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高層次閱讀與思考:建中名師親授,克服閱讀萬字長文的障礙,快速抓到重點,學會了比補習更有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987055
黃春木
天下雜誌
2021年8月25日
127.00  元
HK$ 101.6  






ISBN:9789863987055
  • 叢書系列:新視野
  • 規格:平裝 / 296頁 / 14.8 x 21 x 1.4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新視野


  •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自序? 在資訊狂潮中,學習擁有卓越思辨力

    ?

    前言? 如何使用這本書?

    ?

    第1輯 緒論

    學習思考技巧,補救「背多分」的腦袋

    開發多元智慧,為抽象思考打基礎

    萬丈高樓平地起:主張、論點和證據

    資料、資訊、知識,有什麼不同?

    ?

    第2輯 閱讀理解

    這不只是找主旨大意

    擷取重要訊息

    作筆記的要點

    寫摘要的訣竅

    懂得略讀,才能讀得快

    從略讀到細讀

    運用多樣的理解方式,提升思考

    從多筆資料聚焦,找出關鍵問題

    不光只有文字,混合文本的挑戰來了

    ?

    第3輯? 批判思考

    批判並不等於就是反對

    分析及評論:判讀CAE

    你提出的是主張,還是斷言?

    你提出的是論點,還是意見?

    你提出的是證據,還是事實?

    論證及推理

    詮釋及價值判斷

    發展自己的想法

    ?

    第4輯? 論證寫作

    這不是語文課寫作文

    寫下自己的主張、論點和證據

    用寫作來精?你的思考

    論證寫作比你想的還廣

    寫作要有溝通的誠意

    好作品總是修改出來的

    ?

    第5輯? 創造思考

    愛迪生教我們的事

    閱歷與好奇

    同學是激發創造思考的好夥伴

    接觸多元文化,打開思考的視野

    ?

    結語? 開始與世界真正連結

    ?





    前言

    ?

    如何使用這本書?


    ?

      為了讓讀者更能善用本書,以下先說明本書主要關心的學習重點,這些學習重點決定了全書結構和每個單元的安排。其次,也提供一些建議,希望能幫助讀者更有效率地參考本書,進行自主學習。

    ?

      十二年國教強調「素養」學習和評量的目標,已經全面透過108課綱,和即將於111學年上路的入學考試新制加以貫徹,無論國中會考,或大學學測及分科測驗,都已積極地進行素養評量的研發。

    ?

      但是,不必等到111學年,晚近三年來,「素養化」早已開始了。於是,我們看到各科教科書、平日課堂教學,或入學重大考試,「多文字」、「長篇章」、「跨領域」、「混合文本」的閱讀材料越來越普遍。

    ?

      舉幾個例子來說。大學學測的自然考科、社會考科的考試時間已延長為110分鐘,試題本的字數都在12,000字左右(多文字),而許多題目都包含文字、數字或圖表(混合文本),並且解題時得動用不只一個學科的知識(跨領域)。

    ?

      試想,在110分鐘內須讀完大約12,000字的題本,裡頭充滿文字、數字、圖表資訊,並且有許多跨領域試題,然後答社會考科得作出72次判斷(72題)、答自然考科得作出68次判斷(68題),這對於閱讀理解、批判思考能力有限的考生而言,挑戰性可不低啊!

    ?

      至於國文、英文的閱讀測驗,以及國文寫作測驗,一道題目本身可能就有數百字(長篇章),沒讀完、沒讀懂(閱讀理解)、沒想清楚(批判思考),將很難作答。

    ?

      尤其非選擇題、寫作測驗或作文,勢必在讀懂、想清楚之後,還得寫明白,明確交代自己的主張、理由、依據,和結論(論證寫作)。否則,不容易獲得閱卷老師的青睞。而數學科,運用數學思考解題,並能論證,早就是評量重點。

    ?

      檢視國中會考各考科的命題趨勢,運用「多文字」、「長篇章」、「跨領域」、「混合文本」的閱讀材料,以及測驗閱讀理解、批判思考能力,都已經相當明顯。而國文寫作測驗、數學解題中,「論證」也已經是聚焦之一。以上模式與大學入學考試相似,只是難度降低而已。

    ?

      本書關心什麼?

    ?

      本書在性質上並非「考試用書」,之所以會先簡要地說明考試趨勢,是因為「評量」和「學習」是息息相關的,況且,讓學生具備處理多文字、長篇章、跨領域、混合文本等資訊形式的能力,從理解到批判,並且能進行合乎邏輯的論證寫作,這些素養本來就應該是學習重點。除非我們同意在資訊爆炸、快速更迭的年代,繼續死記死背許多很可能即將派不上用場的知識仍是必要,否則就應該把閱讀理解、批判思考、論證寫作等學習,列入課程的優先清單中。

    ?

      未來人才必須具備高層次思考的能力,本書專注於「閱讀理解、批判思考、論證寫作」的學習,即是精熟「高層次思考」的必要內容。「高層次思考」主要包括:批判思考、創造思考,以及問題解決,但三者並非各自孤立的。「批判思考」可視為高層次思考的基礎。有了扎實的批判思考,據以梳理資訊、評估問題、建立證據、推理與發展論點,才可能形成具有說服力的主張,這就是「批判思考」要進行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創意思考」不太可能缺席,而「批判思考」若要導向做出合理決策,自然就與「問題解決」產生關聯。

    ?

      然而,有鑑於不少人常誤解「批判思考」,因此,應該先學習「閱讀理解」,在此前提下,才能比較合理、有效地進行「批判思考」。彙整「閱讀理解」及「批判思考」的能力,自然就能進行「批判性閱讀」;有了「批判性閱讀」,「論證寫作」就比較可以得心應手。

    ?

      依照以上構想,全書分成5輯,主要的學習重點為:

    ?

      •??? 第1輯緒論:思考技巧、多元智慧、資料和資訊的意義,以及「論證」三要件,包括:主張、論點、證據──這是貫串本書的學習主軸。

      •??? 第2輯閱讀理解:如何讀取及掌握資料中的主張、論點、證據等資訊。

      •??? 第3輯批判思考:如何分析及評論資料中的主張、論點、證據等資訊,發展自己的想法。

      •??? 第4輯論證寫作:如何組織主張、論點、證據等資訊,清晰而嚴謹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 第5輯創造思考:在批判思考的基礎上,展開創造思考。

    ?

      使用本書的方法

    ?

      全書5輯底下各有若干單元,每一單元均透過圖文解說或示例,探究一個學習重點,單元末則設計了練習,在思辨、解題過程中,可用來檢視是否已經掌握主要的學習內容。多數的練習都沒有僵化單一的答案,但都附有參考答案,或提供可延伸參考的資訊。

    ?

      雖然各輯的編排自有順序,但你不必然需要依此順序閱讀及思考。我特別希望,即使你按照原順序逐篇閱讀,也應帶著自己的興趣或疑問,在各輯、各單元之間翻閱和檢視。為了促成這種主動式的閱讀,本書在各單元內容中儘可能提示可以追索查對的相關單元。

    ?

      關於如何使用本書,以下還有幾個建議,可供參考:

    ?

      1. 如果你熱切地希望儘快掌握一些核心概念,可以先閱讀<學習思考技巧,補救「背多分」的腦袋>、<萬 丈高樓平地起:主張、論點和證據>、<資料、資訊、知識,有什麼不同?>、<這不只是找主旨大意>、<批判並不等於就是反對>,以及<這不是語文課寫作文>。

      2. 如果要專注基本功的練習,可以先從第2輯開始,特別留意<作筆記的要點>、<寫摘要的訣竅>這兩篇。

      3. 如果一心想要強化論證技巧,可以先挑第3輯閱讀,但這是全書較難的部分。

      4. 如果你的國文作文表現佳,可考慮先閱讀第4輯,看看論證寫作與作文有何異同。

      5. 如果自認為具有創造力,自然可先閱讀第5輯,或許會有一些新發現。

      6. 無論自認為語文、數理是強項或不是強項,都可以先閱讀<萬丈高樓平地起:主張、論點和證據>,這是認識自己的起點。

    ?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