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相送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8562411
陳嘉薰
突破出版社
2021年2月01日
127.00  元
HK$ 114.3  






ISBN:9789888562411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 x 21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兩位服務員的工作,

      予人厭惡感。

      因緣際會,

      他們卻給一位懷孕而胎死腹中的年輕母親,

      進行了一場不一樣的心靈治療……

      也拉開了服務員背後的故事。



      在生命的盡頭,

      醫院一隅,

      感恩仍然有情。



    ?


     





    序章

    面試

    相送到殮房

    那一年的婚事

    電話通知

    屍體零距離

    死亡解剖

    入職大小事

    人工不包

    添足

    再見

    ?

    後記一:殮房管理二三事

    後記二:預知的告別禮

    後記三:他們都有份的





    後記



    他們都有份的




      (一)



      二○二○年,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肆虐蔓延,為應付疫情,醫管局自一月底起啟動「緊急應變級別」措施,許多非緊急手術的病人要「讓路」,令要接受手術的病人一等再等。有病人在疫情前中風入院,須「開腦」取出部分頭骨,之後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半年來因疫情一直未能重置頭骨,令病人的丈夫痛心。



      據悉當疫情稍稍緩和後,家人終接獲手術通知,安排重置頭骨。



      看著報道,我想起一年前的琛琛。



      一個早上,中年母親來到殮房,瞻仰去世的女兒琛琛。



      取出遺體整理儀容時,殮房服務員一怔,這是一副怎麼的頭顱啊!三十多歲的琛琛,右半邊頭顱凹陷,令原本半圓球狀的頭顱,如洩氣的皮球,塌下去呈彎月形,像是掏空了的沙堆。



      服務員整理一下其儀容,把頭髮理順,發現右邊頭皮留下長長的手術疤痕,頭皮下軟綿綿的,沒有堅實的頭骨。明顯右邊頭顱和大部分的右腦已被移除,頭皮緊貼殘餘的腦組織,凹下去形同盆地,左邊顱骨如山嶺般突兀。



      琛琛患高血壓,四年前中風入院,右腦大範圍出血,造成腦部嚴重受損壞死,腦壓?升,有即時生命危險,要進行緊急手術,切除大部分壞死的腦組織,頭骨也須移除,以紓緩顱內的壓力。



      手術進行了三次,成功救回琛琛一命。



      可惜從此琛琛不再是活潑開朗的女兒──她失去正常意識、溝通和說話能力,一直臥在?上,左身癱瘓,手腳萎縮痙攣,經常抽搐……幾年來就這樣住在醫院裡,接受漫長的復康治療,還不時併發肺炎,幾度在鬼門關前救回來。



      為還原頭形,這些年來,外科醫生好幾次安排頭骨重置手術,都因肺炎或其他原因取消了,於是右頭頂處,仍留著火山般的大口。



      直到兩星期前,琛琛感染了生命中最後一次的肺炎。



      殮房主任和服務員把遺體安頓好,帶母親進入瞻仰室。



      任何人看見這副掏空了的頭顱,都會驚怕,唯獨母親毫不退縮,她曾每天出入醫院照顧女兒,為她抹身轉身。你很難相信,臥?四年,琛琛的枕瘡竟出奇的少。



      望著琛琛缺損的頭,殮房主任於心不忍──這會是多痛苦的回憶和遺憾啊!



      那個中午,主任找我商量一件事。



      他在母親瞻仰女兒後,出於同理心問候一句:「你想我們為你女兒重塑頭形嗎?」



      母親錯愕,現在仍可以重塑頭形嗎?生前無法了的心願,在殮房這裡可以成全嗎?



      她想了片刻表示,希望還原一個「正常」的琛琛,出殯時讓大家看到她最美好的一面。



      儘管生命有苦難千瘡百孔,她仍希望每個來憑弔的親友,回憶一個完好、沒有缺損的琛琛,那會是美好的終結。



      重塑頭形始終是個手術,我約見母親,向她解釋情況。



      她看上去比實際年齡滄桑,該因長時間奔波照顧女兒吧?我告訴她,我們會在琛琛後腦頭皮位置落一刀,造成約三、四寸長的傷口,製造一個如袋包的空間,把擴充的物料放進頭顱內,重塑頭形。



      這方面較易理解,她點頭。



      我又說,由於頭皮向下凹陷四年了,頭皮已經收縮及纖維化,儘管皮下有擴充物料承托。頭皮收縮會出現左右兩邊頭頂弧度不均的情況,「這點我們會盡量處理。但填補後的右腦,未必很對稱,但相信會比現在的情況好看些。」



      母親斟酌我的話,表示同意,卻仍有一點疑惑。



      「那麼會看到傷口吧?」



      儀容,始終是重塑技術最需要顧及的。



     「對,傷口大約三寸長,但我們會把它收藏在後腦處,縫合後被頭髮遮蔽,瞻仰儀容時並不會被發現。」

    母親答謝我,簽下同意書。



      (二)



      我和兩名殮房服務員一起進入解剖桌旁,開展這項「重塑頭形」的工作。



      我以為切開頭皮放進物料,會像打開手套,伸進手指一樣簡單,該不消半小時就大功告成了吧?我和殮房服務員都信心滿滿,進行這殮房頭一趟的「頭形重塑手術」。



      手術進行下去時,我才發現低估了它的複雜性和難度──雙腳猶如栽進泥濘中,遇上無法預計的阻滯。



      後腦的一刀落下,原來頭皮、皮下組織及腦袋黏連得很,我小心翼翼的在頭皮和腦袋間騰出一個如袋子的空間,準備盛載擴充物料。



      最棘手的是,頭皮黏連著頭骨,本來呈「U」形的火山口,塞進物料後,盆地隆起成丘,圍住盆地的頭皮由於貼著骨頭,無法順勢升起,形成一條深坑,像圍住山丘的渠,十足一個反轉的碗烙在右腦處!



      比期望的樣子差多了!



      「啊,真不好看呢!」我和殮房服務員都很失望。



      「再做一次吧!」服務員不甘心,移除擴充物料,提起手術刀作「地顫下鬆綁」──他的指頭猶如探進柚子皮下分開皮肉般,沿著頭皮底削走黏連,一點一滴分開頭皮和貼著的頭骨……



      這多耗時耗神,卻又細緻而專業!我想,這雙巧手就是經年解剖煉成的嗎?之後的一個多小時,他步步為營的切割,知道一不留神刀鋒會從皮下劃破頭皮表面,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口。



      服務員的額頭冒汗,面罩也凝聚呼出的霧氣,直至大功告成。



      填補物料後,「嗯,好看多了!」我鬆一口氣說,收貨了。



      但服務員的目光,仍停留在額頭處,明顯有地方「美中不足」,令他無法釋懷──琛琛的前額,仍有一弧疤痕,由頭頂彎向右眼角再竄去耳朵。



      疤痕不深不淺,如酣睡後留在面頰的摺痕,但由於位在前額和眼上,淡然的疤痕成了明顯的破相。



      殮房服務員對容貌是執著的。「有辦法!」他靈機一觸,轉頭走開,回來時手中的托盤放了支盛了「福爾馬林」的小針筒。



      他像皮膚科醫生注射Botox肉毒桿菌一樣,輕輕的把針刺進皮下組織,將「福爾馬林」沿著疤痕注射下去,填補了凹陷的空間。



      針頭像蛇游走在沙堆淺層,經過之處,疤痕平滑了,「皺紋」不見了。



      我既驚喜,又佩服他的手藝。



      幾經修補,盆地被填,竟可以如此不留痕跡。



      幾小時的辛苦經營,完工後再觀察一遍,我和殮房員工都感到欣慰又滿足。



      殮房員工撫平淡然的疤痕,直起身子,安慰的笑了:「唔,靚女了,家人該安心點吧?」



      原來他對美的追求,全因顧及家屬的感受。



      之後的幾天,我和四名殮房員工,再為琛琛做了兩次修復手術,也把那雙難以合上的眼睛「瞑目」了。在重塑頭形的過程中,除了開始的小段時間外,我幾乎都在「袖手旁觀」,與其說是「監督」,倒不如說是觀察和學習──服務員和殮房主任如何用他們的耐心和技術,靈巧地為琛琛、為家屬工作。



      幾經努力,琛琛回復手術前的相貌,中風後的痛苦和創傷,彷彿一筆勾銷。



      琛琛回到四年前的模樣,成為天使般,沒有缺陷的離開。親友見到這張臉,回憶四年來發生的一切,該會覺得一切如夢吧?



      琛琛在殮房的小禮堂舉行告別儀式。母親由親友陪伴,領取遺體,看到琛琛的時候,眉宇?了,眼神掠過一?驚喜。人生如夢,重塑頭形,?去遺憾,我們也重新梳理了親友的回憶。離別儘管難過,願那修復的頭顱和閉上的雙眼,是親友點滴的欣慰。



      領走遺體前,母親感謝我,我指向背後的殮房服務員,介紹他們:「也感謝殮房的員工吧,他們都有份的。」



      母親露出無法理解的神情,但還是點頭感謝了。



      站在背後的殮房服務員,反而不好意思的搖搖手。我向他們微笑,這班連收到一盒西餅也會申報的同事,習慣了低調。



      殮房,是每個人都會「進駐」的地方,在這裡工作的員工,相信和香港的死亡歷史同樣悠久,奇怪的是很少人留意和關心他們──殮房員工每天出入停屍間,像遺體一樣,躲在暗角處,他們曾默默作出貢獻,卻謙卑無聲的存在著。這隱蔽的一群,在「死線」之外,周而復始地工作著,神秘地服務一具具寂然的身軀,和踏進殮房的哀傷者。他們從不爭風頭,沒有多少人理解,也很少人知道他們在背後為死者、為家屬付出的心思。



      二○二○年九月,香港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失業率創新高,裁員減薪浪潮下,衛生署公開招聘殮房服務員一職,這個毋須學歷、只須操流利廣東話,以及讀寫簡單中英文的工作,據報共吸引了一千七百人申請,令人嘩然。申請者中,不知多少真正了解殮房服務員的工作?殮房服務員要在這情況下才被留意,多少也帶點諷刺。



      殮房服務員是病理科醫生最得力的助手,刀下我們合作無間,剖析沉默的軀體,替屍骨說話。我明白,他們也需要鼓勵的,如果有什麼事做得好的話,一兩句感謝的話,會很叫他們窩心,也讓他們更有力量陪伴喪親者同行。



      出入殮房久了,愈來愈發現,這裡對死者、對喪親者肩負很重要的角色。這個地方,關乎喪親者的需要,也是每個人的終極之處,對死者及喪親者都舉足輕重。殮房運作大有學問,工作的員工儘管學歷不高,但大多都是可愛和值得敬重的人。即使作為醫生,當告訴別人,我進出殮房時,有時也會遇上或不悅、或帶點睥睨的眼神,何況是這裡工作的員工?他們要承受多少社會的目光?



      謹把這本書,送給每位在殮房崗位盡好本分的人。像上一本書《最後的房子》,如果有人讀後感謝我,或體會到殮房原來滿有溫度時,除了為這團隊驕傲外,我會補充:「也感謝殮房的員工吧,他們都有份的。」

    ?
    陳嘉薰

    寫於二○二○年十月




    其 他 著 作
    1. 最後的房子
    2. 最後的房子
    3. 嘉薰醫生--心謀
    4. 嘉薰醫生--死亡號外
    5. 嘉薰醫生7 移兇
    6. 生死X緣
    7. 嘉薰醫生6 三重隱形殺手
    8. 嘉薰醫生之血細胞終極愛旅
    9. 嘉薰醫生5 槍火魔蹤
    10. 嘉薰醫生4死亡密碼
    11. 嘉薰醫生之細胞情人歷險記
    12. 嘉薰醫生之血細胞麥高飛
    13. 嘉薰醫生2之複製人魔
    14. 嘉薰醫生3之黑色恐怖郵包
    15. 嘉薰醫生1之千年奪命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