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被遺忘的盟友

被遺忘的盟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04855
芮納.米德
林添貴
天下文化
2021年5月18日
233.00  元
HK$ 198.05  






ISBN:9789863204855
  • 叢書系列:社會人文
  • 規格:軟精裝 / 620頁 / 15 x 21 x 3.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社會人文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民國

















    亞馬遜網路書店分類暢銷榜NO.1

    血淚斑斑的中日抗戰史,最真實動人的傑作。

    中華民族都不該遺忘的生死存亡之爭!



      理解現代中國 必讀史詩鉅作

      一場七十多年前的慘烈戰爭

      如何延續成今日美、中、日、台的複雜矛盾?

      為何中國不信任西方國家?

      蔣中正、毛澤東、汪精衛 三個歷史人物

      他們當年的關鍵抉擇,如何影響現代中國?



      二十世紀再沒有任何一個事件比起八年抗戰,更具體、關鍵地影響中國世界觀,不讀這本書,無以了解今天的台海兩岸和美國、日本複雜矛盾的關係。



      芮納•米德引用近十年來才開放的中國檔案資料,深刻勾勒出民國初年的中國,內外交迫的慘境。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民初三大領袖蔣中正、毛澤東與汪精衛,而他們的困難抉擇又如何深刻的影響了千千萬萬的現代中國人。



      蔣介石,中國國民政府主席,具有政治天賦、卻也有悲劇缺陷;毛澤東,共產黨熾熱的意識型態鐵漢,本書將描述他劃時代事功的崛起;愛國英雄汪精衛,為何轉與日本人合作,組織傀儡政府,萬世背負漢奸罵名。



      扣人心弦的歷史之筆,將南京大屠殺、重慶大轟炸、河南大饑荒等鮮為人知的駭人過往,娓娓道來。



      重讀這一場決定當代中國政治面貌與世界觀的悲壯戰役,中華民族都不該遺忘的生死存亡之爭!



    光榮推薦



      「超讚!」——《紐約時報》書評



      「這本書簡直是我的知音!抗戰八年是中國存亡的大關鍵,也是我所記得中國人最有骨氣的時候。終於有西方權威學者從客觀的、學術的角度,寫出了當時中國真正發生的事情,給我們歷史的公道。」——齊邦媛,《巨流河》作者



      「扣人心弦的紀實歷史之作!權威、史詩、生氣蓬勃,透過中日八年抗戰重新理解中國的最好觸媒。」——史蒂芬•普拉特( Stephen R. Platt),《太平天國之秋》作者



      「這是對中日戰爭(1937-1945)最上乘的研究,以任何文字寫作而言它都不負此譽。它包羅廣泛、研究透徹,而且客觀……對於有心了解中國如何影響今天世界的人,這是非讀不可的一本書。」——入江昭( Akira Iriye),哈佛大學美國史榮譽教授



      「《被遺忘的盟友》講的是中國的抗戰經驗、現代中國意識的源起,以及將會影響二十一世紀亞洲的一段關係之根源……」——《經濟學人》



      「米德的中日戰爭史……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此一面向的重大貢獻。如果我們要了解中國這個新興超級大國,就應更加深入去認識這段歷史。這是敘事清晰、文筆極佳的典範之作。」——安東尼•畢佛( Anthony Beever),《倫敦泰晤士報》



      「米德把戰時敘事很重要的部分回復到恰當的位置,並以人道精神和大智慧去敘述精采故事;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學者都應感謝他……這是最好的指引。」——《衛報》



      「大家總是很容易忘記,在珍珠港事變之前已和日本苦戰多年,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犧牲了一千五百萬至二千萬人命。讀完本書,你將清楚記住一個國家痛苦求存的容貌。全書故事節奏緊湊,充滿洞見,是最上乘的歷史佳作!」——麥可尼爾( J. R. McNeill),《文明之網》作者、喬治城大學外交學院教授

    ?


     





    導讀

    本書重要人物�注釋縮寫說明

    戰時地圖

    序章:烽火山城



    第一部 走向戰火

    第一章 中日脣齒相依

    第二章 新革命

    第三章 走向衝突之路

    ?

    第二部 飛來橫禍

    第四章 那年夏天的三十七天:抗戰爆發

    第五章 淞滬之役

    第六章 難民與抵抗

    第七章 南京大屠殺

    第八章 台兒莊之役

    第九章 花園口黃河決堤

    ?

    第三部 孤軍作戰

    第十章 「一種戰時常態」

    第十一章 奔向混沌不明的未來

    第十二章 走向珍珠港之路

    ?

    第四部 各懷鬼胎

    第十三章 緬甸

    第十四章 河南大饑荒

    第十五章 恐怖統治

    第十六章 開羅會議

    第十七章 一場戰爭、兩個戰場

    第十八章 與史迪威攤牌

    第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勝利

    尾聲

    後記





    導讀



    我們自己不能忘記──中國人都應讀的一本書




      現在「許多西方人甚至不知道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打過仗;還有人分不清中國是與英美同盟,還是跟日德一夥。」你聽這話會大吃一驚又難以相信是不是?



      講這話的可不是普通人,是英國牛津大學「中國現代政治與歷史系」教授米德,他用新書《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China’s World War II , 1937-1945)替中國「平反」,認為中國在二戰時犧牲慘重,而貢獻宏偉,卻在勝利不久就被西方遺忘了。



      即使不從一九三一年的「九一八」算起,就打一九三七年的「七七」開始,中國參戰比英國早兩年,比美國早四年,比蘇聯早八年。軍民死亡兩千萬,難民一億多,把剛萌芽的工業現代化也賠上了。儘管遍地瘡痍,且長時間孤立無援,但中國絕不屈服,牽制了八十萬日軍在中國戰區不能動彈。邱吉爾和羅斯福都曾說,中國如被打垮,日軍至少有十五到二十個師團可騰出手來,拿下澳洲和印度,並可直衝中東,與德軍配合,併吞埃及,截斷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線,則盟軍危矣。



      既然英美承認中國的巨大貢獻,為什麼戰爭還沒結束,列強就以密約出賣中國,除了聯合國的「五常」之外,戰後中國什麼也沒得到,甚至還被西方遺忘了?



    #「中國人醒了」



      其間原因非僅一端,但主要是因為中國的內戰。內戰的最大惡果,是中國失去了鞏固戰勝國地位的時機。從現有資料看,中國沒有出兵參與占領日本,也未接受琉球回歸,都是因為國內急於用兵的原因。等到一九四九年共黨奪取政權,國府退守台灣,由美英主導的戰後新秩序,已經沒有中國的分了。迨韓戰爆發,美國出兵助韓,大陸「抗美援朝」,短短數年,中國已經從「盟友」而變成「敵國」。



      冷戰結束之後,世局演變多端,中國大陸已非吳下阿蒙。隨著國力的增強,它要求國際上的平等地位,要求應有的發言權,要求領土和主權的不受侵犯,今天南海風雲,東海波濤,無一不是因為「中國人醒了」。



      但中國人真醒了嗎?至少大陸對抗日歷史還掩掩藏藏、扭扭捏捏,不願十三億中國人了解真相,又怎能怪西方人的偏見與懵懂?而現在兩岸雖說已開放交流,但敵對立場依舊,在法理上和事實上,「內戰」並未完全結束。



      西方在二戰歷史上遺忘了他們的盟友中國,但中國人自己不能遺忘──不能遺忘因為內戰使中國在國際地位和權益上的損傷。如果兄弟繼續鬩牆,當然損害就會繼續增長。



    #中國為什麼不信任西方



      米德《被遺忘的盟友》去年九月出版,書還未推出,已在亞馬遜網站獲得五顆星最佳評價。



      美國學者葛雷•庫薩克(Greg Cusack)讀後深受感動,他在《觀察者》撰文說,「身為一名歷史學者,我深知十九世紀,在西方勢力的反覆欺凌下,中國這屈辱的一路是怎樣走過來的。但在翻閱這本書之前,我沒有意識到,中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時作為西方國家的盟友,遭遇竟如此悲慘。」



      他建議,這本書在美國應列為國民必讀書目,因為此書可以事半功倍地幫助美國公民了解二戰時中國所做的卓越貢獻,了解當前變化莫測的中日緊張局勢,以及中國為什麼不信任西方。「如果說,今天的中國政府偶爾會讓西方覺得『過於張揚』,這或許是因為我們潛意識裡依然希望中國要『牢記自己的位置』,並且像從前一樣對西方百依百順。」



      如果《被遺忘的盟友》在美國應列為國民必讀書目,那麼在大陸呢?在台灣呢?凡中國人者,都應一讀,好給自己增一些警惕,長一點志氣。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