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美國另外的一面(從1898開始)(3版精裝)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8664825
陳志海
青森文化
2021年4月30日
133.00 元
HK$ 119.7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88664825
叢書系列:
歷史
規格:精裝 / 304頁 / 14.8 x 21 x 4.2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3版
出版地:台灣
歷史
分
類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
地區史
>
美洲地區
同
類
書
推
薦
國父的真相:建立美國政治典範的元勳,還原他們神壇下的真實面貌
第一響禮砲: 美國首次獲得外交承認的獨立故事
諜變:美國史上最大宗間諜案秘辛
惡托邦記:核城市到鐵鏽帶,未忘之地的歷史
改變世界文化的13本書:讀什麼決定我們成為誰。這些暢銷書如何改變了我們說話、思考模式、行為舉止甚至成功標準。
內
容
簡
介
為政之道,講求利益本是無可厚非的。
但是,美國人在對外關係是不是往往都把「美國利益」包裝成「美國價值」?
美國人是不是可以講一套,做一套,而卻又面不改容?
美國人是不是對同一性質之事,人家做便是十惡不赦,
自己做時卻是天經地義?
常言道,外交活動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國家利益,亦有謂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敵人或朋友。
但是,自稱與眾不同的美國自詡推動人權外交,宣稱要把民主、自由、人權和法治帶到全世界。
正所謂聽其言而觀其行。從美國近百多年來的行為可見,美國外交的目標是要控制世界各地的市場和資源。所以,只要某個國家的政府是親美的,不論其是否獨裁專制,美國都會支持,但如果某個國家的政府是反美的,則就算是民主選舉產生的,美國也會設法把其推翻。
這幾十年來,美國打著民主的旗號來針對反美的國家或地區的政府,透過所謂「非政府組織」(尤其是「國家民主基金會」)扶植及培養當地的反對政治勢力,以民主、自由和人權之名,行搶奪政權之實。
本書特色
• 美國光輝的一面,對大多數英語世界的人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有關美國正面的書籍,亦可以說是俯拾皆是。本書無意平衡美國的光輝面與陰暗面,而是聚焦於其陰暗的一面,希望令大家(在熟悉美國光輝面的前提下)對美國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不會在主流的美國文化下以偏概全、以點蓋面。
• 本書紅色的部分,是希望透過提出問題,激發讀者的興趣和思考。
• 作者希望引發讀者的興趣,看完本書之後可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亦可能有一點疑真疑假的迷惘,因而產生興趣進一步去尋找更多的事實和評論,然後經過獨立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
目
錄
1. 光輝的一面
2. 自稱「例外」和「不可缺少」的國家
3. 美國總統:美麗的說話
4. 當「美國價值」遇上「美國利益」
5. 美國戰勝西班牙,走上霸權之路(1898)
6. 菲律賓:先把它變成殖民地,獨立後便支持親美獨裁
7.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8.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
9. 軍事力量
10. 金融力量
11. 「軟實力」
12. 把「軟實力」武器化
13. 「中央情報局」
14. 韓戰:「獨立」後卻「統一」不成(1950-1953)
15. 南韓:美國支持獨裁政權(1947-1988)
16. 日本:美國支持親美的「自民黨」一黨獨大
17. 台灣:美國支持獨裁政權(1945-1988)
18. 印尼:美國支持獨裁政權(1966-1998)
19. 越戰(1965-1973)
20. 柬埔寨:美國狂轟濫炸(1969-1973)
21. 老撾(寮國):美國炸破了世界記錄(1964-1973)
22. 中美洲:危地馬拉、尼加拉瓜、巴拿馬
23. 加勒比海:古巴、海地、多明尼加、格瑞那達
24. 南美洲:巴西、智利
25. 非洲:剛果
26. 伊朗:美國推翻民選總理,支持親美獨裁,封殺反美政府
27. 伊朗、伊拉克戰爭:美國兩邊賣軍火,悶聲發大財!(1980-1988)
28. 「國家民主基金會」
29. 蘇聯解體(1991)
30. 俄羅斯的「失落十年」(1990-2000)
31. 「後冷戰」:美國一國獨大(1990 年代)
32. 美國第一次出兵伊拉克(1991)
33. 南斯拉夫解體(1990年代)
34. 中東:以色列、沙地阿拉伯、埃及
35. 「911事件」(2001):美國的全球「反恐戰爭」
36. 「為何他們憎恨美國」?
37. 美國出兵阿富汗(2001)
38. 美國第二次出兵伊拉克(2003)
39. 利比亞:挑戰美國,卻又沒有核武,完蛋了!
40. 敘利亞:美國夢想的「政權轉移」成空
41. 歐盟:不能挑戰美國「一哥」的地位
42. 俄羅斯:被美國圍堵了(2000年代)
43. 美國對華態度
44. 美國搞亂中國
45. 美國圍堵中國
46. 美國打壓中國崛起
47. 美國人民:一對九十九
48. 「後美國」:「世界一哥」不再?
索引
地圖(東南亞,中亞及南亞,中東,東歐,中美洲及加勒比海)
志海作品
志海作品之序:中華文明圈、All Kinds of Everything (2nd ed)
序
序
美國把「美國利益」包裝成「美國價值」
古時梁惠王見孟子,便問孟子:「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的回應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為政之道,講求利益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美國人在對外關係是不是往往都把「美國利益」包裝成「美國價值」?美國自己明明是梁惠王(以「美國利益」為先),卻要扮成孟子(講美國版的仁義:民主、自由、人權)。美國人是不是可以講一套,做一套,而卻又面不改容?美國人是不是對同一性質之事,人家做便是十惡不赦,自己做時卻是天經地義?特朗普(Trump)總統不同之處,是不是他開宗明義以「美國利益」為先?
不是全面之書
美國光輝的一面,對大多數英語世界的人來說可以說是耳熟能詳。有關美國正面的書籍,真的是俯拾皆是。美國參議員(桑德斯�Sanders)說:「如今,大多數媒體為少數幾家跨國公司所有,控制著美國人民的所見所聞。」而美國人的「所見所聞」,大多是美國光輝的一面。然而,正如一個人一樣,一個國家除了有光輝的一面之外,往往都有另外的一面。本書不是一本美國全面之書,並無意平衡美國的光輝面與陰暗面,而是聚焦於其陰暗的一面,希望令大家(在熟悉美國光輝面的前提下)對美國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不會在主流的美國文化下以偏概全、以點蓋面。
不是學術書
這一本書,是為大眾而寫的。本書的資料主要是從有關書籍(包括中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俄文、韓文、越南文和柬埔寨文的中譯本)而來的,而不是基於原始文件。談論當代之事,是比較難看到原始文件的。有關文件一般都不公開,亦未解密。洩密者(把真相公諸於世)又少,因為後果會嚴重。
本書之目的
本書之目的是希望引發讀者的興趣,看完之後可能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到喉唔到肺」),亦可能有一點疑真疑假的迷惘(因為看到在西方主流教育下長大的人比較少看到的事物),因而產生好奇進一步去尋找更多的事實和評論,然後經過獨立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本書紅色的部分,是希望透過提出問題,激發讀者的興趣和思考,並無表達我個人意見之意。無論如何,我的意見只是一個普通人之見,是沒有甚麼價值的。
求知態度
我們對任何重要事情,都應該以理性及全面的角度去了解。「先有結論」,然後利用一些手法(包括以偏概全、尋章擇句、斷章取義等)去「後找理據」,是走向文明的絆腳石。因為每一個人的背景都是不同的,所以有人的地方,便會有左、中、右思想的人。既有建制,亦有泛民,還有中間是自然不過的現象。如果我們的思想是比較建制的,便應該多一點聆聽泛民的心聲,以求互相了解。反之亦然。我們不要因為他們的意見與我們不同,便以敵視的態度對他們作出人身攻擊,給他們扣了帽子後,便不理會他們所講的事實或者全盤推翻他們的論述。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在他們(不論是所謂「聖人」或是「魔鬼」)所講的事實是否正確。古人(陸九淵)有云:「凡事只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誰。」換句話說,我們要對事不對人,不應因人廢言。我們不應該讓成見阻攔尋找真相之路。正所謂「事實不可歪曲,意見大可自由」。公正的事實,不應該因人而異。但是意見則不同,因為不同人有不同的立場和意見,這是自然的事。還有,我們對所謂「異端邪說」,應該持開放態度。我們從歷史中看到不少例子,昨天的「正統」,成為今天的「邪說」;而今天的「邪說」,亦可能成為明天的「正統」。大家都要有「和而不同」的精神,不要(尤其是有權有勢的人)動不動便喊打喊殺。自由民主美麗之處,是百花齊放,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對話不要對罵,更要向語言暴力說不。
不是反美之書
看過本書後,不要以為我是「反美」。相反,我欣賞美國人的性格和羨慕他們的成就。任何人(當然包括中國人)不應只是陶醉在自己國家光輝的一面,而是應該亦要知道自己國家陰暗的一面。如果每人只知道自己國家光輝的一面和其它國家陰暗的一面,那麼這個世界便難會有持久的和平。任何一個愛國之人,不僅有權利而且有義務指出其國家的不是之處,使其可以撥亂反正。正如一位美國學者(洛溫�Loewen)所說:「了解歷史,願意找出謊言與扭曲的史實,以及能夠運用資料來源來判定歷史真相的美國人,將是捍衛民主的堅實力量。」
西方優點
西方的其中一個優點,是法治制度之下給普通人帶來的安全感。這一種「夜半敲門也不驚」的安全感,是基於三大信念。第一,立法機關所訂下來的法律,本質是保障人民的權利,而不是把法律當統治工具。第二,在法律面前,不論男女、貧富、強弱、政見,人人都是平等的。第三,法官在判案時,是獨立於任何人的。他們只會基於法律的考慮而不會受任何權勢的影響。在一個法治社會裏,如果有任何人(不論權有多高和勢有多大)想找你麻煩,或陷害忠良,其得逞的難度是高的。
用腳投票
無論我們怎樣說美國的不是,都不要忘記這個事實:一直以來,希望進入美國的人甚多,而從美國出走的人卻是比較少。正如美國總統(甘迺迪�Kennedy)所說:「自由有很多困難,而民主亦非完美。但是我們沒有築起一幢圍牆來留著我們的人民,防止他們離開。」另一位總統(列根�Reagan)亦說過:「在我們的時代,有一個簡單但卻是有壓倒性的事實:現代世界所有數以百萬計的難民的路途,都是離開而不是走向共產世界。」
本書必有錯漏。如欲指出任何不足之處,可電郵至2008at54@gmail.com。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