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明日的代價(好評增訂版):為什麼反成長是通向富足未來的關鍵?

明日的代價(好評增訂版):為什麼反成長是通向富足未來的關鍵?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620481
傑夫?布斯
費克森
好優文化
2021年7月15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0620481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4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社會科學 > 經濟/趨勢











    立法委員 蔡壁如

    好評推薦!



    事實上,我們應該過得比現在更好,比過去也更好

    但是誰、是什麼偷走了原來屬於我們的富足未來?



      ▌我們原來應該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加拿大重量級電商公司BuildDirect執行長、財經作家傑夫?布斯(Jeff Booth)認為,科技是造成通貨緊縮的產業,也就是讓人們花更少的錢、卻買到更好的產品的產業。



      或許你會認為──這是在開玩笑吧?我們不是陷於物價高漲、收入卻沒有同步遞增的困境中嗎?布斯要提醒我們的是:看看我們手上的手機,想想黑金剛這類老式手機的價格。現代的手機更進步、更實用,擁有從前根本無法想像的功能與尺寸,卻只要老式手機十分之一的費用就能買到。



      換句話說,物價實際上是下降的,而且是急速下降。科學與技術確實降低了我們的生活成本,但是什麼仍讓我們陷入高物價的困境中?



      ▌46兆美元的經濟「成長」,與185兆美元的債務▌



      布斯在本書中要告訴我們的是:經濟成長乍看之下是可喜的,但是一美元的成長,需要負擔四美元的債務,這樣的「成長」,合理嗎?



      這樣的困境當然不是一日之功。布斯在本書中表示,長期以來,各國政府為了追求數字上的成長,而拚命催發通貨膨漲,避免通貨緊縮;政府透過借貸來撒錢,促使各產業製造虛假的建設與發展。這個作法讓貨幣貶值──但各國之間卻又因為銷售上的競爭關係,而競相設法降低製造成本。於是我們看見物價雖然降低,但獲得工作的勞工,必須維持其低廉薪資;而薪資較高的勞工,則因為企業追逐降低成本而被拋棄。



      換句話說,我們賣出更多產品、製造更多就業機會、更多GDP,也讓商品變便宜;但不斷被壓縮的薪資,卻讓我們連這些已經變便宜的商品都負擔不起。



      ▌AI或者可以幫上一點忙▌



      在這樣的狀況下,AI與弱AI,以及能源科技的發展,或者可以幫上我們一點忙。



      ?AI可以更好地彙整更完整的資料,協助我們決策;也能夠有效降低各項人力需求、同時兼顧服務與產品品質。

      ?好比說自動駕駛汽車技術,不但能降低駕駛風險,也能夠讓政府在進行都市計畫時,有更明確的依據與方案來規劃交通政策。

      ?弱AI的發展與連結──好比我們手機裡的鬧鐘與行事曆的結合,或是各項SNS的演算法──則能夠在各層面上協助我們降低生活成本。

      ?科技也能夠幫助環保能源的發展,好比說,若能在「能源儲存」的相關技術上有更多突破,乾淨、便宜、甚至免費的太陽能,便能夠協助我們擺脫環境汙染。



      布斯認為,真正正向的經濟與技術發展,不該只是GDP的數字變化,而是落實在生活各層面上,讓我們迎向更有餘裕,也更舒適的未來。



      ▌我們如何讓「不平等」變得可以被接受?▌



      現今的發展造成諸多問題──貧富不均、政府失能、環境重度汙染、經濟上的各種危機與風暴;每一項危機,都會在或遠或近的未來對我們產生衝擊。最為迫在眉睫的,或許是經濟上的全球性不平等。



      但布斯也要告訴我們:這樣的不平等,是無法被消滅的。真正的最佳解是:讓這個不平等變得可以「被接受」。



      如何讓這個不平等變得可被接受?布斯在本書中提出:



      ?透過基本收入保障,提高富人稅率,緩解不平等的壓迫感。

      ?透過技術發展降低人工需求,降低生活成本(如醫療)

      ?因為科技發展而成本已經非常低廉的產品與服務,企業應該要便宜、甚至無償提供。

      ?同時,政府也要停止透過舉債製造成長的假象。也只有政府停止這個行為,才能避免過度的債務負擔。



      當然我們可以說,不管是要求政府停止舉債,或者企業無償提供產品與服務都太過困難,難以追求與實現。



      但當原應享有的富足被竊取,經濟上與環境的壓迫與不平等席捲全球,便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台灣已經在面對的低薪、高物價、高房價,對照作者提出的各項警訊,或者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警告與啟示。



    各界好評



      改革很難,面對虛假榮景的代價更難。我們當然可以舉出一千個各種方案太難實行的理由,但Party後總有帳單得結清。傑夫•布斯支持馬斯克提出的無條件基本收入主張的原因是什麼?針對這些彷彿、不,確實是很難有解答的問題,我希望大家能夠持續與我對話。或許我們找不到一個明確的解答,但只有積極參與,才有機會讓我們更好!--蔡壁如(立法委員)



      這次不一樣嗎?大多數經濟學家說「不」。我們之前已經適應了許多科技革命。相比之下,傑夫.布斯說「是」。於是,他帶著讀者開始了一場思想之旅,他說明了為什麼會這樣,並分享了他與科技行業領袖的個人關係所帶來的啟示。要想利用科技的力量造福人類,我們需要瞭解科技與人類的聯繫。

      布斯以經濟學、科學、創新、政治、心理學、社會學和商業為基礎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論點,其前提是科技進步加上日益寬鬆的信貸帶來的通貨緊縮影響。布斯忠於他作為一位企業家的熱忱,他是一個思想家,同時也是一個行動者,他在最後呼籲大家採取行動。商業領袖、企業家、政策制定者以及致力於為更光明的未來而努力的年輕人都應該閱讀本書。--阿傑.阿格拉瓦爾(Ajay Agrawal),多倫多大學教授,創意破壞實驗室(Creative Destruction Lab)創辦人



      作為一個瞭解科技以指數級速度成長的人,傑夫.布斯在這本必讀的書中,呈現他獨特的能力,能把微觀與巨觀的想法聯繫起來。很少有書能提供更簡潔、更具說服性、啟發性的觀點,來描述今天的世界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你的世界觀將瞬間轉變。--薩利姆.伊斯梅爾(SALIM ISMAIL),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創始執行董事,暢銷書《指數型組織》(Exponential Organizations)作者。



    ?


     





    前言 通貨膨脹的終結

    第一章 印鈔票可不是為了「救經濟」

    第二章 創造性的破壞

    第三章 改變有多困難?

    第四章 科技會帶來的富裕榮景

    第五章 能源的巨大變革

    第六章 AI能做到的那些事

    第七章 誰才是主人

    第八章 我們與他們.

    第九章 合作的必要、合作的可能.

    第十章 行動呼籲





    ?





    前言



      我們生活在一個特殊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可能會出現全球繁榮。也許和我們現今所想的不一樣,但全球的榮景還是存在。科技進步的速度超過了我們的理解能力。在一個發展速度超乎我們想像的世界裡,我們不能停滯不前。我們不能因為經濟系統在前科技時代是有效的就固守它,並且假裝它們依然有效。如果不對我們思考經濟和構建經濟的方式做出重大改變,而繼續在現有的道路上走下去,在可預見的未來,這樣的堅持會讓我陷入混亂也因為這個混亂要為人類的發展與生存付出更大、更難以負擔的代價。在這個非常時期,認為未來可行的系統一定要建立在過去行得通的基礎上,是不合理的。



      我有什麼資格說這些話?我是個擁有不勞而獲的優勢,並想利用這些優勢來幫助別人的人。我從小就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好運。我出生在加拿大,一個在國際最佳居住地調查中一直名列前茅的國家。我的父母親非常開明,他們愛護和支持我和我的兄弟們,教導我們分辨是非,並經由激烈的辯論不斷挑戰我們的認知。這是一個讓我看到與許多人所見所聞不同世界的成長環境,然後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我們的知識。我並不是沒有遇到過逆境──我們的成長環境並不富裕,我也曾經歷過巨大的損失,那種感覺就像一切都在瞬間被奪走。但是,我的成長經歷促使我產生了一種深刻的好奇心,想向周圍的每個人學習;這有助於我從別人的角度來思考這個世界。



      從小到大,我總是很好奇。好奇地想知道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的,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從不害怕提出大問題或看似瘋狂的問題。此外,即使現今的生活有很多干擾,但我每年還是會抽出時間來讀約五十本書。這種好奇心,加上為世界創造更美好事物的動力,是我作為一名企業家的不可思議冒險旅程的開始,這個旅程讓我進入一些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與並很多傑出的人肩作戰。這場冒險也讓我在全世界許多國家獲得了友誼和學習機會。



      正如我的朋友、優步(Uber)的首席科技官順範(Thuan Pham)最近在吃早餐時對我說的那樣,「我堅信,人才在世界各地的分佈是均勻的,但機會不是。」我完全同意他的觀點。如果我們人生的成功取決於我們學習的內容和方式,以及我們周圍的人和環境—我相信確實如此—那麼我握有先機,但世界上不是每個人,甚至不是每個先進國家的人們都能有這樣的好運。

      

      我待在科技變革的前端大約二十年。一九九九年,我和我的朋友羅柏.班克斯(RobBanks)創立了BuildDirect,這是一家試圖簡化建築行業的科技公司。要在這個通常不以創新和透明度著稱的行業中推動變革,過程中當然充滿了教訓和許多起伏──從一個想法到超過五億美元的市值和每年翻倍的銷售額,再到傾盡全力試圖建立更大的東西(最終失敗)。領導一家科技公司近二十年,經歷了網路泡沫崩潰、二○○八年金融危機和多次科技顛覆浪潮,讓我對周圍不斷變化的世界有了獨特的見解。在變化如此之快的時代建立企業,所面臨的外部挑戰足以讓人毛骨悚然,但與我從這些歷險所學到的事物相比,這些挑戰可說微不足道。



      與我相處過的每一位科技創始人和領導者們都決心利用科技來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我相信這是大多數科技企業家的共同特點。除了打造成功的事業外,他們還想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他們和我們所有人一樣也會犯錯,但他們每個人的共同點是真誠地希望為世界提供幫助。多數時候,創業的火花來自於對世界運作方式的想像,而不是侷限於現有的模式中。換句話說,創造更好事物的機會來自於觀察到一些殘缺的,或並非依照你認為適當方式運作的事物。這些機會往往造就了創業冒險的高低起伏,因為即使你是對的,改變也絕非易事。歷史上許多最偉大的企業家、科學家和領導者在早期都被人嘲笑,但他們仍然持續不懈,因為他們看到了一些需要改變的事,而這些改變必須發生。



      而除了改變外,他們又反過來創造了自己的現實—也就是我們所處的現實。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這種力量。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現實,以及我們如何描述自己,決定了我們對許多行動的選擇。這些選擇是複合的。有時我們沒有意識到,或者我們忘記了:我們能夠掌控自己的思想與時間。我們可以選擇如何以及與誰一起度過我們的時間;這是你可以做出的最重要的選擇之一。



      現在,我很幸運地將我的時間放在幫助不同行業中一些最傑出的科技企業家及其公司。從這個有利的角度,我對許多正在進行的變革有不同的看法,這些變革承諾了更美好的未來。Terramera的創始人和執行長卡恩.曼哈斯(KarnManhas)想知道為什麼千百年來植物在惡劣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而農業卻需要有毒的農藥。這個問題促使他和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科技,使有機化合物的功效優於合成化合物。這不僅改變了有機農業的遊戲規則,當該科技應用於合成農藥時,它還能減少高達九○%的使用量。我們在食物上使用的殺蟲劑最終會進入我們的身體,所以去除或減少農藥的使用相當重要。



      邁克爾.史蒂芬森(Michael Stephenson)和史蒂夫.賈格(Steve Jagger)知道房屋所有權是最重要的財富來源之一,他們的使命是為九○%被排除在外的人提供房屋所有權。他們的公司Addy利用科技科技將不動產民主化,讓人們只需花一美元就能擁有房地產。在一個越來越不平等的世界裡,讓被遺棄的一代人有機會獲得住房,幫助阻止不平等的趨勢。這些只是我有幸見證在各自行業進行變革的少數領導者。他們每個人的方法和市場都很獨特,但他們的共同點是堅定不移地幫助人們,而這些公司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做到了。幾乎我參與的每家公司都在某種程度上使用人工智慧來做出更好的決策,。許多公司藉由消除充斥在市場上的低效率來創造成功。不幸的是,放眼未來,這是以今日的工作崗位作為代價。對於成功的公司和領導者而言,利潤非常可觀。但當你把整個科技領域發生的事情加總起來,則意味著贏家更少,輸家更多,除非有大規模的新產業被創造出來。



      我不是科技烏托邦主義者,我不相信科技能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我也不是一個科技荒誕論者,我不相信科技會毀了我們。這些都是過於簡單的框架。人類的狀況無法單方面地應對這兩種情況。在任何一種情況下,我們都會不快樂,都會反抗。在一個沒有問題的世界裡,科技為我們完成所有工作,我們會很快變得無聊,並渴望解決問題。在一個更荒誕的世界裡,科技被用來控制人類,人們甚至會奮起反抗控制。但我相信,今天的科技與過去的科技不同。本書的論題是我近十年來一直在密切關注的事情,我與家人和朋友談論,看著事情如期展開,就像路上的路標,知道下一個路標會是什麼。同時,我也希望自己是錯的。



      本書論題需要廣泛的討論範圍,同時在某些研究和科技領域要有足夠的深度,以展示其他隱藏的模式。選擇撰寫本書意味著要公開挑戰我們社會中許多人都相信的普遍真理。



      這種工作很少能贏得人氣競賽,但這是我覺得必須得做,因為科技改變了我們所處世界的操作系統。這個我們賴以建立財富和經濟的規則系統需要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革,而目前還沒有進行充分的辯論或對話。出於我們將探討的原因,這些對話並沒集中在有待解決的根源問題上,而是集中在這些根源的表層影響上。



      現在是探尋更大問題的時候了,然後我們得找出答案,不僅是為了我們的自己未來,也是為了我們的孩子們。



    ?




    其 他 著 作
    1. 展望新時代:設計嬰兒、明日的代價
    2. 展望新時代:設計嬰兒、明日的代價
    3. 明日的代價:為什麼反成長是通向富足未來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