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瑕不掩瑜的佳作
不久前,燦騰兄來電表示:他要在著名的學生書局出版新書《風城佛影的歷史構造:三百年來新竹齋堂佛寺與代表性人物誌》,希望我寫個序。當下,我拒絕,因為我對新竹佛教史研究不多,了解有限,講不出建設性的意見或讚美之詞。一般而言,被交情極好的朋友拒絕,通常的反應是惱怒不爽。可是,燦騰兄卻心平氣和地說:他是基於專業考量,邀請我從齋教的角度,來對他寫的新書說幾句話。他的回答,讓我無法拒絕,果然是學界特殊人物。
照著這樣的要求,我對燦騰兄的新著,就有話直說了。個人認為《風城佛影的歷史構造》一書,在談到新竹佛教著名僧人(比丘�比丘尼)與佛教學者部分,是全書最精采之處:這些文章有的填補空白,有的訂正錯誤,有的則是詮釋其意義。由於其章數近十章,比例佔新書的2/3以上。就此來說,這書可說是佳作,好書。買它一讀,一定會有所獲益,增廣識見。
若你是要做研究,那就要注意此書的弱點或不足之處。道理很簡單,江燦騰研究好的,你要超越不容易。但他不深入或搞錯的地方,恰恰是有興趣者可大展身手之處。那麼,此書的弱點或不足之處在哪裡?大致來說,主要出現在此書的第二章:談清代竹塹佛教部分。雖然,作者很睿智地分辨出清代竹塹佛教,包含佛寺、齋堂:出家佛教與在家佛教,但在相關內容方面,卻顯得空洞,很少提及細節。也就是說,此書作者從宏觀角度,鳥瞰清代官方對佛教的相關規定與限制,以及新竹佛教佛寺齋堂的概況!之所以出現如此情況,主要是資料缺乏。所謂的資料缺乏,係指此書作者掌握的清代新竹佛教資料有限。資料不足,就算是高手,也只能粗覽,很難細描。
實際上,清代新竹佛教資料雖不算豐富,但還是有一些,主要分布在下列幾類資料中:
碑文。
方志:《新竹縣采訪冊》。
檔案:淡新檔案。
日治初期的調查。
齋堂內部經卷文獻。
像《新竹縣采訪冊》即收錄幾塊清代竹蓮寺碑文與匾、聯,而淡新檔案也有一些關於新竹香山長清禪寺(又稱金山寺)的資料。這一些資料,此書作者都未利用,實在可惜!至於齋堂內部經卷文獻,對年紀漸大、身體有恙的燦騰兄而言,更難取得!因為這大部分要透過田野調查,才能看到。
所幸,如一善堂、證善堂等的相關文獻,我在《漢人宗教、民間信仰與預言書的探索:王見川自選集》(臺北:博揚文化公司,2008年)、《王見川臺灣史名家研究論集》(臺北:蘭臺出版社,2018年)中皆有大幅引錄。此書作者只要參閱,相信可以補充清代新竹佛教更多的細節。其他,像竹蓮寺、長毛僧、香花僧、林汝梅對清末新竹佛教金幢教道教的影響等課題,都有待後來者的努力補充!
學術研究的基本原則:就是在前人,特別是重要學者的研究基礎上前行,才能日益有所進展,這是鐵律。繞開此路或忽視不見,縱能博取名聲,也是一時,不出幾年,必被淘汰。有心研究新竹佛教或是臺灣佛教,若能吸收江燦騰的研究成果,補足或注意他沒�少關注的課題,不用太久,必有所成。
?
王見川
南臺科技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