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沒有名字的那座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90711
山女孩Kit
遠流
2021年4月28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3290711
叢書系列:
綠蠹魚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x 1.4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分
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同
類
書
推
薦
遇見有時(簡體書)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 3
茶館與短篇作品集
野火集(傳奇經典版)
重回舊地
內
容
簡
介
有時候,非要往前;
有時候,不能往前。
?
山女孩最新散文創作──
獻給所有停在原地的人
?
某一天,大家覺得你不一樣的時候,你還在恍惚,還在張望。
大家突然給你一個名字,像是一張世界遞給你的證書,告訴你,你必須立足的地方。
那些排名、那個名字,都是由別人定義。而我不願這樣定義你。
你有那睥睨孤傲的姿態,也有破碎脆弱的時分。你不一定每次都遇上大好展望,但我願陪你走過生命裡,一段段成長路途中的迷惘。
走過起伏,就是另一個新開始。
?
●這本書,寫給在山途中的你
人生的過關斬將有點像登山,有時蜿蜒,有時橫斷。可以確定的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時間,我們都處於行走狀態。山女孩寫出登山路途中漫長的迷惘與困難,也在日常裡直言:「斜槓,就是失衡的開始。」書裡捕捉了展望風光之前,難免游移不定、懷疑自己的心情。無論是在山上或山下,都能讓你我共鳴領略。
?
●這本書,寫給面對抉擇的你
往上走的過程若遇到阻礙,你必須決定停止、撤退,或往前、推進。人生亦如此,在戀愛停滯、工作觸礁、生活失衡,生命中某些重要事物被倏忽抽離的時刻,走入山裡,山女孩與你分享那一次沒看到的日出、沒登上的峰頂、走到一半必須回頭的崖壁、未儲存於相機裡的祕密。更想要提醒你,在攀登的路上,別忘記那般仰望的自己。
?
●這本書,寫給後青春期的你
「原來過去你所有的好,某一天會變成你的包袱。」山女孩說。那或許是誰都沒能察覺的細微變質,但意識到自己奔跑的速度減緩,看書的速度變慢,手上的籌碼漸漸少去。年輕時的敢衝與放膽,某個時間點過後就變成冒進與妄為。在這本書中,將帶你看見生命這一條像山的曲線。
?
●這本書,寫給心向台灣山林的你
後疫情時代,人們開始往山走去。本書以細膩文字描寫我們也可雙腳踏至的境地,走上淡蘭古道的蹊徑,望向北大武山的雲海,駐足於冰河時期留下的雪山圈谷,或是位於中央山脈心臟的七彩湖。山女孩以輕巧筆觸與山景照片帶你我神遊眾山之間,讓人心生嚮往。
?
二十篇私密山間日記、十六首捕捉心緒之詩,更深刻描寫四季時序與人生流轉,其中蘊含了走在生命路途中的定錨與反思。
讓我們在山裡,把話說開。
回聲推薦
李清志|建築作家
林達陽|詩人、作家
陳繁齊|作家
莊鵑瑛(小球)|歌手、自由創作者
蔡傑曦|攝影作家
蘇乙笙|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
我從未在任何運動項目裡找到樂趣,以為登山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攻頂,那次過後,才知道這是一門回不了頭的生命教育課,而她是那次的嚮導、引路人……她不只是山女孩,她是獨一無二的Kit。──莊鵑瑛(小球)�歌手、自由創作者
?
淡蘭古道、七彩湖、阿里山、任何一座最靠近你的郊山,Kit用柔軟而平靜的文字訴說每次山間的旅行……選擇上山,是展開冒險的流浪,亦是對生活熱情的浪漫。──蘇乙笙�作家
?
在山裡看似無盡的步伐,往往容易讓登山者開始各種思考:我是誰?我為何而爬?我與山是什麼關係?……山就像是一面鏡子。在山裡,我們看見的既是「山」,更是「自己」。──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目
錄
推薦文
不只是山女孩�莊鵑瑛(小球)
寫給你心裡的那座山�蘇乙笙
登山,看的是風景,也是自己�蘇益賢
?
輯一 夏之山
在有和沒有之間
請等一下
笨蛋
夏天的池畔
沒有名字的那座山
步道上的日記
另一種出發
優勢=劣勢
中央山脈的心臟
?
輯二 秋之山
收信
黃金時分
有風的時候
你好嗎
生活的祕徑
像你這樣的男生
生吐司族
終其一生都在等待一場晴天
北二段撤退
?
輯三 冬之山
罰單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目睹幸福的誕生
我來處理
原地
我以為自己去到很遠的地方
睡袋
請風不要來
什麼都不是
?
輯四 春之山
造浪者
傾斜
告白
談戀愛
流浪的人
不得不直視事物的核心
軌道上運行的一切
沒有山的日子
雨
?
後記 真正的力量
?
?
序
推薦文
不只是山女孩
莊鵑瑛(小球)�歌手、自由創作者
我曾被現實狠狠拋下過,它沒對我說任何一句話就要我等候,無聲的現實不斷提醒我「拿得起就要放得下」。始終不願承認事實的我,既自卑又驕傲,只想用自己的方式在平地上苟延殘喘地活著,直到受不了,就從日常中找到破綻,為自己身心靈大鬧一場。有時,契機與轉機還真是並存著來。
這樣的不安與焦慮帶我認識了Kit,那回魯莽地答應一起登山,讓我看見山友們每個人鼓起堅定力量,腳踏務實步伐,抱著毫無遲疑的認真與對山的尊敬,將身上的負重與身體合一上山,頓時神聖感油然而生。
我從未在任何運動項目裡找到樂趣,以為登山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攻頂,那次過後,才知道這是一門回不了頭的生命教育課,而她是那次的嚮導、引路人。在山上建立起的信任與友情蔓延到山下世界,我們聊天、大笑、吃吃喝喝,把某部分日常拿出來配咖啡與鮮奶茶,再把某部分的情緒拿出來配生菜和餐點。
Kit的神奇魔力不知道是被山海所影響,還是天生下來早就具備的。當她面對生命賦予的任務時,總是能帶著「堅定且溫柔」的態度面對。她一向清楚知道自己要幹嘛,要怎麼做到,要怎麼堅持。她願意等待,也懂得積極。她努力不懈,不肯放過自己,對生命的理解像是一本已經寫好的系列書籍,而她只需要優雅走過去即可。她,是我以後想成為的樣子之一。
我認識的她幾乎不迷惘無助,於是聽她說話總獲得安撫,閱讀她的文字總獲得某種釋放,文字裡的真真假假同時滿足我的想像和窺探,就像山在說話,說什麼話,對誰說話,也是一種我的想像。
她不只是山女孩,她是獨一無二的Kit。
?
推薦文
寫給你心裡的那座山
蘇乙笙�作家
小時候爺爺總喜歡找我登山,對山的印象停留在那些蜿蜒陡峭的路途,那些每每喊著體力透支、要停下的腳步。長大後發現人生也是這樣,想要達到登峰造極之處,勢必要先走過一段漫長和迷惘的風光。會有迷霧,有溪流,有鳥鳴,有生命萬物的生機和期許,也有正在前進的你,出發更遠的他方。
淡蘭古道、七彩湖、阿里山、任何一座最靠近你的郊山,Kit用柔軟而平靜的文字訴說每次山間的旅行,其中流動的情感,以及心境上的體悟。她在山裡前進,前進是一場耐人尋味的過程,每一次的前進都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奇,每一次的前進都需要與自己來一場深度對話。過程當然免不了舉步維艱、膽戰心驚的路徑,可是穿越重重困難,便是柳暗花明,人生不也是如此嗎?生活對你百般刁難,後是苦盡甘來。
選擇上山,是展開冒險的流浪,亦是對生活熱情的浪漫。享受大自然的聲音,感受它帶來的力量,靜下心來聆聽,你會發現,其實你可以誠實的踏在這片純淨的土地上,去歌唱你的時光;當你對生活有些失望和挫折,你可以被寬恕、被原諒,你可以擁有再一次的力量;而當你迷失在途中,你是可以依著心意去尋找,你可以得到堅強和擁抱。
這本書彷彿是寫給山的情書,更甚是作者本人的成長手札,寫給台灣,寫給四季,寫給明媚風光,寫給生活,寫給平凡無奇的每一個你。
我們都在山途中,我們都在找尋那一片屬於自己的平靜風景,找到自己心靈裡的璀璨祕境。
?
推薦文
登山,看的是風景,也是自己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大學二年級的我,曾因對大自然的嚮往,參加了學校的登山社一年。受訓那一年學到的知識,早已因時間而慢慢流逝。但在看到Kit在書裡提到「霞喀羅步道」時,許多回憶卻不停湧現出來??這條古道,正是當時菜鳥的我,第一次實戰考試的題目。
回首那段最靠近山的日子,我仍深深記得:登山是一趟必須認真的旅行。認真的第一個意涵,是技術上的。裝備、地形、氣候、衣著、飲食??眾多影響登山安全的因素,都必須在事前詳加檢核。在登山社的那一年,我發現學長姐各個像是「高山版」的馬蓋先,總能滔滔不絕與我們分享各種攸關生存的「高山冷知識」。爾後,我才慢慢理解這些know how,正是出於對山的愛,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認真的第二個意涵,是心理上的。許多登山的人常說,在山裡,你會「看見自己真正的樣子」。山,就像是一個迭起更為密集的「人生舞台」。地形、氣候、植被、隊友、天數??不同元素排列組合後,總能碰出不一樣的登山感受。而這些不同的感受,配上在山裡看似無盡的步伐,往往容易讓登山者開始各種思考:我是誰?我為何而爬?我與山是什麼關係?
我印象最深刻的感受,則是一種「自我感」的轉變,那是心理學家稱為「敬畏」的體驗。在山裡,時間與空間的質變,一再提醒著你,人類是多麼無足輕重。這種心靈上的洗滌(或者更該說是衝擊),應該是不少登山迷們,每次下山後就心癢的原因吧!
愛爬山,也愛寫山的作家羅伯特.麥克法倫曾說:「山所具有的任何情感屬性,都是人類的想像力所賦予的。」山就像是一面鏡子。在山裡,我們看見的既是「山」,更是「自己」。那些我們所感,所驚訝,所思,所駐足??所有因為山而有的感受,其實都是讓我們更認識也更靠近自己最好的素材。
在還沒有機會親訪山林之前,翻翻這本書吧!你可以在書裡,看見山;更有機會,在某些片段與角落,看見自己。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