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序
每一位學術研究者,都期望自己能撰寫出一篇高品質的論文,增加自己在學術界的地位;即使是一位研究生,也會設法寫出一篇夠水準的論文,讓自己得以如期畢業,甚至做為未來踏入學術界的基石。
撰寫論文的過程很辛苦,必須投入相當多的心血和時間。然而,能否寫出一篇高品質的論文,端賴自己的學術功力和涵養。一般而言,判斷一篇夠水準的論文,通常會考量研究主題的價值性、文辭的流暢性、組織結構的嚴謹性、文獻探討的合宜性、研究方法運用的適切性、研究結果具有學術性或應用性、研究內容的創新性或獨特性,以做為判斷論文水準的參考標準;而在教育學門的論文寫作過程中,引用文獻做為論述基礎、協助建立研究架構和做為研究結果討論的印證,則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倘若文獻引用不實或涉及抄襲,或是格式不正確,將會大大影響到論文的品質,甚至可能有被退稿、撤稿或撤銷學位之危險。因此,對一位研究者而言,遵循論文寫作格式是最基本、最起碼的要求。
個人從事論文審查多年,指導和口試過無數博碩士生,也經常擔任期刊審查委員,發覺有些撰寫論文者很重視寫作格式,有些則大而化之,缺乏紮實訓練,看起來七零八落,讓人第一印象感覺很不好;其中引用格式常犯錯誤之處,包括內文引用未呈現參考文獻,或內文引用文獻與參考文獻未相符合(包括人名和年代);內文引用多篇論文,中文未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英文未依姓氏字母順序排列;內文資料來源寫法,不符合寫作格式要求;內文所引用文獻,第二手資料當第一手資料引用;內文引用文獻過多,造成抄襲之嫌;內文直接引用文獻,未縮排並註明頁碼;內文之圖表寫法,未遵循寫作格式要求;文末參考文獻,中文未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英文未依姓氏字母順序排列;文末參考文獻,引用的書籍或期刊,中文應標示的粗體和英文應標示的斜體標示錯誤,以及英文字母的大小寫有誤等。凡此種種,都可從中看出一位研究者對待論文寫作是否嚴謹的態度,寫作格式上的錯誤,也大大的影響到論文的品質。
國內教育學門常用的主流寫作格式,為由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在出版指引手冊中所規範之格式,通稱APA格式,過去國內介紹APA格式的參考書籍雖有不少,但自從美國心理學會於2019年發行出版手冊第七版以來,仍尚無系統性介紹如何應用APA格式第七版在論文寫作上的專書。剛好我指導過的學生—林雍智博士,跟我提過他長期關注APA格式在寫作上的應用與轉變,且已經閱讀過第七版格式,並希望參酌第七版格式出版適合國內教育學門寫作格式指引之專書,當時我覺得這對學術界也是一種貢獻,認同他的想法並促成這件美事。在撰寫該書的過程中,我特別指示下列四項原則供他參考:第一:這是應用第七版格式,不能直接引用書中的英文範例,需要找尋教育學門各領域的英文範例,以利讀者理解;第二:由於這本書係給中文讀者參考用,因此中文文獻引用、參考文獻或資料來源之寫法應加以轉化,以適合國人之習慣;第三:擇取第七版格式的精華,而且是研究者常用到的寫作格式,不必貪多;第四:宜比較APA格式第六版和第七版的不同,讓讀者瞭解兩版本之間的差異。觀諸全書全文,林博士確實能掌握住這些原則,並致力第七版格式的轉化與應用,對於教育學門的寫作格式頗具參考價值。
本書出版之前,個人也花一些時間進行審訂校正,並指出一些改正之處,讓誤繕之處能減至最低程度,深深期盼本書的出版,對於國內教育學門的學術研究有一些重要的貢獻。
?
吳清山 謹識
2020年9月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