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口才可以改變外貌與形象,醜男黃渤辦到了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在成長的道路上,遇到他人有意無意的刁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所以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想辦法避免自己遇上刁難,而是要學習在遇到刁難時,該怎樣去有效的應對。
在2013年金馬獎的頒獎晚會上,黃渤就碰上了被人刁難的事情。
那天,燈光璀璨,眾星雲集,來自世界各地的華人明星們走向紅地毯,共聚一堂,期待著「第五十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各大獎項出爐。梁朝偉、劉德華、章子怡、張曼玉、張家輝、舒淇等眾多明星到場,他們大多都是叱吒國內外影壇的風雲人物。此時華麗麗的聚集到一起,可謂星光耀眼,彷彿讓晚會舉辦地——臺北國父紀念館比以往更加富麗堂皇。
從眾明星的穿著打扮上就可以看出,大家的風格雖然不盡相同、各有特色——有的璀璨而大氣,有的另類卻隨和,有的俏皮又不失莊重。但毫無例外的是,他們都為此次盛會花了不少心思。其中,前一屆金馬獎主持人黃渤身著Simon Gao在此前剛剛發布的2014春夏系列時裝,暗色的緞面印花材質,長袍細腰帶的造型;而本屆金馬獎主持人蔡康永則別出心裁,上身穿了一件黑白相間的格子禮服,後面赫然「背著」一匹馬的造型,貼切的呼應了「金馬獎」。
當晚,頒獎嘉賓鄭裕玲與黃渤同臺頒獎,她首先拿黃渤的穿著造型開起了玩笑:「今天晚上你穿的是睡衣吧?因為我已經五年沒來金馬獎了,所以我是盛裝出席。你看臺下的劉德華、梁朝偉、成龍,他們都很隆重的。」原來,黃渤雖然穿得低調又不失貴族風範,但造型本身與大多數明星比起來,顯得居家了一些,鄭裕玲就正好借此尋開心。
在如此歡快的氣氛中,明星們之間互相打趣開玩笑,是常有的事,特別是登臺後的對答,如果應對得體機智,還會產生相聲一般的幽默效果。但如果應答得捉襟見肘,就會很難下得了臺,有時還會影響到他們在粉絲心目中的形象,甚至給自己的演藝事業帶來影響。所以,鄭裕玲的話剛一出口,臺下人都不禁端正了一下身姿,就想聽聽黃渤到底該怎麼回答。
聚光燈、攝影機、無數雙眼睛,這可是全球直播的晚會呀!
沒想到,黃渤卻立刻輕鬆自然的說:「對對對,因為他們都是客人麼,客人到別人家裡去,當然要穿得隆重一點兒。你已經五年沒來,可這五年我一直在金馬獎,這裡已經像家一樣。回到家裡穿什麼?回到家裡一定要穿得舒服一點兒。」好一個機智的回答,他的話音還沒落下,眾明星已經笑聲四起,臺下掌聲連連,一場可能出現的尷尬,就這樣被黃渤幾句話給化解了。
誰知,一場更大的話語「刁難」又緊接著向黃渤襲來。
當鄭裕玲提到金馬獎當晚的主持人蔡康永時,說他雖然是一個人在主持,但是做得很好,黃渤也當即點頭鼓掌回應。觀眾的眼睛都被臺上的三個人吸引,目光全部聚集到了臺上的熱烈氣氛中。面對誇獎,蔡康永先說了兩句感謝和「恭維」的話,然後馬上話鋒一轉,說道:「……可是,黃渤,這裡是我家,不是你家。」
實際上,蔡康永的這句話並沒有問題,他的意思可能是說,這屆金馬獎由他主持,自然是他的「家」。但是,此時此刻的氛圍,當話說出口後,就難免有一定的殺傷力,就連臺下觀看的眾明星都似乎措手不及了;有人甚至面露錯愕,就連郭富城和劉德華那樣見多識廣的天王巨星,表情都有了變化,顯出擔心的樣子,為黃渤暗暗捏了一把汗。
在座的每一位都非常清楚,遇到這樣的刁難,如果反擊過重就會得罪人,而且也不利於自己的形象;可如果當作沒事發生,或反擊得弱而無力,就顯得過於窩囊,同樣對自己的形象不利。何況,蔡康永向來被看作是最機智的主持人之一,黃渤這下可算是遇到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
就在大家還沉浸在蔡康永給出的難題中時,黃渤已經開始應對。他先順勢大笑了起來,讓場面沒有變得過於尷尬,然後才平靜而鎮定的接著鄭裕玲剛才的話頭——一個人在主持,微笑著對蔡康永說:「其實,你也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我剛才看到一匹馬和你在一起。這麼久了,只看到人騎馬,還沒見過馬騎人。」
在場的明星觀眾們先是愣了一秒鐘,然後爆出了震耳欲聾的笑聲和掌聲。剛剛還對黃渤一臉「同情」的劉德華、張家輝和劉嘉玲等人,此時都抑制不住的開懷大笑。特別是劉德華,一邊大笑一邊環顧四周,好像要急於讓所有人知道他有多開心一般,連蔡康永本人都笑著鼓起了掌。
是啊,多絕妙的應對,多精準的反擊。首先,黃渤成功的從之前談論過的地方入手,使得現場的整體話語氛圍比較連貫,並不會讓人們產生「他為了反擊而製造話題」的念頭,在聽眾心目中自然沒有留下對他本人的芥蒂;其次,馬騎人的說法非常符合蔡康永之前的形象,一下子就能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到他身上;而且,人騎馬與馬騎人的話題,本身就營造了一個笑點,或者說構成了一個機智而不乏幽默的段子,既非常契合頒獎晚會這樣歡快的場合,又能博大家一樂,為自己博得更多好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黃渤巧妙的用雙關語,以「馬騎(欺)人」來回擊蔡康永的刁難,一下子扭轉了對自己不利的局面,但又不是用撕破臉的直接話語去回擊。因此,在起到應對效果的同時,讓對方知道自己並非軟柿子,還為對方留足了顏面。總之,輸贏立現,大家都會心大笑,一次貌似平靜實則爭鋒相對的「話語搏鬥」,就這樣歡快而悄然的過去了。
所以說,在社會交際中,能夠機智的應對別人的刁難,是一種多麼重要的能力。它體現的是對自身聲譽與氣節的維護,也關乎個人素質與修養,還涉及社交關係的持續性搭建,對每個人而言都非常重要。
推薦序一
你的一萬小時,從現在開始
前幾年大紅的書《異數》中,作者提出了一個現今廣為流傳的理論──1萬小時:「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從平凡變成超凡。」這個理論給予我們無窮的希望:給我1萬小時,我就能像那些頂尖的職業選手一樣,只要我努力,我就能成功。
於是,我們開始以時間來換算我們與成功人士的距離:若每天投入8小時(大約是一般人一天上班上學的時間),那麼1萬小時只要不出3年半的時間;若每天下班後撥出3小時,則要花9年才能達到1萬小時!
大家很快也很直覺的把重點放在「1萬小時」這個可以量化的數字,但實際上,讓人從平凡變超凡的重點,不在1萬小時,而在「錘鍊」。
只要很簡單的想想從小到大,我們花了多久時間吃飯,多久時間走路,多久時間呼吸;這些我們天天在做的事情,早就遠遠超過了1萬小時的門檻,但我們卻沒有成為吃飯達人、走路達人、呼吸達人。
話說,「說話」也是。
我們從1歲開始發出聲音,到現在早已數不清說過多少話、回答過多少個問題。可是在沒有刻意練習的情況下,我們說話,就跟吃飯走路呼吸一樣,只是為了生活,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所以雖然每個人都會說話,但是真正能把話說得好的說話達人,卻沒有幾個。
在這本《黃渤說話的藝術》中,作者像個「天橋下的說書人」,從旁觀者的角度記錄並分析影帝黃渤在受訪時的巧答,輔以文學或歷史上的著名場景,讓整本書讀來,像在看武俠小說般的精彩。主角不是張無忌、令狐沖,卻一樣有著絕世武功;耍的不是倚天屠龍,而是唇槍舌劍、談吐如流。高手過招的瞬間有如電光石火,可是在作者的妙筆之下,短短的1秒鐘,卻可以延展為一個篇章。就像職業運動的戰術分析師,本書如同用慢動作回放場景的錄像,重新分析當時情緒氣氛的流動;作者時不時在關鍵處按下暫停,對場上球員的動作做出評比,解說這樣做會把比賽帶往什麼方向,而如果那樣做,又會造成什麼可能的影響。
我們雖然不是身處在競爭激烈、爭奇鬥豔的演藝圈,不用每天處理咄咄逼人的尖銳提問,但生活中難免遇到心態扭曲、喜歡以言語擠兌人的討厭鬼,或腦子少根筋、出言不遜的無禮莽漢。這些人可能是老闆、同事,可能是同學、老師,可能(很不幸的)是你的家人、親戚,如何有智慧的面對他們的口頭挑戰,如何幽默又不失禮的給他們好看,這是需要好好學習的「錘鍊」。
所以,話,既然每天都要說,那就讓我們開始有意識的練習吧!
飛碟電臺DJ與主持人、金鐘典禮司儀�歐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