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死亡癱瘓一切的知識:臨終前的靈性照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062485
張明志
寶瓶文化
2021年8月25日
113.00  元
HK$ 90.4  






ISBN:9789864062485
  • 叢書系列:Vision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0.8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Vision


  • 心理勵志 > 生死醫病











    幻聽、幻覺、發燒、做惡夢、自言自語,

    看見地獄、黑衣人、已逝親人──

    血液腫瘤科主任逾四十年的臨床觀察,

    現代醫學難以解釋的「靈性困擾」,

    陪伴瀕死親人走過生死難關。

    ?

      ▍死亡是身為人的最後考驗,一場漫漫人生的總清算。

      ▍此時需要的是信仰、是靈性對話,與安住彼此身心的陪伴……

    ?

      有些人一路走得自在安穩,

      有些人愈到生命末期,愈是焦慮惶恐。

      現代醫學難解的心靈困境:

      醫者、患者與家人如何面對即將迎來終點的生命,

      給予顧全「身、心、靈」的照護?

    ?

      科學有其盡頭,醫學也非萬能。曾任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十五年的張明志醫師,觀察到許多癌末病人所經歷的症狀,皆屬現代醫學無法解釋的「靈性困擾」。

    ?

      諸如無名發燒、吼叫、看見黑衣人、聽見怪聲、夢見自己死亡等,許多容易發生在臨終病人身上的譫妄現象,在先進的影像檢查中,結果往往顯示一切正常;既無法以特定病理解釋,也難透過精神科藥物及治療手段解決,因而時常被誤判、忽視。病患的苦痛和恐懼真實存在,卻因科學的極限與家人的避而不談而被否定。

    ?

      此問題的根源,要回溯到患者與家屬本身如何看待生死。張明志醫師大量列舉臨床個案為例,以其多年經驗,揉合古今各派別宗教、哲學與生死觀,引據聖經、佛典,也及老莊思想,為讀者提供安定身心、一路好走的解方──

    ?

      死亡可以癱瘓一個人的德性或修為,但也能將一個人的思想拉回到「神」的大能上。與「神」共好,便能在信仰中求得撫慰與力量。

    ?

      ▍血腫科主任的靈性解惑,知生也知死的生命課題

    ?

      Q:何謂靈性困擾?

      A:意識或潛意識、自主或不自主、他人可察覺或不能察覺的,精神或肉體上的痛苦。

    ?

      Q:怎樣的人容易有靈性困擾?

      A:正在生死交關處,安寧病房或瀕臨死亡的病人較為多見。

    ?

      Q:如何看待靈性困擾?

      A:靈性的困擾,與病患個人的人文背景較有關。它不是大腦顳葉、額葉、枕葉的問題,也不是血管、多巴胺,或腦內啡的問題,而是病人面對生死關時所呈現之心理與靈性上的問題。

      奇特的靈性困擾,多數是在提醒我們,在漫長的人生馬拉松賽跑裡,已搖響最後一圈的鈴聲:是檢討成績的時候了。

    ?

    專文作序

    ?

      何景良(三軍總醫院副院長、台灣癌症安寧緩和醫學會理事長)

      許禮安(高雄市張?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

      黃軒(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

    ?

    醫護聯合推薦

    ?

      朱為民(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李春杏(自由工作行動護理師)

      張正雄(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醫療副院長)

      楊育正(前馬偕紀念醫院院長)

      鄭安理(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榮譽院長)

      蔡兆勳(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家醫部主任)

      謝瑞坤(前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

    ?

    專業推薦

    ?

      張醫師以其多年陪伴末期癌症病患所體悟的靈性關懷經驗,不分宗教信仰的理論及體驗,撰寫出最接近癌末病患的臨床關懷。藉由個案討論的帶領,讓讀者可體會各種癌末生理現象的靈性表達,合理解釋各種靈異的環節,以宗教關懷的理念去完美闡釋,對專業的醫護人員也可啟發其靈性領域的教育。

      其實,這些都是課堂上學習不到的體驗,是照顧癌症病患的過程中才能有的親身體會及經歷。──何景良(三軍總醫院副院長)

    ?

      我們不能總是看著外國人的死法,來幻想自己將來必然的死亡情境。張明志醫師的這本書,正是極少數台灣本土化「臨死覺知」與「靈性陪伴」的紀錄,值得安寧療護工作人員、安寧志工,以及未來必然會成為家屬與末期病人的我們閱讀參考。──許禮安(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師)



     





    【推薦文】讓生死兩相安,醫病有共鳴 ◎何景良

    【推薦文】臨終文化無法傳承──談靈性陪伴 ◎許禮安

    【推薦文】靠近死亡,我能做什麼呢? ◎黃軒

    【再版自序】知生、也知死的人生哲學

    【原版自序】癌症病人的靈性困擾

    【寫在前面】靈性困擾之初探



    第一章 我還有多少日子

    第二章 靈性困擾:面對死亡

    第三章 為什麼是我?以宗教協助

    第四章 看見黑衣人:譫妄

    第五章 時空轉換與潛意識

    第六章 聽見怪聲

    第七章 預見自己死亡

    第八章 容貌改變

    第九章 靈性困擾的解決之道

    第十章 人間的煎熬

    第十一章 語重心長:現代人如何離苦得樂

    第十二章 從《楞伽經》談解脫



    【後記】我的信仰

    結語






    推薦文




    其 他 著 作