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知識、技藝與身體美學:台灣原住民漢語文學析論

知識、技藝與身體美學:台灣原住民漢語文學析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111913
陳伯軒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月14日
153.00  元
HK$ 130.05  






ISBN:9789577111913
  • 規格:平裝 / 294頁 / 17 x 23 x 1.4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本書之所以將「知識/姿勢」、「記憶/技藝」串流討論,?於意識到拓展或鬆動「知識」的義界。不把「知識」視為某些特定的概念素材,而是承認一種「行動中的認識能力」。如此也可以說,這本書的主題是從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作品,了解原住民如何認識這個生活世界。



    名人推薦



      伯軒對原住民議題的關心不完全放在某種人道意識或殖民論述的反省框架上,他保持了與原住民一定的距離。然而這樣一種保持距離的接近,是兩面不討好的事,軟、硬心腸都得具備。伯軒的論文,選擇「人學」(philosophy on man)的立場討論原住民漢語文學中「知識/姿勢」、「記憶/技藝」間相互作用的情況,等於將長久以來深埋在我心底的焦慮和盼望展露了出來,怎能不令我暢快! -- 孫大川(前監察院副院長、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每一個人都有記憶,卻不見得都能覺察記憶的韻味,因此,為了讓記憶的味道發酵,我們需要身體力行的技藝。技藝是什麼?伯軒闡述技藝作為一種知識、一門功夫,身體於是成為理解、感知與思考的場域。身體力行鍛鍊了技藝,族人也在這過程中承接了記憶;身體承載自身與環境的對話,作家藉此創造審美經驗的格局,對伯軒而言,這正是原住民族作家「成為自己」的重要方式。 -- 陳芷凡(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以記憶為名

    有距離的接近



    第一章 知識╱姿勢與記憶╱技藝的相互滲透

    逐漸拉遠的視距

    原住民如何被觀看?

    知識─技藝─身體

    可能的對話



    第二章 部落內外:生活與現代知識的斷裂及連結

    前言

    知識與生活的出路╱出入

    山海激盪:地方的召喚

    符號化知識的操作與遊戲

    現代知識的詮釋效用

    結語



    第三章 番刀出鞘:部落技藝的鍛練與價值開顯

    前言

    技藝之知與技藝致知

    技藝以成人:自我教養的訓練活動

    與自然合拍:技藝的行動方向感

    次等的人:現代技術的濫用失宜

    巫術的文化安置:人文化與文學化

    結語



    第四章 主體、身分與身體:身體知覺的復原與開展

    前言

    有身:身體的衰退與變異

    修身:身分與身體的相互定義

    無身:身體美學與價值效用

    結語



    第五章 書寫的技藝╱記憶:文學創作的獨立與遊戲

    前言

    書寫的實踐意義與知識的協成

    確立「創作美學」的問題

    返本以開新:活出文學到寫出文學

    語言、遊戲、批判力

    結語



    第六章 「人」的文學:原住民文學的展演與表現

    後記 如果距離也可以有意義

    參考書目





    推薦序



    有距離的接近




      做為一位指導老師,學生的博士論文受到肯定並出版,即使自己的貢獻有限,仍然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這樣的愉快心情,對我來說,不完全是純學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或許甚至跟學術毫無干係。



      我自己已無法弄清楚伯軒怎麼會來上我的課,還決定選原住民的題目做博士論文。我注意到他,是因為發現他對原住民議題的關心不完全放在某種人道意識或殖民論述的反省框架上,他保持了與原住民一定的距離。這種心態,觸及了我對自己民族問題最深卻始終隱而未發的立場。我當然完全了解原住民在近代歷史行程中所受到的不正義對待,對同胞遭遇的苦難也感同身受。但,我不認為「糾正」歷史可以解決我們的根本問題。我們必須迎上前去,重新發現民族的能動性和創造力,才能真正贏回自己的尊嚴。歷史的反省和批判,不是為了給自己找藉口,更不是為了歸罪給別人,而是勇於面對自己、死於過去。我把這樣的實踐立場稱為「朝向死亡的敞開性」,我們必須學習和自己的歷史處境及遭遇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有效地行使我們的自由意志。



      歷史因而只是問題的一個側面而已,理解它是為了超越它,而不是被它綑綁。同樣的,文化的研究不是要它變成木乃伊,而是要它成為我們想像力和創造力的資糧。因此,原住民的議題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它的全貌也不是單從殖民經驗的比較、批判得以掌握。在我看來,原住民問題的根源,其實是我們如何理解「人」的問題,它應該是一個哲學人類學的問題(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其深度和廣度也遠遠超過對一個部落民族處境的回應。這便是我長久以來,面對自己民族問題時,小心翼翼、極力避免的陷阱。然而這樣一種保持距離的接近,是兩面不討好的事,軟、硬心腸都得具備。伯軒的論文,選擇「人學」(philosophy on man)的立場討論原住民漢語文學中「知識/姿勢」、「記憶/技藝」間相互作用的情況,等於將長久以來深埋在我心底的焦慮和盼望展露了出來,怎能不令我暢快!不過,得聲明的是:伯軒是一個自主性極高的學者,他有他自己的學術理想;對文學,也有他由身到心自我實現的方式;論文的經營、論述邏輯和得出的結論,完全是他的努力和思想的結晶。



      未來原住民的研究一定會愈來愈寬廣,也會愈來愈觸及人的現象之全幅領域,自然和人為、部落與國家、神聖與世俗、身體與科技……;這些問題自古以來就一直困擾著人類。原住民的存在,為這些問題的答覆和解決,保留了一個原始的活力,讓我們有機會不斷的回顧原初的自己。

    ?
    孫大川




    其 他 著 作
    1. 戲弄
    2. 地方與人家:台灣當代散文析論
    3. 彳亍:陳伯軒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