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盧文敏詩選

盧文敏詩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7877301
盧文敏
紙藝軒出版有限公司
2021年1月08日
93.00  元
HK$ 83.7  






ISBN:9789887877301
  • 叢書系列:香港當代詩人
  • 規格:平裝 / 130頁 / 19.5 x 21.5 x 1.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香港當代詩人


  • 文學小說 > > 華文現代詩











      盧文敏,原名盧澤漢,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系,一九六一年出版《燃燒的?棘》詩集, 並與羊城、劉國全、?懷雲合辦「縱橫詩社」,刊登作品由一代宗師劉以鬯時代的《淺水灣》及《中國學生周報》、《蕉風》,至今日文場三刊《香港文學》、《城市文藝》、《香港作家》等雜誌及明報與網路詩頁。並曾以筆名孟浪、老偈等出版長篇小說二十多本。本書收錄了盧文敏詩集五十餘篇。



      「香港當代詩人」系列共十冊,他們的人生經歷,如錄為文字,便反映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及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香港的社會發展實況。閱讀本系列十位詩人的作品,就正如詩人胡燕青所說:「時間一旦過去,馬上就壓縮成薄薄的一張紙。數十年的情與事,書寫在頁後,隨手一翻,又迎面而來。過去再長,統統都稱為昨天。」從這些作品, 讀者可以看到「昨天」近六十年新詩發展的履?、華人社會的變遷以至個人的所思所感。


     





    001 前言



    戀渡篇

    003 杯渡•渡杯

    007 太平山神話•我回來了,但我仍看不懂

    009 一日一詩運動

    011 大圍城

    015 大葉紫薇

    019 文曲詩園

    021 未來地下城

    023 夢想地下城

    025 白癡•情癡

    027 愛神•死神

    029 空白•留白

    031 變種!有種!播種!

    033 尋覓那朵未開的曇花

    035 棕?的告白

    037 含羞草之變

    041 我的前生豈是火焰木?

    045 絕唱千古─哀滕王閣失路才子王勃

    047 電燈柱

    049 長春隧道

    051 迷城

    053 雅俗派的呼喚─應和沈西城兄贈詞

    057 孤城吟

    059 火燒雲的夢想─為蕭紅之靈浴火重生而寫

    063 敢問

    065 消失的月光白骨



    戀灣篇

    069 白沙灣之慾

    071 長髮的北風

    073 那是過去的秋天

    075 陌生人•刺客

    077 春天城

    081 那一片雲

    083 日有所思

    085 孤寂

    087 琴餘

    089 煉靈月

    091 渡口

    093 突圍



    戀火篇

    095 燃燒的荊棘(重刻自六一年第一本詩集部份作品)

    097 水源地

    099 淡水河

    101 最黑之夜

    103 大葉林

    105 淺水灣

    107 夜渡

    109 山頂

    111 沉雷

    113 斷臂

    115 孤獨的構成

    117 大屯瀑下

    119 狂?

    121 斷絃

    123 被遺忘的名字





    前言



      春季仍在一步之遙,二○一四年二月杪,一次維多利亞港畔的「打邊爐」,便打出了《當代香港詩人系列》。然而此事的前因,還要追記年前的深秋,路雅提到添置了一台高效的數碼印刷機,放在廠裏是不用白不用。那怎樣用呢?



      有建議邀請當代詩人自行精選若干作品,分集出版,以戰鬥價錢打造高質量的詩集,且按照路雅老闆的習慣,詩人的印刷費「有拖冇欠」,亦屬合情合理。



      想到就講, 言不及義, 但又坐言起行, 這是《詩風》、《詩雙》、《詩網絡》數十年來光榮的傳統,於是乃有二○一四年冬春之交的火鍋盛會,敲定各項細節。羈魂捷筆,不旋踵即譜就《打邊爐》一解, 以誌其事。此詩精心經營, 涉事者多在其中; 而詩筆曲折, 指南取北, 如無解人,則數十年後讀者閱之,恐怕都有「獨恨無人作鄭箋」之歎。



      本輯出書十冊,所收詩人,以其「登陸」或「疑似登陸」為必要條件。學者稱一九四六年至一九六四年出生的人口為「戰後世代」、「盛世世代」或「X世代」。他們的人生經歷,如錄為文字,便反映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及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香港的社會發展實況。閱讀本輯十位詩人的作品,就正如胡燕青所說的:「時間一旦過去,馬上就壓縮成薄薄的一張紙。數十年的情與事,書寫在頁後,隨手一翻,又迎面而來。過去再長,統統都稱為昨天。」從這些作品, 我們可以看到「昨天」近六十年新詩發展的履?、華人社會的變遷以至個人的所思所感,這大概都不算言過其實。



      回想多年前出版《詩風》、《詩雙月刊》及《詩網絡》的時候,我們都作興寫些「我的志願」式的發刊詞。時序推移,現在的我們就不想再來這一套了。為了向資深詩人致意,我們特敦請廣告界和藝術界的名家又一山人來為本輯配圖及設計。祝願本輯出版成功;至於有沒有下一輯,那是後話了。

    ?
    譚福基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