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我們一起面對!」
醫者,治療的是病,
但面對患者無限擴散的悲傷,也需要照顧他們的心。
溫暖的筆觸,傳達的是醫者心靈深處的祝禱。
醫者,治療的是病,
但面對患者無限擴散的悲傷,也需要照顧他們的心。
溫暖的筆觸,傳達的是醫者心靈深處的祝禱。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要選擇一般外科?」
我常開玩笑地回答:「興趣!」總是換來了驚訝的表情。
其實,「興趣」是認真思考後的回應,在於體認到「外科是最能迅速有效地解決病患疼痛」,因為懂得病患身上的苦,是我內心真切的堅持。
這本臨床紀實,用溫潤的醫診,善待每顆受傷慌亂的心,用人文的筆觸,傳達心靈深處的撫慰,陪伴病患走過每段風暴,協助打開身體的糾結,幫忙修護人我關係。
「只要願意接受治療,就會有機會,我也會盡全力幫助你直到痊癒。」我常對病患這麼說。
這條癌症治療的路上,一個得以信賴的陪伴,讓我們把更多的時間,就留給愛吧!
▏別怕,我們一起面對
「別怕,我們一起面對!」來到我的診間,透過細心聆聽,融化候診室的冰風暴,找出病人的心理癥結,突破治療的盲點。
這份善體人意的心理養成,是從醫人員需要具備的一環,更是串起醫病共進的關鍵。
◎為人師表的黃老師性格嚴謹,因為職業關係,習慣於發號施令。
一旦護理師扎針讓她覺得有點痛,就會嚴正說道:「不打了,以後也不來了!」
等到完成第四次的治療評估,黃老師的腫瘤果然縮小許多,也不再流血了,就在大家沉浸在治療順利的喜悅之中,下一次治療日,她就失聯了……。
世上就是有這麼執著的人,專心致志在理想的前路,連性命頭顱皆可拋棄,說起來也讓人非常不捨。因此,對於這類落跑病人,我也常常在心中呼喚著:「要記得回來,我都在醫院等妳!」
──〈失聯的裁縫老師,妳好嗎?〉
◎「廖醫師,可不可以不要治療了呢?」她娓娓道出這樣一句話,讓我詫異。
「我們希望能有一個小孩……。」先生在旁邊答話,我突然就全明白了。
「好,你們趕快去生小孩!」我說完這句話,現在換他們對著我發呆。
評估敏倩的年紀和情況,可以不用化療,先進行放療即可,結束放療就可以預備懷孕,等到生育完成後,再來啟動抗荷爾蒙的療程。
「廖醫師,這是洋洋,我的兒子!」一年之後,夫妻倆果然抱著一個可愛的寶寶過來,這次洋溢著全家福的喜悅,我看著也感染到那份幸福。
「醫師,謝謝您!」親手接過她先生遞上的彌月蛋糕,一個大大的鞠躬,讓我知道夫妻倆慎重的感謝。
──〈治療前,可不可以讓我生個寶寶?〉
▏關關難過,關關過
門診病房的啜泣、深夜護理站的求救聲、病房裡的患難夫妻、新婚丈夫的眼淚、懷孕太太病情延誤、經濟困難的婆婆……,病歷上的每一個名字,除了是渴求治療的患者,還是誰誰誰的家人,每一個人的背後各自牽動著許多人的幸福。
◎「廖老師,我們決定繼續拚,反正我已經走過一次的生死關,我相信我這次還是會挺過來的!」
自從上次的腦部手術之後,張老師的記憶力變得有些混亂,她從本來的「廖醫師」變成「廖老師」,到最後出現了各種稱呼,但不變的是她對生命的堅持。
看著張老師的身影,儘管行動緩慢,仍然一步一步堅定地朝病房走去,看著她為生命奮鬥的樣子,就覺得自己應該更加努力,才不會愧對於病人給的信任。
──〈醫生,我願意為人生再拚一次!〉
◎「廖醫師,可不可以請你幫忙我媽媽……。」女兒話還沒說完,眼淚已經落下。
「醫師,如果需要用什麼藥物,請盡量用!」兒子緊接說話,冷不防就跪了下來。
「你們先別這樣,趙媽媽的癌症治療,我都願意盡全力幫忙,可是也要她自己願意幫忙自己啊!」我趕快上前攙扶,同時在心中輕輕嘆了一口氣,兒女們好像這時才理解到,自己母親的病情已經嚴重到這個地步。
陳媽的故事,其實一直徘徊在我的內心,可能是因為前來治療的長輩不少,大多都是家人陪同前來,當然也有自己一個人,而且還不算少數,令我不免想起這樣孤單又倔強的身影。
──〈趙媽媽,我們互相幫忙好嗎?〉
▏術後的天空,幸福仍在
只要有治療就會對病情多一點點的幫助,對所有醫護人員來說,這是最大的心願,所以當遇到不想要治療的病患,我會多花些時間瞭解他們的不願治療的原因,並且適時地調整治療計劃。
◎「嗨!廖醫師,好久不見!」再次看到她是在重建乳房之後了,她不再是低著頭,也敢對著說話的人的眼睛,「你知道嗎?大家都說我很漂亮,還有女同事會來觀摩觀摩!」她開心地跟我分享。
「那妳呢?妳覺得自己漂亮嗎?」
「嗯!現在的我很漂亮!」小芸毫不猶豫地回答。
當罹患乳癌已經成為既定事實,就試著去接納,勇敢面對。雖然我們不能掌握生命的長短,但可以在有限的生命裡,讓自己活得亮麗有尊嚴,每天對著鏡子裡的自己說:「我依然是最美麗的。」
當我聽到小芸的回答,讓我非常開心,成為一個能把信心帶給病患的醫生。
──〈現在的我,很漂亮!〉
◎「我是查甫人欸,怎麼可能得乳癌!」
「男人也有胸啊,也會得到乳癌。」
「男人也會來做這個檢查嗎?」當男性在等候檢查時,聽到周遭女性的竊竊私語,感受到身上投以的目光,使得男性在抗病過程中感到難堪,變得更難接受自己罹病的事實,甚至諱疾忌醫。
──〈查甫人,也需要看婦科?〉
本書特色
學習勇敢的病人 VS. 始終守護的醫師
♁乳癌暖心醫師的臨床紀實
♁藉由溫暖的筆觸,讓你瞭解乳癌醫師的內心世界。
♁透過乳癌醫師的眼睛與筆下的文字,看見患者面對疾病的掙扎、害怕到接納過程。
♁暖心醫師的陪伴,讓患者在身體的病痛或是心靈上的創傷,都能得到慰藉。
♁不只寫給女性,也寫給男性朋友、家屬們,一起認識乳癌。
得獎紀錄
2003年度消化外科醫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發表標現優異獎狀
2006年度通過顯微手術認證──完成老鼠股動靜脈接合
2009年外科醫學會年會優良海報
2009年國際乳房癌症醫學會海報佳作
2009年三月份印尼紅十字會醫療團義診
2010、2013、2015年文忠傑優秀論文獎、乳房醫學會最佳海報獎
2019年國軍優良軍醫獎
2019、2020年三軍總醫院杏林獎大外科系優良臨床教學主治醫師
療癒推薦
何景良│三軍總醫院副院長
陳福民│中山醫院董事長
俞志誠│三總前院長、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
曾令民│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主任、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
許居誠│康寧醫院放射科主任
黃淑芬│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副董事長
范大陵│佈道家長老
吳雅玲│新思維國際顧問有限公司首席講師
朱俐靜│台灣華語流行音樂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