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公民社會與人權導讀

公民社會與人權導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5115173
許育典
元照出版
2021年6月01日
93.00  元
HK$ 83.7  






ISBN:9789575115173
  • 叢書系列:法制史/法律文學
  • 規格:平裝 / 184頁 / 15 x 21 x 0.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法制史/法律文學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概論











      如果讓台灣人民透過公民與人權教育,建立清楚的公民意識,並瞭解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人權,那麼,他們將逐漸具備權利認知與權利感情,從而願意為公民社會挺身而出,為自己與其他人民的人權維護而奮鬥。



      在人權法學論叢系列叢書的通識論上,10年前完成了第一本的「人民說人權故事」,整理近10年來的報章雜誌論壇文章,終於將「公民社會與人權導讀」一書,呈現給年輕的讀者們,尤其希望高中生與大學生在閱讀後,能夠理解公民社會是建構人權保障的堅實基礎。


     





    序言 公民社會與人權導讀的起心動念



    壹、公民社會與人權保障

    IQ高,公民素養更要高�4

    MA幫公民教育失敗了�7

    文化公民權這回真的?�11

    同理心作為極端言論自由的界限�15

    防衛性多元文化作為極端言論的憲法防線�19

    法務部長適合在總統府發表管制言論嗎�22

    上帝部落裡的小學被開罰�26

    吐口氣置學生人權於何地�29

    當健康人權成為國家保護義務�32



    貳、人權保障與弱勢兒童

    兒童受虐時 國家在哪裡�41

    弱勢兒童早期照護的國家義務�44

    從高風險到低成就兒童的完整早期照護�48

    遲緩兒早期療育的國家照顧義務�52

    終結貧童血統論才是真前瞻�55

    校長禁煙的法律與道德爭議�58

    這個國家對不起洪仲丘�61

    慎始:新總統在教育上的第一步�65

    新教育部長的考驗�69

    誰可剝奪他人生命?�72



    參、同理心與友善校園

    我生命開展下的教育力量:同理心�78

    友善校園的第一課:同理心�84

    不適任教師的判斷標準�88

    穿二手制服不准註冊的管理學校�91

    師生戀一紙公文禁得了?�94



    肆、12年國教與課綱

    12年國教作為法治國的照妖鏡�102

    讓12年國教回到憲法規定的內涵�106

    12年國教「先特後免」明確違法�109

    跛腳的免試升學制度�112

    反自由民主法治的第三學期�115

    正視課綱微調的憲法爭議�119

    回到人本課綱的教育中立原則�122

    明星校長公然違法?�125

    學生不是教育政策白老鼠�128



    伍、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

    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侵犯大學自治�134

    高醫大校長與董事會的學術羅生門�137

    立法者可以干預大學退學嗎?�140

    已忘初衷而急就章的玉山計畫�143

    還給大學的「學術」本來面目�146



    陸、司法與依法行政

    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修正草案面面觀�152

    憲兵為司法警察應違憲�156

    婚姻平權法案的公民對話可能�159

    牛雞爭議 依法行政亂了套�163

    政府選擇性依法行政猶如強盜�167





    序言



      公民社會與人權導讀的起心動念



      認識我的人,都約略知道我的出身與感恩。



      時時問自己,為何如此感恩台灣人民,那始終牽繫著我的出身與成長背景。



      回顧過去,我的一生,從無到有,皆緣於人民。尤其是一路的求學,單靠父母挑磚,實在難以為繼,沒有人民提供的資源,難以成就今日一切。從大學時代的獎學金,到教育部的公費留學,在台灣人民提供的資源下,我一步一腳印地懂得生命,從而掌握令生命感動的人權維護之道,亦步亦趨地自我實現,幸福的感覺漸漸降臨,讓我時時都感恩著台灣人民。



      我開始想,在我懂得生命而過得好時,應該接續奮鬥努力,使我的恩人們──台灣人民也過得好。而這一切的前提,我認為是在台灣社會建構人權保障的環境基礎,就是公民社會的落實。也就是說,如果讓台灣人民透過公民與人權教育,建立清楚的公民意識,並瞭解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人權,那麼,他們將逐漸具備權利認知與權利感情,從而願意為公民社會挺身而出,為自己與其他人民的人權維護而奮鬥。



      因此,我的內心深處一直回應這相同的吶喊,而這顆為人民說人權故事的心,常常鼓勵著我針對當代的社會重大個案,尤其是與我的專業具有關連性者,嘗試將其與人權保障與公民社會加以適度聯結,在一般人民可以看得到的報章期刊上發表想法,希望藉由這些與人民生活直接相關的故事情節,簡單描繪出人權保障與公民社會的內涵輪廓,在這些為人民說人權故事的論壇文章上,牽引出公民社會與人權導讀的起心動念,藉此建構人民關心人權與維護人權的意志與決心。所以,在作者人權法學論叢系列叢書的通識論上,在10年前完成了第一本的「人民說人權故事」,整理近10年來的報章雜誌論壇文章,終於將「公民社會與人權導讀」一書,呈現給年輕的讀者們,尤其希望高中生與大學生在閱讀後,能夠理解公民社會是建構人權保障的堅實基礎。



      1999年7月從德國回到台灣後,因為靜靜且安定地在 成大法律系任教,才得以構思與完成這些關懷與思考。我的學生們,一直是我思考上前進與成長的好伴侶,無論是在討論上,或在校稿上,都對這本書的出版有所貢獻,感謝他們。尤其是我的博士生李慶南以及碩士生許慈恬主導校對與格式化等繁重工作,在此特別致謝。此外,這本書的完成,也感謝元照出版公司的積極鼓勵,才能在此與讀者相見。



      最後,這本書要獻給為公民社會奮鬥的前輩們,您們的努力是我靜靜思考落實公民社會的泉源,不斷引領我積極向上。

    ?
    2021年3月29日15時

    寫於成大社科大樓研究室




    其 他 著 作
    1. 大學校長遴選、大學自治與學生權利
    2. 憲法(14版)
    3. 文化基本權與多元文化國(二版)
    4. 同性婚姻、同性平權與宗教自由(二版)
    5. 原住民族文化與原住民基本權
    6. 教育行政法(四版)
    7. 憲法(13版)
    8. 2023年月旦<公法>實務評析精粹
    9. 學術倫理、學術自由與大學自治
    10. 憲法(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