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啟動自主學習力:沒有段考、導師和功課的學校,如何造就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啟動自主學習力:沒有段考、導師和功課的學校,如何造就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7474
工藤勇一
陳嫺若
聯經出版公司
2021年4月15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570857474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4.8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社會科學 > 教育 > 概論











    日本Amazon學校教育類書籍銷售冠軍!

    TBS節目推薦!各大報刊雜誌競相報導!

    一位不按牌理出牌的公立中學校長,

    如何點然青少年的熱情動力,

    引爆日本家長圈話題!



      一位校長,打造了一所廢除定期考查、班導師制度,連功課都全面喊停的學校,竟能吸引家長擠破頭地想送孩子來就讀。本書就是由這所爆紅學校──麴町國中校長工藤勇一所寫。書中闡述他的教育論,以及他如何讓孩子發揮與生俱來的才華,進而學會21世紀必備的各種生存能力。是一本專為家有未成年孩子的家長,指點教養迷津的寶典!



      作者工藤勇一是東京一所公立中學的校長,2014年上任之後,他廢除了學校中很多「理所當然」的校規,進行「非常識」的教育改革。



      他的改革包括

      .廢止作業

      .廢止段考

      .撤除頭髮、制服的規定

      .廢除專任導師



      改革的成果逐年顯現。該校因而成為電視、雜誌的一大話題。甚至文部省和全國各地的教育人士都前往視察。2020年的入學說明會,參加人數為招生人數的三倍,現場座無虛席,甚至位子不夠而引起混亂。



      校長並不是標新立異,而是重新思考原本學校裡「理所當然」的事有沒有必要性。像是作業和段考的設立,原本是為了讓孩子評斷自己對學習了解的程度,但久而久之,學生變得為了做作業、考段考而上課。甚至為了考高中而學習,失去了對學習的熱情或想法。因此麴町中學的目標是培養有自律心、能自動自發讀書的孩子。而擁有獨立思考、自動自發的能力,是未來領袖人物的重要特質,更是活在21世紀必須具備的非認知能力之一。



    本書特色



      打破「理所當然」的刻版印象,堅信「非常識」的教養理念:


      .跟別人比較的考試沒有意義

      .「服裝雜亂,心思也雜亂」這說法是錯的

      .百依百順的孩子是危險的

      .同學之間不用相親相愛

      .不論什麼樣的孩子,絕對能成為領袖



      一位日本公立中學的校長,打造了一所廢除段考、制服、班導師制度,連功課都全面喊停的學校,竟能吸引家長擠破頭地想送孩子來就讀。



      究竟是什麼魔力?讓這些原本依賴心重的孩子培養出自律心、自主力、甚至成為學年的中心人物,充滿信心地發光發熱?



      從0歲到18歲。推薦給所有家長!



    推薦人



      林薇? 作家

      陳雪如(Ashley)? 諮商心理師

      陳茻? 國文教師

      黃琬茹? 臺北市芳和實中校長

      劉繼文? 學思達核心講師



      面對快速變動的世界,到底該教給孩子什麼品格與能力?家長對孩子的規範,意義何在?這本書帶給我們全面的反思!——諮商心理師 陳雪如(Ashley)



      破框思維是教育創新的起點,直探教育本質才是學校核心價值之所在。工藤校長打破陳規的膽識與視野值得借鑑。——臺北市芳和實中校長 黃琬茹



      從各種不同面向的質疑探討教育與教養的本質,培養主動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孩子,啟動自主學習的能力,點燃學習動機。——學思達核心講師 劉繼文

    ?


     





    第1章 ?質疑學習的「正確答案」

    不需要習慣

    段考「臨時抱佛腳」的話,就沒有意義

    養成非認知技巧

    學習並不是上完教育課程即可

    讀書的重點在如何掌握要領

    以筆記簿的使用法,尋找學習模式

    建立高生產力的學習計畫

    ?

    第2章 ?質疑「心的教育」

    「服裝雜亂,心思也雜亂」是真的嗎?

    拚命要求孩子「遵守規則」的大人

    百依百順的孩子是危險的

    不可以要孩子「跟那孩子保持距離」

    不要盲目相信「忍耐」

    孩子熱中玩電動,該怎麼教養

    對不遵守約定的孩子,改變對待方式

    家有拒絕上學的孩子,我的建議是

    ?

    第3章 ?質疑「協調性,大家相親相愛」

    否定「與大家相親相愛」的全校集會

    「請把周圍的人想像成外星人」

    一切都從意見的對立開始

    重視一成反對派的運動會

    不畏怯不同意見的方法──KJ法的活用

    培養懂得建立共識的孩子

    不論什麼樣的孩子,絕對能成為領袖

    全體學生都哭了,畢業典禮的禮物

    ?

    第4質疑「為了孩子好」

    你為孩子之間的爭執仲裁過嗎?

    如果干涉孩子的整理會怎麼樣?

    為了幫孩子找到他可以著迷的事物

    大人無心的一句話將「興趣」轉變為「價值」

    「挑戰吧!」這句話叫不動孩子

    不可以讚美「第一名」和「100分」

    消除責怪別人的思考──「都是那個導師的錯」

    最後最重要的是「全家的幸福」

    ?









      希望他在這世上活得幸福快樂。



      只要是父母,對孩子都有著同樣的期望。



      今天,AI或IOT(物聯網)等科學技術有了卓越的發展,經濟結構也產生了大幅的變化。孩子們的時代,已不再是進入一個公司就工作到退休的社會,面對時代的轉變期,自己思考、判斷、行動的「自律」能力越來越重要了。我相信不論是哪個父母都會希望孩子學會這樣的能力。



      但是,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總是儘早試圖把孩子牽引到理想,期許能為他們打造較好的環境。從幼兒期開始讓他們接受STEM教育、英語教育、電腦程式教育等,但是,如果這些「為了孩子著想」的熱心安排,反而剝奪了孩子學習自律的機會呢……?



      孩子原本就是自主性的生物,一味的灌輸,是一再剝奪他鍛練自主性的機會,於是,他便會成為一個習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這些孩子大多會漸漸抱怨接受事物的「品質」,嫌棄別人不會照顧、嫌棄教育方法、嫌棄教材……,只要發生任何不順心的事,就怪在老師或學校的身上,認為是「某人的錯」「組織的錯」。聽起來很耳熟吧。這些孩子長大成為「沒有當事者意識的大人」們,也許就是我們日本今日的面貌。



      六年前,我在千代田區麴町中學就任校長之後,廢除了學校各或各樣的「約定俗成」。從過去的教育來看,麴中的教育改革全都不合常理。



      .廢止作業

      .廢止段考

      .撤除髮禁、校服規定。

      .廢止固定導師制。



      進而教導學生「不是只有協調性才重要」「同學不用和睦相處」「不用改變想法,而是改變行動」。校慶活動全面授權給學生舉辦。



      現今的教育中,「符合常理」的教條,照我來說全部都剝奪了孩子的自律精神。因為,父母和師長全都迷失了教育最高的目的,而把眼前的手段當成目的了。結果就是破壞了孩子的自主性、熱情和創造力等能力。



      麴町中學的最高目標,是培養出「自律的孩子」,換言之,就是「不歸咎別人的孩子」。而且我們也教學生「每個人都不一樣,當然會發生對立」「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克服彼此的不同呢?」



      「世間並非都是壞事,當個大人也很酷!」



      讓學生們有這種想法,就是麴町中學的最高目標。



      麴町中學的學校改革成果,逐年顯現。



      「打破陳規」、「公立學校竟能做到這種改革!」



      許多媒體爭相報導,幾乎天天都有文部科學省與全國教育人士前來訪察,矚目度也跟著提升。二?二?年新生入學的學校說明會,擠進超過招生名額三倍的的參加者,造成座位不夠的混亂場面。



      本書是根據麴中的做法,以及個人四?餘年教師生活培養的思考為基礎,第一本針對父母寫成的育兒論。



      老實說,當出版社來邀我「寫一本面向家長的書」時,我十分猶豫。因為畢竟我是個中學教師,說到育兒,我只養育過兩個兒子,即使如此,我也全部交給內人負責。我自己和讀者一樣,都只是個為兒煩惱的父親。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想一面回想教育孩子的過程,一面與大家一起思考「育兒」這件事。因為透過過去的教師生活,孩子們的成長總是會令我驚奇不已。



      麴町中學從某個意義來說,是一所幫私立學校「墊底」的學校,這裡招收了許多在私校考試失敗,自我肯定受到打擊的孩子。入學之後,國一的學生幾乎每天都會發生同學之間的問題。



      但是,一開始懷著自卑感、沒活力、依賴性強的學生們,升上三年級時,全都蛻變成充滿自主性的學生,甚至成為學年的中心人物,有著驚人的表現。不論是在發展上有特色或沒有特色的孩子,全體一起建立起「出頭鳥不會被打」的空間。



      期望這本書介紹的「非典型教育」,能夠成為孩子自律的助力,並且成為改變蔓延日本教育界之「常識」的契機。

    ?




    其 他 著 作
    1. 15歲開始的領導養成課:如何讓人願意聽你說話、幫你做事、接受你做出的決定?
    2. 最高腦科學教養:後設認知X心理安全,培育次世代人才的關鍵要素
    3. 比成績單更重要的事!讓孩子心智堅強的50句話:一日一讀,給孩子不怕輸、不怕失敗的力量,熱愛學習、勇於挑戰,成為最棒的大人!
    4. 日本校長打破傳統教育框架!培養孩子的生存能力父母可以做的事:廢除功課、取消段考,掀起日本教育革命的名師教你如何養出不被時代淘汰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