去上學,這孩子卻去不了。他的眼光沒離開過我們的鞋子,儘管我們的鞋都是新的,根本不需被擦亮。

    ?

      等同學們都做完自我介紹後,我鼓起勇氣問老師:「老師(Master Sahib,尊稱),為什麼有個孩子坐在外面擦鞋?他為何不和我們一起上課?」老師解釋這並不稀奇,窮人的孩子都得工作。我不死心,又向校長和家人提起這件事,但即使換了不同說法,他們的意思都和老師一樣,或許我也能懂他們要表達的意思,但每天上下課看到那孩子總是使我沮喪。這狀況持續了約一週,我漸漸在心中累積能量。



      某天放學,我走到那對父子身邊,問那做父親的為何不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學。他先是被我嚇了一跳,但忖度一會兒後他說:「先生(Babuji,尊稱)我從沒想過這件事,也從沒人這樣問過我。我的祖先一直以來都是修鞋匠,我也是從小修鞋長大。」然後,他雙手合十,說道:「先生,您有所不知,我們生來就是要做工的!」那對他來說就是答案,但對我來說,卻是要花一輩子去挑戰的課題。我當時才不過五、六歲大,怎可能了解種姓高低、貧富差距和其他社會不公的議題呢?但我知道一定哪裡有問題。這件事讓我用全新的角度看待社會生活。我學會用童稚純真之眼分辨對錯,即使到現在我仍試著在內心深處保持同樣的目光。

    ?

      五十五年前,我無視師長所遵循的文化準則與價值,如今,我仍強力反對用雙重標準看待兒童,並透過具體行動對抗童工問題。一九八O年代初期,當我們幾個行動分子開始從農場、磚窯、採石場、工廠、餐廳和別人的家中救出兒童,其他朋友曾嘲笑我們,因為當時不論在國內或全球各地,都沒人認為童工是個問題,兒童權利的概念仍未被建構出來。約在我們奮鬥的十年後,聯合國才在一九八九年採行兒童權利宣言(註4)。獨立後的印度沒有關於童工的法律,也從未有政黨討論過此議題,更遑論有專書、研究或專欄,連報上都看不到一篇相關報導。



      教育的情況也一樣,人們認為那不過是政府的計畫或慈善活動。當有些人和我們一樣,試圖在印度或世界其他地方把教育塑造成人權議題,我們發現幾乎沒人想聽,也沒人聽得懂。學工程和教書的那幾年,我明白了理性討論的價值,以及分析基本原則的重要。因學生時代積極參與許多社會運動,我多少也涉獵了那些運動所根植的意識形態。我一直都對寫作和研究有興趣,早在創辦「拯救童年運動」(註5)前,我就已經在印度幾家報紙和雜誌上發表與社會、文化和靈性等主題有關的文章。這些背景教我靠著事實、論述和分析來將原本個人欲搶救兒童的努力,構築成廣大的群眾運動。我在報紙和期刊上發表了幾篇文章,也撰寫、印刷和發行了各種小冊子,它們成為在印度首批討論兒童面臨的暴行及實際解決方式的相關文獻。隨著這些議題不斷演進,我也藉著書寫繼續從各面向改進與推展我的想法。

    ?

      深刻感受到人們需要童年與自由,這信念啟發我思考,而實際的行動與努力,也為我的思路帶進更多靈感。在文章、演講或甚至日常生活中,我從不以同情的眼光看人,也不做任何慈善之舉,我和孩童的關係不外乎是彼此同理、互相尊重、平等和友誼。我從不認為拯救孩子是種施恩的表現,對我來說,看到孩子們重獲自由後的第一個微笑,就如同看見神蹟,所以其實是這些孩子施恩於我。我信仰解決辦法而非問題,打從一開始我就相信,解決之道出自於問題本身,這也是為什麼書裡的文章都有經驗累積後的解答和建議。那些整夜哀嘆黑暗之人,往往撐不到黎明降臨的時刻,但黑暗吞噬不了用自信和創意點燈之人所帶來的光亮。一盞小燈便足以維繫人們對美麗日出的企盼。我相信,讓人人都擁抱自由童年的概念終將獲得勝利。

    ?

      現在全球仍有一億六千八百萬名兒童被迫工作,一億兩千萬名兒童在讀完小學前就被迫輟學,六千萬名兒童未曾上學,八千五百萬名兒童被當成商品買賣並被迫成為奴隸、妓女、乞丐或各危險產業裡的童工。前方還有許多艱鉅挑戰,但好消息是政府、社會和企業已不能再忽略對兒童的暴行。提高公眾意識,訂定嚴格的法律並確實執行,與民間團體共同協力,並為兒童的教育、醫療和保護提撥足夠的預算,都能幫助消除兒童暴力。

    ?

      感謝同事們收集及翻譯這些文章,包括協助編輯英文版的伊爾莉安妮•A•拉曼。

    ?

      將這篇選集獻給你們,並呼籲你們一同拯救印度乃至全球小孩的童年。

    ?
    凱拉許?沙提雅提 二O一六年十一月八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