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穩定不穩定的經濟:明斯基金融危機經典,當代最敏銳的金融資本主義分析

穩定不穩定的經濟:明斯基金融危機經典,當代最敏銳的金融資本主義分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414650
海曼?明斯基
陳儀
八旗文化
2021年4月28日
253.00  元
HK$ 215.05  






ISBN:9789863414650
  • 叢書系列:近未來
  • 規格:平裝 / 512頁 / 17 x 23 x 3.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近未來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觀念/趨勢











    探究金融不穩定與經濟週期波動的根源

    解析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反覆爆發的原因



      明斯基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經濟學家,

      他提出開創性的金融投資理論「金融不穩定假說」,直到今天讀來仍讓人震驚。

      他解釋為什麼美國經濟會經歷疲軟的通貨膨脹、失業率上升、成長明顯放緩,

      以及為什麼在金融海嘯期間經濟會經歷他預見的信貸危機。



      明斯基主張「金融不穩定是資本主義經濟體的常態」,

      而這樣的常態,源自於經濟體系內在的融資活動,

      而非主流經濟學家所認為的外在不利衝擊。

      本書分析市場在經歷一段繁榮後,資產價格會因過度投機而膨脹,

      並在造成泡沫後,資產價格一夕崩盤,而資產價格崩盤的時間就被稱為「明斯基時刻」。



      投資活動過份熱絡,使金融體系愈來愈脆弱



      明斯基是第一位提出不確定性、風險及金融市場如何影響經濟的經濟學家。他在本書分析,資本主義需要仰賴融資活動來獲利,而企業則是藉由取得外部融資來投資,利用賺到的獲利來償還債務,如果未來的獲利無法償還之前的債務,就會引發危機。



      本書以凱因斯《就業、利率與貨幣通論》為根基,提取後人忽略的政策意涵,並擴充概念,提出一套針對政府規模、就業策略、金融改革與市場力量的政策規劃,根本改善資本主義不穩定的特質,開發促進效率、正義與自由,而且與時俱進的制度,真正適用於現代金融與資本主義經濟體的政策。



      穩定不穩定經濟的改革方案



      在這本書中,明斯基從解析1975年發生的經濟危機開始,拆解現代資本主義的不穩定根源,並思考以主流理論觀點制定的政策缺陷,以及這樣的政策所引發未來更嚴重的危機,最後提供一套政策建議。他主張——



      .市場機制雖然是有效控制各項政策的有效工具,但要經過公平、效率與穩定性的測試。

      .因為金融體系內部的不穩定會造成深度經濟蕭條,所以不能將金融事務留給自由市場決定。

      .大政府可以利用赤字、租稅措施等方式來調控經濟,因此比小政府更能讓資本主義穩定。

      .政策目標不該只著重投資與經濟成長,還要重視就業。

      .政策有其侷限,利用市場與操縱市場的機制,比影響經濟細節的監理與管制規定更受歡迎。



      2007-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見證「明斯基時刻」出現。

      即便金融海嘯已經經過十年,全球經濟似乎還是走不出金融海嘯的陰影,經濟變得更不穩定。

      沒有什麼時刻比現在更適合閱讀明斯基的經典理論,徹底了解經濟波動的根源,並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


     





    推薦序 走在時代尖端的經典

    導 讀 凜冬將至,如何理解明斯基?

    ?

    初版引言與謝詞

    ?

    PART1??? 導論

    ?

    第一章??? 經濟流程、行為與政策

    ?

    PART2??? 檢視1975年的經濟危機

    ?

    第二章??? 大政府的影響

    1973年至1975年的經濟衰退

    1974年至1975年間的經濟事件

    大政府的影響

    所得與就業效應

    大政府的現金流量效應

    資產負債表的本質

    ?

    第三章??? 最後放款人干預

    最後放款人操作的本質

    詳細說明融資關係

    最後放款人的功能

    銀行業務的慣例

    最後放款人概念

    機構改革的必要性

    1973年至1975年的銀行倒閉潮

    採用的工具

    富蘭克林國家銀行的倒閉

    REITs與作為最後放款人的超大型商業銀行

    1974年至1975年的經典情況

    天還沒塌下來

    ?

    第四章??? 戰後世代金融不穩定性的興起

    一些組織原則

    銀行資金部位製造工具的演進

    戰後期間的部門別數據

    1966年的信用危機

    1970年的流動性短缺

    擠兌帶來的教訓

    ?

    PART3??? 經濟理論

    ?

    第五章??? 理論觀點

    理論的重要性

    當前的標準理論:凱因斯學派前的遺產

    新古典綜合理論的根源:價格是變數

    新古典總合理論:以前凱因斯理論為基礎

    貨幣數量理論

    新古典總合理論:結論

    ?

    第六章??? 當前的標準理論

    凱因斯學派的貢獻

    勞動市場

    韓森-克萊恩傳統理論

    希克斯的版本

    帕廷金解方

    凱因斯學派解方遭貶抑為陳腔濫調

    ?

    第七章??? 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價格與獲利

    總體經濟的價格關係

    考量政府的角色

    考量對外貿易

    動用獲利來消費,以及動用工資來儲蓄

    將獲利所得用於消費支出的意義

    供給價格

    租稅與政府支出

    企業支出的融資活動

    資本密集、多元市場與多元產品

    結論

    ?

    第八章??? 投資與金融

    資本主義的特質:雙價格系統與金融

    破解帕廷金解方

    準租金與資本資產價格

    投資



    第九章??? 融資承諾與不穩定性

    現金流量的分類

    來自營運與債務的現金流量

    對沖融資、投機性融資與龐氏融資

    投資活動的融資

    金融市場與融資體制

    結論

    ?

    PART4??? 制度的動態

    ?

    第十章??? 資本主義經濟體的銀行業務

    銀行的業務內容

    銀行業的獲利方程式:槓桿、資產盈餘、負債成本

    銀行的獲利方程式:作為成本的存款準備金,以及融資實務的演進

    獲利方程式延伸至非銀行金融機構

    順應需求而調整融資供給的特性

    銀行業務是內生不穩定因子:中央銀行成為最後放款人

    ?

    第十一章通貨膨脹

    貨幣工資與價格平減後的工資

    貨幣工資

    工資的財源取得

    當政府成為啟動通貨膨脹的引擎

    成本加成的組成要素

    工會與通貨膨脹

    大政府的恩典與詛咒

    通貨膨脹的紓解

    ?

    PART5??? 政策

    ?

    第十二章政策簡介

    政策主張的重要性

    未來將採納的方法

    ?

    第十三章改革政策主張

    大政府

    就業策略

    金融改革

    產業政策:撇開超大型公司支配一切的可能選項

    結論

    ?

    附錄A???? 融資結構

    附錄B???? 消費者物價與實質工資

    ?

    各章注釋與參考資料

    ?





    推薦序



    走在時代尖端的經典




      海曼•明斯基的《穩定不穩定的經濟》在1986年首度出版時,絕對稱得上是走在時代尖端的著作。經濟思想家經常如此,像約瑟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目前的影響力就比在世時更大一些,約翰•梅納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開創性概念在出版之後才得到廣泛的影響力。個性一向剛毅不屈的明斯基也一樣。在1970年代與1980年代,明斯基固然已堪稱擁有一股不容小覷的影響力,但當年他的概念從沒有像今日一般受到矚目。如果明斯基迄今依然健在,他絕對可以對過去幾十年間密切關注經濟學與金融學的人說一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因此,這時正是重新發行明斯基這本經典名著的最佳時機。



      與凱因斯(明斯基在1975年初版一本凱因斯傳記)和熊彼得一樣,明斯基也特別重視商業週期(business cycle)。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蔚為主流的凱因斯主義主要只聚焦在凱因斯著作中較受政治圈青睞的幾個特點,鮮少人記得凱因斯建議在採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前,宜先採取相關的貨幣政策措施,也鮮少人記得他建議應在經濟成長時期設法維持預算盈餘(biudget surplus);太多政策制訂者認為,凱因斯主義意味著赤字開支(deficit spending)是一種既輕鬆、又可自動矯正經濟問題的手段。愈來愈多人以為凱因斯主義已經征服商業週期,由「軟著陸」(soft landing)與「中期修正」(mid-course correction)之類的專有名詞便可見一斑。



      但海曼•明斯基與凱因斯有種截然不同而重要的聯繫。明斯基特別著重在投資活動的反覆無常,他指出,來自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隱含根本的不確定性,這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產生強大的後座力。這個真知灼見值得我們更加重視。



      1970年代末期與1980年代,凱因斯主義因貨幣主義(monetarism)的興起而逐漸式微,明斯基的真知灼見當然不可能獲得應有的重視。但即使是貨幣主義在1980年代初期達到鼎盛之際,也無法有效應對金融體系不斷改變的結構;相較之下,明斯基以其廣博的分析方法和流暢的辯才做出解釋。但在此同時,眾多經濟學家與財務分析師則幾乎全部成為計量經濟學(econometrics)的虔誠信徒。不過,海曼•明斯基的分析並未受那些統計模型所局限。他睿智的察覺到,數學方程式無法對重大的關鍵結構性變遷或經濟與金融行為模式的變化做出適當的解釋。



      我投入金融市場之後不久,便深受海曼•明斯基的研究吸引。在從事研究工作時,也愈來愈重視債務的成長速度為何會持續高於名目國民所得(gross national product)。我將這個不健康的發展現象歸因於金融資產快速證券化、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以及因資訊科技的長足進展而得以量化風險承擔程度等眾多實務。由於官方政策制訂者未能設置適當的防範措施,導致金融機構不再那麼重視信託責任(fiduciary responsibilities)與企業家創業動力(entrepreneurial drive)之間的平衡,這促使隱含在債務激增現象裡的固有風險進一步升高。



      海曼•明斯基的真知灼見幫助我們理解近幾十年重要的金融發展。世界上沒有幾個人比明斯基更了解投機型企業融資(speculative corporate finance)、債務品質日益降低,以及經濟波動性等自我強化的動態,這樣的動態已成為當代的特徵。他將以償債為目的的企業貸款行為稱為「投機性融資」(speculative finance),這種融資將進而驅使投資活動增加與資產價格上升。他解釋,當就業、投資活動和獲利趨勢看漲,企業領袖與銀行業者的內心往往會更堅定相信,最終將導致波動性與令人難以接受的風險增加的這種不當方法是健康的。明斯基以生動的用語告誡世人不該從事「資產負債表冒險」(balance-sheet adventuring,這個精闢的用語堪稱恩隆時代﹝Age of Enron﹞的標誌)。



      明斯基身為本書的作者,想必不會訝異在本書初版發行之後發生的種種事件,像是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的儲貸機構危機與銀行危機、墨西哥與韓國債務困境、俄羅斯債務違約,以及1990年代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超額槓桿行為在各地市場造成的巨大損失,乃至西元2000年的高科技泡沫破滅等。



      此時此刻(2008年),我們正遭逢次級房貸危機(subprime mortgage crisis)的考驗。有些人將諸如此類的情境稱為「明斯基時刻」(Minsky moment),但這樣的評論實在太小看明斯基研究成果的廣度及深度了。值此關鍵時刻,我們必須痛定思痛,開始嚴肅看待海曼•明斯基的真知灼見,並以他的開創性研究成果作為起點,設法鞏固美國金融體系的根基。


    亨利•考夫曼(Henry Kaufman)

    華爾街資深分析師、被譽為「末日博士」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