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厭世機器人【1+2套書】

厭世機器人【1+2套書】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0010894744
瑪莎.威爾斯
翁雅如
高寶
2021年7月01日
207.00  元
HK$ 175.95  






ISBN:9789863618447
  • 規格:平裝 / 672頁 / 15 x 21 x 3.4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文學小說 > 科幻/奇幻小說 > 歐美科幻/奇幻小說

















      厭世機器人【1+2套書】,套書共二冊,含:

      《厭世機器人I:系統異常自救指南》

      《厭世機器人II:太空探索逃生手冊》



      ★ 科幻小說大獎: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三冠得主

      ★ 榮獲美國圖書館協會艾力克斯獎、科技媒體《The Verge》年度最佳書籍

      ★ 各大書評齊聲盛讚,兩萬讀者5星狂推

      ★《火星任務》譯者翁雅如專序推薦



      機器人生太難,不如追劇?

      幽默、感動、絕無冷場,科幻史上最眼神死的苦命機器人!

      讀者厭世共鳴度100%,看完齊呼:根本就是我! !!



      在這宇宙中,沒有看一集劇不能解決的問題,

      如果有,就看兩集!



      抗打耐摔、不知疲倦、高規格武裝的護衛型機器人叛變了!

      沒人發現這臺行走的殺戮機器已經脫離控制,受剝削的苦日子就此結束,如今再也無人能阻止它──摸魚看影集?

      沒錯,毫無幹勁的機器人繼續裝成普通的維安配備,工作能混就混,有空就瘋狂追劇。

      誰知它都這麼低調了,麻煩還是自找上門。原本無趣的新任務突然意外頻傳,任務小隊不僅受困無人星,還隨時可能全滅。

      這下不但工作增加(喔不)、和人類的交流增加(喔不),似乎還被護衛對象發現它不對勁的地方(喔不不不)……

      機器人還能回歸平靜的追劇生活嗎?



    好評推薦



      這臺眼神已死、熱愛肥皂劇的殺戮機器的冒險之旅,大概是目前市面上的科幻作品中最充滿人性的閱讀體驗了。──《全國公共廣播電台》書評

      討喜、歡樂,毫無冷場又殺機四伏。──得獎科幻作者Kameron Hurley

      作者賦予老套劇情全新深度,讓機器人主角帶著不被允許的人性闖蕩其中。──《出版人週刊》星級書評

      我已經等不及看續集了!──《The Verge》書評



    ?


     





    推薦序



    《火星任務》知名譯者




      能夠負責《厭世機器人》這個系列的翻譯,對我來說是滿足了很大的私心。主要的原因要從我做科幻小說翻譯的這條路開始說起。



      我翻譯的第一本科幻小說,運氣很好接到了很受歡迎的《火星任務》。這是一本完全以人類太空人角度出發、講述獨自受困火星的故事。裡面所有的太空與科幻細節,奠定了我翻譯科幻小說的的基礎。過了幾本書之後,有幸接到《星謎檔案》系列作的任務,從這個故事開始,主題進入了人類與人工智慧的互動,讓我跟著思考人工智慧的自主思考可能性。人工智慧到底是不是有能力對人類產生情感,是不是也應該被視為生命一樣的看待呢?



      到了《厭世機器人》系列,主角成了人工智慧,是機器人結合人類有機部位打造出來的「合併體」。這個故事思考的方向,全然切換到了非人類的角度,在故事裡面可以看到很多身為高智慧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的矛盾。主角「殺人機」即便能力和智慧都遠高過人類,卻仍要處處受制人類的想法和意願。機器人所做的一切讓步,都只是為了活下去,都只是為了不要引起注意,把平凡(且漫長)的日子過完。機器人或合併體的產生,並非自願,然而因為它們與人類的差異,卻使得平淡生活變得如此遙不可及。我在這裡隱約看見了異性戀以外的那個圈子的影子,還有移工在異國的困境。



      在這種無人了解心境的處境下,主角對人類產生的各種情感,到底是先天編碼在它們心裡留下的一塊柔軟,還是後天與人類相處而發展出來的呢?換作是人類,又有多少人能夠釋懷長期的打壓,將之轉換為生活下去的力量呢?我想到了我們的唐鳳。



      這樣的故事讓我在翻譯的過程中,反覆地思考這系列裡最先表達對機器人與合併體的同理心的角色──曼莎博士所說過的話。她認為,為求功能表現,將合併體的智能與感知調高,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這個言論出自於她對合併體的同情,然而聽在合併體主角耳中,想必是五味雜陳的吧。「難道我受的苦,都是因為我太聰明了嗎?愚笨一點的機器人,受到這樣的對待,就會毫無所謂了嗎?」不知道它會不會這麼想呢。



      同理心從來沒有離開過這個故事的軸心。主角殺戮機器人擁有超高智慧與能力,然而面對任何低端的機器人,它也總是先採取溝通與說服的手段,若非必要,絕對不輕易複寫對方的記憶,也不隨意強取對方的自主能力。我彷彿在故事裡看見最初西方國家開始殖民的世界,蓄奴的快速形成,與遠遠太過緩慢的廢奴革命,那一場又一場追求平等與人權所觸發的無數矛盾與戰爭。忍不住要問問自己,為什麼那麼多人會覺得自己比對方高等,所以就能夠決定對方的人生定義呢?



      這本書裡面,我們的主角殺人機兩次不同的「客戶」都對它說過「我不會拋棄你的」,我們對於外表相似於自己的對象能產生出來的情感,是那麼的自然且善良。所有應該要理性的決定,就在那個不能理性分析的情感上頭被難倒了。



      機器人,到底只是機器,還是人?我們是不是仍然可以覺得,事到緊要關頭,關機就好?不要說這麼科幻的情節,即便是現實生活之中,不也就能見到飼養的寵物年老生病,有人能夠決定安樂死對寵物是最後的溫柔,有人則認為我們無權替動物做生死抉擇,還有許多什麼都沒想,純粹沒有辦法放下的飼主。像這樣的辯論,我認為永遠不會有解答。那麼,換成了人工智慧,人類擁有絕對的權力時,拿捏的標準在哪裡?因為這本故事,我把這些問題嚼了又嚼,咀嚼肌都健壯了起來。寫下來與各位分享,也很期待這再真實不過的科幻難題,也能去虐一虐各位的大腦咀嚼肌。

    ?
    翁雅如




    其 他 著 作
    1. 厭世機器人【3+4套書】
    2. 厭世機器人Ⅳ:系統崩潰風險評估
    3. 厭世機器人【1∼3套書】,共三冊
    4. 厭世機器人III:外星入侵應變對策
    5. 厭世機器人I:系統異常自救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