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學測物理(上):科學態度與方法、物質與運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223151
施百俊,許華書,盧政良
五南
2020年11月28日
107.00 元
HK$ 101.6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223151
叢書系列:
學習高手
規格:平裝 / 152頁 / 20 x 20 x 1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學習高手
分
類
考試用書
>
升大學/插大
>
其它科目
同
類
書
推
薦
生化概論歷屆試題詳解(111~106年)
法律系轉學考:刑法總則歷屆試題全解(保成)(二版)
法律系轉學考-民法總則-歷屆試題全解(保成)(二版)
法律系轉學考:憲法歷屆試題全解(保成)(二版)
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及四技二專甄選金榜必勝手冊
內
容
簡
介
108課綱啟用後,大學考招制度將於111學年度隨之變革。教學與命題將轉為「素養導向」——生活化、脈絡化、跨領域,與以往截然不同。
本書即是針對大學學測自然科中的「物理」科目,提供的一劑大補帖。
?本書師資強項:由大學物理系教授;雄中王牌物理教師;跨領域專家、大學專辦招生的教務長共同編寫。
?本書內容涵蓋:學測物理前三章:科學態度與科學方法、物質的組成與交互作用、物體的運動。
?本書適用層級:無論自然組、社會組的考生都不可錯過。
?
目
錄
01 科學的態度與方法
02 物質的組成與交互作用
03 物體的運動
04 認識學科能力測驗:普通高中學生最重要的一場測驗
?
序
序
《學測物理》如何服用大補帖?
在你服用《學測物理》這帖「大補帖」前,我們(也就是作者群)有幾件事要先讓你知道:
首先,這本書既不是老師上課用的「教科書」,也不是一般用來摘要重點、練習解題用的「參考書」,而是一帖「大補帖」(或綜合維他命)。大補帖既無法當飯吃,也不治病,那需要它做什麼?因為自108 課綱實施以後,大學學測講究「素養導向」命題。
這是完全不同於以往的考試方式,你用傳統方法去準備,勢必事倍功半。
「素養導向」的教育理論相當複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上網去查。簡單來說,就是要「生活化、脈絡化、跨領域」。生活化是指知識要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脈絡化是指必須重視知識的前後一貫與因果關係;跨領域是指知識必須與其他領域知識產生關聯,能夠綜合應用。換成白話文來說就是,課本裡講的是A(知識),希望學生能夠獲得B(素養),然後在考試中希望測出大學想要的C(能力指標)。A > B >C 是個向後包含、越來越小的子集合,可以確實的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學生自主學習—這也是108 課綱的崇高教育理念。
然而,隨著課綱在爭議中匆促上路,大學的考招制度也在同步變革。在考試領導教學的臺灣,勢必衝擊每一種科目的學習與教學。「教 —學—考」三階段實務上,範圍性的層次關係卻剛好與理論設計相反:知識來自教師在課本(堂)所傳授的「文本」、素養來自學生的「生活」經驗、考題來自命題者的「想像」。而生活的範圍必然大於文本,想像的範圍必然大於生活。A < B>
也就是說,如果你光把課堂上所教的A 學到精熟,你不一定能夠獲得所有的B 素養;而即使你擁有完整的B 素養,也不一定能夠應付更複雜的C 能力測驗。所以,在這幾年的漸進式學測改革過程中,我們會看到許多的題目,根本是課本上、參考書上、命題本上都前所未見的題型;出題範圍也五花八門、上天入地,老實說,用傳統方法—認真上課、讀熟課本、勤做習題—無從準備起。
我們三個觀察到教學現場的師生充滿「摸著石頭過河」的白老鼠心態,於是想出了「大補帖」這招—這本書除了要提供課本所應有的主要營養素,還要添加日常飲食中無法攝取的獨家配方。並且,在命題本的日常演練以外,還給你健身房的重量訓練—強身健體才是根本。
請記得這本書是大補帖,不是日常飲食。一般高中物理教科書(我們比對過三四家)一定有寫的內容,就不在本書重複了。因此,閱讀本書之前,請務必先掌握課本、課堂上老師所傳授的內容,再拿本書的內容來補充營養。如果可能,要把課本放在旁邊一起讀,效果更佳。
其次,你一定要明白,學測既然叫做「學科能力測驗」,就是只考「基本能力」。
大考中心希望各大學將學測成績當作入學的「門檻」使用,而不是拿來鑑別學生能力。
所以你會看到,近幾年來,臺大、清大等頂尖大學在個人申請階段使用學測成績篩選時,「同燈同分」的人數都很多。導致大學甚至必須舉辦第二輪、甚至第三輪的測驗,才能區分出學生的高下。因此,本書的目標在於幫助你「過門檻」,而不是「拿高分、比人強」(那是指考、分科測驗的目的)。你只要搞好基本素養,打好基礎就行了。
在最後一章,我們獨家提供了最新學測試題的分析,以及學習工具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如何搞好基本素養?重點在於「探究與實作」。所有的現象、原理??你都應該要問「為什麼?why?」那就是探究;所有習得的知識,都應該實際操作並在生活中應用,那就是實作。然而不可諱言,探究與實作需要客觀條件的配合,不見得每位同學都有親自應用、動手做的環境(尤其是臺灣城鄉差距大,各校資源也不相同)。於是,本書也會儘量加入這方面的大補帖——你沒做過沒關係,最起碼我們畫給你看、說給你聽。
再來談考試策略。學測採計科目已經改成「五選四(以下)」—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社會,各校系最多只能採計四科。於是在教學現場,我們看到有的同學只願意準備(最多)四科,放棄掉其他一兩科。那其實是不太明智的策略,為什麼呢?
你少一科成績,能選擇的科系就少掉幾百個,真的很可惜。再加上如前段所言,學測只考基本能力,無論你在校是自然組或社會組,大都是高一、高二都已學過的內容。
素養導向也有另一個更深的涵義,就是如果已經學會了素養,不太容易忘掉的,不可白不考。從這點出發,本書將盯緊最新高中課綱,強調素養導向、跨領域學習,即使是社會組的同學,也不會害怕物理。
最後要說明的是,本書的三位作者是市面上罕見的奇妙組合:許華書博士是國立屏東大學應用物理學系的教授兼研發長,是具有實際探究實驗經驗的物理科學家。他從大學端招生與命題的專業眼光,來提供主要理論基礎。如果將本書內容比喻成大樹,華書老師就是根本。盧政良博士是高雄中學的王牌物理老師,也可以說是高中物理教學的南霸天。他提供最新的教學方法、教材與素養導向的命題,算是本書的枝幹與花朵。而我施百俊,是國立屏東大學的教授兼教務長,極熟悉大學考招制度的變革。再加上小時候,曾經以物理資優免試保送雄中;大學聯考也考了全國前1%進臺大電機。
所學橫跨人文社會、商業管理、科技工程,負責提供一些跨領域學習的材料,也可以說是點綴本書的綠葉。我們三人一致有一個願望,希望本書能對將要參與大學學測的你有所幫助。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