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牡丹亭》往今情話•溫宇航五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90673
溫宇航
時報出版
2021年7月06日
93.00 元
HK$ 79.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1390673
叢書系列:
People
規格:平裝 / 216頁 / 14.8 x 21 x 1.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People
分
類
藝術設計
>
戲劇
>
戲劇家傳記/文集
同
類
書
推
薦
47歲了,仍是個小男孩
掌藝人:西田社的布袋戲風華
賽門•史帝芬斯的劇作家日記
太平戲院紀事:院主源詹勳日記選輯(1926-1949)(共二冊)
劉豁公文存
內
容
簡
介
崑劇小生天涯築夢,
牡丹亭世界巡演紀行!
在颳著文革旋風的九○年代,中國大陸藝文界人心浮動,
頭牌小生溫宇航跟著《牡丹亭》劇組到世界演出,卻成功席捲美國、法國、義大利,
謝幕時歡聲雷動、觀眾起立鼓掌!
這次不只談戲,更說故事、憶青春。
從簽證危機、異國食物不對味、語言文化隔閡,到水土不服壓力大染疾,
戲台下的花絮,要比想像的更精采!
#要知後事如何,請聽本書分解!
專文閃耀推薦
王安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
樊曼儂(國際新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目
錄
推薦序 牡丹三夢才還魂──溫宇航在當代崑劇史上的地位 王安祈
推薦序 追夢無悔《牡丹亭》 樊曼儂
上編 我的《牡丹亭》世界行:二十週年紀念
追尋崑曲之路
001緣起
002簽證
003出發
004初到
005抉擇
006糗事
007排練場
008駐地
009壓力
010伙食
011休閒
012偷懶
013家書
014常師
015春暖
016致敬
017移師
第一次•第一場•第一輪
018首演(一)
019首演(二)
020首演(三)
021配角
022圓滿
023休整
024小羅(一)
025意外
巡迴歐陸
026康城
027巴黎(一)
028巴黎(二)
029治療
030旁通
031專書
032旅行
033義大利
034小羅(二)
035餐食
036治安
轉身,再啟程
037返美簽
038紐約三大閒
039申請綠卡
040迷你《牡丹亭》
041結緣
042老同事
邁入新世紀
043澳大利亞
044PERTH
045影像記憶
046丹麥
047零碎記憶
048維也納
049藝術
050柏林
051柏林牆
052柏林見聞
053駕照
054電影《牡丹亭》
遊子終於歸鄉
055回家那一刻
056SEP.11 (一)
057SEP.11 (二)
058消聲
059回望
060小住馬里蘭
061岳師(一)
062岳師(二)
063新加坡(一)
064新加坡(二)
065新加坡(三)
066新加坡(四)
067只怕不再遇上
068趙氏孤兒
069明報週刊小文
070南卡收官
071圓駕
下編 世界行之後:再敘《牡丹》前緣
春與情
001「塑造」出來的人物關係
002誰是誰的夢中情人
003既然叫春夢
004我與〈拾畫〉的情緣
005一座園林兩樣詮釋
傷與病
006柳夢梅的病
007憂傷與荒園遊
008清苦日子裡的小情趣
009柳夢梅的自我醒覺
010天下第一愛妻好男人
戲裡戲外的體悟
011柳夢梅其實是主戰派
012兩次搶饅頭
013書生的脾氣
014「完美」的柳杜和他們身邊看似「殘缺」的貴人相互映襯
015我喜歡苗舜賓
016我眼中的柳夢梅
017《尋找遊園驚夢》
018《移動的牡丹亭》
?
序
推薦序
牡丹三夢才還魂——溫宇航在當代崑劇史上的地位(節錄)
王安祈(國光劇團藝術總監、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
溫宇航一登場,活脫脫古代書生現身二十世紀,一身書卷氣,簡直是導演展示中國古典的範例標誌,唱作更沒的可挑剔,寬亮明淨的嗓音,精準到位的身段,溫婉多情的詮釋,傳統創新一肩挑起,竟連三拍子曲子都能和水袖身步法和諧融會。
這部戲的重要性成就了溫宇航在當代崑劇史上的關鍵位置,溫宇航精湛成熟的表演藝術穩住了這部戲的核心內涵。儘管導演的興趣不只在崑劇,但溫宇航讓這部戲的崑劇藝術完美呈現,不負明代足本於當代的重現,使觀眾看到中國古典,也由衷肯定崑劇藝術之美好。……很高興宇航自己把這段經歷寫成書,不僅是個人生命中美好記憶,更是當代崑劇不容忽視的重要史料。
推薦序
追夢無悔《牡丹亭》(節錄)
樊曼儂(國際新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第一次見到溫宇航的演出,是在一九九七年,新象主辦的「五大崑匯演」。我們在臺北國家戲劇院看到了溫宇航的拿手戲〈金不換〉,還有他臨危救場,支援浙崑演出的〈百花贈劍〉,當時我就對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的音色醇厚,音域寬廣、游刃自如,可塑性非常高,想不到會在紐約再度相遇。
……維護傳統崑曲的同時,也要發想創意來面向新觀眾,這兩件最難的事情,溫宇航都做到了。從決定前往美國紐約到落腳臺灣,成為國光劇團的崑曲小生頭牌演員,我佩服他對崑曲藝術的堅持、勇敢和毅力。祝福他,也讓我們未來一起努力,維護崑曲藝術,勇敢追求心中的夢想!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