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存仁在談到香港那段日子時說,由於香港政府並不承認北大學歷,況且那時的香港都是英國文憑掛帥,於是他常常都被人輕視,甚致遭人白眼。他在皇仁書院任教時,連他的座位也有意無意的被安排靠近?所。且在學生行畢業時,所有教師都穿上博、碩、學士服,但因他的學歷不被承認,故連學士服都不敢穿,只好穿上一套整齊的西裝觀禮,可是這一來,更成了強大的對比,充滿自尊的柳存仁不免更感難堪。於是他心裡更明白,既然這是一個英國學歷掛帥的環境,所以他決定在香港報考英國倫敦大學,幸好皇天不負苦心人,他考上了。從此他就一邊教書,一邊不斷的努力上進,且怕自己的英文不夠好,於是每天都努力的背英文字典。最後他在一九五七年,寫成了他的博士論文,雖是研究中國小說,可內容主要的還是考證《封神演義》的作者,然因當中涉及到佛教與道教,故最後中文定名為《佛道教影響中國小說考》(《Buddhistand Taoist Influences on Chinese Novels》)。也因這論文,柳存仁獲得了英國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柳存仁說,住在倫敦總是要做點事,所以他就寫了那本《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錄》(Chinese Popular Fiction in Two London Libraries)「其實是一本英文書,那本英文書就把我所見的英國博物院、英國亞洲學會所藏的明清小說,大概都看過了,每一本都做了提要,提要只表示看見什麼而已,並不是我要拿它跟什麼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