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好讀 雜阿含經 第三冊:實修實證 自在解脫(卷二十一至卷三十)

好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989118
劉宋,求那跋陀羅尊者
2021年5月06日
330.00  元
HK$ 280.5  






ISBN:9789575989118
  • 叢書系列:好讀
  • 規格:平裝 / 684頁 / 19 x 26 x 3.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好讀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經典/解說











      ★《好讀 雜阿含經》為「台大獅子吼站」20年讀經會成果集結,以現代人易懂易學的方式,帶大家深入研讀《雜阿含經》。



      ★ 本冊主題「實修實證、自在解脫」,為佛陀教導的實修方法;並節錄《相應部尼柯耶》經文中譯,以補足漢譯本「念處相應」、「正勤相應」……等佚失,讀者切莫錯過。




      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雜阿含經》忠實記載佛陀最初的根本教法與叮囑,是研習佛法必讀的經典,只要識字就能讀。



      本冊為佛陀教導實修的方法:觀呼吸、四念處、七覺支、八正道,以及止觀、三三昧等,都是相當重要的修行法門,值得細細品嘗、用心實修。其中尤以四念處是禪修的重要基礎,經上說多修習、勤修習四念處能夠讓眾生清淨,超越憂悲苦惱,通達正道乃至體證涅槃。



      為方便讀者熟悉《雜阿含經》所提到的古印度重要國家和城市,能隨著佛陀弘法行腳的足跡,學習法義,本冊新增「佛陀時代城邑地圖」供對照參考。



      ◎好讀亮點:讓經藏變得容易解讀

      •原文標點�清晰註解

      •白話導讀�圖表解說

      •對應經典�以經解經

      •讀經拾得�生活應用



      ◎學習方法與線上共讀

      很多人不讀經,可能是覺得經典太高深、或是文言文太難懂,而本書就是要協助一起學習佛法的讀者,克服這樣的障礙。



      就「經典太高深」而言,《阿含經》的內容都是佛陀向一般弟子開示的內容,如果連智商不足的周利槃特、沒讀過書的賤民除糞人尼提,都能聽懂佛陀的教導並且進而悟道,一般的讀者應該都能理解《阿含經》的內容。



      若感到「文言文太難懂」,也不必害怕。其實大多數佛經的文言文只要熟悉之後,比起一般的文言文還來得容易掌握。只要識字就可以讀《阿含經》,在日積月累的練習讀經之後,自然能熟習佛經的語法,充分掌握佛經的意涵、如同佛陀親自向您說法。



      若在讀經當中有疑問或想法,除了就近請教寺院或法師,Facebook的用戶也可加入「大家來讀經」http://facebook.com/groups/budadigest/社團,一同研討。沒有Facebook帳號的同學則可上「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http://buddhaspace.org上的「獅子吼讀經班」版,線上讀經班於每週末進行線上語音討論。



      本書的線上版另有「進階辨正」,提供複雜或有疑義的詞句分析及詳細辨正資訊。這些資訊由於較為深奧或蕪雜,並沒有在印出的書本上,有志尋根究柢者可逕行參閱線上版。



    好讀推薦



      《好讀 雜阿含經》是由科技人成立的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多年以來進行線上讀書會、經過長期相互切磋琢磨而完成的一部古典今讀現代註釋書。其嚴謹和精準很符合科學精神,而其無私的法施更是佛法的實踐。 ——釋恆清(台大佛學研究中心創辦人)



      《好讀 雜阿含經》深入淺出、古今輝映,是劃時代、開創性的讀經會成果,也是電子佛典未來的發展方向。 ——釋惠敏(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阿含經》是三乘共依的聖典,中觀系的《中論》、《大智度論》都引用《阿含經》說明緣起中道深義,瑜伽系的《瑜伽師地論.攝事分》更廣釋《雜阿含經》,可見大乘論師對《阿含經》的重視。本書綜合讀書會之討論,並參照漢譯各版三藏以及南傳的相對應經文,簡明扼要以白話加註解說,值得參考。 ——釋厚觀(福嚴佛學院院長)



      本書於自學研讀《雜阿含經》者,猶如一本小型的工具書,更匯集了多位善知識的修行心得,提供讀者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與應用實例。 ——釋自衍(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

    ?


     





    〈推薦序〉劃時代、開創性的讀經會成果 釋惠敏

    〈推薦序〉研讀《雜阿含經》的隨身法藏 釋自衍

    〈編序〉願解如來真實義 邱大剛



    《阿含經》簡介

    本書使用方法




    【卷第二十一】

    導讀:止與觀;阿難相應(2/2)

    第559經經文導讀

    第559∼561經

    導讀:三毒

    第562經

    導讀:三學

    第563∼565經

    導讀:質多羅相應

    第566經

    導讀:打坐的方法

    第567經經文導讀

    第567∼568經

    導讀:六根、六境、六識

    第569經

    導讀:五陰無我

    第570∼573經

    導讀:初禪與第二禪

    第574∼575經



    【卷第二十二】

    導讀:諸天相應(2/4)

    第576經經文導讀

    第576∼578經

    導讀:四果

    第579∼589經

    導讀:十二因緣

    第590∼592經

    導讀:天界

    第593經

    導讀:五淨居天

    第594∼603經



    【卷第二十三】

    導讀:阿育王傳

    第604經



    【卷第二十四】

    導讀:四念處;念處相應(1/2)

    第605∼607經

    導讀:修習四念處

    第608∼610經

    導讀:五蓋

    第611∼614經

    導讀:七覺支

    第615∼616經

    導讀:四念處與善攝根門

    第617∼623經

    導讀:持戒後修四念處

    第624∼628經

    導讀:多修四念處的益處

    第629∼639經

    導讀:三十七道品



    【卷第二十五】

    導讀:阿育王傳優波掘多因緣

    第640經

    導讀:阿育王傳半阿摩勒果因緣

    第641經



    【卷第二十六】

    導讀:五根;根相應(2/2)

    第642∼645經

    導讀:四聖諦

    第646經

    導讀:四禪

    第647∼651經

    導讀:四向四果

    第652∼660經

    導讀:力相應

    第661∼663經

    導讀:五根增長,產生五力

    第664∼666經

    導讀:四攝

    第667∼676經

    導讀:慚愧

    第677∼683經

    導讀:如來十力

    第684∼703經

    導讀:七覺支間的關係;覺支相應(1/2)

    第704∼711經



    【卷第二十七】

    導讀:覺支相應(2/2)

    第712∼722經

    導讀:親近善知識

    第723∼740經

    導讀:以各法門修七覺支

    第741∼742經

    導讀:四無量心

    第743∼747經



    【卷第二十八】

    導讀:聖道分相應(1/2);八正道

    第748∼774經

    導讀:正思惟及善知識能增益八正道

    第775∼784經

    導讀:八正道在世間與出世間

    第785∼790經

    導讀:十惡、十善

    第791∼796經



    【卷第二十九】

    導讀:聖道分相應(2/2)

    第797∼800經

    導讀:安那般那念相應

    第801∼813經

    導讀:四禪、八定、九次第定

    第814∼815經

    導讀:三學;學相應(1/2)

    第816∼818經

    導讀:戒

    第819∼829經



    【卷第三十】

    導讀:學相應(2/2)

    第830∼832經

    導讀:不壞淨相應(2/3)

    第833∼843經

    導讀:證初果的條件

    第844經

    導讀:三皈五戒

    第845∼856經

    導讀:六念

    第857∼860經



    相應部尼柯耶

    節錄一 念處相應

    節錄二 正勤相應

    節錄三 神足相應

    節錄四 根相應



    附錄





    推薦序



    研讀《雜阿含經》的隨身法藏




      《好讀 雜阿含經》是古典今讀的現代註釋書,從傳統字詞解讀、修行與生活對話,到深入佛陀的根本教義。本書最可貴之處,非一人之作,而是眾人智慧的結集。一群佛教的知識分子,透過網路建構虛擬佛教修行壇城「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以下簡稱「獅子吼網站」),從網路發展初期的Telnet開始,架設BBS到Web 2.0,跨越不同的網路介面,匯聚世界各地的佛子,共同研讀、線上公開分享,歷經十多年的線上讀經會(2000-2014),如今開花結果,將豐碩的內容結集出版成書。眾佛子如此好樂正法、毅力堅持、樂施予人的胸襟,令人不禁讚歎:「自利亦利他,是施獲大利,慧者如是施,淨信心解脫。」(《雜阿含經》卷四十六)



      從獅子吼網站的設立、持續推動到本書結集出版紙本,幕後的堅持者是獅子吼網站的發起人邱大剛居士。回想大剛居士與香光結緣至今,已將近有二十年了。大剛居士於大一時(1995)創立「獅子吼網站」,透過e-mail聯繫,徵詢「香光書鄉出版社」同意將佛使比丘《一問一智慧》電子檔張貼於BBS上。1997年,筆者以《佛教圖書館館刊》主編身分,邀請他撰寫網路上與佛教相關的BBS站發展之過去、現在、未來(文章詳見〈虛空善法堂:佛教BBS〉,《佛教圖書館館刊》第14期)。這一路走來,大剛居士由一位校園內善根深厚的年輕學子,到現在投入社會創業、傑出有成,卻依然能持續地精進學佛、奉獻佛法,堪稱現代學佛者的楷範。



      本書籌畫出版已歷時數年。從2010年至今,大剛居士在事業忙碌之餘,躬自審閱校注,多次與筆者書信往返討論相關問題;至本書出版前,仍謹慎翔實的從頭檢閱,力求義理精準、文字簡明,如同本書的書名《好讀:雜阿含經》,讓深奧的佛法核心教義容易閱讀、人人想讀。凡此種種努力,是法的力量,是法身慧命的堅持!今(2014)年5月大剛居士再度來函,邀請筆者寫序,僅以個人在佛教圖書館服務的經驗與觀察,述說本書出版的意義與價值。



      自學研讀《雜阿含經》的寶典



      《雜阿含經》旨在闡述佛法核心教義、揭示從人天善道的修持到究竟解脫之道,是佛陀教法中最接近真實,也是最完整結集的重要經典。本書的出版,於自學研讀《雜阿含經》者,猶如一本小型的工具書,對照經文、經義導讀、關鍵摘句、註解、校勘……。此外,還整理了南北傳《雜阿含經》相對應的經號,對有心深入研讀者,可說是珍貴的研究資訊。更有「讀經拾得」,匯集了多位善知識的修行心得,生命與經文的對話,提供讀者現實生活中的觀察與應用實例。



      「數位到紙本,紙本到數位」不同媒介的互補功用



      《好讀 雜阿含經》,原是網路讀經會的資料(buddhaspace.org/agama/),研讀後不斷整理,萃取精華,再以紙本出版。也許有人會質疑,已經在網路上流通,為何還需要將它印成紙本?就個人所知,國外出版社如Springer,往往是先出版電子版,再出版紙本,影響不同的群眾。因此,將網路的討論或文章結集出版,透過不同媒介,更可以攝化不同的對象。網路的超連結,開啟閱讀的多元性;紙本閱讀,可綜觀瀏覽,也可細細品味《雜阿含經》的法味。又,本書線上版有「進階辨正」(對經文疑義與辨正等資訊),提供進階者的延伸閱讀。本書真的做到「數位到紙本,紙本到數位」的相互連結。



      記錄佛教線上讀經會的學習歷史



      《好讀:雜阿含經》的出版是多人於網路上共同參與、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讀經記錄。佛弟子在網路時代,藉用科技工具,展現合作學習的模式,超越傳統一地、一時、一人的局限,可以隨時、隨地、遠端相互切磋。十多年來,參與讀書會的成員已將四部《阿含經》讀過數遍,如實呈顯的閱讀心得,是來自不同領域的多元思考。其共同努力的成果,足以揭示佛法正知見以及疑義的解答。線上讀經的模式,正在改變傳統的學習模式和佛教弘法方式。而本書的出版,記載了佛教線上讀書會的學習歷史,標誌著佛教弘傳方法的跨越。



      時代在進步,站在前人的肩膀,佛法的弘傳將更向前邁進!願當代佛法的弘傳,善用數位科技,與日俱進,燃燈供佛、普利人間。

    ?
    釋自衍

    序於香光尼眾佛學院

    2014年12月25日

    (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佛教圖書館館刊》暨《佛教圖書館電子報》主編)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