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於2001年在台中校本部從新成立至今已邁向第二十年。設立之初為財經法律學系與科技法律研究所,2010年系所整併為法律學系,建構全方位之專業法學教育體系。法律學系為慶祝創系20年,由四位本系專任教師與其他五位國立大學之憲法、行政法及社會法學者分別撰文,合力完成興大法律20年專書,深具時代與傳承意義。
台灣歷經七十多年之政治與經濟變遷,法學思維及法律制度有著本質上之變化,在朝向社會法治國發展之方向上,因應時代進步與社會變遷所衍生之新興議題,法學理論與法律制度也隨之演化與轉變。
人口少子化與高齡化是國際社會之共通現象,各國紛紛為確保老年生活及世代正義,維持永續之年金制度,而進行年金改革。儘管如此,年金改革在台灣仍為高度敏感議題。台灣在本次的年金改革中,歷經總統府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召開多次會議蒐集社會各界意見,彙整成年金改革方案,於2017年經立法院三讀通過陸海空軍軍官士官服役條例、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及公立學校教職員退休資遣撫卹法等年改三法。
在有關年金改革之歷次討論中,出現信賴保護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平等原則及比例原則等之憲法爭議。2017年年改三法公布後,部分立法委員提出釋憲聲請案,經司法院釋字第781號、第782號及第783號解釋宣告年改方案主要規定無涉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與憲法保障服公職權、生存權、信賴保護原則及比例原則尚無違背,但相關機關於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動累積達一定百分比時,應適時調整月退休待遇,俾符憲法上體系正義之要求;另再任私立學校職務且每月支領薪酬總額超過法定基本工資者領受月退休金之條款與憲法保障平等權之意旨有違。
就上開釋憲案之解釋內容,本書收錄九位法學者分別從憲法、行政法及社會法之角度撰文評析。九篇論文對於年改方案及釋憲案之論證理由與結論,提出各具特色且分殊化之見解,討論議題相當聚焦,學術論證與分析嚴謹,並有比較法之觀察,為我國研究年金制度極為重要之著作,未來在實務上,亦可成為年改議題的重要參考,是值得推薦之學術專書。
本人支持法律學系師生善盡民主社會中大學之社會責任,希冀未來中興大學法律學系能繼續提供多元之法學專論,對於權利保障與社會正義提供更深厚之法學理論與架構,厚植國家法治社會之基礎。
薛富盛
國立中興大學校長
2020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