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多元視角:二十一世紀中華歷史文化教育(教育現場卷)

多元視角:二十一世紀中華歷史文化教育(教育現場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8567
梁操雅,梁超然,區志堅
秀威資訊
2020年11月12日
200.00  元
HK$ 180  






ISBN:9789863268567
  • 叢書系列:Viewpoint
  • 規格:平裝 / 302頁 / 16 x 23 x 1.5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ewpoint


  • 社會科學 > 教育 > 教育史/教育研究











      新時代X新觀念X新面貌

      兩岸四地──歷史教育與教學方法的再發現



      21世紀的教師已由「知識傳授者」逐漸變成「知識引導者」,提升學生對問題的感受與思考以及啟發學生的多元感知已然成為時代趨勢。且看兩岸四地的學者專家,融合現代教育觀念與科技工具,走出文本與課堂,再造歷史教育的全新可能。



      隨著時代變遷與資訊流通的迅速,許多歷史教育學者發現,當今21世紀,如要吸引年輕學子對歷史教育的重視,「引起他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格外重要,因此,身處各級教育現場的歷史教師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透過現代科技工具的協助,在課程設計如能取材生活、教學實務注重互動探索,對於推進歷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確實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本書為香港杜葉錫恩教育基金會主辦之「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之論文成果,此研討會邀請兩岸四地從事歷史教育的研究者與專家,以多元化的觀點及教學方法,表述歷史教學。內容分為兩冊,第一冊為「教育行為卷」、第二冊為「教育現場卷」;「教育行為卷」主要研究歷史教育的理念、構想及課程設計。「教育現場卷」則是研究進行歷史教育的個案,以實踐時遇到的成功及有待優化的地方,引證歷史教育的理念及實踐的課題。



    本書特色



      1. 本書為香港「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錦。



      2. 「教育現場卷」主要研究歷史教育個案,以執行時遇到的成功及有待優化的案例,引證歷史教育的理念和實踐課題,如故事學習、觀塘區口述歷史、香港考古知識、田野考察、擬孫中山史蹟徑VR教學等主題。

    ?


     





    推薦序一�黃華康

    推薦序二�張雅麗

    編者序�梁操雅、梁超然、區志堅



    第一章 把「校史」放進「生命教育」:以慕光英文書院為例�梁超然

    第二章 中國歷史的立體多元化教學:蓮花寶塔歷史文教系統�潘樹仁

    第三章 把節日成為教材:以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盂蘭文化節為例�胡炎松

    第四章 The Theme-based Learning Approa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based companies thriving on??? entrepreneurship with Confucian virtues:A Case Study of Beijing�Tong Ren Tang

    第五章 中國傳統節日與環保知識的教研課題:以盂蘭節為例�梁浩文

    第六章 傳統文化融入「研學旅遊」的學與教:朱子之路研習營�區志堅

    第七章 生活中的學與教:香港山西商會暑期山西博物院實習�香港山西商會

    第八章 中華文化知識走入校園:文聯會舉辦「故事學習」學與教�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

    第九章 七夕文化:節日與知識傳播�葉映均

    第十章 原居民蘊藏中國文化的意義:把「被忽略」的新界歷史文化成為專題研習�廖書蘭

    第十一章 戶外考察與歷史教育:以香港的孫中山史蹟徑為例�陳財喜

    第十二章 教育與專題研習:七十年代以來香港保釣行動的教學設計�陳德明、林浩琛

    第十三章 探究學習如何提升學習動機和培養正面價值觀──以元朗區本歷史教育為例�盧家鴻

    第十四章 粵港關係的歷史教學:南石頭難民營�吳軍捷

    第十五章 社區文化資源與歷史教育:觀塘區口述歷史�洪錦鉉

    第十六章 生命教育及口述訪問�鄒兆鵬

    第十七章 茶文化走入中學:潮州工夫茶特色�蔡漢武

    第十八章 香港華人喪葬文化的教育與生命反思�彭淑敏

    第十九章 從考古學論香港歷史教學內容�吳偉鴻、計巍巍

    第二十章 工運口述史與教育�梁寶龍

    第二十一章 在田野中發現精彩:福田區歷史教學研究的創新與探索�張紅霞

    第二十二章 文化相通、民心相融:以官立中學中史學習圈說起�林國成

    第二十三章 虛擬孫中山史蹟徑VR教學課堂設計�孫越、鍾紹明

    第二十四章 體驗式學習何以促進香港青年的中華文化認同:對香港大學生中國內地交流計畫的個案研究�甄眉舒



    ?





    編者序



    梁操雅、梁超然、區志堅




      近年全球很多地區均推行改革歷史教育的政策,尤以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及臺灣,不只是改革中小學及高等院校歷史教育課程,中小學在進行新的歷史教育課程下,出版新一套有關中國歷史及世界歷史科教科書。至於歷史教育的施教方面,也強調師生間的學與教,也有優化已有教育科目。同時,海峽兩岸四地從事歷史教育的教、研人士,在討論歷史教育之餘,也致力引用電子科技、數據庫、圖像教學,致力提升中華文化、歷史教育與二十一世紀學術環境的接軌的工作。歷年來從事香港一地文化推動教育工作不遺餘力的杜葉錫恩教育基金會、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於2019年1月11至12日,假座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更邀請兩岸四地從事歷史教育的教、研人士,以多元化的觀點及教學方法,表述歷史教學,是次發表五十七篇有關文化及歷史教育的學術論文。及後,與會者均同意把修改宣讀論文,予以出版,收在全書中的所有論文,均經過了三位學者予以評審及給予建議,再給相關作者予以修改。



      很多從事歷史教育的教研人士,多強調走在二十一世紀,為吸引年青人注意歷史教育,必先提升他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希望教育界先從他們的生活環境,提取材料,進行教育,並先引發他們對歷史文化的好奇心,再在此基礎上培育他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更可以多邀請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動手動腳找材料」,互動及活動教學尤為重要,二十一世紀的教員,也由知識傳授者,變成知識的引導者。因為要注意提升學生對四周的關注,故也注意學生的情景教育,注意學生對問題的感受,及多元感覺進行教育。此外,現時歷史教育也應多注意配合運用現代電子科技、電子圖像、虛擬實景等施教工具設計課程,培育學生從多元視角,配合課堂教材及授課內容,使走出課室與課室內教學、校本教學,互相配合,故是次研討會的主題尤多強調結合資料,從多元視角及感覺出發,多思考怎樣進行歷史教育課程及科目的改革,加強開拓歷史教育課題。



      至於本書的設計,主要分為第一、二冊。第一冊,為教育行為卷;第二冊,為教育現場卷。上冊收集的論文主要為:區域歷史教學和合作、清末民初歷史教科書、當代臺灣中學歷史教育、性別口述歷史教學、中國內地義務歷史教育、「敘事性」因素在歷史教育課的重要、香港中國歷史科電子教學、香港中史發展的情況、初中非華語學生學習中國歷史的課堂研究、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小學歷史教育、歷史學習與深度認知、歷史教材的書寫、中國內地新高中課程的歷史解釋、法律知識與專題研習、北美華人學者探討大中華地區歷史教科書與博雅教育、以「考現學」進行歷史教育、詩歌與道德哲學的教學關係、口述史與歷史教育連繫、中國內地及香港中學經濟及歷史科忽略的課題、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與歷史為主題的STEAM、「互聯網」與歷史教育、多元文化導向的僑生歷史教育、繪本共讀流程與文化教育、思考歷史學習模式、文獻與口述歷史教學、醫學知識與專題研習、漢語文化學習的課題、檢視中國文化教育等課題,上冊多為研究歷史教育的理念、構想及課程設計。



      下冊各篇文章討論的主要內容,為:生命教育與文化傳承,以蓮花寶塔、盂蘭文化節、同仁堂、朱子之路、香港山西商會舉辦實習計劃、「故事學習」學與教、七夕文化、新界歷史文化、香港的孫中山史蹟徑、保釣、元朗區本歷史、南石頭難民營、觀塘區口述歷史、茶文化、華人喪葬文化、香港考古知識、工運、田野考察、深圳福田區的歷史考察、擬孫中山史蹟徑VR教學課題、抗日戰爭為等課題。下冊各篇論文,多研究進行歷史教育的個案,以實踐時遇到的成功及有待優化的地方,引證歷史教育的理念及實踐的課題。



      是次論文集的出版,主要源自杜葉錫恩教育基金會資助舉行「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在此十分感謝杜葉錫恩教育基金資助研討會,使是次研討會得以順利舉行,更感謝香港樹仁大學及杜葉錫恩教育基金的行政人員、教員及學生,協助籌辦是次研討會。更感謝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香港教育大學人文學院、香港公開大學教育及語文學院、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香港歷史博物館協辦是次研討會,感謝協辦單位提供行政的協助,沒有以上學術機構的支持,是次研討會不能取得美滿成果!及後,再一次感謝杜葉錫恩教育基金資助出版是次論文集,因教育基金的資助,使研討會的成果,得以保存及傳播,在此僅向杜葉錫恩教育基金致以衷心感謝!



      除了感謝杜葉錫恩教育基金會的協助外,更感謝杜葉錫恩教育基金會監事及永遠榮譽會長黃華康先生、杜葉錫恩教育基金會主席張雅麗女士在百忙中惠賜推薦序,光耀論文集。編著者也感謝林浩琛先生、吳佰乘先生、梁唯實先生、盧錫俊先生,顧敏妤小姐協助對集各篇論文,進行初步排版工作。當然感謝秀威出版社編輯蔡登山先生、鄭伊庭小姐、杜國維先生、許乃文小姐的協助,處理全書的編務工作,使本論文集得以順利面世。當然要感謝惠賜鴻文的各位作者,沒有各位依三位評審學者的建議,修改研討會的宣讀論文,並予以出版,本書也不可以與讀者見面,編著者更要感謝三位評審學者在短時期評審各篇文章,並給予寶貴建議。



      我們深信,是次集合兩岸四地從事歷史教育教研學者的研究成果,只是一個開始,日後舉辦的「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必會使兩岸四地歷史教育研究有更傑出的進展。本書的出版對歷史教育而言,不是完結,而是新的開始。

    ?
    庚子年正月初四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