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向大自然借點子:看科學家、設計師和工程師如何從自然中獲得啟發,運用仿生學創造科技生活

向大自然借點子:看科學家、設計師和工程師如何從自然中獲得啟發,運用仿生學創造科技生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503932
哈里艾特?伊旺
林大利
小熊出版
2020年12月16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5503932
  • 叢書系列:閱讀與探索
  • 規格:精裝 / 40頁 / 26.7 x 26.8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閱讀與探索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科普/百科 > 動植物











    ★自然與科技領域最佳延伸讀物

    科學家在設計發明時常會向大自然學習,因為萬物是最好的靈感來源,

    認識更多仿生學知識,讓想像力天馬行空



      你聽過「仿生學」嗎?簡單來說,是人類模仿生物特殊本領的一門科學,藉由觀察自然界的生物構造、機能來創造發明,甚至是解決生活上所遭遇到的問題。如今,人類社會中許多事物的原始構想都受到大自然的啟發。



      向鳥類借點子:人類無法飛行,但鳥類早會了。人類向鳥類請益,實現在天空中飛行的願望。自萊特兄弟從鴿子身上得到靈感,發明出第一架飛機後,人類一直藉由觀察各種鳥類,不停調整機體結構,製作出能飛得更穩、更遠、更舒適的飛機,而這個改造還會持續下去。



      向樹木借點子:葉子吸收陽光、根吸收水分,樹木總是能自給自足,甚至屹立不搖。人類向樹木請益,設計出能充分利用陽光和空間的建築;模仿樹枝生長方式,蓋出不畏地震的堅固結構;研究葉子結構發展出人造葉,利用光能自水和二氧化碳中產生燃料,朝向無汙染綠色能源邁進。



      向小蟲借點子:人類向善於織網的蜘蛛請益,利用蜘蛛網的特性,改良醫療繃帶和膠帶,做出不傷皮膚的產品,甚至設計出能讓鳥看見的透明玻璃,減少每年鳥類撞玻璃而死的悲慘命運;而燈泡的靈感源自螢火蟲的自帶光源,環保又高效能;注射針頭的設計發想竟來自擾人的蚊子,因為牠們總是靜悄悄的叮咬人類而鮮少被發現。



      還想知道更多人類向自然請益的靈感嗎?風力發電機的構想是來自棕櫚樹;超音波、聲納與雷達,是模仿蝙蝠最擅長使用的回聲定位技能;安全帽的防震設計點子是來自不停啄擊樹木的啄木鳥……人類出現在地球上才兩百萬年歷史,而大部分的動植物卻已在地球上生存數百萬年以上,牠們擁有比人類更多的生存本領。小孩遇到問題時常會去詢問經驗豐富的大人;人類也是一樣,參考生物的生存本領,是解決難題和創造科技的捷徑。



      人類還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垃圾造成的環境汙染、石化能源即將用罄……或許我們仍能繼續師法大自然,從中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現在,就請跟著本書探索仿生學中,人類和自然世界的奧妙創意吧!



    好評推薦



      米蘭(YouTube國中自然科網紅老師)

      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陳柏宇(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教授)

      (以上依首字筆畫排列)



    推薦語



      現在生存於大自然的各種野生動植物,都是經歷千百萬年演化的求生贏家,牠們的祖先面臨過各種生存問題,最後成功活下來。這些贏家不會跟你說牠們是如何辦到的,你必須仔細的觀察、審慎的思考,學習這些自然萬物的成功經驗,最重要的是,牠們不收學費,也不會控訴你抄襲,儘管放心從牠們身上挖寶藏吧!——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大自然有許多東西巧奪天工,能改善我們生活,值得我們學習模仿,因此在努力尋求生活問題答案的同時,不妨往大自然探索,或許答案一直都在我們身邊。——米蘭(YouTube國中自然科網紅老師)



      本書淺顯易懂、圖文並茂且生動有趣,仿生範例觸及不同面向的工程應用,是探索仿生科技的入門好書 ——陳柏宇(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教授)

    ?


     





    ?即將啟程

    ?飛機說故事

    ?像鳥一樣飛行

    ?鳥類出頭天

    ?飛向宇宙的浩瀚無垠

    ?樹狀建築

    ?蜂巢式建築和六角窗

    ?綠色機械裝置

    ?當街燈亮起

    ?注射預防針

    ?大眼睛出了什麼好主意?

    ?翩然起舞

    ?生存的本能

    ?蝙蝠的導航系統

    ?小鳥和蜜蜂

    ?樹木網際網路

    ?返回地面

    ?詞彙表



    ?





    前言



      有許多科學家的靈感之所以會來自大自然,是因為動植物已經演化了數百萬年。雖然有些生物滅絕,但是,成功存活的物種仍不斷的在適應和演進。既然我們不想從頭由自己測試新發明,何不讓大自然來做這件事呢?



      本書介紹了在空中飛行的生物和向天空伸展的樹木,是如何啟發我們製造出最棒的機器。從人類第一次嘗試飛行,到快如閃電的網際網路,許多科技的靈感都源自於野生動植物。本書綜觀不同的主題,而書末的詞彙表會幫你理解較難的概念。翻開下一頁,發現大自然的波瀾壯闊!



    編輯小語



    關注小細節的人,將會看到更大的視野




      地球這個美麗的環境,擁有豐富的生態系,生態系中的生物為了生存、相互競爭或結盟,這些事情也許在你眼中看起來,只是書本裡的事,因為人類大多生活在都市叢林裡,和自然有什麼關係?



      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的生活和大自然息息相關,仿生學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那些從小熱中觀察自然萬物的人,往往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因為「觀察」和「好奇」是科學研究的最基本要素,也是很多發明家或設計師的起點,培養以小見大的能力,將自然萬物的特殊生存本領,轉化成人類日常生活所需的科技與應用,就是仿生學的範疇。



      本書以美麗細緻的插畫,精采的文字,列舉許多仿生學的例子,在在告訴我們:人類無法獨善其身,生活環境裡諸多事物都是自然的縮影。我們必須尊重、愛護並保護地球,大自然才能將它的本領釋出,回饋並造福我們人類。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