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某日,與友人王新民兄小休於城門水塘的白千層林蔭下,王兄突然有感觸地說:「行走香港山野多年,某日竟被一位行友把我問啞了。」我說:「得聞其詳?」王道:「原來香港四面環海,還有綠林掩映下許多水塘,然則,香港到底有多少個水塘呢?」
這個題目的確一時間也難弄清楚,香港水塘的發展,是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也緊隨市民發展需要而發展,有些卻被廢除供水功能了。
可以看到的是,不止是市民的食水問題,還有連帶的道路交通問題,植林聚水與綠化休憩用地問題,優化市民的綠色生活,使市民走在水塘區能感受到一種與城市完全迥異的感受。樹林濕潤的空氣,帶來的陰離子的滋潤,使腦袋享受到瞬間的空靈、清新的感覺,眼睛得到樹木翠綠色的撫慰,自然地禁不住挺起胸膛,張開雙手,大力地呼吸起來。
走在水塘道上,從它建設的年代,很自然地看到與建設者的文化傳承有不同而有所區別,我們也可從古蹟的級別中分辨到歷史的「氣味」。物品之大,能比天高,它卻比不上一些藏在地下而被發掘出來石塊,一排排的整齊序列的震撼力。
水浸滿了一池,剩下凸出水面山丘,成為小島;往日人們不屑一顧,卻霎時爭相到來「打卡」,成為寵兒。沉在海底的石塊路、屋基圍牆、風水樹林,爭相拍照留念,人們知道:既往之不可追!
然而,人們又可知道,香港水塘負有多少不同任務,有多少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任務,又隨時間的消逝而湮滅轉移?又焉知今天我們所願追求?述之「倖存者」,又會在今後歲月中某一天,又忽然被時代所終結?
我們會在王新民兄的高超攝影技巧中欣賞到時代的軌跡,享受文化的薰陶,也冀望讀者能闔家置身於嫩綠郊野,融入香港美好的山光水色中,共渡休閒假日,別辜負香港美好江山!
在本書中,也讓讀者看到香港眾多的水塘之朦朧身影!既知往昔,珍惜今日!
?
黃梓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