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立體的歷史:從圖像看古代中國與域外文化(增訂三版)

立體的歷史:從圖像看古代中國與域外文化(增訂三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470320
邢義田
三民
2021年1月08日
167.00  元
HK$ 150.3  






ISBN:9789571470320
  • 叢書系列:歷史聚焦
  • 規格:平裝 / 356頁 / 15 x 21 x 1.7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增訂三版
  • 出版地:台灣
    歷史聚焦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通史











      |從2D思維進入3D視角,看見前所未有的「立體的歷史」!



      你有沒有想過,上帝為什麼要給人類兩隻眼睛?難道,研究歷史就只能案牘勞形?古人為我們留下的歷史材料浩如煙海,除了平面的文字資料外,更有琳瑯滿目、豐富多樣的圖畫資料,只有同時掌握兩者,才可以建立不同以往的「歷史」。



      |精選四講主題,中外交流一眼看穿



      邢義田教授精選四講主題,內涵中西文化交流下的圖像與藝術,讓讀者們一眼看穿,從雕像的帽子,到畫像的猴子,一步一步解析,用最淺白的口吻,來理解最深澳的歷史!



      第一講──請孫悟空去管馬是有特殊意義的!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被玉皇大帝派去管馬,給了他「弼馬溫」的職位,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何要叫猴子去管馬?「弼馬溫」有沒有特殊涵義?



      第二講──原來胡人不一定是左衽?

      孔子有言:「如果沒有管仲,我們就要披髮左衽了!」孔夫子用這段話來指出,中原文化「右衽」象徵文明,與胡人「左衽」截然不同。然而,胡人其實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第三講──希臘大力士華麗變身

      希臘大力士赫拉克利斯是希臘神話中的神,擁有無窮的神力、擔負保護者的職責。誰能想到,原來希臘大力士的形象,曾經流傳到中國?希臘到中國直線七、八千里,大力士究竟是如何「流浪」到中國的?



      第四講──希臘陶片流放制度也有漏洞?

      古希臘不少城邦實施民主制度,他們採取「陶片流放」,投票獲得最多人討厭的人,必須離開城邦。然而,這些陶片上的名字,真的是自己寫的嗎?



      附錄──精選四篇研究成果,扎扎實實補充歷史知識!

      邢義田老師精選四篇文章,一次補足歷史知識,讓你意猶未盡!

    ?


     





    增訂三版序

    第一講 「圖像與歷史研究」之孫悟空篇

    第二講 想像中的「胡人」從左衽孔子說起

    第三講 希臘大力士流浪到中國?

    第四講 他山之石古希臘陶片流放制與羅馬帝國禁衛軍

    附錄

    圖片出處









      《立體的歷史一從圖像看古代中國與域外文化》一書是改寫增補自2012年5月21日∼29日應上海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之邀,擔任「光華傑出人文講座」的四次演講。這四講是:

      (1)「圖像與歷史研究」之孫悟空篇

      (2)想像中的「胡人」──從左社孔子說起

      (3)希臘大力士流浪到中國?

      (4)他山之石─一古希臘陶片流放制與羅馬帝國禁衛軍



      原本的演講是以「古代中國與域外文化」關係為主軸,綜合若干自己過去的研究,作一次簡單的報告。演講雖曾增補了一些材料和想法,但基本上是舊說的重述。這回利用改寫的機會,進一步作了思考和修補,甚至稍稍挪移了重點和擴大了範圍,尤其是頭兩講。在原來的演講中,我強調歷史工作者應動員一切可用的文字性和非文字性的材料,也就是文字和國像或視覺性的材料。這僅僅就「材料」而說。為了更好地說明我現在的想法,加上了「立體的歷史」當做總標題,希望指出文字和國像只是提供「立體歷史」產生的條件。



      所謂立體的歷史,是三度空間整體的歷史畫面,由(1)文字和非文字的材料,經2歷史研究和寫作者的手,傳遞給(3)讀者,三者互動而後產生。歷史研究和寫作者描繪並傳遞畫面。畫面在讀者心目中是否生動立體,一方面取?於讀者自己,一方面也取?於描繪和傳遞者的喜好、能力、訓練、眼光以及據以建構的畫面是否具體生動多彩。讀者如果能從這本書,看到一些不同於過去,富於縱深或激發想像的畫面,就令我感到安慰了。



      由於原本是演講,本書保留了說話的口氣,也省略了學術論文常見的附注。有興趣進一步追索的讀者,勞請閱讀2011年在中華書局出版的《畫為心聲》等書。這次有機會出版,首先要感謝邀請我擔任講座的文史研究院葛兆光院長。如果不是他的邀約,我大概不會在一些老問題上花心思,朝前邁步。在修改講稿的過程裡,得到許多好友和學棣的熱情協助。杜正勝、洪金富、許雅惠、王輝、馬怡、侯旭東、劉曉芸、黃瓊儀、游逸飛或指正錯誤,或提供材料,衷心銘感。大家有不少期許,限於能力,一時還無法做到,只好等待來日。



      本書幾經修補,這次利用再印的機會稍稍調整了少數文字和圖版,但不免仍有錯誤。一切責任,不消說,由作者自負。最後要謝謝三民書局提議再印以及三民編輯部為這本小書付出的一切辛勞。

    ?
    作者序於臺北南港

    2020.10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