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精神分析的心智模型:從佛洛伊德的時代說起

精神分析的心智模型:從佛洛伊德的時代說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71940
伊莉莎白•歐青克羅斯
陳登義
心靈工坊
2020年10月19日
220.00  元
HK$ 187  






ISBN:9789863571940
  • 叢書系列:Psychotherapy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Psychotherapy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在神經科學與腦科學當道的時代,看見精神分析相輔相成的治療價值。

      ◎回顧精神分析百餘年來的重要發展,體認其對所有心理治療取向的重要影響。

      ◎統整歷史、文化、科學的視野,心理助人工作者不可或缺的思想地圖。




      為何在腦科學的時代,我們仍需要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學派如此多,有可能整合再一起嗎?



      精神分析不只在心理治療上深具價值,其深邃迷人的內涵,也在日常生活中勾起人們探索內心的渴望。本書不僅是周詳的精神分析入門書籍,更能引導進階者思索精神分析的當代價值。



      對於無法肉眼觀察的事物,科學上往往以建構「模型」的方式來推想其樣貌;對於看不見的心靈,本書則以「心智模型」的概念為骨幹,架構起精神分析百餘年來的發展歷程與知識要點。作者歐青克羅斯博士專精動力取向精神醫學與佛洛伊德思想,她在書中從佛洛伊德的時代說起,回顧精神分析的源流,一路整理出當代精神分析的四大心智模型──地形學模型(意識、前意識、無意識)、結構模型(id、ego、superego)、客體關係理論模型、自體心理學模型。歐青克羅斯博士透過簡明的文字回答最基本的提問,界定各精神動力模型的核心向度,並證明它們在臨床上始終有用。



      可貴的是,本書同時援引當代腦科學、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與精神分析理論交互對話,並提出將所有模型、各個學派整合的可能性。「整合」是艱難的路,但將使後繼的臨床工作者與病人深深受惠,本書為此立下了起點,指出了值得期待的方向。



    國內專業推薦



      周仁宇�兒童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

      蔡榮裕�精神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



    好評推薦



      要針對當代精神分析理論做一個清楚、全面而深入的概述,並同時公平處理精神分析與相關科學間的關係,是項重大的挑戰。本書實已達此境地。──奧托•康伯格(Otto F. Kernberg)美國精神分析學家、精神病學家



      伊莉莎白•歐青克羅斯是一位精神分析師、一位教師及一位教學工作者,但最重要的,她是一位技巧精湛的臨床工作者。像所有技巧精湛的治療師,她通曉如何利用精神分析理論,即透徹地學習它、了解它,並在其有用時把它應用到病人身上。歐青克羅思完成了一項介紹此理論的高超專精工作,娓娓道出它的歷史(可想像如同她在建構某個病人的故事般),然後抽絲剝繭追溯其發展過程,透過佛洛伊德最早期的模型及其後追隨者的接續精雕細琢,一直到當代的精神分析思想家。她摘述了四種基本模型的輪廓──地形學、結構論、客體關係及自體心理學──藉以闡明臨床案例,並討論她如何將四大模型整合起來,或者在和病人進行治療工作時於其間加以選擇。本書閱讀起來清析曉暢,全面而周密,但又清楚明白、直截了當。對於想要有一本有關精神分析理論的學生或實務工作者來說,本書就是。──羅伯特•米歇爾(Robert Michels, M.D.)康乃爾(Cornell)大學威爾(Weill)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教授

             

      伊莉莎白•歐青克羅斯為所有在精神健康領域中工作的我們完成了一項偉大的工作。她對今日人們所使用有關各不同流派精神分析典範的當前思考,提供了一項系統性檢視。在如此做時,她提供學生們以及經驗豐富的臨床工作者一個非常詳盡的有關「精神分析取向」這個用語的解說,這用語在我們當代精神分析多元論的時代中常被使用。她的文章風格富學術性且精準,又易於了解。我高度推薦此本重量級著作給所有精神健康專業人士使用。──蓋倫•蓋保(Glen O. Gabbard, M.D.)精神醫學教授、《臨床實務中的精神動力取向精神醫學》作者

    ?


     





    【推薦序】做自己或感恩他人之間,有多少理論?�蔡榮裕

    【原序】在精神分析與當代科學之間取得平衡�奧托•康柏格

    【導論】不只是了解病人心智,而是了解每一個人

    致謝



    第一篇 根基

    1. 回顧:塑造心智生命的模型

    2. 精神分析取向心智模型的各種起源

    3. 動力無意識的演化

    4. 精神分析取向心智模型的核心向度



    第二篇 地形學模型

    5. 心智地形學

    6. 夢的世界

    7. 伊底帕斯情結



    第三篇 結構模型

    8. 一個新的地形構型和一個新的概念:Ego

    9.? Id和Superego

    10. 衝突和妥協



    第四篇 客體關係理論和自體心理學

    11. 客體關係理論

    12. 自體心理學



    第五篇 整合與應用

    13. 邁向一個整合的精神分析取向心智模型



    第六篇 附錄

    附錄A:力比多理論

    附錄B:防衛(機制)

    附錄C:詞?



    索 引





    推薦序



    做自己或感恩他人之間,有多少理論?




      出版社這樣跟我簡介這本書,我想法相同:「本書以心智模型的角度切入,整理出地形學、結構、客體關係、自體心理學四大精神分析取向的心智模型,並思索整合的可能,是一部不錯的精神分析入門導覽書。」



      作者伊莉莎白.歐青克羅斯(Elizabeth L. Auchincloss)在第十三章,標題「整合的危險:給精神分析師的一個註記」的段落裡表示,要從眾多精神分析理論「整合」出一個論述,不見得會獲得所有相關工作者的認同。但是,伊莉莎白勢必有這麼做的理由,尤其表現在本書書寫策略上,是相當意識化她的目標,例如:「整合是重要的,即使冒著過度簡化的風險。未來的臨床工作者必得能用我們的各種心智模型來幫助病人。本書的目的是在為那些有興趣不管是透過進一步的閱讀或進修去了解理論複雜性的人,提供一個起始點。」



      伊莉莎白在先前著作《精神分析用語與概念》的基礎上撰寫本書,讓這本《精神分析的心智模型》有著大標題式的辭典風味,也針對個別語彙做整理,有著字典般的功能。每一章都先標示內文出現的專有術語,在綜論幾個大的命題後,再個論一些重要詞彙。作者強調,要讓讀者看得見這些理念在臨床上的有用性,因此她花不少心思在幫助讀者看見未來方向,這可以說是精神分析推廣和運用的一種策略。



      本書除了闡述精神分析當前著重的論點,對精神分析的概念史也略有交待,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追索。伊莉莎白著重在概念上的清晰呈現,讓讀者可以依循,也做到了這點,但仍有不少術語、概念,等待讀者熟悉之後,才會覺得更有意思。尤其,伊莉莎白很有企圖心地希望能夠讓其他學科的智慧結晶如腦科學、認知科學等,可以被引進來,以豐富精神分析的視野。這項工作也是佛洛伊德在他有生之年一直努力的。



      這本譯書是多年來亦師亦友的登義,抱持著相當大的毅力和執行力才得以完成的。首先感謝他的努力,讓後輩者得以透過自己的語言來接觸精神分析的概念和經驗。長遠來看,就算是精通德、法、英文的讀者,如果要了解精神分析在台灣的情況,從我們自己的語言出發仍會是重要的路徑。



      再細論作者談到的,整合的困局。精神分析在世界各地發展時,自然會受到在地文化以及當地個人因子的影響。畢竟,精神分析的深化過程不可能僅以被萃取出的共通點為主,而不涉及當中的多元性──就算是相同語詞,不同文化和不同個人都會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解讀。這是造成歧異性而難以相互溝通的原因,也讓不少人因此期待採取如作者書寫的策略,以「整合」做為主要的努力方向。



      只是,任何的整合,對於原本在某學派裡的人,大概會覺得被去頭去尾,被迫在另一個大的方向下「去蕪存菁」。這使得身處特定學派內的人可能覺得整合者忽視了於某些雖然不是被很多人接受,但對他們而言很重要、也很有意義的「差異」。畢竟,人就是在和他人的差異裡確立自己的存在。因此,談論究竟要整合,或著重描繪差異,才能讓精神分析的推廣可以走得更深遠,仍是個動態、爭議的課題。



      另外,本書也對於精神分析和其他學門的關係著墨不少。如同佛洛伊德當年,也是嘗試引進其他學門的經驗和理念,來豐富精神分析的心理地圖。這張心理地圖甚至不只是地理上的起伏而已,它讓人回頭也難以看見從前的所在,也或者,如望向太空,就算理論告訴我們可以指向某顆星星或星座,但它們仍在遠方,很難抵達。儘管如此,精神分析探索無意識境況的長路,總是得走下去。我覺得,這些分類是否能深化,「做自己」或「感恩他人」之間的交纏,更是值得觀察的重點。



      再次感謝登義多年默默的努力,讓《精神分析的心智模型》這本譯書問世,它對貢獻精神分析在地化的過程是有意義的。也感謝心靈工坊邀請寫序。

    ?
    蔡榮裕

    精神科專科醫師、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名譽理事長、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執委會委員、

    松德院區思想起心理治療中心心理治療督導、「薩所羅蘭」的分析顧問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