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聖嚴法師給僧眾的叮嚀與勉勵,能認識法鼓山的僧眾養成及道風傳承。
◎在家弟子,也可學習清淨的梵行,過著以佛法為中心的生活,讓生命更莊嚴、開朗、光明、快樂。
?
「隋唐時代第一流人才在佛門,二十一世紀的菁英也是。」——聖嚴法師
?
◆建設人間淨土,即是莊嚴佛國淨土
大乘佛教的目的,在於莊嚴清淨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成為佛國淨土。那麼,釋迦牟尼佛的佛土在哪裡?就是在娑婆世界,就在我們這個世界。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釋迦牟尼的佛土。
?
如果我們只想到西方淨土或東方淨土去,而不將這個世界建設成為淨土,是不是有些對不起釋迦牟尼佛??
?
再請問諸位,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會下生到哪裡?是的,就是我們想要趕快逃走的這個世界。當彌勒佛下生的時候,我們可能已經跑掉了。我的意思並不是念阿彌陀佛、念藥師佛不對、不好,這是一個方便;然而,我們不應該忽略了釋迦牟尼佛、彌勒佛的佛土就在這個娑婆世界,他們都是發願要莊嚴娑婆世界成為佛國淨土,這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就是漢傳佛教的精神!
?
太虛大師倡導「人成佛即成」的佛教,意思是:當我們做人做得成功了,我們就是和佛相應。「人成佛即成」所說的佛,並不是指究竟圓滿的佛,而是指成就了佛的功德。換言之,首先就是要把「人」做好,所以太虛大師主張「建設人間淨土」。
?
法鼓山的理念有一句「建設人間淨土」,這句話最早提出的是太虛大師;還有一句「提昇人的品質」,意涵就是「人成佛即成」。「人成佛即成」且又提倡「建設人間淨土」,這兩句話彰顯了漢傳佛教的特色,也就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
?
◆法鼓道風
以「慈悲」關懷人,以「智慧」處理事,
以「和樂」同生活,以「尊敬」相對待。
「悲智和敬」四字,即為法鼓道風。
?
第一篇:出家的意義與目的
第二篇:內修外弘,安己安人
第三篇:僧伽大學培育僧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