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下一代,我們寫了這本書。
  為了打造企業的韌性,
  我們用這本書,分享台灣新世代創業家實踐資源循環的經驗。
?
  循環經濟是少數我們可以將優勢運用到淋漓盡致的場域,
  在世界舞台上展示無可取代的獨特地位,
  讓台灣人走出自立、自信、自主的空間。
?
  循環經濟,是一個資源可回復、可再生的經濟和產業系統。相較於線性經濟「開採—製造—消費—拋棄」的模式,循環經濟採行「製造—使用—循環」的模式,透過重新設計、商業模式、提升能資源效率,從源頭避免污染與廢棄物的產生,使用更少資源來創造更多價值。
?
  這本書《循環台灣》收錄了台灣推動循環經濟的故事,紀錄了優秀企業及人才的循環經濟旅程,有成功、有失敗;有挑戰、有突破;有挫折,還有更多感人的過程。在這些故事裡,我們看到無限的商機和轉型的契機。最近一年來,我們常說「Taiwan can HELP」,但是憑藉著我們的創意跟彈性,我們應該要有信心,不只和世界同步,這一次,讓我們走在世界前面,有自信地走出自己的路,驕傲地說:「Taiwan can LEAD」!
?
  推廣循環經濟的過程中,很多人會問「我應該怎麼做?」很可惜,這本書裡面沒有標準答案。循環經濟之所以深受多國重視,被視為是蘊含許多機會的藏寶箱,並不是因為它直接告訴了我們能解決眼前困境的「答案」,而是循環經濟讓人看到解決困境的「可能性和想像空間」。當線性經濟讓我們的經濟、生態、環境、甚至當政治陷入滿佈荊棘和泥濘的紛爭時,循環經濟為我們開啟一扇發揮想像力、探索可能性和充滿新契機的大門。
?
  我們的眼光需要放更遠,去思考今天出生的小孩踏入社會時,我們會留下什麼樣貌的台灣?因此,邀請大家一起來集思廣益「願景:循環台灣二?四?」。二十年,一個世代的時間。這個世代的責任,需要我們以凡事皆可為的態度,擺脫過去、大膽想像未來,從失望和危機中尋獲希望和契機。
?
  透過這本書中,您可以:
  • 了解全球鉅變帶來的趨勢與風險,而企業又如何透過採行循環經濟強化韌性
  • 閱讀到以系統性方式彙整的台灣循環經濟案例及經驗
  • 一同從農業、營建、紡織三大產業,探討台灣轉型循環經濟的關鍵策略
  • 從產業循環化、政策循環化、社會循環化三大角度,探索台灣全面啟動循環經濟的契機
?
名人推薦
?
  苗豐強,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
  余俊彥,中鼎集團總裁?
  楊偉甫,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
  張純明,三福環球股份有限公司暨財團法人福祿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謝佶燁,豐譽聯合工程董事長
  陳偉望,永光化學總經理?
  戴英傑,德商臺灣瑞曼迪斯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黃暐程,CircuPlus執行長?
  王家祥,REnato lab創辦人暨執行長
  李長庚,國泰金控總經理
  李應元,中華民國駐泰國代表處代表(前環保署長)?
  林子倫,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
  施克和,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洪申翰,立法委員
  溫麗琪,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李根政,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
  蘇慧貞,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
專文推薦
?
  朱敬一,中央研究院院士
  紀維德,荷蘭在台辦事處前任代表
  高志尚,義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子敬,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
  張清華、郭英釗,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陳吉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建志,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曾文生,經濟部政務次長
  曾厚仁,外交部政務次長
  葉清來,宏遠興業總經理
  楊青山,京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文雄,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
  蔡其昌,立法院副院長暨立法院聯合國 SDGs 策進會會長
  賴瑩瑩,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廢棄物管理處處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